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姥爷家有个闹钟,悠悠进屋就和自己空间里的时间做了对照,里外的时间一致。
接着对比时间流速,悠悠原来看的空间网文,空间内外的时间流速可是有差异的,不知道自己的属于哪一类。
趁着等待的时间,悠悠扒着桌子看报纸,了解当前的形势。舅姥爷看见,直夸悠悠长大了又是个有出息的,夸妹妹一家人会教孩子。
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悠悠发现,空间内外时间流速也是一致的。很好,这个时候的闹钟算是奢侈品,以后即使家里没有闹钟,自己也能随时清楚时间了。
后世习惯了准确的按照时间安排工作和生活,猛然过了几天的看日头计算时间,悠悠是万分的不适应,处处感到别扭。
全村就舅姥爷有一个闹钟,还是他从部队带回来的。韩德财也是从部队回来的,他家就没有。
姥姥告诉悠悠,舅姥爷离开部队的时候,已经是旅长了。他为了姥姥,硬是拒绝了提拔师长的机会,回村等待妹妹归家。
舅姥爷从小饭都吃不上,更加没进过学堂。还是在部队认了几个字,对和着能看个报纸。
退伍后他自认自己文化低,怕误了国家的事情,谢绝了国家给安排的县武装部的工作,坚持回村当农民。
不过,国家依着他的要求让他回到自己的村子,却安排他当了村支书,并且保留了他的干部待遇。
为了让孩子们吃顿饱饭,他倒是没拒绝,成了全县唯一拿工资的村支书。而且,这支书的级别特高,正县级的待遇。其实,舅姥爷的工资比正县级都高半个级别,达到了副专级。
韩德财回村时只是荣养军人,工资加上残疾补贴也不少,可是级别不高。
舅舅们一人抱一个孩子和爸爸聊天,还互相过问着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四个上学的孩子成绩都比较好,昊昊骄傲的大声说:“舅舅,我考了个第一名”。
二舅舅爱军听完,回屋拿出个崭新的军用挎包,奖给昊昊。昊昊把挎包斜跨在肩上,高高地挺着胸脯,兴奋的小脸通红。
十点钟刚过,舅姥姥解开了一封(包)果子,大声招呼孩子们吃。
“都饿了吧,赶紧过来吃几个垫垫。”
听到招呼声,正在院子里疯玩的孩子们全都围到桌子旁。打开的纸包里,有金棍子(长条状的点心)、蜜角、三刀、蜂糕几种果子,舅姥姥一个孩子给抓了几个。
等果子分完了,大表姐智慧,小心地把包果子的外面一层粉红纸和大红的果签纸折起来,和原来收藏的几张彩纸放在一起,准备十五扎花灯用。
悠悠咬了一口果子,又干又硬,和后世的精美糕点根本没法比。再看别的孩子,吃的那叫个香甜,一脸的享受样。
姥姥感慨的说:“嫂子,也就您大量(大方),舍得给孩子吃,多少人家的孩子几年都吃不上一口。”
“是啊,这年景一家就买一封果子走亲戚,有的人家连一封都买不起,得等亲戚来了,用留给老人的果子再走自家的亲戚。老人都吃不上,哪舍得给孩子吃,咱家老人去得早,可不就得让孩子尝个味。”
两位老人接着拉起了有关过年果子的笑话。据说,有一家人会过得连过年走亲戚的果子也舍不得买,年前二十九最后一个集了,发狠心赶集去买,在路上捡了一封,高兴地拿回了家。过了年,亲戚走完了,那封果子又转回了自己家。那人高兴的想今年可捞着吃个果子了,解开封一看,哪知道包里一堆牛粪蛋。
还有一家让孩子走亲戚的,十四五的孩子走到路上馋了,就想解开封吃一个尝尝啥味,结果尝了一个又一个,一口气给吃完了,害怕回家挨打,就用各档莛子(高粱秸秆)折成果子样包在纸里,还真给糊弄过去,走了一年亲戚也没被发现。
悠悠听了,虽然好笑,但心里却在想,贫穷的年代,就连笑话都含着辛酸!
