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一章
正统十年的大明朝,对比四夷来说,还是一个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苍蝇啊、蚊子啊之类的,在耳边嗡嗡几声是正常的,甚至咬两个包也能容忍,但是敢越界的,都是直接拍死,一巴掌拍不到,拎起苍蝇拍子之类的多拍几下,总归是能弄死的。
所以就在三月甲辰这天,北边传来了捷报,兀良哈,嗯,也就是朵颜三卫,又一次被大明精锐的边军摁在了地上狠狠一通儿摩擦,宰了多少人,也就兵部武选司那帮文官儿需要注意一下,论功行赏用,至于落在史书上,也就一个套路:“正统十年,兀良哈所部不服中原教化,寻衅北境,XXX奉旨征讨,大胜,乃归,因功……”
如果杀人不太多,这个斩首的数量干脆就不用了,如果杀的很多,那么添一句“铸京观”就成了,详细数字不回去写的,写了容易自降逼格,这就好像五百年之后,你不能直接吹嘘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有形装逼不管怎么说,都比无形装逼差了太多。
所以满朝文武异常欢喜,原本已经有些剑拔弩张的情势,也稍稍有了缓和的迹象,对外战争可以缓和内部矛盾,这是一条铁律,不过也只有战胜了才有用,战败了……死去吧。
借着这个大胜,正统皇帝朱祁镇在大朝会上表示,朕要起复王振,让其重掌司礼监:“朕的大伴,忠心报国,积劳成疾,前日里形容枯槁,朕是见之伤心,故此让他在城东皇庄之中疗养些时日,如今北方大定,正是吉时,朕心意已决,让朕的大伴重回司礼监。”
这就是乾纲独断,没有那具“众卿以为如何”,因为不论现在风光无限的内阁,还是权势滔天的司礼监,在大明朝的法理上,都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只具备建议权,不具备事实上的反驳的权力,这就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具备封驳审议的,是科道官儿,然而那帮七品上下的小瘪三,谁敢在这个当口上站出来,给皇帝添堵不成?
所以下面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前一段儿时间,大家都以为王振失势了,金英重新走上了前台,所以下面还有回转余地的,基本都在向外朝靠拢,也就相当于把王振得罪了,而王振这么个人吧,不按规矩出牌,鬼知道他重掌司礼监,重整旗鼓之后,会不会来个秋后算账。
阉人……他不是完整的人啊,内心,可是很扭曲的,万一不按规矩来,打击报复、秋后算账,拿自己不就成了死螃蟹一只了?
金英站在朱祁镇的身后,一脸的笑容,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改变,从让他掌管司礼监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这么个结局,所以他把所有能做的事儿都做了一遍,等王振重新上台了,在他老死或者病死之前,没心情、没能力弄死他,就算是大功告成。
杨溥等文官里的上层,一个个也是心里有数,这么长时间了,就算是个傻子,也能从金英的一举一动中品出个三味来,所以一个个当即跪倒在地,就想要山呼皇帝圣明。
嗯,皇帝换个秘书,私事儿嘛。
结果这帮人还没等喊“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呢,外面的天就暗了下去,朱祁镇的眉头就是一皱,刚刚想问怎么回事,就看见一个小太监带着点儿慌张地跑了进来:“陛下不好了,天狗食日了!”
按照常理说,这年月天文学虽然依旧不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学术了,但钦天监的那帮人却是术业专攻的,计算个日食还是没啥问题的,要不然史书里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次“日当食,不见,礼官请表贺”之类的字眼儿了。
然而这次日食……他娘的毫无预兆啊,说日食就日食,还赶上他朱祁镇要让王振重掌司礼监的当口上,这不是和他朱祁镇开玩笑么?日食可是大凶之兆啊,哪怕钦天监那帮神棍已经部分解读了日食的奥秘,但是作为封建帝国主义价值观的一部分,他朱祁镇也不敢说不鸟这玩意就不鸟啊。
那会被士大夫们喷的满头是血的,这个时候他要是敢举起廷杖,那会塑造出一群的青史留名,然后给自己的脑袋上挂一个昏君的帽子。
血亏。
就在朱祁镇觉得自己脑子有点儿缓不过来劲儿的时候,已经被内阁预定滚蛋,先去地方上雪藏几年,等风头过了再跑出来的那个兵科给事中姜启明,凭借着极强的求生欲望,爬出了班来,跪在地上就是一顿磕头:“陛下,臣有本奏!”
