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所谓的“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说的是啥呢?皇帝给臣子大棒子还是喂甜枣,那都是天恩,只能感谢,要是给完你一棒子再给你一甜枣,那就是天大的恩惠。
可是现在呢?
现在这个状况已经不是皇帝给臣子一棒子之后送一个甜枣了,而是臣子给了皇帝一耳光之后,转手又嗨了一棒子。
忒特么作死了。
然而嗨了皇帝一棒子的王佐表示,老夫也不想这么干啊,然而现在不这么干也不行了,闽、浙、赣三省边境那个银矿,牵涉到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他现在在朝堂上和皇上据理力争,最多也就被皇帝扔进诏狱里面,然后混个青史留名,了不起挨一顿板子,受受皮肉之苦也就罢了,要是他敢点头说“此乃老成之言”……
他得死全家。
“徐侍讲也不过是忠心谏言,虽有不妥之处,却也以一片赤胆忠心。”正统皇帝朱祁镇死死地盯着王佐,双眼之中几乎要喷出火来了,不过声音里的愤怒却也没有直接展露出来,只不过话里话外的愤怒,却是谁都能听出来的,“不过王卿家身为户部尚书,就没有什么保境安民的妙计么?”
你说不行,特么你行你上啊!
然后王佐就上了:“不若派遣御史,招抚流民,开垦荒地,以备来年春耕,相邻府县拿些钱粮以为周济,不过减免些许赋税,即可得享太平。”
士农工商,工商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姿势技术,经常出点儿精明人物,太不好管理了,所以统统都要扣上贱业的帽子,也就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愚昧好糊弄,所以要大力推广,虽然这年月南方已经开始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雏形出现了,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肯定比农业多,这帮大员也不是傻子,也都知道里面的好处,但是意识形态问题凌驾于一切问题之上,知道了也是不知道,谁敢提设厂安置流民就打破谁的狗头。
所以王佐这个户部尚书的回答,契合了所有的封建统治精髓,至于这些流民会不会接受安置,接收安置了,这个时候开荒能不能赶上种一茬秋粮,就算种了秋粮,这帮被安置的流民会不会在下一个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再次变成流民……那就等明年再说吧。
“如今江南夏粮刚收,便是收拢流民,开垦荒地,还能赶得上种一季秋粮不成?更何况如今江南虽无大灾,却也算不上甚么好年景,周遭府县,有哪里有多余的粮秣供给这群流民?!”说着话的时候,朱祁镇可以说是声色俱厉,“身为户部尚书,却无安民良策,朕要你何用?!”
提出“大义”这一顶帽子之后,就是朱祁镇也没办法强推重开银矿了,当然不是不能,明朝实际上是个君主专制国家,而且在朱重八废除了丞相之后,君权可以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只要皇帝真想做的,就没有做不成的,可为什么朱祁镇不敢强推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法理”的问题,更通俗的解释就是统治合法性的问题,他现在还太年轻,对朝堂的掌控能力不够,强推之后大家口服心不服,会极大地损伤皇权的权威性,到时候会不会出现其他的事情……那就是谁都不知道了。
王佐听了这话,往那儿一跪,脑袋就磕在了地上:“老臣愚钝。”
这也没什么可争辩的了,反正就是装瘪茄子,陛下您看着办把。
“愚钝,愚钝,朕要你何用!来人呐,把他给我拿下诏狱,让他好好给朕好好想想!”朱祁镇气的直接站起身来了,袖子一甩,直接走了,王振卡巴卡巴眼睛,示意禁军上来拿人,然后喊了一声“退朝”,追着就下去了,皇帝陛下幼小的心灵又受到了重创,他需要赶紧跟上去安慰一番。
两个侍卫当即就走了上来,对着王佐客客气气地说道:“王司徒,请随我们来吧。”
王佐从地上站起身来,抖了抖官服,神色自然地点了点头,跟着就走了,不过路过杨溥的时候,还是交换了一个眼神,杨溥就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色,于是他迈出去的步子都变大了不少。
