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原贞这些年……不易啊。”
内阁之中,杨溥放下浙江传上来的奏疏,苍老的脸上,皱纹似乎都在这一刻更深了一些,奏疏的内容不是杨尚荆那点儿事,最主要的还是最近浙江为了防备倭寇和流民矿贼的一些具体措施,那才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儿,杨尚荆那点儿军功最多算保境安民,还是不够看的。
杨溥这一句感慨,涉及到当年的一段儿公案,正统初年,于谦巡抚河南、山西,挂的是兵部右侍郎的官职,位置却在两省三司之上,本来这也没什么,江湖规矩嘛,谁被中枢大佬扶持着出去刷声望的时候都这么配的,可是出事儿就出在他回京的时候,当时要升他兵部左侍郎,然后按着功绩划几年水直接上兵部尚书,兼不兼内阁学士再说。
本来外朝的大佬们算计的都挺不错的,于谦自己也给力,这事儿百分之百是能成的,毕竟于谦是官宦世家,自己人嘛,然而这个世界上就总有不科学的事儿,就比如阉党们找点儿幺蛾子啥的。
当时已经领上二品俸禄、江湖地位比起真正的六部尚书没差多少的于谦觉得自己无敌了,就举荐两个人接任自己的位置,其中一个就是当时的河南参议孙瑀孙原贞,选贤举能嘛,本来也算不上啥,可是当时的通政使李锡为了靠近王振集团,没派什么小弟出来点炮,正三品的大佬自己下场肉搏,一个“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带”的阴谋论,加上王振扇了一点儿阴风,直接就把外朝全体干蒙了。
毕竟浓眉大眼的银台左通政突然背叛革命了,这是谁都想不到的事情,别说于谦自己了,连带着三杨为首的文官、英国公成国公为首的武将,全都蒙蔽了,就这么个当口上,于谦直接被扔进大牢里,等着秋后问斩,被拐带到孙原贞……自然也没落到好。
要不是这事儿涉及到整个外朝的脸面,一帮国公级别的武将都跟着急了,大家又是联络河南江西的地方官搞民望,又是和藩王宗室联络感情的,只怕王振直接就坐大了,可就是这样,最后救出来于谦的时候,兵部尚书也被徐晞给占住了。
底下马愉、曹鼐等人互相看了一眼,没说话,虽然现在三个内阁学士江湖地位都不差,甚至哪怕只是正五品的官身,但是仍在大明朝的官场里,是典型的身居要职,哪怕不算身上的各种加衔,也要比寻常的布政使给力,然而杨溥点评浙江左布政使孙原贞的时候,能插得上嘴的也就一个陈循。
因为也只有陈循是永乐十三年的进士,而且是状元,和孙原贞、方廷玉之类的封疆大吏是同年,虽然在座几个人里面他入阁最晚,但是资历摆在那里,一路又是在翰林体系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来的,无论朝野,那都是有口皆碑。
所以就听陈循叹了口气,把话题接了过来:“是啊,早年间廷益遭阉党陷害下狱,原贞便是险些身陷囹圄,虽是左迁浙江左布政使,却也失了真正的晋身之阶。”
左布政使看起来很牛掰,事实上也很牛掰,从二品的封疆大吏,然而想要进到中枢,却绝对不如走于谦的路,从挂着兵部右侍郎巡抚两省开始做起来的方便,而且永乐十三年的进士,到现在岁数也不小了,一般是不会给他再进一步的机会了,正统八年那会儿外朝公推孙原贞去做浙江左布政使,实际上也是一种补偿。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孙原贞和内廷之间的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否则外朝这帮大佬脑子抽了才会把杨尚荆扔到浙江做县令。
杨溥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地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这才吐出起来,说道:“如今浙、闽、赣三省糜烂,浙江又有倭寇连年来犯,临阵换将,大忌啊。”
下面三个内阁学士互相看了一眼,点点头,心里知道,今年已经六十六的孙原贞想要回京署理六部,不出意外,是彻底没戏了。
