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投入探险队
将复制舰作为消耗品这种做法对于其他研究人员来说绝对是奢侈的,但是对于王奇来说这又不是什么太过夸张的消耗。
一艘又一艘船接连进入了这个环境,每一艘船只能传回来一到两个画面,不过经过十几艘船连续的投入,王奇得到了一个相对连贯的画面。
值得庆幸的是,复制舰的抵抗能力并没有那么差,这些复制舰在被转移到不知道什么地方之后,仍然保持着工作状态,并没有关掉,但是并没有什么有效的信息传递出来。这倒也不是因为王奇没有使用概念通讯设备的原因吗,这设备早用了,但是并没有任何效果,就好像有一个同等级别的技术在进行通讯封锁,无法运用‘通讯’这一概念一样。
不过无法通讯并不代表着无法对那边的复制舰进行控制,毕竟能够捕捉到画面意味着一些基本的探测设备还是能够正常运转的,近距离的通信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王奇在用复制舰传达了指令之后,就进入了等待时间,一边让先导舰继续尝试,一边等待那些复制舰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
复制舰在进入的时候能够传递出一到两个画面,这两个画面的时间足够识别一些比较关键的信息了,只要在宇宙空间当中投影一些比较有用的信息,管家就能够想办法去定位那个地点,或者获取别的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在一个小时之后,五艘复制舰同时进入了目标区域,然后被袭击吞噬。五艘船同时进入并不是在测试这里的陷阱吞噬速度,而是在试图构建更完整的图像或者别的信息。
复制舰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供了相当多的信息回来,不过一次并没有完成拼凑,以至于又浪费了五艘船钻进去,这才收集到了信息。
有点意思的是,复制舰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那些被摆放好的先导舰实际上还是可以启动的,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激活流程,一发充能弹头打上去,整艘船就能获得一个启动能源以启动已经彻底停止的反应堆。后面就简单了,能源逐渐恢复的先导舰继续执行任务,朝着四面八方探测过去,顺带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出来。至于通讯这种事情,也的确收到了某种屏蔽,至少先导舰的探测结果想要回传回来,就得先飞回来再用很低级的方式传输数据,所以效率这块倒是的确不高。
“联系一下我们的智囊团,按照现在的速度,先导舰填到目的地需要的时间估计还要接近十天,这可不是一个我能接受的时间。看看有没有办法把时间压缩到三天。”三天是王奇希望的时间,但是这也是一个不靠谱的时间要求,在没有收集到足够信息的情况下,智囊团其实也没办法提出什么更好的意见。不过改进意见还是有的,智囊团提出了一些针对当前情况来说可能更有效的方案,比管家提供的建议方案更有效一点,也是王奇马上采纳了的调整。
主要是针对先导舰的探索路径调整,因为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是人为的陷阱,那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去推算一下陷阱的布置思路,特别是在被吞掉那么多先导舰之后。
智囊团根据之前已经探明的情况继续收集着数据。在先导舰被吞噬之后,其实已经有大量的探测器来代替先导舰做探测工作了,但是这些探测器的伪装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些地方飞过去并不会触发这种攻击,但是先导舰过去的时候却会被拉走。这还是因为先导舰内部的舰队模拟设备导致的,不过即使这样探测器依旧是排除了很多的危险区域,减少了先导舰的损失情况。
数据并不完整,为了证明智囊团设计出来的陷阱方案,先导舰专门前往了一些已经避开并没有探测的区域,检查对应的位置是否存在陷阱。当然这不会是一个准确的猜测,这份猜测当中的坐标有一半多都与猜测不符,包括有陷阱和无陷阱的情况,不过这也算是继续收集数据了,所以对于短时间内降低了探路速度这种事情王奇也是无所谓的态度,只要最后的目的达到了就行。
归纳总结,最后汇总出有效的规律,这是人类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也是绝大多数碳基生命的思维方式。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效果稍微好上那么一点……?
