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鲁国是个小国,经济体量很小,产业结构单一,很容易被摧毁,可南明控制江南半壁,经济体量太大,想要诱惑南明不再种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光江浙生产的棉布,魏军就吃不下,到最后可能是魏国没钱了,南明还好好的。
高义欢微微颔首,“先生的担心,孤王自然考虑过。南明确实庞大,可孤的大魏也不小,况且孤还可以将江南的棉布,转卖到西域和蒙古去。孤以为只要我们这边持续采购,江浙一带的士绅商贾,见有利可图,必然会增加棉花的种植,改变南明粮棉的种植比例!”
李岩道:“藩府的财政并不宽裕,增加采购,必然加重负担,棉布必须要卖出去才行。而就算能够卖出去,江南改种棉花,粮价必然上涨,粮乃国之根本,江南商业繁荣,必然会有人瞧出端倪!”
高义欢回到王京后,确实用了心思琢磨,怎么对付南明和满清。
现在大魏要击败满清,占据北京,高义欢自认为问题不大,他担心的是魏军攻击满清的时候,南明会插一杆子。
为此高义欢琢磨了几天,绝的魏军兵力上,无法同时对满清和南明出手,只能一个一个的解决。
此时魏国已经决定,先对付满清,高义欢便想着有什么招来,牵制南明。
高义欢笑了笑,“去岁年底,礼部使节便从王京出发,向西出使各国,等使节回来,必能打通多条新的商路,卖出去应该没有问题。至于江南的粮价,孤会加大粮食的供应,降低江南粮价的涨幅,让南京不那么容易察觉。再者,李先生把南明看成一个整体,其实是错误的。南明不像我大魏,江南士绅商贾势力强大,而且爱财自私,只要棉价涨,粮食的供应量又足够,朱慈烺就算想禁也禁不住!这样一来,等真正开战时,孤将粮食供给一断,必定能重创南明。”
陈名夏附和道:“臣以为大王说的在理!南京对地方和民间的控制力,远远不及我大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有利可图,臣以为南明必然中计。大王这是阳谋,臣真是忍不住,感叹大王的高明啊!”
陈名夏竖起拇指,再次附和高义欢。
李岩听了,沉思一阵,见高义欢都想好了,便道,“既然如此,那臣不反对了!”
高义欢微笑着点头,“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要温水煮青蛙,慢慢的把棉布价格哄抬上去,藩府可通过商人,逐次增加采购,不要一下弄出一个大单。”
李岩和陈名夏忙行礼,“臣等遵命!”
当下高义欢与几人,在东市转了一圈,又前往西市巡视,便见市场中,马匹嘶鸣,到处都是蒙古人、吐蕃人、叶尔羌人,玉兹人,甚至还有位于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的布哈拉人。
这让高义欢感到有些意外,让人问了几支商队,才知道是因为孙房源带领使团经过,带去了不少货物,引得他们赶来交易。
不过仔细一看,便可发现,除了蒙古人和吐蕃人,剩下的商队大都来自西域和中亚,而且都是同一信仰,更加西面的罗刹人,应该是不可能穿过他们控制的区域。
高义欢在两市逛了一圈,回到王府,玄衣卫副使方家玉,却已经等候多时。
这时高义欢换了身常服,端坐书房内,才对侍卫道:“让方家玉进来!”
不多时,方家玉进入殿中,给高义欢行礼道:“臣参见大王!”
高义欢摆摆手,“有什么事情禀报。”
“回禀大王,有两件事!”方家玉直起身子,“细作来报,多尔滚派出范文程前往沈阳,与济尔哈朗和豪格会面,双方似有合流之意。”
高义欢微微皱眉,不过这点他已有心里准备,魏军占据河东,给了满清巨大的压力,而在外部的压力下,清廷内部的矛盾将被压制,民族矛盾将成为主要矛盾。
“知道他们间的条件吗?”高义欢问道。
方家玉道:“据细作传回的消息,豪格的要求是人口、物资,还有洪承畴,多尔衮则想退回关外,他许落与济尔哈朗和豪格共同理政,条件是让两人增兵锦州一线,防止我们包抄山海关和辽西走廊。”
高义欢一阵沉吟,多尔衮还真是难缠,如此一来,大魏制定将关内清军聚歼在长城之南的计划,恐怕不易实现。
高义欢沉声道:“想办法通知细作,让他泄露消息给豪格,就说大魏近期没有攻击北直的计划。”
方家玉道:“臣知道了。”
高义欢道:“第二件事?”