“孟辅……唉。”陈循叹了口气,神色间有些颓然,不问具体罪过,只按照皇帝的觉着不爽了,能直接把六部的尚书丢进大牢里的,有史以来也就是大明这一朝。
走到他身边的杨溥摇了摇头,跟着叹了口气:“德遵无虑也,这尚书、侍郎下狱,也不是头遭,过些时日陛下把气消了,也就算完了。”
陈循也只能点点头:“但愿如此吧。”
对于被下大狱这事儿吧,朝堂上衮衮诸公就算不是老司机,那也是键盘车神了,就不说于谦这种青史留名的倒霉蛋了,前户部尚书刘中敷这个表字都没在史书上留下来的主儿,几年的功夫就下狱三四回,期间就是这个王佐以侍郎之职暂代的尚书,毕竟他从太学出来之后一直就和钱打交道嘛,也是老资格了,可是数一数这朝堂上剩下的户部官佐,单以资历而论,就没有能和他比的了,所以这位子,应该是稳得很的。
再说杨溥,越过了陈循,就来到了王骥的身边儿,这个有爵位的文官此刻面色平静,不过眼神里多少能看出些忐忑来,杨溥就对着他笑了笑:“如今南方未平,北方瓦剌年年入寇,可还少不得尚德这样能征惯战、文武双全的骁将啊,老夫昨夜看这西北的战报,少不得尚德还要再去走上一遭。”
文官把手伸进军队里,这是从三杨内阁开始,就不断在做的事情,已经可以算是一种政策了,文官监军就是这时候开始的,归功还是在杨荣的头上,毕竟……老头能打啊,永乐八年那会儿,自己带了三百人给永乐帝做亲卫这事儿就不说了,宣德年更是数度从军北征,出喜峰口的时候朱瞻基身边文臣就一个杨荣,那叫一个吊炸天。
所以别说王骥站在文官这边了,就是像以前一样搞暧昧,那也不能扔了,最多集体弹劾敲打敲打,这块招牌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砸了的。
所谓的“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说的是啥呢?皇帝给臣子大棒子还是喂甜枣,那都是天恩,只能感谢,要是给完你一棒子再给你一甜枣,那就是天大的恩惠。
可是现在呢?
现在这个状况已经不是皇帝给臣子一棒子之后送一个甜枣了,而是臣子给了皇帝一耳光之后,转手又嗨了一棒子。
忒特么作死了。
然而嗨了皇帝一棒子的王佐表示,老夫也不想这么干啊,然而现在不这么干也不行了,闽、浙、赣三省边境那个银矿,牵涉到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他现在在朝堂上和皇上据理力争,最多也就被皇帝扔进诏狱里面,然后混个青史留名,了不起挨一顿板子,受受皮肉之苦也就罢了,要是他敢点头说“此乃老成之言”……
他得死全家。
“徐侍讲也不过是忠心谏言,虽有不妥之处,却也以一片赤胆忠心。”正统皇帝朱祁镇死死地盯着王佐,双眼之中几乎要喷出火来了,不过声音里的愤怒却也没有直接展露出来,只不过话里话外的愤怒,却是谁都能听出来的,“不过王卿家身为户部尚书,就没有什么保境安民的妙计么?”
你说不行,特么你行你上啊!
然后王佐就上了:“不若派遣御史,招抚流民,开垦荒地,以备来年春耕,相邻府县拿些钱粮以为周济,不过减免些许赋税,即可得享太平。”
士农工商,工商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姿势技术,经常出点儿精明人物,太不好管理了,所以统统都要扣上贱业的帽子,也就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愚昧好糊弄,所以要大力推广,虽然这年月南方已经开始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雏形出现了,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肯定比农业多,这帮大员也不是傻子,也都知道里面的好处,但是意识形态问题凌驾于一切问题之上,知道了也是不知道,谁敢提设厂安置流民就打破谁的狗头。
所以王佐这个户部尚书的回答,契合了所有的封建统治精髓,至于这些流民会不会接受安置,接收安置了,这个时候开荒能不能赶上种一茬秋粮,就算种了秋粮,这帮被安置的流民会不会在下一个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再次变成流民……那就等明年再说吧。
“如今江南夏粮刚收,便是收拢流民,开垦荒地,还能赶得上种一季秋粮不成?更何况如今江南虽无大灾,却也算不上甚么好年景,周遭府县,有哪里有多余的粮秣供给这群流民?!”说着话的时候,朱祁镇可以说是声色俱厉,“身为户部尚书,却无安民良策,朕要你何用?!”
