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李耀桀的忧心并没有减轻,反而更加忧愁。他不是学经济,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老百姓的收入上涨,说白了就促进经济发展。

    但古代是重农抑商的社会,百姓的收入基本来源于农作,光靠农作很难提升的。

    偏偏商人的地位又是最低的,等级分类上,商人属于“贱民”,可见他们有多凄惨,拥有着巨额财富,衣食无忧,偏偏地位低下。所以就算有什么好的商业模式,也发展不起来。

    商品经济发展,朝廷扶持商业是中唐之后的事了。

    李耀桀一直小心翼翼的,他做的事一直都秉承一点:不能过分地影响历史进程。

    因此,他知道一些东西,但没法用,工厂之类的东西他不敢提出,或许提出了也搞不了,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劝李渊扶持商品经济,然后想出一个有利于全民的商品计划。

    找来第五明,“现在西域的丝绸之路情况如何?”

    “(⊙o⊙)啥?”第五明不解。

    “就是西域,连通西方各个国家的道路。”

    “因为战乱,所以最近这些年来往的人很少,虽然西方突厥和我们国家是联盟,但突厥人野蛮,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有异心。”

    “你说,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赚钱,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参与?”

    “其实,只要风调雨顺,无灾无害,百姓收入自然会高。”

    这样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李渊摆明了要他想办法弄一笔钱,然后可以慰饷士兵家属。

    这笔钱大唐的国库肯定是够的,只是李渊想保证国库有存银罢了。

    “我想到一个办法,不过可能你会不高兴。”李耀桀看着第五明,略微迟疑。

    “什么办法?”第五明倒没觉得有什么,只要能帮李耀桀度过难关。

    “提高商人的地位,然后提高商人的赋税。”

    李耀桀想到的是从富人手中捞钱,由于古代对于商人的税收很小,所以商人基本上赚多少得多少。

    如果按照现代,平均20%的税率,那朝廷收钱就爽了。

    “这个没问题,自古以来,商贾地位低下,更是被禁止商人子弟当官,科举考试也不可以参加。如果真的能提高商人的地位,我相信,大多数商人都愿意。”

    第五明说,他父亲和爷爷,几十年来,都想通过各种办法接触上流社会,提高地位,可惜都无功而返,他腰缠万贯,却被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人瞧不起,可想而知商人对于地位有多渴望。

    李耀桀也明白,古代人认为商人满身铜臭味,重利轻义,为了利益可以抛弃良心,因此把商人列入“贱民”之类,也阻止商人从政,就是怕商人为了利益不顾国家百姓。

    想当初,李耀桀刚和第五瑶结婚的时候,长安城里多数人对他也是白眼和嘲讽,哪怕他是名声在外的才子。

    李渊当时册封他为官之后,朝中大臣们都是极力反对,认为他是伤害了百姓和读书人的心,甚至劝李渊收回成命,哪怕这样会让李渊落个言而无信的坏名,也不愿起个坏头。

    最能让后世人体会到这种地位差别的就是白居易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那句“老大嫁作商人妇”,一个卖艺的歌女,年老色衰了,嫁给了商人,还觉得自己是迫不得已的“下嫁”,很委屈。

    不过李耀桀倒也觉得,让商人从政不是好事,但提高一下他们的地位也未尝不可。

    “一般的商铺,作坊都会有账本的吧?”

    “对……姐夫,这么多天了,你有去看过商号吗?”

    “……没有。”第五文博送给他两间大商铺,但他没有参与过,都是让第五明帮忙管理。

    李耀桀再度进宫,面见李渊,把他的想法告诉李渊。

    “这样会涉及到千百年来的国之根基。”李渊摇着头说,“这样一来,老百姓都去经商了,谁来种地?”

    “提高商人的赋税,同时降低农民的赋税。赋税少了,百姓担子轻松了,他们的收入也就高了。”

    “那你说,商人的赋税应该如何收?”

    “根据商家的纯利润,收取两……十二的所得税。”李耀桀内心妈卖批,这“成”字不能说真的烦,只好改口十分之二。

    “两成?”李渊惊愕,这样也太狠了吧?

    “如果是小商铺,可以少收一半。”

    “你确定他们愿意交吗?”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地位,想必是愿意的。”

    “什么地位?”

    “允许他们的子弟当官,当然不能太高,也不能进入重要官署,具体陛下定夺。”

    李渊摇了摇头,“这样一来,天下读书人都会心寒。”

    “不会,读书人肯定不愿意做小官,另外,陛下可以规定,商人子弟当官,不发俸禄,不许上朝等等,这样一来,虽然是官,却处处受制,所以普通百姓和读书人肯定不会追求这个。”

    李渊沉思,“这样一来,商人并没有太大收益,他们愿意为此交税?”

    “他们需要地位,第二,陛下如果能制定政策,扶持商业经济,让商人的营业更便利,相信他们更加感激陛下,如此一来,商人更容易赚钱,赋税也会更多。”

    李耀桀的核心观点就是,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对商人的赋税。

    当然,李耀桀还有其他计划,那就是赚外国人的钱,等李世民登基几年后,战事平定,那时候唐朝繁荣强大,丝绸之路也会是提升国力的桥梁。

    但现在,首先要让商业经济开始形成。

    李渊内心开始动摇了,商人的财富确实多,如果能搜刮一些过来,对于国家财政是件大好事。

    李耀桀趁热打铁,“而且,陛下需要钱粮,是要补充国库,慰济军民,陛下可以故意散布消息,让百姓知道,是这些富人竭诚为国,那样百姓对他们的态度也会好转,他们的地位自然也是提高。满足了商人们的虚荣心,他们会更卖力地缴纳税金。”

    ……

    李耀桀回到了家,该说的话他都说了,至于怎么决定,怎么做,那是李渊和朝廷大臣的事了。

    一个下午,在长安城跑来跑去,还来回跑了两趟皇宫,李耀桀累得脚酸,这对于一个新时代的死宅而言是要命的。不过好事就是,早上派出去的仆人回来了,还带回来了沈二生。

    ……

章节目录

唐朝小文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未染红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未染红尘并收藏唐朝小文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