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回到府中,就得到一个消息,珀斯利密造出玻璃来了;幸福来得如此突然,望着姜菲手中木盒里闪光的玻璃片,只不过半张A4纸大小,杨崇还是乐得嘴都合不拢。姜菲没好气地看了杨崇一眼说:“这本来就不出你的意外,有什么高兴的,再说这么小的玻璃能做什么?”
杨崇神秘地一笑说:“能做镜子,多大的玻璃做多大的镜子。”
杨崇在书房里连夜设计,菱形、圆形、方形的镜面,背后是杨木或榆木的镜框和背板,杨崇虽然想到青铜和黄铜做镜框更漂亮,但是铜材料太难搞到手,只能等以后再说。第二天一早,杨崇便和姜菲去了别院,珀斯利密明显还在摸索阶段,废品太多,除了十几块平面玻璃,多的是奇形怪状的玻璃晶体,有些甚至能看到明显的杂质。
杨崇不以为怪,科学嘛,都是在曲折的道路中前进,杨崇让杨雷打造木箱,拣出一些体积较大的玻璃块,剩下的玻璃都装在箱子里。杨崇今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做镜子,玉坚子和乔虎有水银,按照杨崇说的把锡箔贴在玻璃面上,再倒上水银,立即发现水银溶解锡,变成粘稠的银白色液体,紧紧地贴在玻璃板上。
等木匠按玻璃的尺寸配上木框,一面比青铜镜清楚百倍的玻璃镜就做好了;玉坚子等人就象发现了新式玩具,一下子来了干劲,等杨崇住了一夜走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五面镜子,都配上了精美的木盒。姜菲毫不客气,一下子全部带走,杨崇才和玉坚子商量,把那些玻璃块,打磨成茶杯、酒杯、小碗,一对或四只成套。
玉坚子是主动离开楼观道的,为的就是自己喜欢玉器的兴趣,闻言笑道:“没问题,这和磨制天然琉璃差不多,就是耗点时间。”
回到长安,杨崇根本没有机会休息,听说杨恭仁昨天来找自己有事商量,便匆匆来到宗正府;听杨恭仁一说,杨崇便明白是杨广要充脸面,拿这些当礼物送给西域各国的人,只问了一声:“给钱吗?”
杨恭仁大笑道:“肯定给钱,其他人我不管,族人怎能吃亏。”
杨恭仁晓得杨崇在朝廷,在照顾杨孝实兄弟上的难处,特地打消杨崇的顾虑,杨崇叹了口气说:“可惜你我现在不在西域,要不然在豆酱清上可以大赚一笔。盐湖的盐不要钱,吐谷浑各族都有大量浪费的肉,流垦营的人力也是白给,要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还是不要成本的。”
杨恭仁闻言一呆,谁说不是这样,杨崇趁机说道:“你说皇家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各建一座豆酱清作坊如何,让马重把盐和动物送出来,生产出豆酱清,卖到西域各国和塞北,可就是源源不断的钱。”
杨恭仁看了看杨崇,摇头说:“你还是给我挖了一个坑,这就是你过去说的经济战,不过,我明知是坑,还得跳,此举对大军太有理了。”
杨恭仁拽着杨崇,找到父亲杨雄,杨雄听完独自进宫去找隋炀帝杨广,不到半个时辰就出来说:“圣上同意了,由皇族经营,先在河源郡建第一座工坊,杨凡主事,工匠由皇族工坊派两个师傅去负责。”利润可想而知,建立工坊所有的东西皇族都有,就没杨崇什么事了;刚才杨雄和杨广商量过,杨崇的建议可能还是为了西域的大军解决费用。
杨崇恭恭敬敬地施礼道:“观王,不知道门下省安排我到什么地方?”
