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距离远近的问题,在匈奴的周边势力当中,游牧民族为主体的势力并不算是在少数。

    在这一方面而言,张嘉师不希望到时候自己拖垮了匈奴人,就得面对一个驱狼吞虎的局面。

    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其对盟约方面的重视程度事实上是很低的。

    毕竟相对于农耕体系的文明而言,更多是自己争取在草原上的生存权利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对利益有着更大的理解。

    这一点从很多时候的游牧民族的选择取向有着一定的关系。

    而从已知的资料当中,若是真的选择一个在匈奴人周边的势力与其结盟对抗匈奴人,大宛,康居甚至是大夏都不是这一个选择的首选,而匈奴人势力以北到底存在着什么……

    嗯,这个问题即使是在后世都没有一个被认为是正确的说法。

    而在后世制作的一个叫做“世界历史地图演变”的视频当中描述的是,匈奴人以北是没有什么势力的存在。

    张嘉师并不清楚这一点,他是确立于一个情况并不认为这里有着什么能够威胁匈奴人的力量的存在。

    因为即使是在后世,匈奴人所在的蒙古高原以北,也就是后世的东西伯利亚南部地区,都处于一种基本上没有太多开发地区的境地。

    而在匈奴人西北方向,则是依旧有着一定力量的斯基泰人种族体系。

    而对于这个种族,张嘉师更多的是对其有着很大的警惕。

    ……

    斯基泰人,包括东伊朗语族在公元前8世纪的范围斯基泰人。又译“西古提”人,西徐亚人或赛西亚人;古代波斯人称之为Saka,分为戴尖帽塞人、饮豪麻汁塞人、海那边的塞人;古代亚述人称之为Ashkuzai,古波斯和古印度人称之为Saka,古希腊人称之为Skuthoi或Sacae。

    中国《史记》、《汉书》中称之为“塞”或“塞种”、尖帽塞人或萨迦人,是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位于中亚和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

    斯基泰人发源于东欧大草原,在顿河与多瑙河之间,黑海以北,此前一直居住在伏尔加河流域,不断的迁徙中,其迁徙地从欧洲一直到内蒙古和鄂尔多斯沙漠,是史载最早之游牧民族;善于养马,他们与阿拉伯人、凯尔特人不断接触,吸取了多种文化包括希腊文化的特点,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公元前7世纪曾对高加索、小亚细亚、亚美尼亚、米底以及亚述帝国大举入侵,威胁西亚近七十年,其骑兵驰骋于卡帕多细亚到米底、高加索到叙利亚之间,寻找掠夺物;其后逐渐衰落,分为众多部落。

    公元四、五世纪民族大迁徙时随匈奴人入侵欧洲之阿兰人即为其中之一部。

    广义的斯基泰人还应包括滞留在中亚、西西伯利亚和阿尔泰地区的一些部落,其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与南俄和伊朗的斯基泰人极为相同。

    斯基泰人身材矮壮,蓝眼隆鼻多须,在种族上与萨尔马特人、塞种人和马萨格他人接近,语言、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宗教也大致类似。斯基泰人没有文字。关于斯基泰人的文物出土自乌克兰和南俄地区。

    在东方的斯基泰人世系描述,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或者更早,在今天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和北方草原地带,居住着许多游牧部族,其中见诸古代典籍的就有允姓之戎、大夏、莎车、大月氏、匈奴、楼兰等。这些当时北方的游牧部落很早就活动在河西走廊、湟水流域和北方草原上,他们依靠强弓劲马,在这一带纵横驰奔,经常与河东之地的定居人民发生冲突。

    至秦穆公时,为了彻底解决来自河西地区游牧部族的侵扰,用能人由余的智谋,在公元前623年,派兵攻打戎王,占领了许多游牧部落的地区。

    最终导致了这些被打败的部落向北和西方迁徙。在这些部落中,就有允姓之戎、大夏、月氏、莎车等部,至公元前7世纪末,这些人开始出现在塞地,即伊犁河和楚河流域。

    而自公元前7世纪前后,中亚草原游牧部落绿洲农业居民的原始公社制度先后开始解体,中亚最早的国家形式逐渐形成。

    在中国的史书中,出现了“塞王”,大概标志塞种也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塞种人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只有少部分人从事农业,种植糜子、大麦和小麦。斯基泰人用毡房,这种毡房从外形上看是圆柱形的,里面以木料做成格子,分成6格至10格,可以张缩自如,以便携带,顶上环列着轻巧的椽木。这种便于拆卸和折叠的木格与毹,极易放在车上及马背上运走,是为适应游牧生活的智慧创造。塞种人将天幕建在大车上,车有两轮、四轮、六轮的,用两条牛或三条牛拉,有的用骆驼驾御。迁徙时,塞种人用车运送妻子、儿女及家庭什物、用具。这种天幕也可以从车上移下来建在地上。在冬天,也住在用泥草筑成的房子里。

    在我国史书中多有记载的塞人也正是操东伊朗语的部族。

    后世学术界认为,塞种人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支,而帕米尔地区是古代塞种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广大的帕米尔地区目前主要的居民仍然操东伊朗语。我国境内塔什库尔干地区塔吉克人的语言亦属东伊朗语支。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根据《大唐西域记》、《新唐书》等史料和一些散见的出土文书来看,唐代和阗、巴楚的居民使用东伊朗语,甚至连喀什的居民也使用的是东伊朗语。另外,色勒库尔语与粟特语、吐火罗语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粟特语与吐火罗语同属东伊朗语。