反正他也看明白了,徐晞这个兵部尚书肯定是要平稳落地了,而他这个当初弹劾徐晞的兵科给事中,肯定是要有多远滚多远了,不说北边儿戍边吧,也得去南方的烟瘴之地和那些叛苗玩躲猫猫,一个不好,肯定是要被俯卧撑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得敢一点儿让外朝大佬们很舒坦的事儿,给自己一个外调一个好地方让的机会,很显然,逮着王振这事儿喷,圣心不会愉悦,但是肯定不敢动他一根汗毛,但是外朝的大佬们开心了,他可能就要外调江南这种膏腴之地了。
当然,直接喷王振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只要不是傻逼都知道,王振冲账司礼监只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拖延个把月儿的,还是没问题的。
大殿之中很快掌上了烛火,也不知道是上面火光不够明亮,还是朱祁镇的心情着实太差,反正朱祁镇的脸上除了眼白和说话时候露出来的牙齿,剩下的地方当真是一片的漆黑:“有话便讲罢。”
跪了一地还没爬起来的大臣们互相看了一眼,心说这姜启明很有些眼色嘛,是个机灵的人,也是铁杆的外朝党羽,无论如何,今天都不能让他死在这大殿上。
所以等着姜启明喷完了那些“内廷之中要害部门之人选,还需陛下仔细斟酌”的时候,不等皇上说话,下面大臣就有爬出来磕头,大喊“此言甚善”了。
于是乎,朱祁镇的牙齿和眼白就越发地显得白了,白的发亮,白的闪耀,他心里想的就那么一句话:“吔屎啦,姜启明!”
正统十年的大明朝,对比四夷来说,还是一个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苍蝇啊、蚊子啊之类的,在耳边嗡嗡几声是正常的,甚至咬两个包也能容忍,但是敢越界的,都是直接拍死,一巴掌拍不到,拎起苍蝇拍子之类的多拍几下,总归是能弄死的。
所以就在三月甲辰这天,北边传来了捷报,兀良哈,嗯,也就是朵颜三卫,又一次被大明精锐的边军摁在了地上狠狠一通儿摩擦,宰了多少人,也就兵部武选司那帮文官儿需要注意一下,论功行赏用,至于落在史书上,也就一个套路:“正统十年,兀良哈所部不服中原教化,寻衅北境,XXX奉旨征讨,大胜,乃归,因功……”
如果杀人不太多,这个斩首的数量干脆就不用了,如果杀的很多,那么添一句“铸京观”就成了,详细数字不回去写的,写了容易自降逼格,这就好像五百年之后,你不能直接吹嘘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有形装逼不管怎么说,都比无形装逼差了太多。
所以满朝文武异常欢喜,原本已经有些剑拔弩张的情势,也稍稍有了缓和的迹象,对外战争可以缓和内部矛盾,这是一条铁律,不过也只有战胜了才有用,战败了……死去吧。
借着这个大胜,正统皇帝朱祁镇在大朝会上表示,朕要起复王振,让其重掌司礼监:“朕的大伴,忠心报国,积劳成疾,前日里形容枯槁,朕是见之伤心,故此让他在城东皇庄之中疗养些时日,如今北方大定,正是吉时,朕心意已决,让朕的大伴重回司礼监。”
这就是乾纲独断,没有那具“众卿以为如何”,因为不论现在风光无限的内阁,还是权势滔天的司礼监,在大明朝的法理上,都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只具备建议权,不具备事实上的反驳的权力,这就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具备封驳审议的,是科道官儿,然而那帮七品上下的小瘪三,谁敢在这个当口上站出来,给皇帝添堵不成?
