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如今这浙江备倭、剿倭之事,是放在风口浪尖上的事情,所以焦宏焦克明这个户部右侍郎,当朝能打的、领过军的少数几个文官之一,算得上半个山头的大拿,在正月初五的时候去了杨溥的府上,大家都是心里明镜一般。
这浙江,指不定还要闹出点儿什么幺蛾子。
正月初六的时候,马愉去英国公家里拜了个年,转头有人发现,马愉又去自己的恩师家里坐了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要是消息稍微灵通一点儿的,都从空气里嗅出了不对劲儿的味道,看着几个朝中大佬的动向,仔细地分析着可能出现的转机。
而这件事,从年假放完之后,外朝几个相关的人员就开始秘密运作了。
浙江备倭都司设立这么久,拿得出手的战绩,不可能没有,不过大多都是正统九年之前的“拿得出手的战绩”,正统九年之后,尤其是杨尚荆瞎特么折腾出来一个备倭衙门、一个巡防千户所之后,那些战绩基本上就拿不出手了。
不过皇帝虽然年轻了一点儿,但他不是傻逼,他身边儿的金英更不是,要是全都拿着备倭衙门的功劳往备倭都司头上扣,肯定是要被看出来端倪的。
所以就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把往年的那些“光辉战绩”拿出来说事儿。
毕竟杨尚荆的备倭衙门虽然说职司上和李信的备倭都司有重合,但是实际上,它是隶属于南京兵部的,一些小的捷报之类的玩意,是不用上报北京的。
所以就在马愉准备和焦宏聊聊天的时候,外朝的大佬们终于算是找到了突破口。
就是前不久的沈庄之役。
原本被一通儿斥责,整个千户所减员接近三成,而且没有从南京兵部得到一定补偿的乍浦守御千户所千户,就觉着自己一瞬间从地狱升到了天堂,因为南京方面给了口,给了他一笔不小的补偿。
粮秣、刀枪、弓矢、铠甲……
数量上基本是他损失数量的三倍,相当于一个硕大的口球,直接将他的嘴给堵上了——之前被斥责的事情算是一笔勾销。
如果他是一个都指挥使,不,哪怕只是一个指挥使,他都有心和南京兵部的大佬们拍桌子,然而可悲的是,他只是个千户,正五品的小虾米,浙江沿海这十九个卫所里面至少能挑出来五十个。
所以他嘴里叼着抹了蜂蜜、甜甜的口球,留下了兴奋的泪水,而外朝的运作,也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了。
正统十一年正月癸酉,皇帝刚刚在北京城南郊祭天完了没两天,备倭都司的功绩,已经被真正地炒热了,似乎从朝臣到老百姓,都在讨论着南方的事儿。
当然了,这是假象,本质上还是一帮贤者屁事儿没有,靠着笔杆子忽悠人的、嗓门还比较大的士子在叫唤,然后外朝给一些渠道,又加了点儿东西,让他们的声音吼出来之余,还能放大一点儿银两,让人觉得这是天下人的汹汹民意罢了。
五百多年之后,玩这套最溜的叫资本,吼得凶的那一拨,叫水军,都是靠笔杆子吃饭,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民间的平头老百姓还是连个屁都不知道,只能跟着吼吼,实际上你从京师抓几个叫唤的最欢的,在茶馆听闲书的,十个里面八个不知道台州府在哪儿。
毕竟这年月,家里不说千顷良田了,百顷良田都没有,你还能被算作人?不是人,你能说出来人话么?当然不能,你只能鹦鹉学舌。
所以家产百顷良田以上的士大夫们一通儿蹦跶,基本上就代表了天下的民意,或者说,朝堂上的民意。
归根结底,还是人类不会进化惹的祸。
到了这个时候,就连外朝的某些小人物都知道事情蹊跷了,毕竟这套东西大家基本从先秦两汉开始,玩到了现在,身在局中,谁不知道是个神马情况?所以内廷接到了消息之后,金英也开始觉着不对劲了——紫禁城是个大漏勺,里面的东西能透过出来采买的小太监漏出来,外面的东西,自然也能透过采买的小太监渗透进去。