    由于帕米尔属高原地带,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这就为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带来不便,加之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本为丝绸之路交通要道的帕米尔地段冷落下来,使得古代塔什库尔干塔吉克人的社会发展极其缓慢,正是在这种环境中,使用人数不多的色勒库尔塔吉克语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它还保持了一种特有的古朴状态,保留了古代中亚塞语、粟特语、吐火罗语等古代语言的成份。

    正因为如此,一些专家认为色勒库尔塔吉克语是中亚和新疆南部古老语言中还幸存的语言,是活着的塞语。

    而在军事方面,斯基泰人或者是塞种人被认骁勇好战。他们每次作战的战利品,都由君王分配给战士。他们奖励战胜敌人和多杀敌人,把敌人的首级割下来,作为分取战利品的凭证。同时还把敌人的头颅用来作饮器,把首级眉毛以下的部分锯去,并把剩下的部分弄干净。富人在外部包上牛皮,里面还要镀上金,再把它当做杯子来使用。穷人只是把外部包上生牛皮来使用。一个人也可用他自己的族人的头来做这样的杯子,但这必须是与他不合的族人,并且曾在国王面前战胜过自己。

    至于战争,希罗多德这样记载着,他们的习惯是这样的:斯基泰人饮他在战场上杀死的第一个人的血,把在战争中杀死的所有死人的首级带到他的国王那里去,便可以分到一份虏获物,否则就不能得到。

    他沿着两只耳朵在头上割一个圈,然后揪着头皮把头盖摇出来。随后他再用牛肋骨把头肉刮掉并用手把头皮柔软,用它当作手巾来保存,把它吊在他自己所骑的马的马勒上以为夸耀。凡是有最多这种头皮制成的手巾的人,便被认为是最勇武的人物。

    塞种人所使用的武器包括防御用的甲胄和攻击性的战斧、矛、剑和弓箭。防身甲胄是用皮革制成,再在皮甲上缝以兽骨或马蹄制成的硬片,使之更坚固。后来改用青铜和铁制成硬片,缀在外面,被称为鱼鳞甲。同时,塞种人还将战马身上也披上鱼鳞甲,以便在战场上可以抵御敌人的刀矛和箭矢的攻击。甚至塞种人的战马还有用铜制的胸甲、黄金的马勒和马嚼子。攻击性的战斧、刀、剑、矛等形式略有差异。

    塞种人还使用套索和飞石器。但使用最多的是弓和箭。弓虽短而劲强,多数用复弓,箭头最早用骨制或石制,后来用青铜或铁制。为了携带方便,常将弓套和箭袋联起来使用,弓套和箭袋都装饰得很美丽。就是凭借着这些强弓铁骑,使得这些“马上的弓手”在广袤的草原上纵横奔驰,铁蹄声声叫人胆寒。

    而斯基泰人这个塞种人的一个分支,最早出现的历史时间是大流士一世时期。

    前512年左右,大流士一世开始了对斯基泰的战争。他征服了色雷斯,用浮桥渡过了多瑙河,根据西罗多德的描述,波斯军沿着伏尔加河北上。

    斯基泰人没有组织大规模的抵抗,他们一路缓慢撤退,毁坏农田,填塞水井,留给敌人的只有白地千里。在补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大流士终于退回亚细亚,在撤退中产生了数倍的伤亡。

    后世考古学家在斯基泰人的墓穴中找到了大量波斯战利品︰复合弓、长矛、标枪、斧、剑、匕首,以及许多铁片青铜片,可用来制成鳞甲。全身披挂的战马殉葬在主人身旁,即使是女性墓中也堆放着武器。他们的鳞甲用皮革为底,上面覆盖的鳞片层层相叠,每块盖着下面一块的一半长度,这种致密的防护措施主要用于胸甲、头盔、膑甲和马的围裙。

    斯基泰人最拿手的武器是合成弓,长80厘米左右,用马鬃或者动物的肌腱做成弓弦。发射的箭通过弦的张力和弓身的弹力双重加速,以至斯基泰弓的射程远达400步。一个训练有素的射手每分钟可以射十箭,如此密集发射的箭雨加上淬毒的箭头极具杀伤力。

    但是在这一方面而言,塞种人在骑射方面有可能远不如被周军以及之后一段时间再次发起攻势的秦军所击败的戎狄,在与西迁的戎狄的作战当中,塞种人的东方世系被击败,随之被融合吞并,一部分残部则是沿着葱岭方向返回“故土”。

    西汉初,许多塞种人部落在月氏的压力下,越过天山向葱岭地区逃窜。但也有部分塞种人留在原地,成为月氏的臣属。后来月氏人又败于复兴的乌孙,留在天山以北地区的塞种人复成为乌孙的属民。今天中亚和新疆许多民族的血液中包含着塞种人的成分。

    ……

    而在公元前201年的斯基泰人,他们所建立的王政制度的政权很有可能已经消亡。

    所以在这个时候张嘉师若是派人寻找斯基泰人,很有可能并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整合了手头上的资料信息之后,张嘉师很无奈的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实很骨感,远交近攻之策对于这个时候的匈奴人根本不合适。

    这个时期的匈奴北部势力很有可能已经臣服于匈奴,比如说丁零人。

    丁零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在冒顿单于时臣属于匈奴。南迁入中原的丁零被称为丁零。鲜卑人因北方的丁零人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汉朝击溃北匈奴之后,丁零的地域开始南移,与中原的汉人交往。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丁零人和柔然人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在中原的丁零人曾建立翟魏政权。

    4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人大都已鲜卑化。著名的《丁零歌》,是北齐时丁零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丁零人在北魏时期大量参加鲜卑人、汉人的战争,其中大部和丁零人一起逐渐融入汉族。

章节目录

大秦孤竹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洛锦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锦寒并收藏大秦孤竹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