杨雄笑道:“还真没听说有安排,圣天子说了,你可以请一阵子假,你去杨达那里吧。”
门下省有三个纳言,分别是高颎、杨达、杨文思,杨达是杨雄的亲弟弟,杨恭仁的叔叔,杨雄的话就等于给杨崇开了后门,杨崇兴高采烈地走了。杨恭仁望着杨崇的背影,有些忧郁地说:“父亲,刚才杨崇特地问了还会给钱,看样子他是有所察觉。”
杨雄镇定地说:“有宇文述、宇文恺的关系,杨崇要是毫不知情才奇怪。只是圣上这次嘴特别紧,一点口风也不露,如果猜测得没错,崔家、杨崇、宇文家都要破点财。”
杨恭仁哼了一声说:“邯川戍大捷,赤金突厥遭天谴,原是我大隋兴旺的标志,某些人非要往杨崇身上扯,如果杨崇真是有他们说的天命,又岂是小小的诬陷可以打倒的。”
杨雄赞许地说道:“圣天子恐怕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把这些人圈起来,看最后的结果如何,到底是谁说了假话。”
杨雄还是有些话不敢和杨恭仁讲,那些人在杨广跟前讲杨崇有天命,这招不能说不狠,看上去把杨崇的前程尽毁,但是杨广也是人,现在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反而会更加投鼠忌器。既怕上当误杀好人,被政治对手嘲笑;更怕弄假成真,如果在大隋境内出现这么一场天谴,到时候纵使杨崇死了,流言蜚语也会让杨广失去跟随者的民心,谁不知道,杨崇是他圣天子杨广的粉丝。
朝廷的弦绷得太紧,让每一件事都有可能被认为是政治阴谋,就象这次要茶叶这些东西,在过去,只要朝廷一声令下,付钱不付钱都是次要的问题。现在从杨广到下面办事的人都有些担心宇文述和崔弘度的态度,杨崇的一问看上去是他个人,未必就没有宇文氏和崔家的意思。
杨恭仁收回目光说:“我看过裴矩的方案,这哪是用财富显示实力,纯粹就是一场闹剧,那些西域人吃饱喝足,带着钱物回去,怎可能心甘情愿的臣服。有这么多钱浪费,还不如当做军饷,按杨崇说的,直接拿下高昌等地。”
杨雄苦笑着摇摇头,杨崇的计策在兵部备了案,定为高昌策,是不可避免地泄露出去,但在明面上只是一个不会实施的提案,就是杨雄也不能告诉杨恭仁,一切要等到杨广和西域各国见面的地点定下来。
杨崇神秘地一笑说:“能做镜子,多大的玻璃做多大的镜子。”
杨崇在书房里连夜设计,菱形、圆形、方形的镜面,背后是杨木或榆木的镜框和背板,杨崇虽然想到青铜和黄铜做镜框更漂亮,但是铜材料太难搞到手,只能等以后再说。第二天一早,杨崇便和姜菲去了别院,珀斯利密明显还在摸索阶段,废品太多,除了十几块平面玻璃,多的是奇形怪状的玻璃晶体,有些甚至能看到明显的杂质。
杨崇不以为怪,科学嘛,都是在曲折的道路中前进,杨崇让杨雷打造木箱,拣出一些体积较大的玻璃块,剩下的玻璃都装在箱子里。杨崇今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做镜子,玉坚子和乔虎有水银,按照杨崇说的把锡箔贴在玻璃面上,再倒上水银,立即发现水银溶解锡,变成粘稠的银白色液体,紧紧地贴在玻璃板上。
等木匠按玻璃的尺寸配上木框,一面比青铜镜清楚百倍的玻璃镜就做好了;玉坚子等人就象发现了新式玩具,一下子来了干劲,等杨崇住了一夜走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五面镜子,都配上了精美的木盒。姜菲毫不客气,一下子全部带走,杨崇才和玉坚子商量,把那些玻璃块,打磨成茶杯、酒杯、小碗,一对或四只成套。
玉坚子是主动离开楼观道的,为的就是自己喜欢玉器的兴趣,闻言笑道:“没问题,这和磨制天然琉璃差不多,就是耗点时间。”
回到长安,杨崇根本没有机会休息,听说杨恭仁昨天来找自己有事商量,便匆匆来到宗正府;听杨恭仁一说,杨崇便明白是杨广要充脸面,拿这些当礼物送给西域各国的人,只问了一声:“给钱吗?”
