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还是刚刚日头升起来没有多长时间,就已经热的人想要出汗了。
所幸皇宫里面已经开始制冰了,且因为随时都能做出来冰块,再不欠缺,所以每天都分发到各个宫里面不少,有个铜盆子盛住,旁边的宫娥手里拿着蒲扇,将冰块带来的凉气给扇出去——这是一样新物件,名叫冰盆子。
放的冰盆子多了,宫殿里面还真就凉爽了下来。
“陛下,这殿中放的冰盆子也太多了些,这对您的身子不好。”韦仁实在殿中站了一会儿,觉得有些凉,于是提醒道。
李适正在伏案看着一沓奏疏,听韦仁实这么说,也没抬头,只道:“今年热得也太早了些。往年能到这般热,总要再过一个月的。看来今年也是天助大唐,好教那些占城稻早些成熟。”
李适手里的,正是从各个占城稻的试点上奏的奏疏。
随着天气热起来,各个试种县的占城稻都已经开始接近成熟,能够大致估算出来一个亩产了。
这些估算的数字,和占城稻的生长情况,通过这些奏疏传给了李适。
“岭南的占城稻已经收获了两季,产量俱都同韦卿所言不差。”李适很是高兴,放下手中的奏疏,对韦仁实笑道:“如此一来,光是这半年的收成,就要比旁处一年所收还要多!且在崖州等地,估计还能种上两季,这么算来,岂不是在那里种植占城稻,一年可抵其他地方种上两年?!光是岭南的几个试点,这两季下来,所得粮食居然就快要将近关中一个上州一年的产量了。”
“臣这些时日,也想了些提高多季占城稻种植面积的法子。”韦仁实听了,于是说道。
“哦?”李适眼中一亮,问道:“韦卿想了些什么法子?”
“开发岭南。”韦仁实说道:“岭南尚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将这些荒地开发出来,用以种植占城稻。”
“开发岭南?”李适重复了一遍,又道:“岭南的确都能种植多季,但岭南多数荒地种不得庄稼,开发了又何用。且,岭南林中多瘴气,人遇之轻则病,重则亡,又如何去开发岭南之地?”
实际上,韦仁实之前就已经有所考虑了。
征服占据环王国,在十六卫,至少是金吾卫彻底恢复建制与战斗力之前,是不用去想了。
但是在大唐境内,能够多季种植占城稻的地方唯有岭南。
同时,在渭南就有许多石灰石,石灰石是烧制水泥的主要原料,所以韦仁实派人寻找过,临近渭南的其他几个地方,比如泾阳,也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
而石灰石除了用来烧制水泥之外,其他的用途之一,比就是可以做成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在只能暂时放弃环王国的打算之后,韦仁实就将二者联系了起来。
江南道和岭南道为酸性土壤的主要分布地区,而这片地区恰恰拥有大量的未开发的土地,且可以多季种植占城稻。
若是朝廷可以大举开发江南道和岭南道,那么这些酸性土壤所在的地方就会被开发出来。
一旦开发出来,熟石灰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虽说改良酸性土壤需要的熟石灰不多,每亩每年也就需要十到四十公斤而已,可耐不住江南道和岭南道酸性土壤的面积大啊!
这些地方若是开发出来,改良土壤,种上占城稻。这么大的面积,就算是产量不高,加起来也抵得上一个林邑国了吧!
而要改良这么多酸性土地,所需要的熟石灰也不会少了吧!
如此,韦仁实可以开采石灰石制作熟石灰售卖,朝廷可以获得能够多季种植占城稻的田地,获得更多的粮食。
双赢!
“陛下,若是微臣向朝廷进献克服林中瘴气,还有改良岭南田地的办法呢?”韦仁实行了一礼,说道。
实际上,古时候对于岭南的开发一直落后,其中瘴气就是一大原因。
所谓瘴气,就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中医中的瘴,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主要原因就是无人有效地处理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实际上,由于古代人们对瘴气的认识非常有限,所以并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其实,致病的瘴气,大多是由蚊子群飞造成的。大量带有恶性疟疾病菌的蚊子聚集在一起飞行,远远的看就像一团黑沉沉的气体。人畜被它们叮咬过之后,便会感染恶性疟疾。这也是为什么有去过岭南的人会说,看到森林里乌烟瘴气过后,人就倒下了,实际上瘴气就是蚊虫群飞而成的,而这些蚊子能传播恶性疟疾,造成了人的生病,乃至死亡。历史上,一直到后来西方出现了显微镜,在被“瘴气”侵袭过后的病人体内发现了大批微生物病毒,看不见的“瘴气”这才从此从传染病学中消失,代之的是能被科学家目证的病原微生物。
后世里韦仁实大学里面学的是中文,里面有一门民俗学,跟着导师到过南方的原始森林里面过,是需要提前注射很多疫苗的。
韦仁实当时问过,要是没有疫苗,怎么样才能避免被感染疟疾。
现在还记得,有一些东西虽然不能够做到治疗,但是却可以预防。一种是薏苡仁,久服之后,可以轻身辟瘴,还有一种是槟榔子,亦可以胜瘴,其余如、艾草、雄黄、苍术之类,时常拿来烧了熏,亦可以除瘴。还有臭蒿,也就是黄花蒿,也能够驱散那些蚊虫,治疗疟疾。
韦仁实将这些法子告诉给李适,听得李适大为吃惊。
“哦?韦卿所言……”李适问道。
“陛下可以派人照微臣之法验证,看看是不是真得能够改良岭南道与江南道那些酸土,看看是不是能克服林中瘴气。”韦仁实知道李适的意思,于是说道。
