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城陶 作者:甜羹

    分卷阅读1

    =================

    书名:月城陶

    作者:本篇建议大家马了慢慢看

    备注:

    为月城一霸的牛陶对那个新来的京官满眼不屑:敢惹老娘,我让你哭着喊着要回京。

    应琰:你好姑娘,首先,你能不能先把我的名字说对了?(微笑脸)

    这是一个关于地头蛇对上小京官的故事。

    众村民:来来来!下注吧,看什么时候牛陶能逼走那个新来的官。

    什么时候?谁知道呢。

    内容标签: 欢喜冤家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牛陶;应琰 ┃ 配角:不重要 ┃ 其它:

    ==================

    ☆、第 1 章

    西南地区山高路险,易守难攻,加上当地以族长为尊,民风强悍,向来是朝廷最头痛的地区。

    其中人口最多,部落最大的当属月族。

    自前任月族族长归顺朝廷后,月族的属地被冠为月城,族长被册封为月司,其仍负责本族地界内的所有事务,只需定期向朝廷述职和交纳贡品。同时朝廷派小股军队进驻,维护月城界内安定。如此一来,西南各部对于月族频繁的滋事挑衅减少了大半,而朝廷也能够以月族为突破口向西南地区渗透自己的势力。

    如此过了数年,这一双赢局面未变。

    只是,朝廷在月城多设了一位刺史。主要是协助族长的各项治理事务,还有就是对进驻军队进行管理。

    官方说法听来总是有理有节。但谁不知道刺史主职是什么?是监察啊。

    在月城设刺史,监管的不就是族长本人吗?

    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意图,只要不挑事,大家心知肚明、相安无事就好。

    但偏就是有那么些横惯了的京官,被封了刺史派去月城,要不就是吆五喝六,要不动不动就搞阴谋论给上面递密信。

    他们可能都忘了月族虽然归顺朝廷,但不代表就是软柿子了。

    因此月城的刺史,任期长短不一。

    会做人的,两年任期一满,快马加鞭就回了京;傻了点的,一般很快就会回去,而且是躺着回去的那种。

    导致大小官员有段时间,谈“月”色变。

    新帝登基后,继续与月族保持友好互助的关系。也就是说,继续派遣刺史,唯一的变动在于,给刺史换了个名,叫参护。

    据说在公布新一任月城刺史,啊不是,参护人选的前三天,京城各大寺院人满为患。

    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各位大人们,交换着大家心知肚明的眼神,怀着同一个希冀,为了同一个目标,虔诚地烧香跪拜磕头。

    场面看着很是有些感动,洪福寺的住持大师如是说。

    皇帝是在早朝的结尾宣布人选的,下面泱泱的官员们在听完后,非常平静而响亮有力地高呼万岁,退了朝。

    走出了殿门,这群人精才开始显出百般姿态,当然了,大多还是对那位“幸运”的同僚投去同情的目光,还有几个上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当事人倒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还是左相直言不讳,他从后面走上前搭住了新任参护的肩,由衷道了两字,“挺住。”

    ——————————————————————————————————————————

    话说。

    月城里有一宝,月陶。制作繁琐,且只传女不传男。

    月城里有一霸,牛陶。脾气火爆,且令人束手无策。

    因为她是月陶唯一的传人。

    换句话说,她是族宝的妈。

    所以,她是族里的祖宗,小祖宗。

    月城在西南地区最南边,靠山面海,风水养人,只是夏长湿热,一到日落时分,大榕树下就会聚起三三两两的人,既是乘凉亦是闲聊。

    今日的话题主要是,牛陶小祖宗又打算咋祸害新参护。

    “我听说这几日,阿陶追新来的那个参什么的那个小官,追的很紧啊。”

    “哎呦,哪里是追呦,简直就是人家走哪儿她跟哪儿。”

    “你们说这次这个娃娃能呆多久哦?”

    “啧,我看最多再十天咯。”

    说着话的时候,族长的大儿媳妇走了过来,一听这话,摇摇头。

    “咋十天,我看最多五日。”语气中带着笃定。

    大伙儿一听,赶紧拉住她,让她透露点新八卦。

    “我听我公公说,阿陶要让新来的参护上禹山采什么膏泥。这不是让人送死吗,这个时候禹山里的白环蛇可不是闹着玩的。”

    众人作出一副惋惜状,这新来的参护倒是安安静静的不闹腾的人,咋就惹上了这个小祖宗呦。

    到底咋惹上的,还是要说回两个月前,这日是族长陪着新参护大人参观族内的日子。

    而作为月族之宝的月陶当然应该在这个时候拿出来给朝廷里来的人观赏观赏。

    因此非常合情合理的,族长就带着我们的参护去找牛陶。

    而且非常合情合理的,我们的牛陶正处于一个比较暴躁的状态,因为她新做的一批陶在烧制的时候破了。

    然后非常合情合理的,新参护听族长介绍完牛陶以后,夸奖了几句。

    问题就出在这几句上了。

    新参护说的是,“牛陶姑娘的名字与你制陶手艺真是相配。”

    而牛陶生平最恨的就是别人拿她的名字说事,这是童年阴影。因此听完这话,她脸上已经不大好看了。

    然后她听到了这位新参护的名字。

    “这位是应琰应大人,是新任的参护大人。”

    在牛陶学过的汉字里,确实有一个听起来似同音的字,炎。

    两把火?这个不详之人!

    当然了,牛陶也知道这是迁怒。牛陶忍了又忍,总算看在族长的面子上把即将爆发的火气忍了下去,丢下一句,“大人赶紧走吧,我在做陶”,就回了屋里。

    剩了族长和应琰呆在前院,面面相觑。

    族长也知道牛陶的脾气,安抚道:“参护大人莫怪,牛陶丫头没见过世面,不知轻重。不过她制出的月陶可好的很。”

    应琰倒也不生气,温和地对族长笑了笑,然后指了院子里堆着的几个陶器,问:“这便是月陶了吧。”

    族长一看,称是,还邀应琰走近仔细观赏。

    应琰走近一看,这是一个土红色的陶器,没有花纹,造型简单,甚至还有点不规整,他见过更多或用色细腻,或花纹繁复,或器型精致的陶器瓷器,并没有看出月陶的宝贵在哪里,难道摸着手感不一样?

    纯粹怀着学术探究的目的,应琰伸手将其中一个壶型月陶端了起来。

    未想这时,牛陶刚从屋里走了出来,看见应琰的动作,大喝一声,“你干什么!”

    刚巧,应琰手中

    分卷阅读1

    -

章节目录

月城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甜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甜羹并收藏月城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