在大约四个小时的时间过后,智囊团认为当前收集的数据,以及正在收集的数据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够有效地推算出一个有价值的规律,于是开始想办法提出下一个方案。
在信息受限的情况下智囊团能够提出的方案是有限的,因为任何方案都需要足够的信息来做决策。所以少数几个有价值的方案中,一个方案就被提了上来,那就是扔一个研究小组进去。对那个奇怪环境的研究终究还是需要近距离的进行,如果靠着人工智能逻辑去分析的话,等分析出来不知道哪年去了。
这个方案的实行是非常简单的,因为这种需要外派的情况并不在少数,而且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一套制度,一次任务派多少人,派谁去,这都是立马能够得到答案的,而且针对这种危险情况,也派遣的是那种具备高度冒险精神的家伙去的。而这种冒险家们,早已经整装待发,随时都可以出发了。
仅仅十几分钟后,走专门通道的冒险家们就已经到达了探索母舰这边,并且登上了一艘复制舰。这次与复制舰同行的还有几艘运输舰和工业舰。
复制舰毕竟是使用人类世界的材料制造的,复制过后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特性,为了这些原住民的健康着想,复制舰上携带的物质并不能作为他们生存的依赖品,必须要其他运输舰上的物质来提供。另外在出发之前,复制舰也搬空了两艘运输船上的物质储备,避免因为携带了探险人员的关系而被送到不同的地方去时没有物质可用。
一艘又一艘船接连进入了这个环境,每一艘船只能传回来一到两个画面,不过经过十几艘船连续的投入,王奇得到了一个相对连贯的画面。
值得庆幸的是,复制舰的抵抗能力并没有那么差,这些复制舰在被转移到不知道什么地方之后,仍然保持着工作状态,并没有关掉,但是并没有什么有效的信息传递出来。这倒也不是因为王奇没有使用概念通讯设备的原因吗,这设备早用了,但是并没有任何效果,就好像有一个同等级别的技术在进行通讯封锁,无法运用‘通讯’这一概念一样。
不过无法通讯并不代表着无法对那边的复制舰进行控制,毕竟能够捕捉到画面意味着一些基本的探测设备还是能够正常运转的,近距离的通信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王奇在用复制舰传达了指令之后,就进入了等待时间,一边让先导舰继续尝试,一边等待那些复制舰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
复制舰在进入的时候能够传递出一到两个画面,这两个画面的时间足够识别一些比较关键的信息了,只要在宇宙空间当中投影一些比较有用的信息,管家就能够想办法去定位那个地点,或者获取别的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在一个小时之后,五艘复制舰同时进入了目标区域,然后被袭击吞噬。五艘船同时进入并不是在测试这里的陷阱吞噬速度,而是在试图构建更完整的图像或者别的信息。
复制舰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供了相当多的信息回来,不过一次并没有完成拼凑,以至于又浪费了五艘船钻进去,这才收集到了信息。
有点意思的是,复制舰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那些被摆放好的先导舰实际上还是可以启动的,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激活流程,一发充能弹头打上去,整艘船就能获得一个启动能源以启动已经彻底停止的反应堆。后面就简单了,能源逐渐恢复的先导舰继续执行任务,朝着四面八方探测过去,顺带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出来。至于通讯这种事情,也的确收到了某种屏蔽,至少先导舰的探测结果想要回传回来,就得先飞回来再用很低级的方式传输数据,所以效率这块倒是的确不高。
“联系一下我们的智囊团,按照现在的速度,先导舰填到目的地需要的时间估计还要接近十天,这可不是一个我能接受的时间。看看有没有办法把时间压缩到三天。”三天是王奇希望的时间,但是这也是一个不靠谱的时间要求,在没有收集到足够信息的情况下,智囊团其实也没办法提出什么更好的意见。不过改进意见还是有的,智囊团提出了一些针对当前情况来说可能更有效的方案,比管家提供的建议方案更有效一点,也是王奇马上采纳了的调整。
主要是针对先导舰的探索路径调整,因为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是人为的陷阱,那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去推算一下陷阱的布置思路,特别是在被吞掉那么多先导舰之后。
智囊团根据之前已经探明的情况继续收集着数据。在先导舰被吞噬之后,其实已经有大量的探测器来代替先导舰做探测工作了,但是这些探测器的伪装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些地方飞过去并不会触发这种攻击,但是先导舰过去的时候却会被拉走。这还是因为先导舰内部的舰队模拟设备导致的,不过即使这样探测器依旧是排除了很多的危险区域,减少了先导舰的损失情况。
数据并不完整,为了证明智囊团设计出来的陷阱方案,先导舰专门前往了一些已经避开并没有探测的区域,检查对应的位置是否存在陷阱。当然这不会是一个准确的猜测,这份猜测当中的坐标有一半多都与猜测不符,包括有陷阱和无陷阱的情况,不过这也算是继续收集数据了,所以对于短时间内降低了探路速度这种事情王奇也是无所谓的态度,只要最后的目的达到了就行。
归纳总结,最后汇总出有效的规律,这是人类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也是绝大多数碳基生命的思维方式。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效果稍微好上那么一点……?
在大约四个小时的时间过后,智囊团认为当前收集的数据,以及正在收集的数据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够有效地推算出一个有价值的规律,于是开始想办法提出下一个方案。
在信息受限的情况下智囊团能够提出的方案是有限的,因为任何方案都需要足够的信息来做决策。所以少数几个有价值的方案中,一个方案就被提了上来,那就是扔一个研究小组进去。对那个奇怪环境的研究终究还是需要近距离的进行,如果靠着人工智能逻辑去分析的话,等分析出来不知道哪年去了。
这个方案的实行是非常简单的,因为这种需要外派的情况并不在少数,而且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一套制度,一次任务派多少人,派谁去,这都是立马能够得到答案的,而且针对这种危险情况,也派遣的是那种具备高度冒险精神的家伙去的。而这种冒险家们,早已经整装待发,随时都可以出发了。
仅仅十几分钟后,走专门通道的冒险家们就已经到达了探索母舰这边,并且登上了一艘复制舰。这次与复制舰同行的还有几艘运输舰和工业舰。
复制舰毕竟是使用人类世界的材料制造的,复制过后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特性,为了这些原住民的健康着想,复制舰上携带的物质并不能作为他们生存的依赖品,必须要其他运输舰上的物质来提供。另外在出发之前,复制舰也搬空了两艘运输船上的物质储备,避免因为携带了探险人员的关系而被送到不同的地方去时没有物质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