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汪皱了皱眉头说:“你们是否对前景太过乐观,纵然李世民已死,但是突厥人仍然骁勇善战,颉利可汗算得上一代骁将,金狼军是突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况且李世民未尝没有留下遗策。”
“我明白,骄兵必败。”杨崇苦笑着说:“可是李世民出现在长安的时候,各路大军都已出动,我们在长安无法做不了什么,不管这一战是成功还是失败,在等待的过程中说说笑话应该没问题吧。”
大军已动,原来杨崇是暗地里调兵,瞒住了朝内外所有的人,杨汪腾的站起来说:“杨崇,我要参奏你,未经政事堂允许擅自调兵,这让朝纲何在。还有鱼俱罗、李靖、房玄龄,你们一个都逃不了,这种事情岂能当做儿戏。”
元无竭一把拉住杨汪说:“杨大人,别激动,坐下,坐下;就是要参奏他们,也得等假期过了,重新上朝再说,不影响我们今天吃饭。”
杨汪气呼呼地说:“无竭,你不要护着他们,他杨崇要是做了皇帝,怎么折腾我管不了,但是他既然死活要做这个越王,就要守规矩,不能由着性子乱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是在防备谁?”
看杨汪不是真的发怒,而是借题发挥,话里有话;杨崇装作没听见,鱼俱罗笑着接话说:“具体安排是李靖决定,我说不清楚,只不过和玄龄从辽东调动了苏定方等两万骑经云中往铁山,尉迟恭五千骑经居延海到沃野镇。李世民的出现确实让我们一惊,八百里快马通知王绩全力再调集三万大军增援李靖,所以就算失败也不会是不可收拾。”
鱼俱罗是兵法大家,自然晓得就算李世民留下遗策,突厥中也缺少能够运用自如的将领。两军决战,还在于将领临阵发挥,要不然,杨崇靠着独步天下的大局观,肯定是当世第一名将。杨公卿摇头说:“不会失败,只是付出损失多少,但是再多的损失,只要控制漠南都是值得的。”
当然值得,漠南东接辽东,西接龟兹,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是胡族穿过沙漠南下的必经之路,只要能控制这批领域,就把胡族挡在将来的河外三镇。纵使胡骑突袭,中原也有了纵深的区域,在日后的战争中就能占据主动,少死成千上万的人,保证河套地区安定。河套安定,则关中安定,中原安定。
崔处直想了想说:“就算得到漠南,人口还是不足,先把河外三镇建起来再说,现在有水泥的技术,对于河外三镇的建造并不需要担忧。只是战线北移,再从太原来延伸供给路线过长,我们要重新选一个地点;杨崇,你是怎么打算的?”
杨崇点着地图说:“怀朔镇。怀朔镇附近就是九原城,南临黄河,北部草原盛产绵羊、山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南部平原区土质肥沃,可以种植小麦、莜麦、荞麦、向日葵、高粱、胡麻等植物。两座城池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对于北方来说,已经是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除了现有的制麻和皮革工坊,我们还可以发展砖窑、麻纺织等行业。”
那一带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在云中都护府没有转变为云中郡之前,杨崇还是不想大面积地开发,现在中原不缺那些物资,缓一缓更好。房玄龄缓缓说:“问题现在就在执失部,他们还想着做自己的部落,在云中休养生息,难以成为那一代的居民。”
鱼俱罗冷声说:“你们都是书读迂腐了,几千人的小部落,灭了就是。”
梁硕笑着说:“越王想招揽执失思力,不如给他一个面子,等打下铁山,不愿成为汉人的执失部全部北迁铁山,还是交给突厥管理,不管死活就是。”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是你对他好就能解决一切的,党项八羌在伊吾的演变已经说明了问题,有愿意在当地称为居民的,也有愿意到中原成为汉人的,也有在实力强大以后,准备重振部落雄风做一方霸主的。执失部的一切不好预测,只能放弃原来的打算。
杨崇点点头说:“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怀朔镇先按五千屯田军和一千百姓的比例配置,开垦农田;牧民就以零星投奔的移民为主,先以青壮年男女编制三千人的户籍,小孩老人不算。河外屯田都督府暂时就在怀朔镇,归云中都护府管理,等河外三镇建好,再移到中城;这个人选现在就可以考虑了。”
怀朔镇就在云中都护府管辖的范围,所有的安排不管李靖的战事进展如何都不受影响,杨汪开口提议:“司马凡。”
这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自从王挺走后,司马凡就主持河套的屯田,成绩斐然,现在只要过了河套就能接手工作;但是杨崇犹豫了一下说:“另外换一个人选吧?”
云中、丰州、河套、贺兰道加在一起,就是后世的西夏地盘,在杨崇的内心里还是希望不出现强有力的将领,四地的官员最好不要互相调换,哪怕是从山东、江南调一个人都行。杜淹揣摩着杨崇的心思说:“彭辽吧,他现在是青海郡的守将,也应该升一升了。”
彭辽是天狼寨出身的将领,一直是杨崇留在青海的大将,负责对付吐谷浑,只不过青海已经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彭辽在军中难以上升。杨崇还是不同意:“刘权前往高昌郡后,就让彭辽接手青海郡守,拓跋羌和吐谷浑现在只是面对厉文昕、李文相、彭辽等人没奈何,稍有空隙还是会蠢蠢欲动的。”
房玄龄问道:“越王可有人选?”
