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的工夫,迪迪他们就回来了,把溜冰鞋抬到前院,每人挑了一双,拿着就朝村前跑。
韩屯村前靠着公路的塘子坑,还没开始挖,是给各单位留的,正好成了孩子们的溜冰场。
今年和去年就不同了,塘子坑就五亩的面积,溜冰的范围小了好多,去年可是千亩的冰面随意滑。
其实五亩的冰面也不算小了,而且是好几个的五亩,孩子们也不管队形了,换上冰鞋就滑上冰面,随心所欲的滑上几圈过把瘾。
一年没滑了,不时的有人滑倒在冰面上,引来一阵阵开心的大笑,数九寒天孩子们穿的都厚,摔倒了爬起来接着滑。
悠悠溜冰要求孩子们用英语对话,说错了没事,可要是谁说了华语,就得停下来罚站,直到下一个说华语的接替他罚站。
这种学习方法,是去年大卫想出来的,今年大卫还没来,悠悠想起来,带着一班小屁孩接着练。
不光练英语,悠悠还带着孩子们练日语,和山本打了几个月的交道,孩子们对日语的日常对话,竟然学的有模有样,要不说学习外语得从孩子抓起。
志新和志彬俩个,英语说的还行,换成日语就听不懂了,俩人急的跟在迪迪的后面,一个劲的问:“迪迪哥哥,你们说的是什么啊?”
智茹看着他俩直叹气:“这可怎么好啊,这么小就被拉下啦,还地区的中心小学那,都不如韩屯联中教的好。”
志彬和智茹同岁,他大几个月是哥哥,俩人一年上的小学,现在都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志彬被妹妹嫌弃了,他也觉得不好意思,挠着头说:“过了年我留在村里,和你一块上学,反正我得转学,去阜城还不如回村里。”
智茹拍着胸脯许诺:“行,你和志新都回来吧,我罩着你俩,保证没人敢欺负你们。”
志斌看着她摇摇头,志新不同意了:“智茹姐,这样可不行,你还没志斌哥哥大,得让他罩着咱们俩。”
智茹大大咧咧的说:“不用志斌哥,有我罩着你就行,放心吧,有你姐我在,没人敢欺负你。”
哪知道志新也是个死心眼,他认真的纠正智茹:“我姥姥说了,我和哥哥是男孩子,妹妹是女孩子,我俩得照顾好她,不能让外人欺负了。”
智茹就是一根筋,她赞同的点点头:“志新,你姥姥说的对,智莉是咱们最小的妹妹,肯定不能让人欺负了。”
志新被她带歪了,担心的告诉她:“智茹姐,智莉可皮实了,磕了碰了都不哭,咱们要看仔细了,她要是挨打不哭可咋整?”
悠悠听着俩孩子一本正经的讨论,如何保护妹妹,咋那么有喜感啊。
尽兴的滑了一个多小时,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孩子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去了。一个个热得头上冒着汗,一手提冰鞋,一手拿帽子。
溜冰鞋还是放在悠悠家,一伙孩子大呼小叫的跑向食堂。寒假期间,学生餐厅关门,孩子们跟着各自的家长,在大众食堂里吃饭。
食堂的角落里,有两排水管,是热水和凉水混合的,孩子们就餐前,先去洗手。
志新跟着智茹洗手,刚把手伸过去,就惊奇的问:“姐,这水咋是热的?”
智茹把水龙头一扭,志新赶紧把手缩回去:“咋变成凉的啦?”