杨恭仁大笑道:“肯定给钱,其他人我不管,族人怎能吃亏。”
杨恭仁晓得杨崇在朝廷,在照顾杨孝实兄弟上的难处,特地打消杨崇的顾虑,杨崇叹了口气说:“可惜你我现在不在西域,要不然在豆酱清上可以大赚一笔。盐湖的盐不要钱,吐谷浑各族都有大量浪费的肉,流垦营的人力也是白给,要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还是不要成本的。”
杨恭仁闻言一呆,谁说不是这样,杨崇趁机说道:“你说皇家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各建一座豆酱清作坊如何,让马重把盐和动物送出来,生产出豆酱清,卖到西域各国和塞北,可就是源源不断的钱。”
杨恭仁看了看杨崇,摇头说:“你还是给我挖了一个坑,这就是你过去说的经济战,不过,我明知是坑,还得跳,此举对大军太有理了。”
杨恭仁拽着杨崇,找到父亲杨雄,杨雄听完独自进宫去找隋炀帝杨广,不到半个时辰就出来说:“圣上同意了,由皇族经营,先在河源郡建第一座工坊,杨凡主事,工匠由皇族工坊派两个师傅去负责。”利润可想而知,建立工坊所有的东西皇族都有,就没杨崇什么事了;刚才杨雄和杨广商量过,杨崇的建议可能还是为了西域的大军解决费用。
杨崇恭恭敬敬地施礼道:“观王,不知道门下省安排我到什么地方?”
杨雄笑道:“还真没听说有安排,圣天子说了,你可以请一阵子假,你去杨达那里吧。”
门下省有三个纳言,分别是高颎、杨达、杨文思,杨达是杨雄的亲弟弟,杨恭仁的叔叔,杨雄的话就等于给杨崇开了后门,杨崇兴高采烈地走了。杨恭仁望着杨崇的背影,有些忧郁地说:“父亲,刚才杨崇特地问了还会给钱,看样子他是有所察觉。”
杨雄镇定地说:“有宇文述、宇文恺的关系,杨崇要是毫不知情才奇怪。只是圣上这次嘴特别紧,一点口风也不露,如果猜测得没错,崔家、杨崇、宇文家都要破点财。”
杨恭仁哼了一声说:“邯川戍大捷,赤金突厥遭天谴,原是我大隋兴旺的标志,某些人非要往杨崇身上扯,如果杨崇真是有他们说的天命,又岂是小小的诬陷可以打倒的。”
杨雄赞许地说道:“圣天子恐怕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把这些人圈起来,看最后的结果如何,到底是谁说了假话。”
杨雄还是有些话不敢和杨恭仁讲,那些人在杨广跟前讲杨崇有天命,这招不能说不狠,看上去把杨崇的前程尽毁,但是杨广也是人,现在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反而会更加投鼠忌器。既怕上当误杀好人,被政治对手嘲笑;更怕弄假成真,如果在大隋境内出现这么一场天谴,到时候纵使杨崇死了,流言蜚语也会让杨广失去跟随者的民心,谁不知道,杨崇是他圣天子杨广的粉丝。
朝廷的弦绷得太紧,让每一件事都有可能被认为是政治阴谋,就象这次要茶叶这些东西,在过去,只要朝廷一声令下,付钱不付钱都是次要的问题。现在从杨广到下面办事的人都有些担心宇文述和崔弘度的态度,杨崇的一问看上去是他个人,未必就没有宇文氏和崔家的意思。
杨恭仁收回目光说:“我看过裴矩的方案,这哪是用财富显示实力,纯粹就是一场闹剧,那些西域人吃饱喝足,带着钱物回去,怎可能心甘情愿的臣服。有这么多钱浪费,还不如当做军饷,按杨崇说的,直接拿下高昌等地。”
杨雄苦笑着摇摇头,杨崇的计策在兵部备了案,定为高昌策,是不可避免地泄露出去,但在明面上只是一个不会实施的提案,就是杨雄也不能告诉杨恭仁,一切要等到杨广和西域各国见面的地点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