提出“大义”这一顶帽子之后,就是朱祁镇也没办法强推重开银矿了,当然不是不能,明朝实际上是个君主专制国家,而且在朱重八废除了丞相之后,君权可以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只要皇帝真想做的,就没有做不成的,可为什么朱祁镇不敢强推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法理”的问题,更通俗的解释就是统治合法性的问题,他现在还太年轻,对朝堂的掌控能力不够,强推之后大家口服心不服,会极大地损伤皇权的权威性,到时候会不会出现其他的事情……那就是谁都不知道了。
王佐听了这话,往那儿一跪,脑袋就磕在了地上:“老臣愚钝。”
这也没什么可争辩的了,反正就是装瘪茄子,陛下您看着办把。
“愚钝,愚钝,朕要你何用!来人呐,把他给我拿下诏狱,让他好好给朕好好想想!”朱祁镇气的直接站起身来了,袖子一甩,直接走了,王振卡巴卡巴眼睛,示意禁军上来拿人,然后喊了一声“退朝”,追着就下去了,皇帝陛下幼小的心灵又受到了重创,他需要赶紧跟上去安慰一番。
两个侍卫当即就走了上来,对着王佐客客气气地说道:“王司徒,请随我们来吧。”
王佐从地上站起身来,抖了抖官服,神色自然地点了点头,跟着就走了,不过路过杨溥的时候,还是交换了一个眼神,杨溥就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色,于是他迈出去的步子都变大了不少。
“孟辅……唉。”陈循叹了口气,神色间有些颓然,不问具体罪过,只按照皇帝的觉着不爽了,能直接把六部的尚书丢进大牢里的,有史以来也就是大明这一朝。
走到他身边的杨溥摇了摇头,跟着叹了口气:“德遵无虑也,这尚书、侍郎下狱,也不是头遭,过些时日陛下把气消了,也就算完了。”
陈循也只能点点头:“但愿如此吧。”
对于被下大狱这事儿吧,朝堂上衮衮诸公就算不是老司机,那也是键盘车神了,就不说于谦这种青史留名的倒霉蛋了,前户部尚书刘中敷这个表字都没在史书上留下来的主儿,几年的功夫就下狱三四回,期间就是这个王佐以侍郎之职暂代的尚书,毕竟他从太学出来之后一直就和钱打交道嘛,也是老资格了,可是数一数这朝堂上剩下的户部官佐,单以资历而论,就没有能和他比的了,所以这位子,应该是稳得很的。
再说杨溥,越过了陈循,就来到了王骥的身边儿,这个有爵位的文官此刻面色平静,不过眼神里多少能看出些忐忑来,杨溥就对着他笑了笑:“如今南方未平,北方瓦剌年年入寇,可还少不得尚德这样能征惯战、文武双全的骁将啊,老夫昨夜看这西北的战报,少不得尚德还要再去走上一遭。”
文官把手伸进军队里,这是从三杨内阁开始,就不断在做的事情,已经可以算是一种政策了,文官监军就是这时候开始的,归功还是在杨荣的头上,毕竟……老头能打啊,永乐八年那会儿,自己带了三百人给永乐帝做亲卫这事儿就不说了,宣德年更是数度从军北征,出喜峰口的时候朱瞻基身边文臣就一个杨荣,那叫一个吊炸天。
所以别说王骥站在文官这边了,就是像以前一样搞暧昧,那也不能扔了,最多集体弹劾敲打敲打,这块招牌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砸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