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骏坚进入南平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南平城变样了。杨崇把屯田总管府设在南平后,自己花钱在南平开设了一座南平学堂,招募的学生多达五百多人,学堂边上是官府设的图书馆,学堂的学子和在官府登记的读书人都可以在图书馆借阅,每日都是人满为患,为此杨崇不得不在高昌同样建了一个图书馆。
强骏坚作为氐族强氏的领军人物,自然能打听出杨崇两座图书馆用的是高昌皇宫和张家的藏书,官府一个子没花,只是出面拨了两座抄家抄来的宅子。强骏坚一开始和大多高昌士族的看法一样,杨崇来到一个困难重重的高昌,完全是靠毁了张家才获得了可以喘息的钱物和时间,未来的前景不容乐观。
等杨崇用张家所有的房产换了铁厂铁矿后,强骏坚才发现自己错了,杨崇几乎是在接手铁厂的第二天,就安排铁厂的人开始竖一座高炉,图纸竟然是现成的。强骏坚因此接受了盐城戍主的任命,还和族里争夺了一番;今天来南平,强骏坚就是想打听杨崇对盐城的打算,高昌盐味苦咸且涩,连高昌人都不愿吃,这样的盐区有什么花头。
学堂过去是开张没多久的吐鲁番商行,听上去像一个西域胡人的商行,实际上是杨崇的私人产业,负责人就是杨崇未来的大舅子姜夺,卖的茶叶、镜子等百货在高昌供不应求。商行在街对面开了间丰乐酒肆,承包了南平学堂的伙食,并对外营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杨崇的这三家产业,就把南平城原本很少住家的西南城区变成了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
屯田总管府在城区的东南角,现在实际管理着田地、蒲昌、南平、盐城等两县两地,门前是人来人往。强骏坚进了总管府,来到会议室,才发现蒲昌县令杜淹、铠曹参军事叶黑龙也在,叶黑龙起身迎道:“强戍主辛苦了,恐怕大清早就出发了吧?”
叶黑龙是杨崇安排协调盐业的心腹,强骏坚不敢怠慢,笑着说:“没什么,上百里的路,不过两个时辰。你们在商议什么,不碍事吧?”
“不碍事。”叶黑龙说:“楼观道正在建道观,想在道观周围申请一个百户的村庄,我正和杜大人请教呢。”
原来楼观道在高昌并不起眼,只有道士浦深在高昌建了个小道观,但是现在浦深的师叔冯齐整带着十八名弟子前来协助杨崇,地位顿时不同。冯齐整是杨崇的师兄,杨崇手下很多人,包括叶黑龙、孟翻都是出自楼观道,虽然这些人现在脱离师门,但是烟火情总少不了,所以楼观道迅速发展,好在冯齐整没有争雄心,选择在佛教比较薄弱的南平城建道观。
强骏坚在两人身边坐下说:“我在盐城也想建村庄,杜大人一起说说。”
杜淹得意地说道:“其实都是郡守大人的设想,人口不足,城区又小,一下子扩张根本不可能,所以先在城池周围建百户村,有了人口,自然有商贾进城,等人口多了,再连村建寨堡,最后把寨堡和城池连在一起。最关键的是不做假,不能急。”
强骏坚出身世家,多年为官,自然晓得“不做假,不能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杨崇大步走进会议室说:“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三人都知道是杨崇随意的客气话,都表示没关系;杨崇坐下说:“朝廷的回函来了,每年一千贯的盐税,剩下的户部不管,前期免税半年,从回函的日子看,已经过去二十天了。我的意思是把盐田包租出去,只要能满足高昌境内的食盐供应,除了户部的盐税,高昌郡只要两百贯的管理费。”
两百贯真不多,即使加上一千贯盐税都不算什么,问题是强家到现在都没找到挣钱的方法;杨崇看出强骏坚的担忧,亮出底牌说:“先在高昌郡的商人中招标,如果没有人愿意,十天后,扩大范围,我让吐鲁番商行和楼观道的宝洁坊来托底。听冯师兄说,岐晖派了个叫秦立的管事跟着张道长西来,已经到了扜泥城,我是希望宝洁坊的分号在南平城或东镇城。”
强骏坚听到有人愿意托底,如果再不明白,就不用做官了,于是虚心地说:“大人,你要是有了计划,直接吩咐下官就可以,不敢不从。”
杨崇脸色严肃地问道:“强家你能做主吗?”