更何况,大明朝还有并不吃干饭的锦衣卫和东厂。
“备倭都司乃是正统四年,户部右侍郎焦宏上书所设,那备倭都司的李信,也不过是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货色,怎么仿佛一瞬间,朝野之中全是吹捧之声?”坐在自己的小院儿里,看着天上的星辰,金英干枯的手指翻动着,便如同道士在掐算一般。
“备倭都司,备倭衙门,在浙南有很大的重合,如今这是单单拿出来备倭都司说事,却不曾提到备倭衙门,而最近几场大胜,却均是那巡防千户所所为,和备倭都司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借着月光,看着自己干枯的手指,金英仿佛想要从那些熟悉的纹路里面看出什么东西一般:“可如今外朝热炒剿倭连捷,便是陛下,也仿佛觉得自己真个是天命所归一般,却偏生不提一句备倭衙门,这其中定有猫腻……”
知道有猫腻,可是里面到底有个什么猫腻,便是金英一时间也想不出来,焦宏坐着户部右侍郎的位子,大约已经是很久了,算得上久任了,便是不用这个功劳,混个晋升也没甚么,可是如今热炒的话题,全都放在了焦宏那个备倭都司身上,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毕竟……外朝图谋的肯定不会是一个理所应当的晋升,而应该是图谋一个更大的布局,这个布局,肯定是要建立在损害内廷威信的基础上的,毕竟天下的好处就那么多,如今已经算是分润的差不多了,再想要拿,就要从对手的手中硬抢了。
如果放在王振掌权的时候,他金英可以不想,可是事到如今,外朝再削弱内廷,就是在削弱他金英的权柄和威望了,他就是想破了脑袋,也要想下去。
说白了,还是利益攸关这四个字闹得。
如今这浙江备倭、剿倭之事,是放在风口浪尖上的事情,所以焦宏焦克明这个户部右侍郎,当朝能打的、领过军的少数几个文官之一,算得上半个山头的大拿,在正月初五的时候去了杨溥的府上,大家都是心里明镜一般。
这浙江,指不定还要闹出点儿什么幺蛾子。
正月初六的时候,马愉去英国公家里拜了个年,转头有人发现,马愉又去自己的恩师家里坐了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要是消息稍微灵通一点儿的,都从空气里嗅出了不对劲儿的味道,看着几个朝中大佬的动向,仔细地分析着可能出现的转机。
而这件事,从年假放完之后,外朝几个相关的人员就开始秘密运作了。
浙江备倭都司设立这么久,拿得出手的战绩,不可能没有,不过大多都是正统九年之前的“拿得出手的战绩”,正统九年之后,尤其是杨尚荆瞎特么折腾出来一个备倭衙门、一个巡防千户所之后,那些战绩基本上就拿不出手了。
不过皇帝虽然年轻了一点儿,但他不是傻逼,他身边儿的金英更不是,要是全都拿着备倭衙门的功劳往备倭都司头上扣,肯定是要被看出来端倪的。
所以就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把往年的那些“光辉战绩”拿出来说事儿。
毕竟杨尚荆的备倭衙门虽然说职司上和李信的备倭都司有重合,但是实际上,它是隶属于南京兵部的,一些小的捷报之类的玩意,是不用上报北京的。
所以就在马愉准备和焦宏聊聊天的时候,外朝的大佬们终于算是找到了突破口。
就是前不久的沈庄之役。
原本被一通儿斥责,整个千户所减员接近三成,而且没有从南京兵部得到一定补偿的乍浦守御千户所千户,就觉着自己一瞬间从地狱升到了天堂,因为南京方面给了口,给了他一笔不小的补偿。
粮秣、刀枪、弓矢、铠甲……
数量上基本是他损失数量的三倍,相当于一个硕大的口球,直接将他的嘴给堵上了——之前被斥责的事情算是一笔勾销。
