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今儿很高兴,经过三省六部多日的磋商,辅佐突利之子贺逻鹘的人选终于定了下来。此人名为阿史那思摩,与大唐的渊源很深。
长孙无忌等人商议了这么久,最后定下阿史那思摩作为这个辅佐之人,绝对不是一个冒然的决断。阿史那思摩这个人,虽然没做过可汗,但他在东突厥却是一个很得民心的人物。他是突厥汗国的建立者,阿史那土门可汗的曾孙。与始毕、颉利等人平辈,比颉利等人稍长几岁,从小就显示出了不凡,思维敏捷,处事冷静有决断,识大体,知进退。他所带领的部族,一直过着相对平和的日子,很少会与人发生争斗。在突厥内部,他算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启民可汗时期,由于达头可汗,也就是现在西突厥的创立者,叛乱。启民可汗投奔隋朝,借兵于隋文帝复国。在这一段时期,漠北各部便推举阿史那思摩为代可汗。在启民复国之后,他便把可汗的名号还给了启民。启民为了感激他,封他为毕特勒,位置相当于大唐的‘大将军’。
大唐刚刚立国的时候,颉利经常犯边。阿史那思摩作为突厥的使者,经常来到大唐谈判。与李世民相识,二人惺惺相惜。渭水之盟时,颉利派突利和思摩二人来与李世民议和。李世民对其礼遇有加,李渊赞赏他的诚朴,封他为和顺郡王,并赐姓李。
李世民登基之后,削减了不少皇亲的爵位。像李渊晚年生的十几个儿子,他都给削成了公爵。但阿史那思摩的郡王爵位,他却没有动,依然保留,而且每年都会派人送去封赏,给阿史那思摩的部族。
颉利因此事,数次怀疑阿史那思摩与李世民有勾结。多次招他去定襄,言语讥讽数落,但最后都没有证据,也就不了了之。
今年大唐攻伐东突厥,颉利可汗兵败逃亡,各部族首领纷纷抛弃颉利可汗投降唐朝,或者投奔薛延陀,惟独阿史那思摩一直跟随颉利可汗。直到被唐军俘虏,押解长安之后,李世民因赏识阿史那思摩的忠心,任命他为右武候大将军,依杜如晦计策分封东突厥旧地的时候,封阿史那思摩为化州都督,并改封他为怀化郡王,任命他统领颉利可汗的旧部。
可以说,如果突利可汗不死。他与阿史那思摩二人,便分治了东突厥归顺大唐的所有部族。如今突利暴毙,他的两个兄弟,李世民不能信任,任命官员去辅佐突利之子贺逻鹘,突厥人不能信任。唯有让阿史那思摩来辅佐,才能两头兼顾。但如此行事,阿史那思摩的权柄就大了许多,不得不说是一个隐患。
依照杜如晦的遗策,是打算让突利可汗和阿史那思摩互相辖制。但如今突利已死,他的儿子贺逻鹘年幼,注定是抗衡不了阿史那思摩,等于是他一个人,独占了东突厥归顺大唐的所有部族,若他有异心,过几年又是一个东突厥。
但如今的情况,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而且在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等人商量出来的人选是阿史那思摩的时候,似乎并不担心他的忠诚问题,直接拍板定了下来。中书省拟旨,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去化州了。阿史那思摩接到圣旨后,即日火速兼程,奔赴贺逻鹘的牙帐,从此之后,突厥部族大小事宜,皆由他决断了。
终于解除了一块心病,李世民的心情非常好。便把长孙无忌等人留下,赐了午膳。君臣说说笑笑,好不快活。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时候,高公公拿着一封奏折走了进来,脸上挂着一丝苦笑,来到李世民身边,双手递了上去,道:“陛下,您看看这个。”
李世民喝点小酒,正口嗨得高兴,马上就要用吐沫把高句丽灭国了,忽然被打断,非常不高兴。抬胳膊一挡,道:“朕不看,朕要跟诸位爱卿,商讨征伐高句丽的大事,朕不看。”
“陛下……”以往李世民这样说了,高公公定会识趣地退下,但今日不同,这封奏折的主人如今就在外头等着,更主要的是,他刚收了人家一条大金鱼儿。事儿办不成,钱就得退回去。从古至今,太监只有收钱,什么时候退过钱,高公公可不想当那个坏了祖师爷规矩的人。
“嗯?”李世民见高公公不走,心里也很好奇,到底是多重要的奏折,能让他如此为难。蹙眉想了想,用袍子下摆擦了把手,伸手把奏折接了过来。翻看看了一眼,认出来了,欧阳询的字。如此规矩方正的楷书,大唐再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奏请设东、西缉事厂?”