智茹边示范边教他:“看到了吧,这水龙头的左边有个红点,标志着这边是热水。右边的这个蓝点,标志着那边是凉水,中间就是温水了。
你要记住了,开的时候要慢着点,千万要小心,烫着可疼了。”
今天中午食堂吃的是红烧排骨炖土豆、芹菜炒豆芽和紫菜鸡蛋汤,志斌吃了一块排骨,对奶奶说:“咱家的食堂做的菜真好吃,比俺姥姥做的香。”
志新也说:“哥哥,比咱姥姥放的肉多。”
志斌他们三个,这两年一直跟着姥姥吃饭,老人年纪大了,过日子仔细,肯定不会像韩屯这样,荤菜里都是大块的肉。
智莉埋头猛吃,嘴里符合俩哥哥:“香,哥哥你俩赶紧吃。”
胜男舅妈看着仨孩子,无奈的说:“天天吃肉,就没个够。”
悠悠舅姥娘自豪的说:“咱们家的孩子都喜欢吃肉,吃的多才长得高,你看志斌他们仨,一般大的孩子,得比人家高半个头,吃得可不得多吗。”
红英一边给志斌和志新俩挑肋骨,一边对胜男说:“孩子都馋肉,咱们村的孩子天天都吃肉,你看还不是先挑肉吃。”
胜男看大伙都在食堂吃饭,奇怪的问:“咱们村都不在家做饭吗?”
舅姥娘告诉她:“垫村台大伙的房子都拆了,一家就一间房子,大伙就在食堂里吃。结果大伙还吃习惯了,搬进新房也不想自家做饭。
反正食堂里的饭菜也不贵,和在家做差不多,在那吃都一样。”
红英说到:“那可不一样,在家吃做饭太费事了。一天三顿得三四个小时,有那功夫能织半勾子布,能挣二块多钱,够一家人吃的了。”
在食堂吃饭,平均每人一天也就三毛钱,够一家七口人吃的。
舅姥娘笑着说:“从石庙办了纺纱厂,咱们村的妇女织布上了瘾,连饭也不做,天天起五更睡半夜的织布卖钱,都掉钱眼里了。”
胜男舅妈说:“说起织布来,谁能想到布票说作废就作废了。这才分开地几年啊,棉花就多的卖不出去了。各种票证作废后,供销社以后的日子更难过了。”
舅姥娘说:“现在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谁还去供销社买东西,外面的东西不要票,比他们的价钱还低。”
红英也说:“关键是小商贩的态度好,想咋挑咋挑,不够一毛钱的零头就不要了。供销社差一分钱也不行,让他们拿个东西爱答不理的,谁乐意拿钱买气受。
原来拿着票也不一定能买上,现在没票挑着买,赶集人们根本不进供销社。”
韩屯村前靠着公路的塘子坑,还没开始挖,是给各单位留的,正好成了孩子们的溜冰场。
今年和去年就不同了,塘子坑就五亩的面积,溜冰的范围小了好多,去年可是千亩的冰面随意滑。
其实五亩的冰面也不算小了,而且是好几个的五亩,孩子们也不管队形了,换上冰鞋就滑上冰面,随心所欲的滑上几圈过把瘾。
一年没滑了,不时的有人滑倒在冰面上,引来一阵阵开心的大笑,数九寒天孩子们穿的都厚,摔倒了爬起来接着滑。
悠悠溜冰要求孩子们用英语对话,说错了没事,可要是谁说了华语,就得停下来罚站,直到下一个说华语的接替他罚站。
这种学习方法,是去年大卫想出来的,今年大卫还没来,悠悠想起来,带着一班小屁孩接着练。
不光练英语,悠悠还带着孩子们练日语,和山本打了几个月的交道,孩子们对日语的日常对话,竟然学的有模有样,要不说学习外语得从孩子抓起。
志新和志彬俩个,英语说的还行,换成日语就听不懂了,俩人急的跟在迪迪的后面,一个劲的问:“迪迪哥哥,你们说的是什么啊?”
智茹看着他俩直叹气:“这可怎么好啊,这么小就被拉下啦,还地区的中心小学那,都不如韩屯联中教的好。”
志彬和智茹同岁,他大几个月是哥哥,俩人一年上的小学,现在都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志彬被妹妹嫌弃了,他也觉得不好意思,挠着头说:“过了年我留在村里,和你一块上学,反正我得转学,去阜城还不如回村里。”
智茹拍着胸脯许诺:“行,你和志新都回来吧,我罩着你俩,保证没人敢欺负你们。”
志斌看着她摇摇头,志新不同意了:“智茹姐,这样可不行,你还没志斌哥哥大,得让他罩着咱们俩。”
智茹大大咧咧的说:“不用志斌哥,有我罩着你就行,放心吧,有你姐我在,没人敢欺负你。”
哪知道志新也是个死心眼,他认真的纠正智茹:“我姥姥说了,我和哥哥是男孩子,妹妹是女孩子,我俩得照顾好她,不能让外人欺负了。”
智茹就是一根筋,她赞同的点点头:“志新,你姥姥说的对,智莉是咱们最小的妹妹,肯定不能让人欺负了。”
志新被她带歪了,担心的告诉她:“智茹姐,智莉可皮实了,磕了碰了都不哭,咱们要看仔细了,她要是挨打不哭可咋整?”