杨崇问的能做主,包含钱的问题,盐田不是一点点钱,强骏坚虽是强家在官府的代表,但不是强家的家主,数目巨大的情况,大部分家族甚至家主都做不了主,要全族讨论。杨崇问的又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氐族强氏如果倾家族之力和杨崇合作,就等于上了杨崇的战车,强氏愿意吗?甘心吗?
强骏坚一拱手说:“家主和沮渠天海中午可到南平,我这就去看看他们到了没有。”
杜淹和叶黑龙也是心存疑问,强骏坚离开后,杜淹就问道:“杨崇,你不会真的打算托底吧?”
蒲昌海,就是新疆东南部的罗布泊,自汉至唐称为蒲昌海,又名盐泽、牢兰海、泑泽、辅日海、临海。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导致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在隋朝,蒲昌海还没有干涸,只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干扰下,已经大大缩小了面积,西北的楼兰已经不存在,靠近高昌的是大规模的盐地,盐城因此得名。
从刘黑龙和强骏坚带人采集的盐样中,杨崇已经发现钾盐,这可是做玻璃的好材料。而高昌的盐商沮渠云召说,每年采盐都有一部分块大透明的盐块,不像一般盐那么苦涩,应该是钾盐的伴生矿物石盐,又称为岩盐,可以直接食用。
杨崇肯定地说道:“是盐就不会亏,我和匈奴沮渠氏接触过,他们是高昌最大的盐商,强骏坚就是因为知道这个消息,才愿意到盐城做戍主。强家联系沮渠天海并不奇怪,隔行如隔山。”
(本章完)
强骏坚作为氐族强氏的领军人物,自然能打听出杨崇两座图书馆用的是高昌皇宫和张家的藏书,官府一个子没花,只是出面拨了两座抄家抄来的宅子。强骏坚一开始和大多高昌士族的看法一样,杨崇来到一个困难重重的高昌,完全是靠毁了张家才获得了可以喘息的钱物和时间,未来的前景不容乐观。
等杨崇用张家所有的房产换了铁厂铁矿后,强骏坚才发现自己错了,杨崇几乎是在接手铁厂的第二天,就安排铁厂的人开始竖一座高炉,图纸竟然是现成的。强骏坚因此接受了盐城戍主的任命,还和族里争夺了一番;今天来南平,强骏坚就是想打听杨崇对盐城的打算,高昌盐味苦咸且涩,连高昌人都不愿吃,这样的盐区有什么花头。
学堂过去是开张没多久的吐鲁番商行,听上去像一个西域胡人的商行,实际上是杨崇的私人产业,负责人就是杨崇未来的大舅子姜夺,卖的茶叶、镜子等百货在高昌供不应求。商行在街对面开了间丰乐酒肆,承包了南平学堂的伙食,并对外营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杨崇的这三家产业,就把南平城原本很少住家的西南城区变成了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
屯田总管府在城区的东南角,现在实际管理着田地、蒲昌、南平、盐城等两县两地,门前是人来人往。强骏坚进了总管府,来到会议室,才发现蒲昌县令杜淹、铠曹参军事叶黑龙也在,叶黑龙起身迎道:“强戍主辛苦了,恐怕大清早就出发了吧?”
叶黑龙是杨崇安排协调盐业的心腹,强骏坚不敢怠慢,笑着说:“没什么,上百里的路,不过两个时辰。你们在商议什么,不碍事吧?”