李世民看了第一句,心头奇怪不已,暗道欧阳询不是学士么,他不好好的著书练字,怎么忽然上了这么一道奏折,吃错了药了?
长孙无忌等人见李世民皱眉,心中也都好奇,是谁写的奏折,竟然能让陛下的表情如此丰富。先是赞许,随后皱眉,还透露出一丝不解,会是谁呢?
该不会是李牧吧?
长孙无忌不知怎么,脑海中划过了李牧的影子。他这也算是做贼心虚了,昨日常何派人给他送信。他的门客马周为他传递消息的事情,已经露馅了。马周正是长孙无忌授意常何派去报名的,若是给李牧知道了,凭那小子睚眦必报的性格,就算现在不找麻烦,以后也肯定落不得好。还好马周也不知道他与常何之间的关系,也就无从泄露,让他稍稍放心。
但念头一动便止不住,今日一天,也不知想起李牧多少次了,什么事都能联想到他。
“欸?这落款怎么是李牧啊!”
李世民惊呼一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长孙无忌脸色都变了,暗道,果然还是躲不过,这灾星又搞什么鬼!
“这倒是奇了。”李世民凑近了奏折仔细端详,他虽然算不得书法家,但一手飞白也是很有火候了,至少不会认错字体。这一封奏折,分明就是欧阳询的楷书无疑。开元通宝上面的字体,还能认错啊?
可是这印鉴和落款又分明是逐鹿侯李牧,难道说,李牧这小子为了怕朕骂他不努力练字,找了欧阳询做代笔不成?
倒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
李世民气不打一处来,正好酒劲儿上头,把奏折往桌案上一摔,脸色涨红怒道:“去,把李牧给朕锁拿过来,朕要问问他,是不是把朕当成三岁幼童了,写个奏折竟还找欧阳询代笔,他是没长手么?”
长孙无忌就坐在李世民左手边,闻言忙道:“陛下息怒啊,又怎么了,让您生了这么大的气?”
李世民把奏折往长孙无忌那儿一甩,道:“你看看,这是谁的字?说是李牧写的,你信吗?”说着,他又看向魏征、李靖、房玄龄等人,道:“诸位爱卿都看一看,这像李牧能写出来的字吗?诓骗朕到了如此地步,他还把朕当回事么?朕今日定要好好罚他,朕要打他的廷杖,让他长点记性!高干,你还等什么,还不快去拿人?今天谁也不许替他求情,谁若是求情,一起打!”
长孙无忌扫了眼奏折,他虽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却有一目十行的能耐,陪李世民看奏折练出来的本事。简单一眼,便把奏折的内容都看完了,随手递给旁边的房玄龄,心中却疑惑不解。李牧这厮是要干什么,难道他想触碰军权么?先搞了个五百人的锦衣卫,现在又以怀疑有人窥伺工厂为名,要求设立厂卫,他到底想干什么?
至于字是不是李牧写的,长孙无忌根本就没废脑细胞。这一手楷书,没有几十年的造诣,根本写不出来。要是李牧写的,他能把毛笔给吃了。
以李牧哗众取宠的性格,他去找欧阳询替他写,长孙无忌一点也不意外,根本没有必要费心思去猜。
高公公无奈,小心地瞄着李世民的脸色,道:“陛下,用不着拿人,逐鹿侯就在外头呢。”
“呵,真是胆子大啊!”李世民咬牙切齿,道:“朕说不想看到他,他偏偏要在朕面前晃悠。朕想看到他的时候,他十天半个月不进宫一趟。这小子现在是翅膀硬了,专门跟朕对着干了。来呀,给朕带进来,按在地上打,就在朕的面前打,脱了裤子打屁股!”
