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汉军入西域!
惊涛骇浪之后,鲜卑诸王将面面相觑。
汉军连战之下,元气大伤,理由很充沛。
先后击破东部鲜卑、南匈奴、西部鲜卑。将单于之地据为己有,将引弓之民尽执于手。
可想而知战斗有多么的惨烈。
但是龟兹大将、姑墨王、尉头王、危须王、车师大将等都知道此刻的西域局势,因为关羽的插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盘散沙的西域三十六国绝对会因为这场战斗分为两派,即“慕汉者”和“不乐汉者”。
毫无疑问,出骑助关羽者,皆为慕汉者。
其他诸国,即便是有心向汉和百姓向汉,都会被称为不乐汉者。
最关键的是不乐汉者的实力犹在慕汉者之上。
因为此行的西域大国只有龟兹,刚统一的车师算上一个西域大国。
在小国方面,无来的小国,比来的更多。
他们回到西域之后,无汉军相助,很可能不敌不乐汉者。这才是他们踌躇不定的原因。
“吾等势微,怕缺西域。请大将军立一天神虎将于西域,震慑不法之徒。”尉头王拱手,再次向刘凡请求道。
汉军入西域,成立都护府,对西域小国是很有优势的。他们可以继续使用他们的王权,享一方安乐。
西域诸王将见识到了关羽的威力。今又见识到虎将冲阵的威猛。他们觉得只要有一虎将坐镇西域,将诸国拧成一股绳,一遇到战事,统一调令,他们必能安稳。
“吾禀陛下,任命一长史入西域,成立长史府,比武将更能使西域安定。”
刘凡沉思后,对西域诸王将回道。
这几年,刘凡也不奢望西域能为自己带来几分利益,稳住西域才是必要的。
长史,也为文武双全之辈。可治理民生,可带兵打仗。
只是谁有班超之才?刘凡还在考虑。
“一切都以大将军。”
刘凡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也只能应允。
现汉军已经击灭了西部鲜卑,打通了草原至西域的道路。只要骠骑大将军派官员到西域,不论这官员的能力,必会让西域诸国投鼠忌器。
“好!吾大汉一向以德服人,今诸位出兵,死伤惨重,待归时,必不亏待诸位。”刘凡对西域诸王将的点头非常满意。
“多谢大将军。”
鲜卑诸王将受宠若惊的说道。
随后,刘凡带着诸将于西域诸王将步履在战后的战场上。
“自商周以来,鬼方、山戎履犯吾华夏。吾华夏乃应天气运而生,总率万国,永垂不朽。鬼方、山戎毕,东胡作乱,燕赵击之。东胡之后,又有匈奴,即便是将弯弓之民引为一家,也不及吾汉之广大、壮勇。匈奴谢幕,鲜卑登场,吾汉正事西羌,无力北上,鲜卑无岁不寇汉境,仅一春,便南下三十余次。”
“数年前,吾只一布衣,北望垂泪,无能为力。倾尽黄河之水,也洗不尽吾大汉的耻辱,若此生不雪此辱,誓不做男儿,这时吾当初的誓言。吾事雁门这几年间,东击西讨,北逐南却。终于报此大仇。”
“铁骑于大荒之上,北逐白云。饮马于黄河大泽,狂风卷沙。离离青草,承载汉露;巍峨大山,流转汉音。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刘凡一席长言,慷锵有力。
特别是最后一句,带着浩然长存的气息。
刘凡说出这句话,感到的是铁骨铮铮,一世热血男儿;有仇不报非君子,大汉当永记此辱,痛定思痛后方能努力奋进,雪国家之耻,还男儿之志。
关羽、黄忠、徐晃、许褚、典韦、周仓等将皆面色通红,他们身体中流淌的滚烫热血。那是身为大汉儿郎的骄傲,他们感谢大汉赋予他们血和骨。
他们靠着强盛的武功和不屈的灵魂,战败了鲜卑人,多年来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在血与火之中成长,终究是打出了大汉民族的无上尊严,赋予了最为可敬的精神,注入了骄傲自豪的血液,此战之后,大汉的脊梁将更加的挺立。