所以下面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前一段儿时间,大家都以为王振失势了,金英重新走上了前台,所以下面还有回转余地的,基本都在向外朝靠拢,也就相当于把王振得罪了,而王振这么个人吧,不按规矩出牌,鬼知道他重掌司礼监,重整旗鼓之后,会不会来个秋后算账。
阉人……他不是完整的人啊,内心,可是很扭曲的,万一不按规矩来,打击报复、秋后算账,拿自己不就成了死螃蟹一只了?
金英站在朱祁镇的身后,一脸的笑容,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改变,从让他掌管司礼监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这么个结局,所以他把所有能做的事儿都做了一遍,等王振重新上台了,在他老死或者病死之前,没心情、没能力弄死他,就算是大功告成。
杨溥等文官里的上层,一个个也是心里有数,这么长时间了,就算是个傻子,也能从金英的一举一动中品出个三味来,所以一个个当即跪倒在地,就想要山呼皇帝圣明。
嗯,皇帝换个秘书,私事儿嘛。
结果这帮人还没等喊“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呢,外面的天就暗了下去,朱祁镇的眉头就是一皱,刚刚想问怎么回事,就看见一个小太监带着点儿慌张地跑了进来:“陛下不好了,天狗食日了!”
按照常理说,这年月天文学虽然依旧不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学术了,但钦天监的那帮人却是术业专攻的,计算个日食还是没啥问题的,要不然史书里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次“日当食,不见,礼官请表贺”之类的字眼儿了。
然而这次日食……他娘的毫无预兆啊,说日食就日食,还赶上他朱祁镇要让王振重掌司礼监的当口上,这不是和他朱祁镇开玩笑么?日食可是大凶之兆啊,哪怕钦天监那帮神棍已经部分解读了日食的奥秘,但是作为封建帝国主义价值观的一部分,他朱祁镇也不敢说不鸟这玩意就不鸟啊。
那会被士大夫们喷的满头是血的,这个时候他要是敢举起廷杖,那会塑造出一群的青史留名,然后给自己的脑袋上挂一个昏君的帽子。
血亏。
就在朱祁镇觉得自己脑子有点儿缓不过来劲儿的时候,已经被内阁预定滚蛋,先去地方上雪藏几年,等风头过了再跑出来的那个兵科给事中姜启明,凭借着极强的求生欲望,爬出了班来,跪在地上就是一顿磕头:“陛下,臣有本奏!”
反正他也看明白了,徐晞这个兵部尚书肯定是要平稳落地了,而他这个当初弹劾徐晞的兵科给事中,肯定是要有多远滚多远了,不说北边儿戍边吧,也得去南方的烟瘴之地和那些叛苗玩躲猫猫,一个不好,肯定是要被俯卧撑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得敢一点儿让外朝大佬们很舒坦的事儿,给自己一个外调一个好地方让的机会,很显然,逮着王振这事儿喷,圣心不会愉悦,但是肯定不敢动他一根汗毛,但是外朝的大佬们开心了,他可能就要外调江南这种膏腴之地了。
当然,直接喷王振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只要不是傻逼都知道,王振冲账司礼监只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拖延个把月儿的,还是没问题的。
大殿之中很快掌上了烛火,也不知道是上面火光不够明亮,还是朱祁镇的心情着实太差,反正朱祁镇的脸上除了眼白和说话时候露出来的牙齿,剩下的地方当真是一片的漆黑:“有话便讲罢。”
跪了一地还没爬起来的大臣们互相看了一眼,心说这姜启明很有些眼色嘛,是个机灵的人,也是铁杆的外朝党羽,无论如何,今天都不能让他死在这大殿上。
所以等着姜启明喷完了那些“内廷之中要害部门之人选,还需陛下仔细斟酌”的时候,不等皇上说话,下面大臣就有爬出来磕头,大喊“此言甚善”了。
于是乎,朱祁镇的牙齿和眼白就越发地显得白了,白的发亮,白的闪耀,他心里想的就那么一句话:“吔屎啦,姜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