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 剥离试验
数据这种东西并不是很好形容的,数据本身也是一个可能会引发这种问题的信息,就如同之前的数字化的物质一样,这些东西本身就是数字化的状态,只不过那个地方的环境转化的是像素风格,换一个真实风格的环境没准都发现不了。
理论上数字化这种东西发展到极致是可以定义整个宇宙的,不过这已经是远远超过当前人类技术水平的事情了,因此目前也只是一个遥远的猜测还不一定是准确的。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进行推测,人类选择的概念定义发展到极致,理论上也是可以定义宇宙的,不过同样人类距离这个技术还有一定的距离。一般意义上认为,想要对一个宇宙进行总体的调整,跳出宇宙是一个必要条件,这种方式可以剥离自身的影响,如同站在星球表面上,一个人无法提起自己一样,对于自身的调整总是会有问题的。”
管家的解释并没有太大的用途。目前王奇达到了理论上跳出这个宇宙的条件,但是却没有能力定位原有的空间,甚至说稳定定位任意一个其他空间这种事情都做不到,自然也不可能去尝试研究人员推算出来的概念操作方式。
当初用于观测其他世界的方法,并不是很成熟,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说是连续投送一大堆探险人员,在极短时间内连续投射了。这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办法稳定瞄准一个世界才这么做的。而现在,只保留着概念和原始的技术资料,就算是复原出了之前的投射跟观测设备,其实也是意义不大的事情。所以相关的工作虽然一直也在做,却进度非常缓慢,距离投射设备完工还有遥远的距离,目前也就是造了些零件堆着罢了。
“数据迁移工作……管家你要不要也跑出去一趟?”
用于临时保存数据的设备已经准备好了,并且在保镖那边做了远程备份,并不会出什么问题,不过管家离开的话,这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必须要靠舰载主机自身的控制系统度过接下来的一天时间才行。
“问题不大,我将会迁移过去。这段时间自己小心一些。”
对于管家的提醒,王奇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放心,我也不准备干什么奇怪的事情,老老实实在船上呆着,我都不准备乱走。”
只要不动弹,基本上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其实这也是实话。
至于说危险主动找上门来?此时就算王奇自己不乱动也没多大用处了,王奇自己又没什么防护能力,唯一说得上有点用处的,也只是概念定义上的防护罢了。不过在探索母舰都没办法将危险隔离在外的时候,王奇身上那点概念定义,能起到什么作用?
管家的迁移工作花了点时间,王奇很安静的呆在控制室里面继续处理各种报告。远程办公什么的都是小意思,并没有什么麻烦的。在智囊团的帮助下现在需要处理的东西已经少很多了,再加上人类的数量提升,很多工作都让其他人接手了,王奇并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就能够维持当前的情况。
原本还是以为会出什么问题的,不过这回倒是挺稳定的,并不需要太担心什么,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王奇睡醒的时候,管家已经回到了探索母舰当中,在对舰体进行各种检查。
当然,舰体的检查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中间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现象,剩下的就是基本的排除法了。
接下来的几天,被弄出探索母舰的东西很多,每次都有一大批东西被扔出探索母舰到其他地方,然而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是有问题的。
经过这几天的研究,智囊团给出了下一个猜测。产生这个现象的,是一种具备移动能力,并且无法被当前设备观测到的东西,当然数量也可能是多个,这种事情并不能有一个稳定的猜测。
管家对舰体进行了拆分,在这个地方停留的第十天,探索母舰直接拆分成了八块,完全等分之后航向下一个河系周边的不同位置。探索母舰本身具备着模块化拆分能力,所以拆分成八个并没有什么难度,只需要将重要物资的房间转移一下就可以了。
王奇所在的这块探索母舰部分,有持盾的无人机在前面护航,其他模块则是披挂了外层装甲,避免路上的撞击。当然,由于无人机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停止撞击任务,盾牌耐久度下降之后修好了就接着撞,因此一路上倒也没撞到过几次东西,其他模块甚至说连第三层装甲都没有碎,大多数状态也只是碎了一层。
到达目的地,释放探测器,管家按照正常流程继续整个河系的探测任务,而王奇则是等待这次舰体拆分的结果。
结果出来的很快,因为影响还在。
好消息是,这次出现的未知生物或者未知物体并没有围绕着所有舰体模块,而是围绕着其中一个模块,并且这个模块还不是王奇所在的模块,因此至少排除了王奇本身身上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导致的问题。
而坏消息,则是这个模块上没多少奇怪的东西,也就是说找不到什么明显的有问题的部分。
无法被探测?这种情况多了去了,对付这种没办法探测到的东西,只能用间接手段来进行观测,利用其自身产生的影响来观测。如果说一个物体完全不与其他东西产生任何形式的影响,那么这个物体存不存在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也就不用去关心是否真的存在这个物体。不过当前明显是收这个影响产生了空间航行中能够撞上的东西,那理论上就是能够观测到的。
只是,如何进行准确的观测呢?