午饭摆了两桌,四位老人和爸爸、舅舅们在堂屋。妈妈和舅妈们领着孩子,在西屋的饭厅吃。舅姥爷家的午饭比二爷家的席面都好,虽然不是二八席但东西实在,不仅有鸡有鱼,还有比较稀罕的白莲藕和山药,每个桌上两碗红烧肉,加上酥肉、滑肉、肉丸子,桌子上摆的满满的,另外每人都有一碗过年菜。
舅姥爷家的人个子高,饭量大,这么多的菜很快就吃了个干干净净,看起来这样的饭菜一年也吃不了几次。
大舅妈周红英感慨地说:“多亏了爹娘和兄弟们的接济,不然俺和你哥累死也填不饱这群大肚子汉。”
“嫂子,你这么说就外道了,家里的脏活重活不都是大哥干嘛。”二舅妈刘朝霞接着说道。
“就是,我和援朝不在家,你们还替我俩孝敬老人那。”三舅妈胜男爽快的接上。
“摊上爹娘这样明白大气的老人,是咱们的福气,孩子们也跟着享福。”
“爹娘钱和东西都帮了咱们,都五十多了还舍不得吃穿,要不是妹夫卫华给调养着身体,咱爹那能这么硬朗,说起来该谢咱妹子。”
“嫂子,舅舅多要脸面的人啊,为我俩老脸都舍出去了,是我们亏欠舅舅的。”
“妹子,你舅才没亏那,不是这年景你和妹夫咋也到不了俺们这里,你把咱家的孩子教的又懂事学习又好,妹夫照料的咱们一大家子都健健康康、壮壮实实的,是俺们赚大发了。”
大舅舅家有三个孩子上学,由于韩屯村子小,只有1-3年级,大女儿智慧在邻村周楼上学,大儿子志远在本村上三年级,二儿子志亮上一年级,三个孩子的成绩都很好。
这年月虽然出了个交白卷的张铁生,但在农村还是对文化人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孩子学习好是件让家长特长(zhang)脸的事。
舅妈们和妈妈边唠嗑边收拾,爸爸和舅舅们喝的大呼小叫的热闹极了。
接着对比时间流速,悠悠原来看的空间网文,空间内外的时间流速可是有差异的,不知道自己的属于哪一类。
趁着等待的时间,悠悠扒着桌子看报纸,了解当前的形势。舅姥爷看见,直夸悠悠长大了又是个有出息的,夸妹妹一家人会教孩子。
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悠悠发现,空间内外时间流速也是一致的。很好,这个时候的闹钟算是奢侈品,以后即使家里没有闹钟,自己也能随时清楚时间了。
后世习惯了准确的按照时间安排工作和生活,猛然过了几天的看日头计算时间,悠悠是万分的不适应,处处感到别扭。
全村就舅姥爷有一个闹钟,还是他从部队带回来的。韩德财也是从部队回来的,他家就没有。
姥姥告诉悠悠,舅姥爷离开部队的时候,已经是旅长了。他为了姥姥,硬是拒绝了提拔师长的机会,回村等待妹妹归家。
舅姥爷从小饭都吃不上,更加没进过学堂。还是在部队认了几个字,对和着能看个报纸。
退伍后他自认自己文化低,怕误了国家的事情,谢绝了国家给安排的县武装部的工作,坚持回村当农民。
不过,国家依着他的要求让他回到自己的村子,却安排他当了村支书,并且保留了他的干部待遇。
为了让孩子们吃顿饱饭,他倒是没拒绝,成了全县唯一拿工资的村支书。而且,这支书的级别特高,正县级的待遇。其实,舅姥爷的工资比正县级都高半个级别,达到了副专级。
韩德财回村时只是荣养军人,工资加上残疾补贴也不少,可是级别不高。
舅舅们一人抱一个孩子和爸爸聊天,还互相过问着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四个上学的孩子成绩都比较好,昊昊骄傲的大声说:“舅舅,我考了个第一名”。
