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的一觉醒来后,都是在一片漆黑的地方;多少次的醒来之时,又见到那群遮天蔽日的‘黑气蚂蚁’,一样的梦、一样的恐惧、一样的生不如死……
每当梦到那群‘黑气蚂蚁’时,王易风都会无法避免的生场大病。神识不清,意识模糊,亦不知是在哪里飘荡,最后都是那头壮硕怪猪救他于危难。
幸得那怪猪相救,王易风得以一次又一次地自险境中脱困苏醒,但他却是不曾再见到那自称‘老道’与‘老猪’的二人……
每当学校放假之时,王易风都会到姥爷家去住。奇怪的是,每当住在姥爷家里时,他不会梦游,也不会发噩梦,更不会见到那泛着黑气的人影,但他却是会得一种怪病——翻症。
虽然姥爷、姥娘都对王易风照顾有加,但每次只要他住过去,就一定会得这种翻症。
翻症又叫七十二翻症,医院不认识这种病,一旦输液必死无疑。
即使不输液,翻症也是有着不同的时间限制。如果中翻的人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只要时间大限一到,中翻的人依旧会丢了性命。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在民间的乡下,总会有一些拥有特殊能力的老人,她们似乎都是老太太,她们掌握着这种特殊病症的治疗方法,名叫挑翻。
挑翻所用的主药不过是一根长针,另以老人吸旱烟后的烟袋油子为辅。只此两样平常事物,不知救过王易风多少次性命。
虽然挑翻能够救人性命,但却会对出手挑翻的人不利,所以一般的关系,对方也不会轻易出手。
每次到姥爷家住时,王易风是必中翻症的。有时只是一种攻心翻,有时是攻心翻、蚰蜒翻几种一起同中。帮王易风挑翻的人不下于五位,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们都是老太太。
在众位老人当中,王易风对其中一人的印象格外深刻,而那位老人,也是给他挑翻最多的人。
又一次,王易风的姥娘带着他推开了老人家的门。
“您老在家么?我带孩子又来给您添麻烦了。”
“他四嫂啊?不麻烦、不麻烦,快进来吧,这孩子又中翻了?”老太太闻声从屋里迎了出来,看向王易风的眼神中满是怜惜。
“唉,可不是嘛,也不知道为啥,就是总得这种病啊。”姥娘面带哀愁,叹气不断。
“别说那么多了,我这不还在呢嘛,过些年、大大他就好了。”老人不断宽慰着。
“唉,这孩子命苦啊,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不疼不爱,却又多灾多难,老天爷怎么让他受这么多苦啊。”
“他四嫂啊,你也别这么说,这孩子虽然灾难多了些,但这也是磨炼啊,想来等他长大了,一切就都会一步一步的好了。”
“唉,借您吉言吧。”
老太太一语话了,随手拿出了一根长针,在王易风的手指、后背脊梁、嘴角等处扎了下去。
王易风顿时便觉腹中有一股凉气,自他的腹部直冲而上。那股凉气极其霸道,只是一瞬间,他便有了想要呕吐的感觉。
也不知怎地,大吐过后的王易风,连举手抬足都极为困难,很是虚弱无力。一次次的挑翻过后,都是姥娘将他背扶在身、回转家中。
“爷奶不疼,这不还有姥爷、姥娘爱呢嘛,这孩子长大以后错不了,你啊,就等着享福吧。”老太太将二人送至门外,看着背起王易风的姥娘说道。
十岁的王易风身高已经不矮,百余斤的重量,压弯了不到一米六的姥娘的腰。无奈,挑翻过后的他全身没有举手抬足之力,年幼的他只能将这一切都记在心里……
姥娘喘着粗气、将王易风背回家中之时已近傍晚。在东北的冬天里,天黑的很快,不多时姥爷也赶着牛回到了家中。
“在你妈妈很小的时候,你大姨每次出去躲猫猫都不带她,因为她太胖跑不动,又太小也跑不快,但你妈妈就喜欢跟在你大姨的屁股后,她嘴里一边啃着土豆,一边流着鼻涕哭闹。
就这样,她还能抽空告诉人家,大伙儿躲藏的位置。这样一来,大家也就都不带你大姨玩了。每当这时候,她们俩就会哭着跑回家找我评理啊……”
