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验证过程
面对全新的星系,开始的时候,王奇很乐观的开始给星系逐个起名字,不过很快发现自己的起名天赋实在不足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星系。仅仅开始工作一分钟后,星系的编号就已经从一号开始排到了百位以外,而此时王奇刚决定将那个第一个发现的,距离自己最近的星系叫做先行者星系。这效率差距太大了,跟智能系统比拼效率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先行者星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或者说盯着信息一直看了好一会都没什么比较好的星系,于是王奇就研究资料去了。对于这个实验舱,王奇的了解暂时还不够。不过没想,这一研究就是三天过去了,而且还没将实验舱完全搞懂,倒是里面储存的资料搞清楚了一些。
受限于空间常数的不同,很多技术并不能直接用,不然的话没反应是最好的,有反应基本就是爆炸,所以王奇必须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还好常数虽然有点区别,但是基本相似,只要准备了对应的实验,很快就能将新世界的技术研究出来,通过对旧技术进行微调。
在实验舱那小巧的数据库当中,储存了人类整个文明的所有关键性科技,王奇不担心手头没有技术,不过对于王奇来说,最有用的还是物质组装技术,能够对对原子层面进行组装。这是先进实验室里常用的物质结构转换器,现在对于王奇来说则是最好的建筑机器,能够帮助王奇完成所有建造任务而不需要从石器时代开始。
“其实更好的方案是找到本土的文明然后从他们的数据库里搞到信息,这样的效率非常高,可惜观测范围内什么都没有,文明的出现概率果然是少得可怜。”
王奇的自言自语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在第六天的时候,星图扫描完成,以当前性能状态能够扫描的半径已经全部扫描完毕。这种情况下王奇让智能系统做了一下筛选。
“首先排除不稳定的星系,两千年内可能出问题的放弃,恒星亮度不足的放弃,星系没有可居住轨道行星并且行星少于五个的放弃,以目标星系半径十光年内没有其他行星多于三个的星系的放弃,剩下的给个列表。”
王奇给出的要求其实已经算是挺苛刻的了,不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运算之后,智能系统依旧给出了四个答案。在这过程的那个中,后几个条件其实都很好判断并且排除掉绝大多数星系,但是不稳定这件事情,却需要大量的推算才能够确定,所以才消耗了这么多时间。
四个星系的情况,王奇都看了一下,然后选择了其中一个,因为这个星系内有一个星球,表面存在有机物。
作为空间实验舱,这玩意本身拥有空间跳跃的能力,所以到达目标星系只用了极短的时间,随后开始近距离对这个星系进行扫描,确定之前收集的数据没有问题。同时,王奇则是开始感叹生命永远是神奇的。
在这个星系从里往外数的第二颗星球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海洋当中已经出现了长度超过半米的生物,而陆地上也开始覆盖了一些以黑色或者深绿色为主的植物。不过陆地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动物存在,只有一些非常简单的能被归类成昆虫的东西。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里没有形成文明就是了。”
虽然是带着无所谓的心态,王奇也没有违反人类文明定下的规定。对于不足以造成任何威胁的生态圈,尽可能保持原貌,这样以后能有一个旅游的风景。
前面的第一个星球,王奇在上面建立了一个根据地。
宇宙常数不同,但是宏观层面的区别很小,所以王奇借助着实验舱的建设能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整个星球完成了改造工作,所有沟壑全部抹平,表面五百米以内的土层都被提取了各种各样的元素,环绕赤道形成了一个环形粒子对撞机。
对于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电能已经经过了验证,所以王奇直接拿来用了,大多数控制系统也全部搞定,虽然这个过程吧……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计算系统的发展是经历过一段时间以硅基芯片为主的时代,但是经过简单的试验之后,这个世界的硅元素虽然大部分性能相近,但是就是无法用来制作半导体计算芯片,于是控制系统这块就把王奇卡住了,害的王奇苦学了半个多月的晶体管计算系统,这个还是能用的。至于说跳过硅基芯片的计算系统直接往上,很无奈王奇已经弄出了两个炸弹,包括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这俩实验装置做出来之后全都成了大炸弹,还浪费了不少时间用来填坑,生物计算机倒是没爆炸,只是效率低的让王奇都不忍直视,最后只能用这个比较原始的晶体管计算机了,这玩意的效率反而比历史上的数据要高,虽然体积一样庞大。
为了收集数据,王奇学习了大量资料之后,制作的这个对撞机,采用的控制系统的体积比对撞机本身大了六倍,以至于整个环赤道对撞机如同蚯蚓一样一节一节的,全都是晶体管。
当然,由于实验舱的制造系统很精确,所以整体的晶体管系统已经比人类历史上的小很多了,要不然的话……说实话以人类当年的那个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实在大过头了,过大的体积根本不足以进行控制,因为伴随着过大的体积的,一般是过低的计算速度。对于文明在低级状态的时候,光速是一个分上限,任何运算都是无法突破光速进行计算的,所以体积越大理论上能达到的计算速度就越低。至于说能够突破光速,那么已经不能算是低级状态了。
“好了……别告诉我编程还要我来,这种超大工程再来会疯的。”
躺在椅子上,王奇叹了口气。虽然智能系统包办了绝大多数的工作,但是剩下的那一点点需要王奇来做出选择的部分,依旧让王奇头疼不已,以一个低级文明的技术来制作一个环赤道对撞机,即使这个星球的平均半径只有不足三千公里,依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