如果他是一个都指挥使,不,哪怕只是一个指挥使,他都有心和南京兵部的大佬们拍桌子,然而可悲的是,他只是个千户,正五品的小虾米,浙江沿海这十九个卫所里面至少能挑出来五十个。
所以他嘴里叼着抹了蜂蜜、甜甜的口球,留下了兴奋的泪水,而外朝的运作,也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了。
正统十一年正月癸酉,皇帝刚刚在北京城南郊祭天完了没两天,备倭都司的功绩,已经被真正地炒热了,似乎从朝臣到老百姓,都在讨论着南方的事儿。
当然了,这是假象,本质上还是一帮贤者屁事儿没有,靠着笔杆子忽悠人的、嗓门还比较大的士子在叫唤,然后外朝给一些渠道,又加了点儿东西,让他们的声音吼出来之余,还能放大一点儿银两,让人觉得这是天下人的汹汹民意罢了。
五百多年之后,玩这套最溜的叫资本,吼得凶的那一拨,叫水军,都是靠笔杆子吃饭,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民间的平头老百姓还是连个屁都不知道,只能跟着吼吼,实际上你从京师抓几个叫唤的最欢的,在茶馆听闲书的,十个里面八个不知道台州府在哪儿。
毕竟这年月,家里不说千顷良田了,百顷良田都没有,你还能被算作人?不是人,你能说出来人话么?当然不能,你只能鹦鹉学舌。
所以家产百顷良田以上的士大夫们一通儿蹦跶,基本上就代表了天下的民意,或者说,朝堂上的民意。
归根结底,还是人类不会进化惹的祸。
到了这个时候,就连外朝的某些小人物都知道事情蹊跷了,毕竟这套东西大家基本从先秦两汉开始,玩到了现在,身在局中,谁不知道是个神马情况?所以内廷接到了消息之后,金英也开始觉着不对劲了——紫禁城是个大漏勺,里面的东西能透过出来采买的小太监漏出来,外面的东西,自然也能透过采买的小太监渗透进去。
更何况,大明朝还有并不吃干饭的锦衣卫和东厂。
“备倭都司乃是正统四年,户部右侍郎焦宏上书所设,那备倭都司的李信,也不过是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货色,怎么仿佛一瞬间,朝野之中全是吹捧之声?”坐在自己的小院儿里,看着天上的星辰,金英干枯的手指翻动着,便如同道士在掐算一般。
“备倭都司,备倭衙门,在浙南有很大的重合,如今这是单单拿出来备倭都司说事,却不曾提到备倭衙门,而最近几场大胜,却均是那巡防千户所所为,和备倭都司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借着月光,看着自己干枯的手指,金英仿佛想要从那些熟悉的纹路里面看出什么东西一般:“可如今外朝热炒剿倭连捷,便是陛下,也仿佛觉得自己真个是天命所归一般,却偏生不提一句备倭衙门,这其中定有猫腻……”
知道有猫腻,可是里面到底有个什么猫腻,便是金英一时间也想不出来,焦宏坐着户部右侍郎的位子,大约已经是很久了,算得上久任了,便是不用这个功劳,混个晋升也没甚么,可是如今热炒的话题,全都放在了焦宏那个备倭都司身上,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毕竟……外朝图谋的肯定不会是一个理所应当的晋升,而应该是图谋一个更大的布局,这个布局,肯定是要建立在损害内廷威信的基础上的,毕竟天下的好处就那么多,如今已经算是分润的差不多了,再想要拿,就要从对手的手中硬抢了。
如果放在王振掌权的时候,他金英可以不想,可是事到如今,外朝再削弱内廷,就是在削弱他金英的权柄和威望了,他就是想破了脑袋,也要想下去。
说白了,还是利益攸关这四个字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