李适想了想,道:“好!朕将此法诏与当地,令其以此法尝试。若成,当又记韦卿大功一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所幸皇宫里面已经开始制冰了,且因为随时都能做出来冰块,再不欠缺,所以每天都分发到各个宫里面不少,有个铜盆子盛住,旁边的宫娥手里拿着蒲扇,将冰块带来的凉气给扇出去——这是一样新物件,名叫冰盆子。
放的冰盆子多了,宫殿里面还真就凉爽了下来。
“陛下,这殿中放的冰盆子也太多了些,这对您的身子不好。”韦仁实在殿中站了一会儿,觉得有些凉,于是提醒道。
李适正在伏案看着一沓奏疏,听韦仁实这么说,也没抬头,只道:“今年热得也太早了些。往年能到这般热,总要再过一个月的。看来今年也是天助大唐,好教那些占城稻早些成熟。”
李适手里的,正是从各个占城稻的试点上奏的奏疏。
随着天气热起来,各个试种县的占城稻都已经开始接近成熟,能够大致估算出来一个亩产了。
这些估算的数字,和占城稻的生长情况,通过这些奏疏传给了李适。
“岭南的占城稻已经收获了两季,产量俱都同韦卿所言不差。”李适很是高兴,放下手中的奏疏,对韦仁实笑道:“如此一来,光是这半年的收成,就要比旁处一年所收还要多!且在崖州等地,估计还能种上两季,这么算来,岂不是在那里种植占城稻,一年可抵其他地方种上两年?!光是岭南的几个试点,这两季下来,所得粮食居然就快要将近关中一个上州一年的产量了。”
“臣这些时日,也想了些提高多季占城稻种植面积的法子。”韦仁实听了,于是说道。
“哦?”李适眼中一亮,问道:“韦卿想了些什么法子?”
“开发岭南。”韦仁实说道:“岭南尚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将这些荒地开发出来,用以种植占城稻。”
“开发岭南?”李适重复了一遍,又道:“岭南的确都能种植多季,但岭南多数荒地种不得庄稼,开发了又何用。且,岭南林中多瘴气,人遇之轻则病,重则亡,又如何去开发岭南之地?”
实际上,韦仁实之前就已经有所考虑了。
征服占据环王国,在十六卫,至少是金吾卫彻底恢复建制与战斗力之前,是不用去想了。
但是在大唐境内,能够多季种植占城稻的地方唯有岭南。
同时,在渭南就有许多石灰石,石灰石是烧制水泥的主要原料,所以韦仁实派人寻找过,临近渭南的其他几个地方,比如泾阳,也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
而石灰石除了用来烧制水泥之外,其他的用途之一,比就是可以做成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在只能暂时放弃环王国的打算之后,韦仁实就将二者联系了起来。
江南道和岭南道为酸性土壤的主要分布地区,而这片地区恰恰拥有大量的未开发的土地,且可以多季种植占城稻。
若是朝廷可以大举开发江南道和岭南道,那么这些酸性土壤所在的地方就会被开发出来。
一旦开发出来,熟石灰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虽说改良酸性土壤需要的熟石灰不多,每亩每年也就需要十到四十公斤而已,可耐不住江南道和岭南道酸性土壤的面积大啊!
这些地方若是开发出来,改良土壤,种上占城稻。这么大的面积,就算是产量不高,加起来也抵得上一个林邑国了吧!
而要改良这么多酸性土地,所需要的熟石灰也不会少了吧!
如此,韦仁实可以开采石灰石制作熟石灰售卖,朝廷可以获得能够多季种植占城稻的田地,获得更多的粮食。
双赢!
“陛下,若是微臣向朝廷进献克服林中瘴气,还有改良岭南田地的办法呢?”韦仁实行了一礼,说道。
实际上,古时候对于岭南的开发一直落后,其中瘴气就是一大原因。
所谓瘴气,就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中医中的瘴,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主要原因就是无人有效地处理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实际上,由于古代人们对瘴气的认识非常有限,所以并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其实,致病的瘴气,大多是由蚊子群飞造成的。大量带有恶性疟疾病菌的蚊子聚集在一起飞行,远远的看就像一团黑沉沉的气体。人畜被它们叮咬过之后,便会感染恶性疟疾。这也是为什么有去过岭南的人会说,看到森林里乌烟瘴气过后,人就倒下了,实际上瘴气就是蚊虫群飞而成的,而这些蚊子能传播恶性疟疾,造成了人的生病,乃至死亡。历史上,一直到后来西方出现了显微镜,在被“瘴气”侵袭过后的病人体内发现了大批微生物病毒,看不见的“瘴气”这才从此从传染病学中消失,代之的是能被科学家目证的病原微生物。
后世里韦仁实大学里面学的是中文,里面有一门民俗学,跟着导师到过南方的原始森林里面过,是需要提前注射很多疫苗的。
韦仁实当时问过,要是没有疫苗,怎么样才能避免被感染疟疾。
现在还记得,有一些东西虽然不能够做到治疗,但是却可以预防。一种是薏苡仁,久服之后,可以轻身辟瘴,还有一种是槟榔子,亦可以胜瘴,其余如、艾草、雄黄、苍术之类,时常拿来烧了熏,亦可以除瘴。还有臭蒿,也就是黄花蒿,也能够驱散那些蚊虫,治疗疟疾。
韦仁实将这些法子告诉给李适,听得李适大为吃惊。
“哦?韦卿所言……”李适问道。
“陛下可以派人照微臣之法验证,看看是不是真得能够改良岭南道与江南道那些酸土,看看是不是能克服林中瘴气。”韦仁实知道李适的意思,于是说道。
李适想了想,道:“好!朕将此法诏与当地,令其以此法尝试。若成,当又记韦卿大功一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