二舅舅爱军听完,回屋拿出个崭新的军用挎包,奖给昊昊。昊昊把挎包斜跨在肩上,高高地挺着胸脯,兴奋的小脸通红。
十点钟刚过,舅姥姥解开了一封(包)果子,大声招呼孩子们吃。
“都饿了吧,赶紧过来吃几个垫垫。”
听到招呼声,正在院子里疯玩的孩子们全都围到桌子旁。打开的纸包里,有金棍子(长条状的点心)、蜜角、三刀、蜂糕几种果子,舅姥姥一个孩子给抓了几个。
等果子分完了,大表姐智慧,小心地把包果子的外面一层粉红纸和大红的果签纸折起来,和原来收藏的几张彩纸放在一起,准备十五扎花灯用。
悠悠咬了一口果子,又干又硬,和后世的精美糕点根本没法比。再看别的孩子,吃的那叫个香甜,一脸的享受样。
姥姥感慨的说:“嫂子,也就您大量(大方),舍得给孩子吃,多少人家的孩子几年都吃不上一口。”
“是啊,这年景一家就买一封果子走亲戚,有的人家连一封都买不起,得等亲戚来了,用留给老人的果子再走自家的亲戚。老人都吃不上,哪舍得给孩子吃,咱家老人去得早,可不就得让孩子尝个味。”
两位老人接着拉起了有关过年果子的笑话。据说,有一家人会过得连过年走亲戚的果子也舍不得买,年前二十九最后一个集了,发狠心赶集去买,在路上捡了一封,高兴地拿回了家。过了年,亲戚走完了,那封果子又转回了自己家。那人高兴的想今年可捞着吃个果子了,解开封一看,哪知道包里一堆牛粪蛋。
还有一家让孩子走亲戚的,十四五的孩子走到路上馋了,就想解开封吃一个尝尝啥味,结果尝了一个又一个,一口气给吃完了,害怕回家挨打,就用各档莛子(高粱秸秆)折成果子样包在纸里,还真给糊弄过去,走了一年亲戚也没被发现。
悠悠听了,虽然好笑,但心里却在想,贫穷的年代,就连笑话都含着辛酸!
午饭摆了两桌,四位老人和爸爸、舅舅们在堂屋。妈妈和舅妈们领着孩子,在西屋的饭厅吃。舅姥爷家的午饭比二爷家的席面都好,虽然不是二八席但东西实在,不仅有鸡有鱼,还有比较稀罕的白莲藕和山药,每个桌上两碗红烧肉,加上酥肉、滑肉、肉丸子,桌子上摆的满满的,另外每人都有一碗过年菜。
舅姥爷家的人个子高,饭量大,这么多的菜很快就吃了个干干净净,看起来这样的饭菜一年也吃不了几次。
大舅妈周红英感慨地说:“多亏了爹娘和兄弟们的接济,不然俺和你哥累死也填不饱这群大肚子汉。”
“嫂子,你这么说就外道了,家里的脏活重活不都是大哥干嘛。”二舅妈刘朝霞接着说道。
“就是,我和援朝不在家,你们还替我俩孝敬老人那。”三舅妈胜男爽快的接上。
“摊上爹娘这样明白大气的老人,是咱们的福气,孩子们也跟着享福。”
“爹娘钱和东西都帮了咱们,都五十多了还舍不得吃穿,要不是妹夫卫华给调养着身体,咱爹那能这么硬朗,说起来该谢咱妹子。”
“嫂子,舅舅多要脸面的人啊,为我俩老脸都舍出去了,是我们亏欠舅舅的。”
“妹子,你舅才没亏那,不是这年景你和妹夫咋也到不了俺们这里,你把咱家的孩子教的又懂事学习又好,妹夫照料的咱们一大家子都健健康康、壮壮实实的,是俺们赚大发了。”
大舅舅家有三个孩子上学,由于韩屯村子小,只有1-3年级,大女儿智慧在邻村周楼上学,大儿子志远在本村上三年级,二儿子志亮上一年级,三个孩子的成绩都很好。
这年月虽然出了个交白卷的张铁生,但在农村还是对文化人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孩子学习好是件让家长特长(zhang)脸的事。
舅妈们和妈妈边唠嗑边收拾,爸爸和舅舅们喝的大呼小叫的热闹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