通过持盾无人机不间断进行撞击测试的这个本办法,管家大概也能通过平均撞击密度计算出发出影响的东西的大概位置,不过这个精度嘛,最后圈定的范围比探索母舰还大了何止一圈,在目前的要求上没太大实际用处,至少说也要找到一个不摧毁空间航行状态的那些物体完成位置观测的方式才行,这样才能保证精度。
理论上数字化这种东西发展到极致是可以定义整个宇宙的,不过这已经是远远超过当前人类技术水平的事情了,因此目前也只是一个遥远的猜测还不一定是准确的。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进行推测,人类选择的概念定义发展到极致,理论上也是可以定义宇宙的,不过同样人类距离这个技术还有一定的距离。一般意义上认为,想要对一个宇宙进行总体的调整,跳出宇宙是一个必要条件,这种方式可以剥离自身的影响,如同站在星球表面上,一个人无法提起自己一样,对于自身的调整总是会有问题的。”
管家的解释并没有太大的用途。目前王奇达到了理论上跳出这个宇宙的条件,但是却没有能力定位原有的空间,甚至说稳定定位任意一个其他空间这种事情都做不到,自然也不可能去尝试研究人员推算出来的概念操作方式。
当初用于观测其他世界的方法,并不是很成熟,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说是连续投送一大堆探险人员,在极短时间内连续投射了。这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办法稳定瞄准一个世界才这么做的。而现在,只保留着概念和原始的技术资料,就算是复原出了之前的投射跟观测设备,其实也是意义不大的事情。所以相关的工作虽然一直也在做,却进度非常缓慢,距离投射设备完工还有遥远的距离,目前也就是造了些零件堆着罢了。
“数据迁移工作……管家你要不要也跑出去一趟?”
用于临时保存数据的设备已经准备好了,并且在保镖那边做了远程备份,并不会出什么问题,不过管家离开的话,这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必须要靠舰载主机自身的控制系统度过接下来的一天时间才行。
“问题不大,我将会迁移过去。这段时间自己小心一些。”
对于管家的提醒,王奇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放心,我也不准备干什么奇怪的事情,老老实实在船上呆着,我都不准备乱走。”
只要不动弹,基本上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其实这也是实话。
至于说危险主动找上门来?此时就算王奇自己不乱动也没多大用处了,王奇自己又没什么防护能力,唯一说得上有点用处的,也只是概念定义上的防护罢了。不过在探索母舰都没办法将危险隔离在外的时候,王奇身上那点概念定义,能起到什么作用?
管家的迁移工作花了点时间,王奇很安静的呆在控制室里面继续处理各种报告。远程办公什么的都是小意思,并没有什么麻烦的。在智囊团的帮助下现在需要处理的东西已经少很多了,再加上人类的数量提升,很多工作都让其他人接手了,王奇并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就能够维持当前的情况。
原本还是以为会出什么问题的,不过这回倒是挺稳定的,并不需要太担心什么,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王奇睡醒的时候,管家已经回到了探索母舰当中,在对舰体进行各种检查。
当然,舰体的检查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中间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现象,剩下的就是基本的排除法了。
接下来的几天,被弄出探索母舰的东西很多,每次都有一大批东西被扔出探索母舰到其他地方,然而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是有问题的。
经过这几天的研究,智囊团给出了下一个猜测。产生这个现象的,是一种具备移动能力,并且无法被当前设备观测到的东西,当然数量也可能是多个,这种事情并不能有一个稳定的猜测。
管家对舰体进行了拆分,在这个地方停留的第十天,探索母舰直接拆分成了八块,完全等分之后航向下一个河系周边的不同位置。探索母舰本身具备着模块化拆分能力,所以拆分成八个并没有什么难度,只需要将重要物资的房间转移一下就可以了。
王奇所在的这块探索母舰部分,有持盾的无人机在前面护航,其他模块则是披挂了外层装甲,避免路上的撞击。当然,由于无人机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停止撞击任务,盾牌耐久度下降之后修好了就接着撞,因此一路上倒也没撞到过几次东西,其他模块甚至说连第三层装甲都没有碎,大多数状态也只是碎了一层。
到达目的地,释放探测器,管家按照正常流程继续整个河系的探测任务,而王奇则是等待这次舰体拆分的结果。
结果出来的很快,因为影响还在。
好消息是,这次出现的未知生物或者未知物体并没有围绕着所有舰体模块,而是围绕着其中一个模块,并且这个模块还不是王奇所在的模块,因此至少排除了王奇本身身上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导致的问题。
而坏消息,则是这个模块上没多少奇怪的东西,也就是说找不到什么明显的有问题的部分。
无法被探测?这种情况多了去了,对付这种没办法探测到的东西,只能用间接手段来进行观测,利用其自身产生的影响来观测。如果说一个物体完全不与其他东西产生任何形式的影响,那么这个物体存不存在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也就不用去关心是否真的存在这个物体。不过当前明显是收这个影响产生了空间航行中能够撞上的东西,那理论上就是能够观测到的。
只是,如何进行准确的观测呢?
通过持盾无人机不间断进行撞击测试的这个本办法,管家大概也能通过平均撞击密度计算出发出影响的东西的大概位置,不过这个精度嘛,最后圈定的范围比探索母舰还大了何止一圈,在目前的要求上没太大实际用处,至少说也要找到一个不摧毁空间航行状态的那些物体完成位置观测的方式才行,这样才能保证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