高公公为难道:“陛下,这……”
“打打打打!朕要打,你还敢求情?”
高公公只好去做,不一会儿,两个金吾卫拎着李牧进来了,后头还跟着一个拿着廷杖的禁卫,局促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开什么玩笑,打逐鹿侯?这谁敢啊,打他还不如给自己来一棍子,晕了就不用干这等玩命的事情了。
李牧被拎到了李世民跟前,瞧着这么多人都在,李牧嘿嘿笑道:“大家伙都在呐,拜个早年。我也没吃饭呢,陛下,添双筷子呗?”
半点没有要挨打的觉悟,可把李世民气疯了。李世民抬手一指,道:“你小子还敢嬉皮笑脸!朕今天要打你!来呀,给朕打!”
“打我?”李牧‘大惊失色’,赶忙伸手拦了一下,道:“陛下,为何要打臣啊?臣尽为臣之本分,呕心沥血到凌晨,写就这一篇奏折呈给陛下御览,陛下怎能因多喝了几杯耍酒疯,就要殴打忠良,这是何道理?昏君也不至于如此啊?”
“你还敢说朕是昏君!朕、朕……”李世民喝得这点酒,瞬间都冲到了脑瓜顶,气得脸通红,干脆也不用禁卫打廷杖了,直接把鞋脱了下来向李牧掷去,骂道:“李牧,你现在本事了,架子大了,写奏折都让人代笔,当朕是三岁幼儿分不出来么?欺君之罪,打你算轻了!”
“陛下,臣没找人代笔啊,臣自己写的!”
李牧满脸无辜,虽然没有镜子,看不到自己的表情,但从所有人的反应看,李牧还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长孙无忌和魏征,他俩就差把‘你也太不要脸’了这几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李牧暗爽不已,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们现在瞧不起我,等会我就吓死你们。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遥不可及的天才!
“你写的?”李世民站了起来,瞪着一双因酒气上涌通红的眼睛,来到李牧跟前,抓着他的胳膊,把他拽到了他批阅奏折的案头,拿起一支狼毫笔,塞到李牧手上,道:“来,你写,你要是能写出来。朕给你道歉,写!”
其他人也都围拢了过来,一副幸灾乐祸看戏的样子。李牧看着手里的笔,脸色逐渐凝重,叹了口气,为难道:“陛下,臣还是不写了吧,非得这样么?”
“这是圣旨,你给朕写,写出来,还则罢了,写不出来,今天你就别走了,留在宫里,抄写十遍《论语》,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回家!”
“那若臣写出来了……又怎么说?”
“写出来?”李世民一脸哭笑不得的模样,道:“你写得出来么?行,你若写出来了,你说什么,朕都应你。”
等得就是这句!
“好吧!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臣只好献丑了。”李牧活动了一下手腕,瞥了眼旁边等着看热闹的长孙无忌,挑了下眉,道:“还得请国舅爷帮个忙?帮我磨个墨。”
突然被点到,长孙无忌有点莫名其妙,道:“你写字就写字,跟我有什么干系?我不管,你自己磨!”
“怎么能说是没关系呢,国舅爷。我还带也是你的犬子的恩师啊,我这一手书法,早晚也是要传授给他,求你点事,正应当。在场又没有别人的儿子拜我为师,我不找你找谁啊?”
长孙无忌像是吃了个苍蝇似的难受不已,“犬子”这个称呼,那是自谦时候用的,这么说话还是头一次听到。但也是实情,确实他的犬子是李牧的徒弟。
李世民听到这话,觉得有点不对味儿了。他的儿子李泰,好像也拜了李牧为师了。他瞅了李牧一眼,心想这小子该不是在说我吧?
不能让他借此拖延时间!
