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7章 失踪
手机阅读
但魏夫人这不过只是一个小插曲,既然想不明白,霍思宁也没放在心上,过后就将之抛诸脑后了。
她如今最要紧的事儿,是在她那家私人收藏馆开张的事儿上。
她手里面收藏的东西不少,除了她自己淘换来的东西之外,还有从东洋国立博物馆那儿盗取回来的数千件文物,这里面的每一样东西,拿出来都是极具分量的。
这些盗取回来的文物,因着陆首长出面,并未收缴归故宫博物馆,而是直接划分到了她的私人博物馆。
为了这些文物,黄振龙可以说念叨了不知道多久,肉痛到了极点,但当初霍思宁带回来的除了这几千件文物之外,还有几十件来自东洋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那些镇馆之宝虽然暂时见不得光,但都被收归国库,算是物归原主,如果不是霍思宁,别说那几千件文物,就是这几十件镇馆之宝,故宫博物院一件也讨不了好,只能远赴岛国隔着玻璃远距离观望观望,连拍照都得偷偷摸摸的。
所以黄振龙再怎么不甘心,也是懂得见好就收的,对于陆首长出面作保,将那几千件文物送给霍思宁,黄振龙也只能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
若还是在几年前,霍思宁恐怕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将这么多盗取来的文物直接展览,但如今今时不同往日,霍思宁再也不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了。
如今她身后不光有顾家陆家等大家族撑腰,还有一大批红粉的支持,有整个华国在她背后撑腰,她还真没什么好怕的。
况且,除了交给黄振龙的那几十件镇馆之宝早些年被宣扬得全世界皆知以外,剩下的这几千件文物,其实国立博物馆一直都是藏着掖着,并未拿出来见光的。
早些年华国外交部在国际上提出要求追缴当年八国联军侵略华国时带走的文物,各国都以沉默应对,根本不予理会,而东洋更是矢口否认,死不承认盗走了华国的大批文物。
所以,除了那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已经为人所熟知之外,剩下的那些文物,落到了霍思宁的手里,就没有再退回去的道理,就算东洋那边明知道这些文物是霍思宁从他们的博物馆仓库里面盗走的,如今也不得不吃下这个哑巴亏,绝对不敢嚷嚷出来。
而且,这件事经过几年的冷淡处理,东洋方面也追查不到多少蛛丝马迹,就算发现这一大批文物是东都国立博物馆失窃的赃物,霍思宁也可以来一个死不承认,只要表明这些文物是她花钱从别人手里买回来的,东洋方面就拿她半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是从哪里买来的,随口胡诌一个国家一个假供货商的名字,好了,国际大盗就是这个人,你们自己去查吧。
霍思宁的私人博物馆要开张,里面各色文物都是能够拿得出手的,但是真正的镇馆之宝,却还没有。
霍思宁倒是想拿《永乐大典》来作为噱头,但是事实上,她手里面不过有残本数卷,剩下的多是一些残页,根本不能成章。
就这些,一部分还是她当初从国立博物馆盗回来的,另外一部分,则是她从温莎瑞德的那个私人收藏室里面无意中捡漏来的。
那是霍思宁第一次温莎瑞德的私人收藏馆时,无意中见到佣人抱着一箱子废纸要扔掉,在看清楚箱子里的废纸竟然是碎烂的《永乐大典》之后,霍思宁就将那一箱子碎纸破烂给要了来。
后来回到了国内,这些碎纸霍思宁自然是交给了周世涛这位修复大师来处理,周世涛在修复文物这方面算是大拿了,到了他手里的东西,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的本来面目。
但饶是泰斗级别的周老,也自叹能力有限,那一箱子纸张,他倾尽其能事,也不过能复原十之一二,好歹拼凑出了两三卷残卷,剩下的,都是残页,无法凑成整数。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是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原名叫《文献大成》,全书一共有两万两千多卷,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但这部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传书,在战乱时期却惨遭浩劫,很多都被毁于战火,现存世仅剩下八百余卷,其中只有两百多册存于国内,剩下的都散落在世界各地。
真要论起来,霍思宁手里的这几卷残卷,也算是能立得住了,但霍思宁却觉得还不够,作为镇馆之宝,如果做不到厚重的分量和独一无二的经典,就绝对是失败的。
但如果选其他的物件,霍思宁又有些踌躇起来。
其他的文物,又有哪一件能担当得起这份重任?
她手里的好东西其实很多,宋代夜光杯,曜变天目茶碗,新莽第一泉,长信宫灯,七星龙渊剑,哪一个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历史故事,哪一件都是传世珍宝,但用来做镇馆之宝,霍思宁却总觉得还差了点火候。
但这种事儿也是急不得的事儿,只能慢慢寻访。
倒是苏青青知道霍思宁的想法之后,连连翻白眼,对于霍思宁这手握重宝而不以为然的样子很是气不过:
“你这可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手里这么多东西,随便哪一件当镇馆之宝都成,怎么到你眼里就成了什么都不是了?”
霍思宁笑了笑,也不解释,只是到底在心里开始打起了鬼主意。
那些人不是都不愿意归还华国文物吗,霍思宁琢磨着,要不再让顾叙帮忙查一查,选个目标,要实在不行就再去东洋或者那些西方列强八国联军家的博物馆里面走一遭,从人家的库房里再弄一批古董回来?