跟着刘凡征战,他们要的不仅是军功和出人头地,他们的民族归属感更强了。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经常激励汉军士气的口头禅,此刻却在众将口中喊出。
他们都经历了腥风血雨,他们为盛世和平而努力。
身为铁骨铮铮的汉将,他们愿意付出生命。
不同与汉将的激情澎湃,西域诸王将感觉到深深的畏惧。
他们更佩服的是站在前方的那个男人,一举一动,都好似要气吞山河。
一句磅礴大气的话语,独尊宇内,万世豪情,那种壮志凌云令人深深的感叹,不愧是一个历经风雨,沧桑果敢之人,那种俯瞰天下的豪迈也唯有他。
面对强敌,他雪誓,必报仇怨。勇气,果敢,坚毅。
那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被他完成。
鲜卑诸部取代匈奴成为草原霸主,如今鲜卑也要谢幕了,强汉时代重新归来。
先前是畏服,现在是心服。
不知不觉,已是黄昏。
大火早已被隔绝扑灭。一名名手无寸铁的鲜卑俘虏被关押起来。
一个个逃跑的鲜卑部落被追回。
一头头牛羊牲畜被汉军驱赶聚拢。
至此,此战大获全胜。
现在,刘凡还要面对几个问题。
如何处理这西部鲜卑?
如何去处置龙城故道南面的南匈奴部落?
他的心腹智囊都不在他身边,着实令他不好决断。
“禀大将军。鲜卑仅有些散兵逃脱,鲜卑百姓皆被追回。牛羊牲畜漫山遍野,无可计数。”林锐向刘凡禀告最终的胜果。
“令各部兵马善待这些鲜卑百姓俘虏,不得乱用刑杀!”刘凡对林锐说道。
俘虏加上鲜卑百姓,将近百万人口,千万牲畜。
若手段血腥,将他们逼的无路可走,跟羯族一样,不顾一切的反扑起来。绝对能让他这数万兵马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不少次,刘凡要引以为鉴。
有时候,成功和失败往往都在一念之间。
刘凡既然想收复这部鲜卑,为自己用,那就要想好一切后果。
(本章完)
惊涛骇浪之后,鲜卑诸王将面面相觑。
汉军连战之下,元气大伤,理由很充沛。
先后击破东部鲜卑、南匈奴、西部鲜卑。将单于之地据为己有,将引弓之民尽执于手。
可想而知战斗有多么的惨烈。
但是龟兹大将、姑墨王、尉头王、危须王、车师大将等都知道此刻的西域局势,因为关羽的插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盘散沙的西域三十六国绝对会因为这场战斗分为两派,即“慕汉者”和“不乐汉者”。
毫无疑问,出骑助关羽者,皆为慕汉者。
其他诸国,即便是有心向汉和百姓向汉,都会被称为不乐汉者。
最关键的是不乐汉者的实力犹在慕汉者之上。
因为此行的西域大国只有龟兹,刚统一的车师算上一个西域大国。
在小国方面,无来的小国,比来的更多。
他们回到西域之后,无汉军相助,很可能不敌不乐汉者。这才是他们踌躇不定的原因。
“吾等势微,怕缺西域。请大将军立一天神虎将于西域,震慑不法之徒。”尉头王拱手,再次向刘凡请求道。
汉军入西域,成立都护府,对西域小国是很有优势的。他们可以继续使用他们的王权,享一方安乐。
西域诸王将见识到了关羽的威力。今又见识到虎将冲阵的威猛。他们觉得只要有一虎将坐镇西域,将诸国拧成一股绳,一遇到战事,统一调令,他们必能安稳。
“吾禀陛下,任命一长史入西域,成立长史府,比武将更能使西域安定。”
刘凡沉思后,对西域诸王将回道。
这几年,刘凡也不奢望西域能为自己带来几分利益,稳住西域才是必要的。
长史,也为文武双全之辈。可治理民生,可带兵打仗。
只是谁有班超之才?刘凡还在考虑。
“一切都以大将军。”
刘凡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也只能应允。
现汉军已经击灭了西部鲜卑,打通了草原至西域的道路。只要骠骑大将军派官员到西域,不论这官员的能力,必会让西域诸国投鼠忌器。