想了想,李世民撸袖子,拿起墨,道:“别废话,朕给你磨墨,今日朕定要看看,你写不写得出来!”
长孙无忌等人商议了这么久,最后定下阿史那思摩作为这个辅佐之人,绝对不是一个冒然的决断。阿史那思摩这个人,虽然没做过可汗,但他在东突厥却是一个很得民心的人物。他是突厥汗国的建立者,阿史那土门可汗的曾孙。与始毕、颉利等人平辈,比颉利等人稍长几岁,从小就显示出了不凡,思维敏捷,处事冷静有决断,识大体,知进退。他所带领的部族,一直过着相对平和的日子,很少会与人发生争斗。在突厥内部,他算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启民可汗时期,由于达头可汗,也就是现在西突厥的创立者,叛乱。启民可汗投奔隋朝,借兵于隋文帝复国。在这一段时期,漠北各部便推举阿史那思摩为代可汗。在启民复国之后,他便把可汗的名号还给了启民。启民为了感激他,封他为毕特勒,位置相当于大唐的‘大将军’。
大唐刚刚立国的时候,颉利经常犯边。阿史那思摩作为突厥的使者,经常来到大唐谈判。与李世民相识,二人惺惺相惜。渭水之盟时,颉利派突利和思摩二人来与李世民议和。李世民对其礼遇有加,李渊赞赏他的诚朴,封他为和顺郡王,并赐姓李。
李世民登基之后,削减了不少皇亲的爵位。像李渊晚年生的十几个儿子,他都给削成了公爵。但阿史那思摩的郡王爵位,他却没有动,依然保留,而且每年都会派人送去封赏,给阿史那思摩的部族。
颉利因此事,数次怀疑阿史那思摩与李世民有勾结。多次招他去定襄,言语讥讽数落,但最后都没有证据,也就不了了之。
今年大唐攻伐东突厥,颉利可汗兵败逃亡,各部族首领纷纷抛弃颉利可汗投降唐朝,或者投奔薛延陀,惟独阿史那思摩一直跟随颉利可汗。直到被唐军俘虏,押解长安之后,李世民因赏识阿史那思摩的忠心,任命他为右武候大将军,依杜如晦计策分封东突厥旧地的时候,封阿史那思摩为化州都督,并改封他为怀化郡王,任命他统领颉利可汗的旧部。
可以说,如果突利可汗不死。他与阿史那思摩二人,便分治了东突厥归顺大唐的所有部族。如今突利暴毙,他的两个兄弟,李世民不能信任,任命官员去辅佐突利之子贺逻鹘,突厥人不能信任。唯有让阿史那思摩来辅佐,才能两头兼顾。但如此行事,阿史那思摩的权柄就大了许多,不得不说是一个隐患。
依照杜如晦的遗策,是打算让突利可汗和阿史那思摩互相辖制。但如今突利已死,他的儿子贺逻鹘年幼,注定是抗衡不了阿史那思摩,等于是他一个人,独占了东突厥归顺大唐的所有部族,若他有异心,过几年又是一个东突厥。
但如今的情况,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而且在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等人商量出来的人选是阿史那思摩的时候,似乎并不担心他的忠诚问题,直接拍板定了下来。中书省拟旨,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去化州了。阿史那思摩接到圣旨后,即日火速兼程,奔赴贺逻鹘的牙帐,从此之后,突厥部族大小事宜,皆由他决断了。
终于解除了一块心病,李世民的心情非常好。便把长孙无忌等人留下,赐了午膳。君臣说说笑笑,好不快活。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时候,高公公拿着一封奏折走了进来,脸上挂着一丝苦笑,来到李世民身边,双手递了上去,道:“陛下,您看看这个。”
李世民喝点小酒,正口嗨得高兴,马上就要用吐沫把高句丽灭国了,忽然被打断,非常不高兴。抬胳膊一挡,道:“朕不看,朕要跟诸位爱卿,商讨征伐高句丽的大事,朕不看。”
“陛下……”以往李世民这样说了,高公公定会识趣地退下,但今日不同,这封奏折的主人如今就在外头等着,更主要的是,他刚收了人家一条大金鱼儿。事儿办不成,钱就得退回去。从古至今,太监只有收钱,什么时候退过钱,高公公可不想当那个坏了祖师爷规矩的人。
“嗯?”李世民见高公公不走,心里也很好奇,到底是多重要的奏折,能让他如此为难。蹙眉想了想,用袍子下摆擦了把手,伸手把奏折接了过来。翻看看了一眼,认出来了,欧阳询的字。如此规矩方正的楷书,大唐再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奏请设东、西缉事厂?”