王易风躺在很是温暖舒适的火炕上,看着炉中跳动的火苗,听着姥娘轻声讲诉着母亲幼年时的趣事。
姥爷坐在炉子旁的小马扎上,一手拿着他那个只有一拳三寸大小的、红黑色的葫芦反复地看,一手拿着酒盅、一口接一口地喝着,不时向火炉里添上几块早已劈好的松木。
松木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渗出松油,而松油又是助燃的极好材料,更助火势。如此火炉里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火苗由此窜的更高、更大,而屋子里也更亮了。
外面冷风呼啸、白雪皑皑,屋内炉中的火光,照映的屋子里尽是温暖的黄亮之色,再配上那噼啪不断的响声和姥娘的回忆低语,那种意境真是美极了,也再幸福不过了。
只是,火炕上的少年虚弱无力,火炉旁的老人眉头紧皱,也不知是在想着什么,显得很是心事重重……
许久过后,就在王易风迷迷糊糊将要睡着之际,守在火炉旁的姥爷开了口:“明天,我带他去找张老三!”
说完,那炉中的火苗瞬间熄灭,也不知是因为姥爷想的出神、忘了添柴,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总之姥爷一语过后,姥娘只是一声叹息,随后屋子里归于一片黑暗寂静……
第二天,也不知怎地竟是变了天气。怒号的北风吹起浮雪,漫天的雪沫子直往人的衣领子里钻。
作为地道的东北人是不怕这个天气的,因为有专业的装备,再加上长年累月生活于此,也都早已适应了。
“姥爷,我们这是要去哪?”
熟睡一夜过后,此时王易风的身体已然恢复了过来,他看向正把他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跟个球儿一样的姥爷问道。
“去看姥爷的一位朋友,他住的有点远,山上风雪大,可得要穿严实喽。”嘴中说着,姥爷手中不停,却是又把一条围脖,围在了王易风的头上。
每当梦到那群‘黑气蚂蚁’时,王易风都会无法避免的生场大病。神识不清,意识模糊,亦不知是在哪里飘荡,最后都是那头壮硕怪猪救他于危难。
幸得那怪猪相救,王易风得以一次又一次地自险境中脱困苏醒,但他却是不曾再见到那自称‘老道’与‘老猪’的二人……
每当学校放假之时,王易风都会到姥爷家去住。奇怪的是,每当住在姥爷家里时,他不会梦游,也不会发噩梦,更不会见到那泛着黑气的人影,但他却是会得一种怪病——翻症。
虽然姥爷、姥娘都对王易风照顾有加,但每次只要他住过去,就一定会得这种翻症。
翻症又叫七十二翻症,医院不认识这种病,一旦输液必死无疑。
即使不输液,翻症也是有着不同的时间限制。如果中翻的人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只要时间大限一到,中翻的人依旧会丢了性命。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在民间的乡下,总会有一些拥有特殊能力的老人,她们似乎都是老太太,她们掌握着这种特殊病症的治疗方法,名叫挑翻。
挑翻所用的主药不过是一根长针,另以老人吸旱烟后的烟袋油子为辅。只此两样平常事物,不知救过王易风多少次性命。
虽然挑翻能够救人性命,但却会对出手挑翻的人不利,所以一般的关系,对方也不会轻易出手。
每次到姥爷家住时,王易风是必中翻症的。有时只是一种攻心翻,有时是攻心翻、蚰蜒翻几种一起同中。帮王易风挑翻的人不下于五位,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们都是老太太。
在众位老人当中,王易风对其中一人的印象格外深刻,而那位老人,也是给他挑翻最多的人。
又一次,王易风的姥娘带着他推开了老人家的门。
“您老在家么?我带孩子又来给您添麻烦了。”
