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探测器集群
技术都是现成的,也不需要做扩散,只在这个河系使用而已。在其他河系的智能核心开动工厂开始给王奇这边定制探测器母舰,由于不需要考虑什么损管能力,整艘船的设计制造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一套生成设备,加上能源设备,再加上舰载计算机以及推进设备,最后再加个壳。甚至于维护什么的,后续交给专门的工业舰就行了。在这种简单的结构下,舰船的制造速度,每个工业舰半小时就能折腾出来一艘,根本花不了多长时间。
凑够一亿艘船?大概也就是这个数字,由于探测器的结构也进行了简化,去除了一些复杂的防护结构,所以一艘探测器母舰能够支持上千个探测器,总计千亿级别的探测器数量,对于探测这个河系来说已经足够了。
从建造到进入指定位置开始投放探测器,整个过程用了两天。这个速度已经算是蛮快的了,毕竟数量多了点。上亿的舰船数量对物质的消耗也是蛮多的,加起来也算是挖空了好多个行星,还抽干了两颗恒星的物质。也算是这种舰船结构简陋,要是换成战斗舰的话,这个数字翻十倍都打不住。
在两天之后,探测任务重新开始,千亿级别的探测器驶入了这个河系。在航行过程中倒是不用担心被击毁,因为在航行状态不是出于相同空间结构里的,因此不会受到那种攻击的影响,这是在等待的时间里确认过的。而到达目的地之后,很快探测器就损失了大概百分之一,只用了五分钟时间。
损失的探测器可以立刻被复原然后再次航行到预定地点,按照之前设计的一样回到预定的地方。
探测器的损失情况在开始遭受一波损失之后就慢了下来,通过对探测器损失的地点进行处理,负责管控这里的智能核心能够提前通知这种能量流移动路线上的探测器进行主动规避,虽然并不是百分百准确,但是损失率在一个小时之后就降低到了一分钟一百多个的样子。这已经可以继续完成探测任务了,这个河系中的能量流也没有那么夸张的多,而且这种能量流动也就是光速级别的,只要肯去消耗,总归是能够摸清楚情况的。
“所以现在监测网络就已经成型了?”
“是的。”管家一边汇总着源源不断传来的数据一边回答说道“目前还有一点问题在于损失的探测器会对探测器母舰反馈一些冲击,会导致生成设备轻微受损。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已经在考虑解决方案了,目前的损坏幅度可以接受,维护设备随后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针对河系的探测目前还在进行当中,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得出深层结论,不过这个河系中初步观察不存在复杂生命迹象。”
所谓的复杂生命指的就是有逻辑思维能力的生命,只有足够复杂的思维才能产生文明的火花。而没有复杂生命形态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这个河系中应该不存在文明。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个文明其实存在与那种能量洪流当中的情况,能量生命体嘛,只要没有对应的探测技术谁知到躲在哪去了。
在探测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时候,舰队也重新开始航行,进入了这个遍布着能量流动的河系当中。
这次舰队的落点跟之前的一样,还带来了很多新出厂的探测舰和工业舰。探测舰是为了弥补舰队中的舰种构成,而工业舰则是为了修复其他舰船。舰队在受到攻击之后没有带走那些受损的舰船,这些舰船其实舰体并没有什么损伤,只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维修或者整体更换就能够恢复使用,比整个造新的要快多了,因此直接让工业舰过来修要省事一些,顺带这些过来的工业舰也就填充进舰队里。
在航行结束后,这次舰队直接启动了大范围的联合护盾,虽然有点浪费但是给工业船只和那些维修设备支撑起了足够大的工作空间。随后便是接近一个小时的等待工作,由于带来的工业舰数量不多,探索母舰也没有参与到维修工作中来,所以开始的速度比较慢,后续等其他工业舰被修复之后速度才快起来。
没有参与修复工作,不代表管家没有干活。事实上管家的活一直没有停过,除了自我关机进行深层自检的时候外,管家以制造完善各种扫描数据,汇总信息并且给王奇提供更多的可参考资料。
而针对当前河系的扫描工作,探索母舰的工作任务也是其他探测器根本无法代替的,有很多高级探测设备那些普通的探测器和探测舰都没有装备,这是因为对体积、供能和计算量的需求太高导致的。虽然说很多设备已经能够用这里的技术制造出来,但是比探索母舰还大的设备只能实现一个一般来说并不重要的探测功能?这还是内部大量采用了空间压缩结构的结果?这显然不是一个具备性价比的方案,还不如多搞点复制舰出来,复制舰的探测设备多少也就比探索母舰差一点。
“根据最新的扫描结果,这个河系的确没有发现什么高级生命形态,但是基础的生命形态还是存在的,在几个星球上发现了基础的藻类和浮游生物,星球本身已经成为碳基生命的宜居星球,只是没有往后发展。”管家停顿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根据探测设备的后续检查,这些星球上没有发现化石的痕迹或者动物残骸的痕迹,因此这里的特殊环境很可能已经存在很久,并且足够频繁,导致无法诞生高级生命。”
在探测以及管家总结的这段时间里,舰队就被两次不同方向的能量流掠过,让护盾系统上升了一点负载。不过根据后续的检查,也有一个比较蛋疼的是,这种能量流消耗了护盾能量,但是自身的强度好像并没有变化,通过放置在后续路径上的探测器在被毁前传回来的数据显示能量强度貌似纹丝未动?