李世民看了第一句,心头奇怪不已,暗道欧阳询不是学士么,他不好好的著书练字,怎么忽然上了这么一道奏折,吃错了药了?
长孙无忌等人见李世民皱眉,心中也都好奇,是谁写的奏折,竟然能让陛下的表情如此丰富。先是赞许,随后皱眉,还透露出一丝不解,会是谁呢?
该不会是李牧吧?
长孙无忌不知怎么,脑海中划过了李牧的影子。他这也算是做贼心虚了,昨日常何派人给他送信。他的门客马周为他传递消息的事情,已经露馅了。马周正是长孙无忌授意常何派去报名的,若是给李牧知道了,凭那小子睚眦必报的性格,就算现在不找麻烦,以后也肯定落不得好。还好马周也不知道他与常何之间的关系,也就无从泄露,让他稍稍放心。
但念头一动便止不住,今日一天,也不知想起李牧多少次了,什么事都能联想到他。
“欸?这落款怎么是李牧啊!”
李世民惊呼一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长孙无忌脸色都变了,暗道,果然还是躲不过,这灾星又搞什么鬼!
“这倒是奇了。”李世民凑近了奏折仔细端详,他虽然算不得书法家,但一手飞白也是很有火候了,至少不会认错字体。这一封奏折,分明就是欧阳询的楷书无疑。开元通宝上面的字体,还能认错啊?
可是这印鉴和落款又分明是逐鹿侯李牧,难道说,李牧这小子为了怕朕骂他不努力练字,找了欧阳询做代笔不成?
倒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
李世民气不打一处来,正好酒劲儿上头,把奏折往桌案上一摔,脸色涨红怒道:“去,把李牧给朕锁拿过来,朕要问问他,是不是把朕当成三岁幼童了,写个奏折竟还找欧阳询代笔,他是没长手么?”
长孙无忌就坐在李世民左手边,闻言忙道:“陛下息怒啊,又怎么了,让您生了这么大的气?”
李世民把奏折往长孙无忌那儿一甩,道:“你看看,这是谁的字?说是李牧写的,你信吗?”说着,他又看向魏征、李靖、房玄龄等人,道:“诸位爱卿都看一看,这像李牧能写出来的字吗?诓骗朕到了如此地步,他还把朕当回事么?朕今日定要好好罚他,朕要打他的廷杖,让他长点记性!高干,你还等什么,还不快去拿人?今天谁也不许替他求情,谁若是求情,一起打!”
长孙无忌扫了眼奏折,他虽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却有一目十行的能耐,陪李世民看奏折练出来的本事。简单一眼,便把奏折的内容都看完了,随手递给旁边的房玄龄,心中却疑惑不解。李牧这厮是要干什么,难道他想触碰军权么?先搞了个五百人的锦衣卫,现在又以怀疑有人窥伺工厂为名,要求设立厂卫,他到底想干什么?
至于字是不是李牧写的,长孙无忌根本就没废脑细胞。这一手楷书,没有几十年的造诣,根本写不出来。要是李牧写的,他能把毛笔给吃了。
以李牧哗众取宠的性格,他去找欧阳询替他写,长孙无忌一点也不意外,根本没有必要费心思去猜。
高公公无奈,小心地瞄着李世民的脸色,道:“陛下,用不着拿人,逐鹿侯就在外头呢。”
“呵,真是胆子大啊!”李世民咬牙切齿,道:“朕说不想看到他,他偏偏要在朕面前晃悠。朕想看到他的时候,他十天半个月不进宫一趟。这小子现在是翅膀硬了,专门跟朕对着干了。来呀,给朕带进来,按在地上打,就在朕的面前打,脱了裤子打屁股!”
