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波及范围
揣测规则用了一段时间,测试技术又用了一段时间。前后小半天过去,管家总算拼凑出来了一艘能用的生物战舰。
其实这艘船也没啥用,因为只采用了比较初级的结构,验证型号的舰船只能够做到恒星系内航行,而且……稍微有点不听话……
为了减少人为干预的效果,这艘船的控制系统采用了非常原始的生物思维结构,因此带来的效果就是相对不受控,只能说处于高度驯化状态,但是细节上可能还是会违背一下指令什么的。
用于验证观点的测试生物舰船制造出来之后并没有实际使用,很快就被封存了或者说冻结了。这艘船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只是为了测试这里能否搞出来能够在太空中正常航行的生物技术船只而已。事实证明这个判断规则还是有点死板的,只是出了人类这种掌握了高端技术的情况以外,一般的文明不可能做这么多次的测试,有那功夫自己早就被时间不同步带来的各种问题给搞崩溃了。
“在四十分钟之后第一次大规模时间流震荡实验将会开始,结实这个河系可能会有崩溃等问题。”
“崩溃是最容易出现的?崩溃到什么地步?”王奇可没有仔细去猜想这方面的问题。
“排除没有什么影响的情况,时间流速的紊乱会导致影响范围内的所有星体轨道出现不正常,只要出现短时间内的轨道异常,星球就可能脱离宜居轨道进而导致生物灭绝等情况发生。”管家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更严重一点的则是出现过于夸张的时间流速对比,导致物质结构发生变化,星球可能会冷却,或者恒星到达寿命等情况。”
“哦。”王奇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反正问题很严重就是了。不过为了测定结果,这也是必要的。物种样本收集了么?”
物种样本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玩意的话,后面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情的话这列物种信息就直接损失了。虽然从实际角度来讲,这些还没有走出星球的物种对于研究来说不会有太大的价值,但多少还是会有一些的,针对特定条件下物种演变数据什么的。因此在这次任务开始之前,王奇才会关心是否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样本。
不过很可惜,这次的回答并不是已经收集完成“因为时间关系,这次并没有收集到足够多的样本,不过已经发生明显进化的几个种族以及对应的星球上的生物样本收集的差不多了。”
由于大部分探测器根本无法在这种环境中活动,因此这次的收集效率并不高,不然的话收集样本这件事实际上应该是由智能核心在探索到生命星球的时候就直接完成的工作。而现在只能靠着临时改装后勉强能以低效运转的探测舰来执行这个任务。至于说探索母舰?探索母舰还要消耗大部分计算力去确认整个震荡过程的正确性,尽量避免过于严重的损坏,并不能够分出足够的资源去收集样本,顶多进行一下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先收集起来待用。
到了四十分钟之后,管家提示说准备开始试验的时候,样本依旧没有收集到太多,跟之前管家估计得数字差不多。
不过实验的进程却不会因为这点而往后延迟,在设备准备好之后,王奇下达了开始实验的指令。
实验一共需要一千多万个终端进行处理,这些终端设备都在这点时间里被制造完成并部署到位。当然你这些设备因为结构问题,都会受到这块规则的影响而不能以一个正常的状态去工作,但是发挥一小部分效果就已经足够了。这次的试验在某种意义上需要以量取胜而不是纯粹靠一个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去完成所有工作。
短时间内制造的这些设备已经经过了好几重检测,现在已经确认是没有问题的了。在王奇下令启动只有,所有设备而也都按照计划开始释放出空间震荡信号。这些信号会规律性的震荡空间结构,使得这片区域的时间与空间结构发生超小规模的错位,以便于诊断具体限制产生问题的地点。
汇总数据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关键问题在于分析这些数据来确定要找的东西在哪。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活,最终在第二天王奇才看到了管家提供的最终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管家查找出了四个疑似地点,并不是最开始的时候预想的一个。而这四个疑似地点的覆盖范围每个越有十几光年。其实这个距离已经并不大了,在宽广的太空中,定位到这个范围已经有很多种方式进行进一步定位。
不过暂时是这进一步定位对于现在的问题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因为现在王奇的问题在于,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东西。是找一个实体的物质结构,还是一个空间坐标,或者是什么别的东西?反正这些猜测都只是不准去的一个想法而已,最终到底是什么东西还需要足够多的扫描结果来分析。不过这里的环境复杂度带来的优先级还是相当高的,至少这次可以调用四艘复制舰过来进行探测而不是自己慢慢搞。
有了复制舰进入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离的扫描,整个过程的确要快了不少,但是也没有在一天内结束查找工作。
在等待的时间里,王奇则是看了一下之前那些生命星球的情况。
这次的影响挺大的,但是并没有说波及所有的星球,因为影响的程度不一样,这些星球有些已经不见了,有些却还能够被观测到。能够被观测到的当然还是少数,事实上在之前的测试过程中,已经有九成多的星球被不同程度的摧毁,包括直接消失不见,或者因为紊乱的时间流动速度而破碎成陨石带之类的,又或者被异常的恒星干掉。