就看见杨溥端起一杯茶来,咽了一口,这才继续说道:“不过这复立巡检司以备流民之策,却是可以推而广之,写票拟吧,请颁行浙、闽、赣三省。浙江藩司、臬司应对得当,未有流民南下从匪,奏请嘉奖,黄岩县知县杨戬……”
说道这里,杨溥自己都是一愣,因为他翻到了杨尚荆的那次“狂胜”,哪怕是仁宗的潜邸旧臣,还替仁宗皇帝背过黑锅,在大牢里一住多少年,没有什么地方任职的经验,这么多年了他也知道下面的运作方式了,这种狂胜在这个时候能摆在他的案头上,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已经查实了。
下面的人都在看着杨溥,杨溥眯缝着眼睛翻过一页来,就看见后面杨尚荆写的新式练兵法,用词浅显易懂,倒没什么之乎者也的,很显然是给那帮武将准备着的,毕竟大明朝勋贵的新生代素质参差不齐,好多去国子监就是个划水混资历,等着袭爵蒙荫的,可偏生以后五军都督府就掌握在这帮人的手里了,杨尚荆这般做法,不经意之间就让杨溥心里高看了一眼。
至于最后那个万民书……当然没有直接呈上来,就是写了一句话,“黄岩县百姓哭泣叩拜,不忍知县杨戬离任”。
当然了,杨溥要是知道杨尚荆这么写,纯粹是想装逼装不出来,绞尽脑汁鼓捣出来的文言文还没有原装的杨戬十分之一的水准,大抵是要拎着拐杖直接锤死他的。
“勉仁……有个好孙子啊。”
过了许久,杨溥这才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感慨,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离他最近的曹鼐:“你们也都看看吧。”
曹鼐双手接过了奏疏,一目十行地翻完了,将奏疏递给了马愉,自己闭着眼睛想了足足一刻钟,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我等久居中枢,不曾知晓黄岩县事体,可这杨戬自从到了黄岩县,一计一谋环环相扣,虽说有仰仗了外朝的庇佑,遮掩了些许瑕疵之嫌,在这个年岁,却也是难能可贵,果真是……不坠先太师文敏的威名。”
“原贞这些年……不易啊。”
内阁之中,杨溥放下浙江传上来的奏疏,苍老的脸上,皱纹似乎都在这一刻更深了一些,奏疏的内容不是杨尚荆那点儿事,最主要的还是最近浙江为了防备倭寇和流民矿贼的一些具体措施,那才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儿,杨尚荆那点儿军功最多算保境安民,还是不够看的。
杨溥这一句感慨,涉及到当年的一段儿公案,正统初年,于谦巡抚河南、山西,挂的是兵部右侍郎的官职,位置却在两省三司之上,本来这也没什么,江湖规矩嘛,谁被中枢大佬扶持着出去刷声望的时候都这么配的,可是出事儿就出在他回京的时候,当时要升他兵部左侍郎,然后按着功绩划几年水直接上兵部尚书,兼不兼内阁学士再说。
本来外朝的大佬们算计的都挺不错的,于谦自己也给力,这事儿百分之百是能成的,毕竟于谦是官宦世家,自己人嘛,然而这个世界上就总有不科学的事儿,就比如阉党们找点儿幺蛾子啥的。
当时已经领上二品俸禄、江湖地位比起真正的六部尚书没差多少的于谦觉得自己无敌了,就举荐两个人接任自己的位置,其中一个就是当时的河南参议孙瑀孙原贞,选贤举能嘛,本来也算不上啥,可是当时的通政使李锡为了靠近王振集团,没派什么小弟出来点炮,正三品的大佬自己下场肉搏,一个“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带”的阴谋论,加上王振扇了一点儿阴风,直接就把外朝全体干蒙了。
毕竟浓眉大眼的银台左通政突然背叛革命了,这是谁都想不到的事情,别说于谦自己了,连带着三杨为首的文官、英国公成国公为首的武将,全都蒙蔽了,就这么个当口上,于谦直接被扔进大牢里,等着秋后问斩,被拐带到孙原贞……自然也没落到好。
要不是这事儿涉及到整个外朝的脸面,一帮国公级别的武将都跟着急了,大家又是联络河南江西的地方官搞民望,又是和藩王宗室联络感情的,只怕王振直接就坐大了,可就是这样,最后救出来于谦的时候,兵部尚书也被徐晞给占住了。
