第二十八章 月光——围城
第二十八章月光——围城
“为了守护岛上的渔场和岛民权益,请支持人民代言人——清水正人。”
仿佛是打脸一般,一辆小汽车带着大喇叭从门口的道路上行驶了过去。这种仿佛是用来宣传某家商店的方式竟然用来用来宣传议员,杜康觉得也是蛮有喜感的。
在祖**亲那里,杜康从来没见过这种方式。而在美帝,一头闷到实验室,要不就有意无意地跟着宫野志保,也没有见过这种玩法,一时间杜康觉得还蛮新鲜的。
“嘛,最近岛上要选村长了。”浅井成实的脸也不由红了起来,“平时还是很安静的。”
“没关系的。”杜康挥挥手,示意浅井成实不要羞愧,“比起东京那边,这里的很低调了。”
虽然在东京没有真正见过这种场面,不过电视里还是时有报道选举参选什么的。
“对了,杜康先生为什么会来月影岛呢,是看到什么旅游介绍了么?”浅井成实果然不出杜康的预料,问出了这个问题。
和自己委托的毛利小五郎同样来自东京,这怎能不让有着自己计划的浅井成实心生疑惑。要说是巧合未免也太戏剧化了,但是如果不是巧合,又是因为什么呢。
与其放任这个未知因素,不如主动接触一下。搞清楚杜康一行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要来月影岛。
“嘛,其实我本来选的地方是伊豆群岛的另一个岛屿。不过我的女朋友看到这个岛的名字,觉得很有贝多芬的感觉,就决定来这个岛上了。”杜康这么说着,“恩,我女朋友是演艺从业者。”
克丽丝温亚德确实是演艺从业者,还拿了奥斯卡奖,虽然不是杜康的剧本。杜康写的都是电视剧的本子,拿不了奥斯卡的。
“哦,这样啊。”浅井成实听了杜康的话,回应着。
“确实,这个岛的名字让人想到了贝多芬的第十四号奏鸣曲。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一乐章了。”仿佛是试探一般,浅井成实有意把话题往音乐上聊,想要看看杜康是不是真的懂这些,还是只是托词。来这里其实是别有原因。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作品27/2,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2年创作的独奏钢琴作品,别称“月光奏鸣曲”。即使在中国,这个曲子也是十分有名的。不过不是因为音乐,而是因为语文。
在中国,音乐课是否会上,主要取决于你的语数英老师是否都没有补课计划。
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第二十六课《月光曲》一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注意,杜撰的。
这部作品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喜欢第一乐章么,一般人应该更喜欢第三乐章。”杜康如此说道,“其实我一直都以为月光是专指第三乐章的。”
“第三乐章的话,确实更有技巧。更像是感情爆发后的宣泄”浅井成实这么回答着,然后仿佛不好意思一般说着,“不过我从小就喜欢第一乐章。相比第三乐章要更婉转,惆怅。”
“嘛,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其实我更喜欢第二乐章。”杜康这么说到。
“第二乐章么。喜欢这个乐章的人可是很少见的。”浅井成实惊讶的说道。
“第二乐章仿佛是一个渺小的人,在黑夜中遥望点点的星空。又像是星空在黑夜里俯瞰着人。两者因为夜的原因,建立起了游丝一般的关系。”杜康如此说道。
“这种评价,还真是独特。”听着杜康对音乐的描述,浅井成实这么对话着,“就像是尼采说的,你在凝视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说起来,李斯特也形容过第二乐章是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
“嘛。其实相比贝多芬,我个人更喜欢肖斯塔科维奇的。”杜康这么说着,“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听列宁格勒。”
“肖斯塔科维奇么。肖七的话,确实十分有名。”浅井成实想了想这么说道,“肖斯塔科维奇自己也说过,此曲是战斗的诗篇,是坚强的民族精神之赞歌。杜康先生还真是富有斗志。”
两个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也都明白这首伟大的杰作所发生的背景。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原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如果没有91年发生的苏联解体的事情的话,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
毫不客气的说,在马克思区分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后作为时间坐标划分人类文明的话,肖斯塔科维奇是新的人类文明里最优秀的音乐家。当然了,如果有人非要加上鹿晗、王源等人的话,你们开心就好了。
而他的《第七交响曲》(1941)是在战争爆发后约一个月开始写作的,仅用三个多月便完成,大部分总谱是在战火纷飞的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写出的,它是题献给这座英雄城的。
“可能是错过了那个时代,我倒是没怎么听出来战斗出来。不过倒是确实听出了围城的感觉。”杜康这么说着,“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
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以闪电般的速度入侵苏联,在短短的五个月的时间里便包围了列宁格勒直逼莫斯科。为了鼓舞士气,苏军派人到前线逐个寻找当年乐团的乐手并把他们安全撤回市区秘密进行排练,修缮演出场地,甚至用军用飞机运送总谱。
音乐会演出之前,苏军最高指挥部下达了重创敌人的命令,一时间苏军阵地大炮齐鸣,用所有的炮火对敌军进行猛烈的轰击。强大的炮火换来的是短暂的宁静。此时音乐开始!人民走出掩体,走上大街,聆听广播转播的音乐。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当时纳粹德国军队已经到达莫斯科附近,但斯大林决定如常举行阅兵并在阅兵式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受阅部队接受完检阅后随即开赴前线作战。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
尽管这是苏联红场阅兵史上,一场最“不堪入目”的阅兵。但是毫无疑问这是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阅兵。没有之一。
而同样,发生在列宁格勒的音乐会,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会。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么?”浅井成实重复着杜康的话。
“其实这是我们国家一个文学家说的,本来是形容爱情、婚姻的。”杜康说道。
“哦,这样么。”浅井成实这么反应到,“要是有机会,还真是想拜读一下这本书。”