方家玉一抱拳,“还是关于满清,范文程从沈阳回到北京,不一日又出北京,但他并未再去沈阳,而是往西面去了。”
高义欢微微皱眉,“他去西面做什么呢?”
“这个臣也不清楚,多尔滚身边现在并没有我们的人,不过臣猜测,范文程应该是去联系瓦剌!”方家玉回道。
高义欢点了点头,瓦剌崛起,多尔衮肯定也注意到了这股势力,如果挑唆瓦剌和大魏开战,那满清至少还能在关内待几年,而多尔衮也就有了重整旗鼓的时间,甚至有可能获得反攻的机会。
高义欢冷笑一声,“多尔衮迟了一步,瓦剌人接受了大魏的警告,已经退回漠西,料想他们暂时不敢与我大魏为敌!”
天山北麓,准格尔汗国王庭。
巴图尔珲率领大军回到漠西已经有了几个月的时间,不过却并没有按着计划攻击叶尔羌。
原因无他,还是顾忌西魏。此前巴图尔珲毕竟只是个台吉,称汗后势力大增,可是心里始终没有底气。
去岁叶尔羌曾向西魏进贡,巴图尔珲现在想拿下叶尔羌,可是又有点担心失去与西魏的缓冲,招来西魏的进攻。
这时,巴图尔珲在营帐内喝酒,帐帘突然被挑起,僧格走进大帐,身后还跟着一人,正是千里迢迢赶来的范文程。
“父汗,这是大清国的使者,您务必与他谈一谈!”
(感谢大佬舞动三军的50000打赏,喜提盟主称号,撑起本书的门面,感谢大佬的厚爱。)
(本章完)
光江浙生产的棉布,魏军就吃不下,到最后可能是魏国没钱了,南明还好好的。
高义欢微微颔首,“先生的担心,孤王自然考虑过。南明确实庞大,可孤的大魏也不小,况且孤还可以将江南的棉布,转卖到西域和蒙古去。孤以为只要我们这边持续采购,江浙一带的士绅商贾,见有利可图,必然会增加棉花的种植,改变南明粮棉的种植比例!”
李岩道:“藩府的财政并不宽裕,增加采购,必然加重负担,棉布必须要卖出去才行。而就算能够卖出去,江南改种棉花,粮价必然上涨,粮乃国之根本,江南商业繁荣,必然会有人瞧出端倪!”
高义欢回到王京后,确实用了心思琢磨,怎么对付南明和满清。
现在大魏要击败满清,占据北京,高义欢自认为问题不大,他担心的是魏军攻击满清的时候,南明会插一杆子。
为此高义欢琢磨了几天,绝的魏军兵力上,无法同时对满清和南明出手,只能一个一个的解决。
此时魏国已经决定,先对付满清,高义欢便想着有什么招来,牵制南明。
高义欢笑了笑,“去岁年底,礼部使节便从王京出发,向西出使各国,等使节回来,必能打通多条新的商路,卖出去应该没有问题。至于江南的粮价,孤会加大粮食的供应,降低江南粮价的涨幅,让南京不那么容易察觉。再者,李先生把南明看成一个整体,其实是错误的。南明不像我大魏,江南士绅商贾势力强大,而且爱财自私,只要棉价涨,粮食的供应量又足够,朱慈烺就算想禁也禁不住!这样一来,等真正开战时,孤将粮食供给一断,必定能重创南明。”
陈名夏附和道:“臣以为大王说的在理!南京对地方和民间的控制力,远远不及我大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有利可图,臣以为南明必然中计。大王这是阳谋,臣真是忍不住,感叹大王的高明啊!”