底下马愉、曹鼐等人互相看了一眼,没说话,虽然现在三个内阁学士江湖地位都不差,甚至哪怕只是正五品的官身,但是仍在大明朝的官场里,是典型的身居要职,哪怕不算身上的各种加衔,也要比寻常的布政使给力,然而杨溥点评浙江左布政使孙原贞的时候,能插得上嘴的也就一个陈循。
因为也只有陈循是永乐十三年的进士,而且是状元,和孙原贞、方廷玉之类的封疆大吏是同年,虽然在座几个人里面他入阁最晚,但是资历摆在那里,一路又是在翰林体系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来的,无论朝野,那都是有口皆碑。
所以就听陈循叹了口气,把话题接了过来:“是啊,早年间廷益遭阉党陷害下狱,原贞便是险些身陷囹圄,虽是左迁浙江左布政使,却也失了真正的晋身之阶。”
左布政使看起来很牛掰,事实上也很牛掰,从二品的封疆大吏,然而想要进到中枢,却绝对不如走于谦的路,从挂着兵部右侍郎巡抚两省开始做起来的方便,而且永乐十三年的进士,到现在岁数也不小了,一般是不会给他再进一步的机会了,正统八年那会儿外朝公推孙原贞去做浙江左布政使,实际上也是一种补偿。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孙原贞和内廷之间的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否则外朝这帮大佬脑子抽了才会把杨尚荆扔到浙江做县令。
杨溥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地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这才吐出起来,说道:“如今浙、闽、赣三省糜烂,浙江又有倭寇连年来犯,临阵换将,大忌啊。”
下面三个内阁学士互相看了一眼,点点头,心里知道,今年已经六十六的孙原贞想要回京署理六部,不出意外,是彻底没戏了。
就看见杨溥端起一杯茶来,咽了一口,这才继续说道:“不过这复立巡检司以备流民之策,却是可以推而广之,写票拟吧,请颁行浙、闽、赣三省。浙江藩司、臬司应对得当,未有流民南下从匪,奏请嘉奖,黄岩县知县杨戬……”
说道这里,杨溥自己都是一愣,因为他翻到了杨尚荆的那次“狂胜”,哪怕是仁宗的潜邸旧臣,还替仁宗皇帝背过黑锅,在大牢里一住多少年,没有什么地方任职的经验,这么多年了他也知道下面的运作方式了,这种狂胜在这个时候能摆在他的案头上,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已经查实了。
下面的人都在看着杨溥,杨溥眯缝着眼睛翻过一页来,就看见后面杨尚荆写的新式练兵法,用词浅显易懂,倒没什么之乎者也的,很显然是给那帮武将准备着的,毕竟大明朝勋贵的新生代素质参差不齐,好多去国子监就是个划水混资历,等着袭爵蒙荫的,可偏生以后五军都督府就掌握在这帮人的手里了,杨尚荆这般做法,不经意之间就让杨溥心里高看了一眼。
至于最后那个万民书……当然没有直接呈上来,就是写了一句话,“黄岩县百姓哭泣叩拜,不忍知县杨戬离任”。
当然了,杨溥要是知道杨尚荆这么写,纯粹是想装逼装不出来,绞尽脑汁鼓捣出来的文言文还没有原装的杨戬十分之一的水准,大抵是要拎着拐杖直接锤死他的。
“勉仁……有个好孙子啊。”
过了许久,杨溥这才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感慨,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离他最近的曹鼐:“你们也都看看吧。”
曹鼐双手接过了奏疏,一目十行地翻完了,将奏疏递给了马愉,自己闭着眼睛想了足足一刻钟,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我等久居中枢,不曾知晓黄岩县事体,可这杨戬自从到了黄岩县,一计一谋环环相扣,虽说有仰仗了外朝的庇佑,遮掩了些许瑕疵之嫌,在这个年岁,却也是难能可贵,果真是……不坠先太师文敏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