“好!吾大汉一向以德服人,今诸位出兵,死伤惨重,待归时,必不亏待诸位。”刘凡对西域诸王将的点头非常满意。
“多谢大将军。”
鲜卑诸王将受宠若惊的说道。
随后,刘凡带着诸将于西域诸王将步履在战后的战场上。
“自商周以来,鬼方、山戎履犯吾华夏。吾华夏乃应天气运而生,总率万国,永垂不朽。鬼方、山戎毕,东胡作乱,燕赵击之。东胡之后,又有匈奴,即便是将弯弓之民引为一家,也不及吾汉之广大、壮勇。匈奴谢幕,鲜卑登场,吾汉正事西羌,无力北上,鲜卑无岁不寇汉境,仅一春,便南下三十余次。”
“数年前,吾只一布衣,北望垂泪,无能为力。倾尽黄河之水,也洗不尽吾大汉的耻辱,若此生不雪此辱,誓不做男儿,这时吾当初的誓言。吾事雁门这几年间,东击西讨,北逐南却。终于报此大仇。”
“铁骑于大荒之上,北逐白云。饮马于黄河大泽,狂风卷沙。离离青草,承载汉露;巍峨大山,流转汉音。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刘凡一席长言,慷锵有力。
特别是最后一句,带着浩然长存的气息。
刘凡说出这句话,感到的是铁骨铮铮,一世热血男儿;有仇不报非君子,大汉当永记此辱,痛定思痛后方能努力奋进,雪国家之耻,还男儿之志。
关羽、黄忠、徐晃、许褚、典韦、周仓等将皆面色通红,他们身体中流淌的滚烫热血。那是身为大汉儿郎的骄傲,他们感谢大汉赋予他们血和骨。
他们靠着强盛的武功和不屈的灵魂,战败了鲜卑人,多年来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在血与火之中成长,终究是打出了大汉民族的无上尊严,赋予了最为可敬的精神,注入了骄傲自豪的血液,此战之后,大汉的脊梁将更加的挺立。
跟着刘凡征战,他们要的不仅是军功和出人头地,他们的民族归属感更强了。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经常激励汉军士气的口头禅,此刻却在众将口中喊出。
他们都经历了腥风血雨,他们为盛世和平而努力。
身为铁骨铮铮的汉将,他们愿意付出生命。
不同与汉将的激情澎湃,西域诸王将感觉到深深的畏惧。
他们更佩服的是站在前方的那个男人,一举一动,都好似要气吞山河。
一句磅礴大气的话语,独尊宇内,万世豪情,那种壮志凌云令人深深的感叹,不愧是一个历经风雨,沧桑果敢之人,那种俯瞰天下的豪迈也唯有他。
面对强敌,他雪誓,必报仇怨。勇气,果敢,坚毅。
那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被他完成。
鲜卑诸部取代匈奴成为草原霸主,如今鲜卑也要谢幕了,强汉时代重新归来。
先前是畏服,现在是心服。
不知不觉,已是黄昏。
大火早已被隔绝扑灭。一名名手无寸铁的鲜卑俘虏被关押起来。
一个个逃跑的鲜卑部落被追回。
一头头牛羊牲畜被汉军驱赶聚拢。
至此,此战大获全胜。
现在,刘凡还要面对几个问题。
如何处理这西部鲜卑?
如何去处置龙城故道南面的南匈奴部落?
他的心腹智囊都不在他身边,着实令他不好决断。
“禀大将军。鲜卑仅有些散兵逃脱,鲜卑百姓皆被追回。牛羊牲畜漫山遍野,无可计数。”林锐向刘凡禀告最终的胜果。
“令各部兵马善待这些鲜卑百姓俘虏,不得乱用刑杀!”刘凡对林锐说道。
俘虏加上鲜卑百姓,将近百万人口,千万牲畜。
若手段血腥,将他们逼的无路可走,跟羯族一样,不顾一切的反扑起来。绝对能让他这数万兵马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不少次,刘凡要引以为鉴。
有时候,成功和失败往往都在一念之间。
刘凡既然想收复这部鲜卑,为自己用,那就要想好一切后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