“不碍事。”叶黑龙说:“楼观道正在建道观,想在道观周围申请一个百户的村庄,我正和杜大人请教呢。”
原来楼观道在高昌并不起眼,只有道士浦深在高昌建了个小道观,但是现在浦深的师叔冯齐整带着十八名弟子前来协助杨崇,地位顿时不同。冯齐整是杨崇的师兄,杨崇手下很多人,包括叶黑龙、孟翻都是出自楼观道,虽然这些人现在脱离师门,但是烟火情总少不了,所以楼观道迅速发展,好在冯齐整没有争雄心,选择在佛教比较薄弱的南平城建道观。
强骏坚在两人身边坐下说:“我在盐城也想建村庄,杜大人一起说说。”
杜淹得意地说道:“其实都是郡守大人的设想,人口不足,城区又小,一下子扩张根本不可能,所以先在城池周围建百户村,有了人口,自然有商贾进城,等人口多了,再连村建寨堡,最后把寨堡和城池连在一起。最关键的是不做假,不能急。”
强骏坚出身世家,多年为官,自然晓得“不做假,不能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杨崇大步走进会议室说:“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三人都知道是杨崇随意的客气话,都表示没关系;杨崇坐下说:“朝廷的回函来了,每年一千贯的盐税,剩下的户部不管,前期免税半年,从回函的日子看,已经过去二十天了。我的意思是把盐田包租出去,只要能满足高昌境内的食盐供应,除了户部的盐税,高昌郡只要两百贯的管理费。”
两百贯真不多,即使加上一千贯盐税都不算什么,问题是强家到现在都没找到挣钱的方法;杨崇看出强骏坚的担忧,亮出底牌说:“先在高昌郡的商人中招标,如果没有人愿意,十天后,扩大范围,我让吐鲁番商行和楼观道的宝洁坊来托底。听冯师兄说,岐晖派了个叫秦立的管事跟着张道长西来,已经到了扜泥城,我是希望宝洁坊的分号在南平城或东镇城。”
强骏坚听到有人愿意托底,如果再不明白,就不用做官了,于是虚心地说:“大人,你要是有了计划,直接吩咐下官就可以,不敢不从。”
杨崇脸色严肃地问道:“强家你能做主吗?”
杨崇问的能做主,包含钱的问题,盐田不是一点点钱,强骏坚虽是强家在官府的代表,但不是强家的家主,数目巨大的情况,大部分家族甚至家主都做不了主,要全族讨论。杨崇问的又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氐族强氏如果倾家族之力和杨崇合作,就等于上了杨崇的战车,强氏愿意吗?甘心吗?
强骏坚一拱手说:“家主和沮渠天海中午可到南平,我这就去看看他们到了没有。”
杜淹和叶黑龙也是心存疑问,强骏坚离开后,杜淹就问道:“杨崇,你不会真的打算托底吧?”
蒲昌海,就是新疆东南部的罗布泊,自汉至唐称为蒲昌海,又名盐泽、牢兰海、泑泽、辅日海、临海。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导致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在隋朝,蒲昌海还没有干涸,只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干扰下,已经大大缩小了面积,西北的楼兰已经不存在,靠近高昌的是大规模的盐地,盐城因此得名。
从刘黑龙和强骏坚带人采集的盐样中,杨崇已经发现钾盐,这可是做玻璃的好材料。而高昌的盐商沮渠云召说,每年采盐都有一部分块大透明的盐块,不像一般盐那么苦涩,应该是钾盐的伴生矿物石盐,又称为岩盐,可以直接食用。
杨崇肯定地说道:“是盐就不会亏,我和匈奴沮渠氏接触过,他们是高昌最大的盐商,强骏坚就是因为知道这个消息,才愿意到盐城做戍主。强家联系沮渠天海并不奇怪,隔行如隔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