“他四嫂啊?不麻烦、不麻烦,快进来吧,这孩子又中翻了?”老太太闻声从屋里迎了出来,看向王易风的眼神中满是怜惜。
“唉,可不是嘛,也不知道为啥,就是总得这种病啊。”姥娘面带哀愁,叹气不断。
“别说那么多了,我这不还在呢嘛,过些年、大大他就好了。”老人不断宽慰着。
“唉,这孩子命苦啊,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不疼不爱,却又多灾多难,老天爷怎么让他受这么多苦啊。”
“他四嫂啊,你也别这么说,这孩子虽然灾难多了些,但这也是磨炼啊,想来等他长大了,一切就都会一步一步的好了。”
“唉,借您吉言吧。”
老太太一语话了,随手拿出了一根长针,在王易风的手指、后背脊梁、嘴角等处扎了下去。
王易风顿时便觉腹中有一股凉气,自他的腹部直冲而上。那股凉气极其霸道,只是一瞬间,他便有了想要呕吐的感觉。
也不知怎地,大吐过后的王易风,连举手抬足都极为困难,很是虚弱无力。一次次的挑翻过后,都是姥娘将他背扶在身、回转家中。
“爷奶不疼,这不还有姥爷、姥娘爱呢嘛,这孩子长大以后错不了,你啊,就等着享福吧。”老太太将二人送至门外,看着背起王易风的姥娘说道。
十岁的王易风身高已经不矮,百余斤的重量,压弯了不到一米六的姥娘的腰。无奈,挑翻过后的他全身没有举手抬足之力,年幼的他只能将这一切都记在心里……
姥娘喘着粗气、将王易风背回家中之时已近傍晚。在东北的冬天里,天黑的很快,不多时姥爷也赶着牛回到了家中。
“在你妈妈很小的时候,你大姨每次出去躲猫猫都不带她,因为她太胖跑不动,又太小也跑不快,但你妈妈就喜欢跟在你大姨的屁股后,她嘴里一边啃着土豆,一边流着鼻涕哭闹。
就这样,她还能抽空告诉人家,大伙儿躲藏的位置。这样一来,大家也就都不带你大姨玩了。每当这时候,她们俩就会哭着跑回家找我评理啊……”
王易风躺在很是温暖舒适的火炕上,看着炉中跳动的火苗,听着姥娘轻声讲诉着母亲幼年时的趣事。
姥爷坐在炉子旁的小马扎上,一手拿着他那个只有一拳三寸大小的、红黑色的葫芦反复地看,一手拿着酒盅、一口接一口地喝着,不时向火炉里添上几块早已劈好的松木。
松木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渗出松油,而松油又是助燃的极好材料,更助火势。如此火炉里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火苗由此窜的更高、更大,而屋子里也更亮了。
外面冷风呼啸、白雪皑皑,屋内炉中的火光,照映的屋子里尽是温暖的黄亮之色,再配上那噼啪不断的响声和姥娘的回忆低语,那种意境真是美极了,也再幸福不过了。
只是,火炕上的少年虚弱无力,火炉旁的老人眉头紧皱,也不知是在想着什么,显得很是心事重重……
许久过后,就在王易风迷迷糊糊将要睡着之际,守在火炉旁的姥爷开了口:“明天,我带他去找张老三!”
说完,那炉中的火苗瞬间熄灭,也不知是因为姥爷想的出神、忘了添柴,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总之姥爷一语过后,姥娘只是一声叹息,随后屋子里归于一片黑暗寂静……
第二天,也不知怎地竟是变了天气。怒号的北风吹起浮雪,漫天的雪沫子直往人的衣领子里钻。
作为地道的东北人是不怕这个天气的,因为有专业的装备,再加上长年累月生活于此,也都早已适应了。
“姥爷,我们这是要去哪?”
熟睡一夜过后,此时王易风的身体已然恢复了过来,他看向正把他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跟个球儿一样的姥爷问道。
“去看姥爷的一位朋友,他住的有点远,山上风雪大,可得要穿严实喽。”嘴中说着,姥爷手中不停,却是又把一条围脖,围在了王易风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