悠悠听着俩孩子一本正经的讨论,如何保护妹妹,咋那么有喜感啊。
尽兴的滑了一个多小时,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孩子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去了。一个个热得头上冒着汗,一手提冰鞋,一手拿帽子。
溜冰鞋还是放在悠悠家,一伙孩子大呼小叫的跑向食堂。寒假期间,学生餐厅关门,孩子们跟着各自的家长,在大众食堂里吃饭。
食堂的角落里,有两排水管,是热水和凉水混合的,孩子们就餐前,先去洗手。
志新跟着智茹洗手,刚把手伸过去,就惊奇的问:“姐,这水咋是热的?”
智茹把水龙头一扭,志新赶紧把手缩回去:“咋变成凉的啦?”
智茹边示范边教他:“看到了吧,这水龙头的左边有个红点,标志着这边是热水。右边的这个蓝点,标志着那边是凉水,中间就是温水了。
你要记住了,开的时候要慢着点,千万要小心,烫着可疼了。”
今天中午食堂吃的是红烧排骨炖土豆、芹菜炒豆芽和紫菜鸡蛋汤,志斌吃了一块排骨,对奶奶说:“咱家的食堂做的菜真好吃,比俺姥姥做的香。”
志新也说:“哥哥,比咱姥姥放的肉多。”
志斌他们三个,这两年一直跟着姥姥吃饭,老人年纪大了,过日子仔细,肯定不会像韩屯这样,荤菜里都是大块的肉。
智莉埋头猛吃,嘴里符合俩哥哥:“香,哥哥你俩赶紧吃。”
胜男舅妈看着仨孩子,无奈的说:“天天吃肉,就没个够。”
悠悠舅姥娘自豪的说:“咱们家的孩子都喜欢吃肉,吃的多才长得高,你看志斌他们仨,一般大的孩子,得比人家高半个头,吃得可不得多吗。”
红英一边给志斌和志新俩挑肋骨,一边对胜男说:“孩子都馋肉,咱们村的孩子天天都吃肉,你看还不是先挑肉吃。”
胜男看大伙都在食堂吃饭,奇怪的问:“咱们村都不在家做饭吗?”
舅姥娘告诉她:“垫村台大伙的房子都拆了,一家就一间房子,大伙就在食堂里吃。结果大伙还吃习惯了,搬进新房也不想自家做饭。
反正食堂里的饭菜也不贵,和在家做差不多,在那吃都一样。”
红英说到:“那可不一样,在家吃做饭太费事了。一天三顿得三四个小时,有那功夫能织半勾子布,能挣二块多钱,够一家人吃的了。”
在食堂吃饭,平均每人一天也就三毛钱,够一家七口人吃的。
舅姥娘笑着说:“从石庙办了纺纱厂,咱们村的妇女织布上了瘾,连饭也不做,天天起五更睡半夜的织布卖钱,都掉钱眼里了。”
胜男舅妈说:“说起织布来,谁能想到布票说作废就作废了。这才分开地几年啊,棉花就多的卖不出去了。各种票证作废后,供销社以后的日子更难过了。”
舅姥娘说:“现在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谁还去供销社买东西,外面的东西不要票,比他们的价钱还低。”
红英也说:“关键是小商贩的态度好,想咋挑咋挑,不够一毛钱的零头就不要了。供销社差一分钱也不行,让他们拿个东西爱答不理的,谁乐意拿钱买气受。
原来拿着票也不一定能买上,现在没票挑着买,赶集人们根本不进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