“为了守护岛上的渔场和岛民权益,请支持人民代言人——清水正人。”
仿佛是打脸一般,一辆小汽车带着大喇叭从门口的道路上行驶了过去。这种仿佛是用来宣传某家商店的方式竟然用来用来宣传议员,杜康觉得也是蛮有喜感的。
在祖**亲那里,杜康从来没见过这种方式。而在美帝,一头闷到实验室,要不就有意无意地跟着宫野志保,也没有见过这种玩法,一时间杜康觉得还蛮新鲜的。
“嘛,最近岛上要选村长了。”浅井成实的脸也不由红了起来,“平时还是很安静的。”
“没关系的。”杜康挥挥手,示意浅井成实不要羞愧,“比起东京那边,这里的很低调了。”
虽然在东京没有真正见过这种场面,不过电视里还是时有报道选举参选什么的。
“对了,杜康先生为什么会来月影岛呢,是看到什么旅游介绍了么?”浅井成实果然不出杜康的预料,问出了这个问题。
和自己委托的毛利小五郎同样来自东京,这怎能不让有着自己计划的浅井成实心生疑惑。要说是巧合未免也太戏剧化了,但是如果不是巧合,又是因为什么呢。
与其放任这个未知因素,不如主动接触一下。搞清楚杜康一行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要来月影岛。
“嘛,其实我本来选的地方是伊豆群岛的另一个岛屿。不过我的女朋友看到这个岛的名字,觉得很有贝多芬的感觉,就决定来这个岛上了。”杜康这么说着,“恩,我女朋友是演艺从业者。”
克丽丝温亚德确实是演艺从业者,还拿了奥斯卡奖,虽然不是杜康的剧本。杜康写的都是电视剧的本子,拿不了奥斯卡的。
“哦,这样啊。”浅井成实听了杜康的话,回应着。
“确实,这个岛的名字让人想到了贝多芬的第十四号奏鸣曲。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一乐章了。”仿佛是试探一般,浅井成实有意把话题往音乐上聊,想要看看杜康是不是真的懂这些,还是只是托词。来这里其实是别有原因。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作品27/2,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2年创作的独奏钢琴作品,别称“月光奏鸣曲”。即使在中国,这个曲子也是十分有名的。不过不是因为音乐,而是因为语文。
在中国,音乐课是否会上,主要取决于你的语数英老师是否都没有补课计划。
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第二十六课《月光曲》一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注意,杜撰的。
这部作品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喜欢第一乐章么,一般人应该更喜欢第三乐章。”杜康如此说道,“其实我一直都以为月光是专指第三乐章的。”
“第三乐章的话,确实更有技巧。更像是感情爆发后的宣泄”浅井成实这么回答着,然后仿佛不好意思一般说着,“不过我从小就喜欢第一乐章。相比第三乐章要更婉转,惆怅。”
“嘛,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其实我更喜欢第二乐章。”杜康这么说到。
“第二乐章么。喜欢这个乐章的人可是很少见的。”浅井成实惊讶的说道。
“第二乐章仿佛是一个渺小的人,在黑夜中遥望点点的星空。又像是星空在黑夜里俯瞰着人。两者因为夜的原因,建立起了游丝一般的关系。”杜康如此说道。
“这种评价,还真是独特。”听着杜康对音乐的描述,浅井成实这么对话着,“就像是尼采说的,你在凝视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说起来,李斯特也形容过第二乐章是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
“嘛。其实相比贝多芬,我个人更喜欢肖斯塔科维奇的。”杜康这么说着,“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听列宁格勒。”
“肖斯塔科维奇么。肖七的话,确实十分有名。”浅井成实想了想这么说道,“肖斯塔科维奇自己也说过,此曲是战斗的诗篇,是坚强的民族精神之赞歌。杜康先生还真是富有斗志。”
两个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也都明白这首伟大的杰作所发生的背景。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原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如果没有91年发生的苏联解体的事情的话,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
毫不客气的说,在马克思区分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后作为时间坐标划分人类文明的话,肖斯塔科维奇是新的人类文明里最优秀的音乐家。当然了,如果有人非要加上鹿晗、王源等人的话,你们开心就好了。
而他的《第七交响曲》(1941)是在战争爆发后约一个月开始写作的,仅用三个多月便完成,大部分总谱是在战火纷飞的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写出的,它是题献给这座英雄城的。
“可能是错过了那个时代,我倒是没怎么听出来战斗出来。不过倒是确实听出了围城的感觉。”杜康这么说着,“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
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以闪电般的速度入侵苏联,在短短的五个月的时间里便包围了列宁格勒直逼莫斯科。为了鼓舞士气,苏军派人到前线逐个寻找当年乐团的乐手并把他们安全撤回市区秘密进行排练,修缮演出场地,甚至用军用飞机运送总谱。
音乐会演出之前,苏军最高指挥部下达了重创敌人的命令,一时间苏军阵地大炮齐鸣,用所有的炮火对敌军进行猛烈的轰击。强大的炮火换来的是短暂的宁静。此时音乐开始!人民走出掩体,走上大街,聆听广播转播的音乐。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当时纳粹德国军队已经到达莫斯科附近,但斯大林决定如常举行阅兵并在阅兵式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受阅部队接受完检阅后随即开赴前线作战。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
尽管这是苏联红场阅兵史上,一场最“不堪入目”的阅兵。但是毫无疑问这是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阅兵。没有之一。
而同样,发生在列宁格勒的音乐会,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会。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么?”浅井成实重复着杜康的话。
“其实这是我们国家一个文学家说的,本来是形容爱情、婚姻的。”杜康说道。
“哦,这样么。”浅井成实这么反应到,“要是有机会,还真是想拜读一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