杨崇不好意思地说:“我看重的是李端和程咬金,但战事无常,我担心战局不是那么顺利。”
众人立即明白杨崇的言下之意,李端和程咬金这次都是出征的将领,如果两人打了败仗,政事堂还提了官职,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脸。房玄龄笑着说:“越王多虑了,沃野镇那边也需要人,不如另外换人选,让宗罗睺过去。”
(本章完)
“我明白,骄兵必败。”杨崇苦笑着说:“可是李世民出现在长安的时候,各路大军都已出动,我们在长安无法做不了什么,不管这一战是成功还是失败,在等待的过程中说说笑话应该没问题吧。”
大军已动,原来杨崇是暗地里调兵,瞒住了朝内外所有的人,杨汪腾的站起来说:“杨崇,我要参奏你,未经政事堂允许擅自调兵,这让朝纲何在。还有鱼俱罗、李靖、房玄龄,你们一个都逃不了,这种事情岂能当做儿戏。”
元无竭一把拉住杨汪说:“杨大人,别激动,坐下,坐下;就是要参奏他们,也得等假期过了,重新上朝再说,不影响我们今天吃饭。”
杨汪气呼呼地说:“无竭,你不要护着他们,他杨崇要是做了皇帝,怎么折腾我管不了,但是他既然死活要做这个越王,就要守规矩,不能由着性子乱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是在防备谁?”
看杨汪不是真的发怒,而是借题发挥,话里有话;杨崇装作没听见,鱼俱罗笑着接话说:“具体安排是李靖决定,我说不清楚,只不过和玄龄从辽东调动了苏定方等两万骑经云中往铁山,尉迟恭五千骑经居延海到沃野镇。李世民的出现确实让我们一惊,八百里快马通知王绩全力再调集三万大军增援李靖,所以就算失败也不会是不可收拾。”
鱼俱罗是兵法大家,自然晓得就算李世民留下遗策,突厥中也缺少能够运用自如的将领。两军决战,还在于将领临阵发挥,要不然,杨崇靠着独步天下的大局观,肯定是当世第一名将。杨公卿摇头说:“不会失败,只是付出损失多少,但是再多的损失,只要控制漠南都是值得的。”
当然值得,漠南东接辽东,西接龟兹,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是胡族穿过沙漠南下的必经之路,只要能控制这批领域,就把胡族挡在将来的河外三镇。纵使胡骑突袭,中原也有了纵深的区域,在日后的战争中就能占据主动,少死成千上万的人,保证河套地区安定。河套安定,则关中安定,中原安定。
崔处直想了想说:“就算得到漠南,人口还是不足,先把河外三镇建起来再说,现在有水泥的技术,对于河外三镇的建造并不需要担忧。只是战线北移,再从太原来延伸供给路线过长,我们要重新选一个地点;杨崇,你是怎么打算的?”
杨崇点着地图说:“怀朔镇。怀朔镇附近就是九原城,南临黄河,北部草原盛产绵羊、山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南部平原区土质肥沃,可以种植小麦、莜麦、荞麦、向日葵、高粱、胡麻等植物。两座城池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对于北方来说,已经是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除了现有的制麻和皮革工坊,我们还可以发展砖窑、麻纺织等行业。”
那一带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在云中都护府没有转变为云中郡之前,杨崇还是不想大面积地开发,现在中原不缺那些物资,缓一缓更好。房玄龄缓缓说:“问题现在就在执失部,他们还想着做自己的部落,在云中休养生息,难以成为那一代的居民。”
鱼俱罗冷声说:“你们都是书读迂腐了,几千人的小部落,灭了就是。”
梁硕笑着说:“越王想招揽执失思力,不如给他一个面子,等打下铁山,不愿成为汉人的执失部全部北迁铁山,还是交给突厥管理,不管死活就是。”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是你对他好就能解决一切的,党项八羌在伊吾的演变已经说明了问题,有愿意在当地称为居民的,也有愿意到中原成为汉人的,也有在实力强大以后,准备重振部落雄风做一方霸主的。执失部的一切不好预测,只能放弃原来的打算。
杨崇点点头说:“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怀朔镇先按五千屯田军和一千百姓的比例配置,开垦农田;牧民就以零星投奔的移民为主,先以青壮年男女编制三千人的户籍,小孩老人不算。河外屯田都督府暂时就在怀朔镇,归云中都护府管理,等河外三镇建好,再移到中城;这个人选现在就可以考虑了。”
怀朔镇就在云中都护府管辖的范围,所有的安排不管李靖的战事进展如何都不受影响,杨汪开口提议:“司马凡。”
这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自从王挺走后,司马凡就主持河套的屯田,成绩斐然,现在只要过了河套就能接手工作;但是杨崇犹豫了一下说:“另外换一个人选吧?”
云中、丰州、河套、贺兰道加在一起,就是后世的西夏地盘,在杨崇的内心里还是希望不出现强有力的将领,四地的官员最好不要互相调换,哪怕是从山东、江南调一个人都行。杜淹揣摩着杨崇的心思说:“彭辽吧,他现在是青海郡的守将,也应该升一升了。”
彭辽是天狼寨出身的将领,一直是杨崇留在青海的大将,负责对付吐谷浑,只不过青海已经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彭辽在军中难以上升。杨崇还是不同意:“刘权前往高昌郡后,就让彭辽接手青海郡守,拓跋羌和吐谷浑现在只是面对厉文昕、李文相、彭辽等人没奈何,稍有空隙还是会蠢蠢欲动的。”
房玄龄问道:“越王可有人选?”
杨崇不好意思地说:“我看重的是李端和程咬金,但战事无常,我担心战局不是那么顺利。”
众人立即明白杨崇的言下之意,李端和程咬金这次都是出征的将领,如果两人打了败仗,政事堂还提了官职,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脸。房玄龄笑着说:“越王多虑了,沃野镇那边也需要人,不如另外换人选,让宗罗睺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