高公公为难道:“陛下,这……”
“打打打打!朕要打,你还敢求情?”
高公公只好去做,不一会儿,两个金吾卫拎着李牧进来了,后头还跟着一个拿着廷杖的禁卫,局促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开什么玩笑,打逐鹿侯?这谁敢啊,打他还不如给自己来一棍子,晕了就不用干这等玩命的事情了。
李牧被拎到了李世民跟前,瞧着这么多人都在,李牧嘿嘿笑道:“大家伙都在呐,拜个早年。我也没吃饭呢,陛下,添双筷子呗?”
半点没有要挨打的觉悟,可把李世民气疯了。李世民抬手一指,道:“你小子还敢嬉皮笑脸!朕今天要打你!来呀,给朕打!”
“打我?”李牧‘大惊失色’,赶忙伸手拦了一下,道:“陛下,为何要打臣啊?臣尽为臣之本分,呕心沥血到凌晨,写就这一篇奏折呈给陛下御览,陛下怎能因多喝了几杯耍酒疯,就要殴打忠良,这是何道理?昏君也不至于如此啊?”
“你还敢说朕是昏君!朕、朕……”李世民喝得这点酒,瞬间都冲到了脑瓜顶,气得脸通红,干脆也不用禁卫打廷杖了,直接把鞋脱了下来向李牧掷去,骂道:“李牧,你现在本事了,架子大了,写奏折都让人代笔,当朕是三岁幼儿分不出来么?欺君之罪,打你算轻了!”
“陛下,臣没找人代笔啊,臣自己写的!”
李牧满脸无辜,虽然没有镜子,看不到自己的表情,但从所有人的反应看,李牧还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长孙无忌和魏征,他俩就差把‘你也太不要脸’了这几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李牧暗爽不已,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们现在瞧不起我,等会我就吓死你们。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遥不可及的天才!
“你写的?”李世民站了起来,瞪着一双因酒气上涌通红的眼睛,来到李牧跟前,抓着他的胳膊,把他拽到了他批阅奏折的案头,拿起一支狼毫笔,塞到李牧手上,道:“来,你写,你要是能写出来。朕给你道歉,写!”
其他人也都围拢了过来,一副幸灾乐祸看戏的样子。李牧看着手里的笔,脸色逐渐凝重,叹了口气,为难道:“陛下,臣还是不写了吧,非得这样么?”
“这是圣旨,你给朕写,写出来,还则罢了,写不出来,今天你就别走了,留在宫里,抄写十遍《论语》,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回家!”
“那若臣写出来了……又怎么说?”
“写出来?”李世民一脸哭笑不得的模样,道:“你写得出来么?行,你若写出来了,你说什么,朕都应你。”
等得就是这句!
“好吧!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臣只好献丑了。”李牧活动了一下手腕,瞥了眼旁边等着看热闹的长孙无忌,挑了下眉,道:“还得请国舅爷帮个忙?帮我磨个墨。”
突然被点到,长孙无忌有点莫名其妙,道:“你写字就写字,跟我有什么干系?我不管,你自己磨!”
“怎么能说是没关系呢,国舅爷。我还带也是你的犬子的恩师啊,我这一手书法,早晚也是要传授给他,求你点事,正应当。在场又没有别人的儿子拜我为师,我不找你找谁啊?”
长孙无忌像是吃了个苍蝇似的难受不已,“犬子”这个称呼,那是自谦时候用的,这么说话还是头一次听到。但也是实情,确实他的犬子是李牧的徒弟。
李世民听到这话,觉得有点不对味儿了。他的儿子李泰,好像也拜了李牧为师了。他瞅了李牧一眼,心想这小子该不是在说我吧?
不能让他借此拖延时间!
想了想,李世民撸袖子,拿起墨,道:“别废话,朕给你磨墨,今日朕定要看看,你写不写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