当然值得庆幸的不止这么一点,在对技术资料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很多技术可以让智能系统直接包办,王奇看个结果就行了,要不然让王奇参与所有试验的话,光是检测低级文明状态的技术就得花费百年以上,脑子慢点没准这个数字后面还要加个零。
先行者星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或者说盯着信息一直看了好一会都没什么比较好的星系,于是王奇就研究资料去了。对于这个实验舱,王奇的了解暂时还不够。不过没想,这一研究就是三天过去了,而且还没将实验舱完全搞懂,倒是里面储存的资料搞清楚了一些。
受限于空间常数的不同,很多技术并不能直接用,不然的话没反应是最好的,有反应基本就是爆炸,所以王奇必须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还好常数虽然有点区别,但是基本相似,只要准备了对应的实验,很快就能将新世界的技术研究出来,通过对旧技术进行微调。
在实验舱那小巧的数据库当中,储存了人类整个文明的所有关键性科技,王奇不担心手头没有技术,不过对于王奇来说,最有用的还是物质组装技术,能够对对原子层面进行组装。这是先进实验室里常用的物质结构转换器,现在对于王奇来说则是最好的建筑机器,能够帮助王奇完成所有建造任务而不需要从石器时代开始。
“其实更好的方案是找到本土的文明然后从他们的数据库里搞到信息,这样的效率非常高,可惜观测范围内什么都没有,文明的出现概率果然是少得可怜。”
王奇的自言自语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在第六天的时候,星图扫描完成,以当前性能状态能够扫描的半径已经全部扫描完毕。这种情况下王奇让智能系统做了一下筛选。
“首先排除不稳定的星系,两千年内可能出问题的放弃,恒星亮度不足的放弃,星系没有可居住轨道行星并且行星少于五个的放弃,以目标星系半径十光年内没有其他行星多于三个的星系的放弃,剩下的给个列表。”
王奇给出的要求其实已经算是挺苛刻的了,不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运算之后,智能系统依旧给出了四个答案。在这过程的那个中,后几个条件其实都很好判断并且排除掉绝大多数星系,但是不稳定这件事情,却需要大量的推算才能够确定,所以才消耗了这么多时间。
四个星系的情况,王奇都看了一下,然后选择了其中一个,因为这个星系内有一个星球,表面存在有机物。
作为空间实验舱,这玩意本身拥有空间跳跃的能力,所以到达目标星系只用了极短的时间,随后开始近距离对这个星系进行扫描,确定之前收集的数据没有问题。同时,王奇则是开始感叹生命永远是神奇的。
在这个星系从里往外数的第二颗星球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海洋当中已经出现了长度超过半米的生物,而陆地上也开始覆盖了一些以黑色或者深绿色为主的植物。不过陆地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动物存在,只有一些非常简单的能被归类成昆虫的东西。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里没有形成文明就是了。”
虽然是带着无所谓的心态,王奇也没有违反人类文明定下的规定。对于不足以造成任何威胁的生态圈,尽可能保持原貌,这样以后能有一个旅游的风景。
前面的第一个星球,王奇在上面建立了一个根据地。
宇宙常数不同,但是宏观层面的区别很小,所以王奇借助着实验舱的建设能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整个星球完成了改造工作,所有沟壑全部抹平,表面五百米以内的土层都被提取了各种各样的元素,环绕赤道形成了一个环形粒子对撞机。
对于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电能已经经过了验证,所以王奇直接拿来用了,大多数控制系统也全部搞定,虽然这个过程吧……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计算系统的发展是经历过一段时间以硅基芯片为主的时代,但是经过简单的试验之后,这个世界的硅元素虽然大部分性能相近,但是就是无法用来制作半导体计算芯片,于是控制系统这块就把王奇卡住了,害的王奇苦学了半个多月的晶体管计算系统,这个还是能用的。至于说跳过硅基芯片的计算系统直接往上,很无奈王奇已经弄出了两个炸弹,包括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这俩实验装置做出来之后全都成了大炸弹,还浪费了不少时间用来填坑,生物计算机倒是没爆炸,只是效率低的让王奇都不忍直视,最后只能用这个比较原始的晶体管计算机了,这玩意的效率反而比历史上的数据要高,虽然体积一样庞大。
为了收集数据,王奇学习了大量资料之后,制作的这个对撞机,采用的控制系统的体积比对撞机本身大了六倍,以至于整个环赤道对撞机如同蚯蚓一样一节一节的,全都是晶体管。
当然,由于实验舱的制造系统很精确,所以整体的晶体管系统已经比人类历史上的小很多了,要不然的话……说实话以人类当年的那个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实在大过头了,过大的体积根本不足以进行控制,因为伴随着过大的体积的,一般是过低的计算速度。对于文明在低级状态的时候,光速是一个分上限,任何运算都是无法突破光速进行计算的,所以体积越大理论上能达到的计算速度就越低。至于说能够突破光速,那么已经不能算是低级状态了。
“好了……别告诉我编程还要我来,这种超大工程再来会疯的。”
躺在椅子上,王奇叹了口气。虽然智能系统包办了绝大多数的工作,但是剩下的那一点点需要王奇来做出选择的部分,依旧让王奇头疼不已,以一个低级文明的技术来制作一个环赤道对撞机,即使这个星球的平均半径只有不足三千公里,依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
当然值得庆幸的不止这么一点,在对技术资料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很多技术可以让智能系统直接包办,王奇看个结果就行了,要不然让王奇参与所有试验的话,光是检测低级文明状态的技术就得花费百年以上,脑子慢点没准这个数字后面还要加个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