这貌似不太符合逻辑。
凑够一亿艘船?大概也就是这个数字,由于探测器的结构也进行了简化,去除了一些复杂的防护结构,所以一艘探测器母舰能够支持上千个探测器,总计千亿级别的探测器数量,对于探测这个河系来说已经足够了。
从建造到进入指定位置开始投放探测器,整个过程用了两天。这个速度已经算是蛮快的了,毕竟数量多了点。上亿的舰船数量对物质的消耗也是蛮多的,加起来也算是挖空了好多个行星,还抽干了两颗恒星的物质。也算是这种舰船结构简陋,要是换成战斗舰的话,这个数字翻十倍都打不住。
在两天之后,探测任务重新开始,千亿级别的探测器驶入了这个河系。在航行过程中倒是不用担心被击毁,因为在航行状态不是出于相同空间结构里的,因此不会受到那种攻击的影响,这是在等待的时间里确认过的。而到达目的地之后,很快探测器就损失了大概百分之一,只用了五分钟时间。
损失的探测器可以立刻被复原然后再次航行到预定地点,按照之前设计的一样回到预定的地方。
探测器的损失情况在开始遭受一波损失之后就慢了下来,通过对探测器损失的地点进行处理,负责管控这里的智能核心能够提前通知这种能量流移动路线上的探测器进行主动规避,虽然并不是百分百准确,但是损失率在一个小时之后就降低到了一分钟一百多个的样子。这已经可以继续完成探测任务了,这个河系中的能量流也没有那么夸张的多,而且这种能量流动也就是光速级别的,只要肯去消耗,总归是能够摸清楚情况的。
“所以现在监测网络就已经成型了?”
“是的。”管家一边汇总着源源不断传来的数据一边回答说道“目前还有一点问题在于损失的探测器会对探测器母舰反馈一些冲击,会导致生成设备轻微受损。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已经在考虑解决方案了,目前的损坏幅度可以接受,维护设备随后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针对河系的探测目前还在进行当中,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得出深层结论,不过这个河系中初步观察不存在复杂生命迹象。”
所谓的复杂生命指的就是有逻辑思维能力的生命,只有足够复杂的思维才能产生文明的火花。而没有复杂生命形态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这个河系中应该不存在文明。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个文明其实存在与那种能量洪流当中的情况,能量生命体嘛,只要没有对应的探测技术谁知到躲在哪去了。
在探测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时候,舰队也重新开始航行,进入了这个遍布着能量流动的河系当中。
这次舰队的落点跟之前的一样,还带来了很多新出厂的探测舰和工业舰。探测舰是为了弥补舰队中的舰种构成,而工业舰则是为了修复其他舰船。舰队在受到攻击之后没有带走那些受损的舰船,这些舰船其实舰体并没有什么损伤,只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维修或者整体更换就能够恢复使用,比整个造新的要快多了,因此直接让工业舰过来修要省事一些,顺带这些过来的工业舰也就填充进舰队里。
在航行结束后,这次舰队直接启动了大范围的联合护盾,虽然有点浪费但是给工业船只和那些维修设备支撑起了足够大的工作空间。随后便是接近一个小时的等待工作,由于带来的工业舰数量不多,探索母舰也没有参与到维修工作中来,所以开始的速度比较慢,后续等其他工业舰被修复之后速度才快起来。
没有参与修复工作,不代表管家没有干活。事实上管家的活一直没有停过,除了自我关机进行深层自检的时候外,管家以制造完善各种扫描数据,汇总信息并且给王奇提供更多的可参考资料。
而针对当前河系的扫描工作,探索母舰的工作任务也是其他探测器根本无法代替的,有很多高级探测设备那些普通的探测器和探测舰都没有装备,这是因为对体积、供能和计算量的需求太高导致的。虽然说很多设备已经能够用这里的技术制造出来,但是比探索母舰还大的设备只能实现一个一般来说并不重要的探测功能?这还是内部大量采用了空间压缩结构的结果?这显然不是一个具备性价比的方案,还不如多搞点复制舰出来,复制舰的探测设备多少也就比探索母舰差一点。
“根据最新的扫描结果,这个河系的确没有发现什么高级生命形态,但是基础的生命形态还是存在的,在几个星球上发现了基础的藻类和浮游生物,星球本身已经成为碳基生命的宜居星球,只是没有往后发展。”管家停顿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根据探测设备的后续检查,这些星球上没有发现化石的痕迹或者动物残骸的痕迹,因此这里的特殊环境很可能已经存在很久,并且足够频繁,导致无法诞生高级生命。”
在探测以及管家总结的这段时间里,舰队就被两次不同方向的能量流掠过,让护盾系统上升了一点负载。不过根据后续的检查,也有一个比较蛋疼的是,这种能量流消耗了护盾能量,但是自身的强度好像并没有变化,通过放置在后续路径上的探测器在被毁前传回来的数据显示能量强度貌似纹丝未动?
这貌似不太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