但这个想法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被一件事儿给打乱了计划。
宋孝晨和向氏兄弟在公海上遭遇了海盗,连同整艘赌船以及船上的上百位客人和工作人员尽数失去了联系,彻底从海上没有了踪迹。
本书来自
但魏夫人这不过只是一个小插曲,既然想不明白,霍思宁也没放在心上,过后就将之抛诸脑后了。
她如今最要紧的事儿,是在她那家私人收藏馆开张的事儿上。
她手里面收藏的东西不少,除了她自己淘换来的东西之外,还有从东洋国立博物馆那儿盗取回来的数千件文物,这里面的每一样东西,拿出来都是极具分量的。
这些盗取回来的文物,因着陆首长出面,并未收缴归故宫博物馆,而是直接划分到了她的私人博物馆。
为了这些文物,黄振龙可以说念叨了不知道多久,肉痛到了极点,但当初霍思宁带回来的除了这几千件文物之外,还有几十件来自东洋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那些镇馆之宝虽然暂时见不得光,但都被收归国库,算是物归原主,如果不是霍思宁,别说那几千件文物,就是这几十件镇馆之宝,故宫博物院一件也讨不了好,只能远赴岛国隔着玻璃远距离观望观望,连拍照都得偷偷摸摸的。
所以黄振龙再怎么不甘心,也是懂得见好就收的,对于陆首长出面作保,将那几千件文物送给霍思宁,黄振龙也只能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
若还是在几年前,霍思宁恐怕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将这么多盗取来的文物直接展览,但如今今时不同往日,霍思宁再也不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了。
如今她身后不光有顾家陆家等大家族撑腰,还有一大批红粉的支持,有整个华国在她背后撑腰,她还真没什么好怕的。
况且,除了交给黄振龙的那几十件镇馆之宝早些年被宣扬得全世界皆知以外,剩下的这几千件文物,其实国立博物馆一直都是藏着掖着,并未拿出来见光的。
早些年华国外交部在国际上提出要求追缴当年八国联军侵略华国时带走的文物,各国都以沉默应对,根本不予理会,而东洋更是矢口否认,死不承认盗走了华国的大批文物。
所以,除了那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已经为人所熟知之外,剩下的那些文物,落到了霍思宁的手里,就没有再退回去的道理,就算东洋那边明知道这些文物是霍思宁从他们的博物馆仓库里面盗走的,如今也不得不吃下这个哑巴亏,绝对不敢嚷嚷出来。
而且,这件事经过几年的冷淡处理,东洋方面也追查不到多少蛛丝马迹,就算发现这一大批文物是东都国立博物馆失窃的赃物,霍思宁也可以来一个死不承认,只要表明这些文物是她花钱从别人手里买回来的,东洋方面就拿她半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是从哪里买来的,随口胡诌一个国家一个假供货商的名字,好了,国际大盗就是这个人,你们自己去查吧。
霍思宁的私人博物馆要开张,里面各色文物都是能够拿得出手的,但是真正的镇馆之宝,却还没有。
霍思宁倒是想拿《永乐大典》来作为噱头,但是事实上,她手里面不过有残本数卷,剩下的多是一些残页,根本不能成章。
就这些,一部分还是她当初从国立博物馆盗回来的,另外一部分,则是她从温莎瑞德的那个私人收藏室里面无意中捡漏来的。
那是霍思宁第一次温莎瑞德的私人收藏馆时,无意中见到佣人抱着一箱子废纸要扔掉,在看清楚箱子里的废纸竟然是碎烂的《永乐大典》之后,霍思宁就将那一箱子碎纸破烂给要了来。
后来回到了国内,这些碎纸霍思宁自然是交给了周世涛这位修复大师来处理,周世涛在修复文物这方面算是大拿了,到了他手里的东西,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的本来面目。
但饶是泰斗级别的周老,也自叹能力有限,那一箱子纸张,他倾尽其能事,也不过能复原十之一二,好歹拼凑出了两三卷残卷,剩下的,都是残页,无法凑成整数。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是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原名叫《文献大成》,全书一共有两万两千多卷,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但这部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传书,在战乱时期却惨遭浩劫,很多都被毁于战火,现存世仅剩下八百余卷,其中只有两百多册存于国内,剩下的都散落在世界各地。
真要论起来,霍思宁手里的这几卷残卷,也算是能立得住了,但霍思宁却觉得还不够,作为镇馆之宝,如果做不到厚重的分量和独一无二的经典,就绝对是失败的。
但如果选其他的物件,霍思宁又有些踌躇起来。
其他的文物,又有哪一件能担当得起这份重任?
她手里的好东西其实很多,宋代夜光杯,曜变天目茶碗,新莽第一泉,长信宫灯,七星龙渊剑,哪一个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历史故事,哪一件都是传世珍宝,但用来做镇馆之宝,霍思宁却总觉得还差了点火候。
但这种事儿也是急不得的事儿,只能慢慢寻访。
倒是苏青青知道霍思宁的想法之后,连连翻白眼,对于霍思宁这手握重宝而不以为然的样子很是气不过:
“你这可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手里这么多东西,随便哪一件当镇馆之宝都成,怎么到你眼里就成了什么都不是了?”
霍思宁笑了笑,也不解释,只是到底在心里开始打起了鬼主意。
那些人不是都不愿意归还华国文物吗,霍思宁琢磨着,要不再让顾叙帮忙查一查,选个目标,要实在不行就再去东洋或者那些西方列强八国联军家的博物馆里面走一遭,从人家的库房里再弄一批古董回来?
但这个想法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被一件事儿给打乱了计划。
宋孝晨和向氏兄弟在公海上遭遇了海盗,连同整艘赌船以及船上的上百位客人和工作人员尽数失去了联系,彻底从海上没有了踪迹。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