陈名夏竖起拇指,再次附和高义欢。
李岩听了,沉思一阵,见高义欢都想好了,便道,“既然如此,那臣不反对了!”
高义欢微笑着点头,“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要温水煮青蛙,慢慢的把棉布价格哄抬上去,藩府可通过商人,逐次增加采购,不要一下弄出一个大单。”
李岩和陈名夏忙行礼,“臣等遵命!”
当下高义欢与几人,在东市转了一圈,又前往西市巡视,便见市场中,马匹嘶鸣,到处都是蒙古人、吐蕃人、叶尔羌人,玉兹人,甚至还有位于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的布哈拉人。
这让高义欢感到有些意外,让人问了几支商队,才知道是因为孙房源带领使团经过,带去了不少货物,引得他们赶来交易。
不过仔细一看,便可发现,除了蒙古人和吐蕃人,剩下的商队大都来自西域和中亚,而且都是同一信仰,更加西面的罗刹人,应该是不可能穿过他们控制的区域。
高义欢在两市逛了一圈,回到王府,玄衣卫副使方家玉,却已经等候多时。
这时高义欢换了身常服,端坐书房内,才对侍卫道:“让方家玉进来!”
不多时,方家玉进入殿中,给高义欢行礼道:“臣参见大王!”
高义欢摆摆手,“有什么事情禀报。”
“回禀大王,有两件事!”方家玉直起身子,“细作来报,多尔滚派出范文程前往沈阳,与济尔哈朗和豪格会面,双方似有合流之意。”
高义欢微微皱眉,不过这点他已有心里准备,魏军占据河东,给了满清巨大的压力,而在外部的压力下,清廷内部的矛盾将被压制,民族矛盾将成为主要矛盾。
“知道他们间的条件吗?”高义欢问道。
方家玉道:“据细作传回的消息,豪格的要求是人口、物资,还有洪承畴,多尔衮则想退回关外,他许落与济尔哈朗和豪格共同理政,条件是让两人增兵锦州一线,防止我们包抄山海关和辽西走廊。”
高义欢一阵沉吟,多尔衮还真是难缠,如此一来,大魏制定将关内清军聚歼在长城之南的计划,恐怕不易实现。
高义欢沉声道:“想办法通知细作,让他泄露消息给豪格,就说大魏近期没有攻击北直的计划。”
方家玉道:“臣知道了。”
高义欢道:“第二件事?”
方家玉一抱拳,“还是关于满清,范文程从沈阳回到北京,不一日又出北京,但他并未再去沈阳,而是往西面去了。”
高义欢微微皱眉,“他去西面做什么呢?”
“这个臣也不清楚,多尔滚身边现在并没有我们的人,不过臣猜测,范文程应该是去联系瓦剌!”方家玉回道。
高义欢点了点头,瓦剌崛起,多尔衮肯定也注意到了这股势力,如果挑唆瓦剌和大魏开战,那满清至少还能在关内待几年,而多尔衮也就有了重整旗鼓的时间,甚至有可能获得反攻的机会。
高义欢冷笑一声,“多尔衮迟了一步,瓦剌人接受了大魏的警告,已经退回漠西,料想他们暂时不敢与我大魏为敌!”
天山北麓,准格尔汗国王庭。
巴图尔珲率领大军回到漠西已经有了几个月的时间,不过却并没有按着计划攻击叶尔羌。
原因无他,还是顾忌西魏。此前巴图尔珲毕竟只是个台吉,称汗后势力大增,可是心里始终没有底气。
去岁叶尔羌曾向西魏进贡,巴图尔珲现在想拿下叶尔羌,可是又有点担心失去与西魏的缓冲,招来西魏的进攻。
这时,巴图尔珲在营帐内喝酒,帐帘突然被挑起,僧格走进大帐,身后还跟着一人,正是千里迢迢赶来的范文程。
“父汗,这是大清国的使者,您务必与他谈一谈!”
(感谢大佬舞动三军的50000打赏,喜提盟主称号,撑起本书的门面,感谢大佬的厚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