至于说那些没有受到严重波及,对应的恒星位置也正确还能正常维持生态环境的星球?现在就剩下四个了。
其实这艘船也没啥用,因为只采用了比较初级的结构,验证型号的舰船只能够做到恒星系内航行,而且……稍微有点不听话……
为了减少人为干预的效果,这艘船的控制系统采用了非常原始的生物思维结构,因此带来的效果就是相对不受控,只能说处于高度驯化状态,但是细节上可能还是会违背一下指令什么的。
用于验证观点的测试生物舰船制造出来之后并没有实际使用,很快就被封存了或者说冻结了。这艘船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只是为了测试这里能否搞出来能够在太空中正常航行的生物技术船只而已。事实证明这个判断规则还是有点死板的,只是出了人类这种掌握了高端技术的情况以外,一般的文明不可能做这么多次的测试,有那功夫自己早就被时间不同步带来的各种问题给搞崩溃了。
“在四十分钟之后第一次大规模时间流震荡实验将会开始,结实这个河系可能会有崩溃等问题。”
“崩溃是最容易出现的?崩溃到什么地步?”王奇可没有仔细去猜想这方面的问题。
“排除没有什么影响的情况,时间流速的紊乱会导致影响范围内的所有星体轨道出现不正常,只要出现短时间内的轨道异常,星球就可能脱离宜居轨道进而导致生物灭绝等情况发生。”管家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更严重一点的则是出现过于夸张的时间流速对比,导致物质结构发生变化,星球可能会冷却,或者恒星到达寿命等情况。”
“哦。”王奇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反正问题很严重就是了。不过为了测定结果,这也是必要的。物种样本收集了么?”
物种样本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玩意的话,后面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情的话这列物种信息就直接损失了。虽然从实际角度来讲,这些还没有走出星球的物种对于研究来说不会有太大的价值,但多少还是会有一些的,针对特定条件下物种演变数据什么的。因此在这次任务开始之前,王奇才会关心是否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样本。
不过很可惜,这次的回答并不是已经收集完成“因为时间关系,这次并没有收集到足够多的样本,不过已经发生明显进化的几个种族以及对应的星球上的生物样本收集的差不多了。”
由于大部分探测器根本无法在这种环境中活动,因此这次的收集效率并不高,不然的话收集样本这件事实际上应该是由智能核心在探索到生命星球的时候就直接完成的工作。而现在只能靠着临时改装后勉强能以低效运转的探测舰来执行这个任务。至于说探索母舰?探索母舰还要消耗大部分计算力去确认整个震荡过程的正确性,尽量避免过于严重的损坏,并不能够分出足够的资源去收集样本,顶多进行一下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先收集起来待用。
到了四十分钟之后,管家提示说准备开始试验的时候,样本依旧没有收集到太多,跟之前管家估计得数字差不多。
不过实验的进程却不会因为这点而往后延迟,在设备准备好之后,王奇下达了开始实验的指令。
实验一共需要一千多万个终端进行处理,这些终端设备都在这点时间里被制造完成并部署到位。当然你这些设备因为结构问题,都会受到这块规则的影响而不能以一个正常的状态去工作,但是发挥一小部分效果就已经足够了。这次的试验在某种意义上需要以量取胜而不是纯粹靠一个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去完成所有工作。
短时间内制造的这些设备已经经过了好几重检测,现在已经确认是没有问题的了。在王奇下令启动只有,所有设备而也都按照计划开始释放出空间震荡信号。这些信号会规律性的震荡空间结构,使得这片区域的时间与空间结构发生超小规模的错位,以便于诊断具体限制产生问题的地点。
汇总数据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关键问题在于分析这些数据来确定要找的东西在哪。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活,最终在第二天王奇才看到了管家提供的最终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管家查找出了四个疑似地点,并不是最开始的时候预想的一个。而这四个疑似地点的覆盖范围每个越有十几光年。其实这个距离已经并不大了,在宽广的太空中,定位到这个范围已经有很多种方式进行进一步定位。
不过暂时是这进一步定位对于现在的问题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因为现在王奇的问题在于,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东西。是找一个实体的物质结构,还是一个空间坐标,或者是什么别的东西?反正这些猜测都只是不准去的一个想法而已,最终到底是什么东西还需要足够多的扫描结果来分析。不过这里的环境复杂度带来的优先级还是相当高的,至少这次可以调用四艘复制舰过来进行探测而不是自己慢慢搞。
有了复制舰进入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离的扫描,整个过程的确要快了不少,但是也没有在一天内结束查找工作。
在等待的时间里,王奇则是看了一下之前那些生命星球的情况。
这次的影响挺大的,但是并没有说波及所有的星球,因为影响的程度不一样,这些星球有些已经不见了,有些却还能够被观测到。能够被观测到的当然还是少数,事实上在之前的测试过程中,已经有九成多的星球被不同程度的摧毁,包括直接消失不见,或者因为紊乱的时间流动速度而破碎成陨石带之类的,又或者被异常的恒星干掉。
至于说那些没有受到严重波及,对应的恒星位置也正确还能正常维持生态环境的星球?现在就剩下四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