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作者:马口铁
201 新建议
天兵在1917 作者:马口铁
201 新建议
国际共产主义通信联络处的建立,引发了无限的遐想,党内脑子比较活、政治嗅觉比较灵敏的那一部分人,似乎是意识到了点什么。不断的有人打听这个单位的具体职能,动作更快一点的,已经开始四处奔走托关系,准备在这个部门谋一个职务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工作还是比较混乱的,首先是因为党组织极大的发展,吸收了一大批新党员,这一批人中间绝大部分都是新近觉醒的工人群众,理论水平是比较低的,短时间之内要想把他们变成合格的布尔什维克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一批人也有优点,那就是充满了干劲,那真是只要组织一声令下就前赴后继悍不畏死。不过,老话也说了,欲速则不达,积极性太高了,也是干不好工作的。反正基层党组织普遍充满了浮躁的情绪,恨不得一口气就建设好共产主义。
这是基层的问题,而中层和高层问题更大,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部分政治投机份子,以及一部分政治野心家也立刻改头换面,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的队伍,他们给党组织带来的破坏比基层浮躁情绪要大得多。
这批人擅长钻营、擅长溜须拍马,简直是无孔不入。而如今的布尔什维克的干部任用原则又很僵化,类似于苏联后来的官册制度,也就是所谓的“登记—监督任命官员名册”,说白了,只有进入到这个名册中的人才能当官。而且一旦成功当官,其权力几乎是毫无限制的。
历史上的1923年11月12日,苏联中央组织局专门通过了一个决议。其中有两个任命官员的名册,第一号名册由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直接提名和任命,收录了3500个最重要的职位,第2号名册由部门提名,预先通知中央委员会等级分配后同意这些提名。再由部门任命,这里确定了1500个职位。
这一项制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权力太大又缺乏监督机制,产生问题也就是不可避免了。不过这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问题,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官册制度的诞生,也是有历史背景的。
以前说过,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之前,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也就是数万人,而且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几乎所有的党员都是经过层层考验和选拔的精英。
但是到了1918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数量几乎是爆炸性的在增长。相当多数的新党员素质是不合格的,但是为了革命为了壮大力量,也只能让他们先加入进来。不过这些新加入的党员中的绝大部分不管是能力、品质都不适合领导工作。
而随着苏维埃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又需要有自己人去接管权力,于是乎问题就出现了。被群众选举出来的那一批新的党员干部,虽然群众基础不错。但是能力实在不足,根本就不足以完全阻止赋予他们的任务。所以,也只能挑选出一批有能力的人去干实事,这就是官册制度诞生的原因。
应该说这也是迫不得已的,连列宁自己一开始在讲组织干部任用原则的时候,也是优先强调民主的,但是民主选拔干部的最大问题就是——声望高不等于能力强,受拥戴不等于真的了解布尔斯维克的革命路线。
而且这批民主干部因为是被拥戴出来的,对拥戴自己的基层群众十分关心,几乎是对他们言听计从。群众说往左那就往左。说往右那就往右。
问题是,局部的利益有时候不一定跟全局的利益是一致的,每每基层为了维护自己的小集团利益,就会跟大集体和中央的路线南辕北辙,至少也是冲突不断。
所以到了1918年的春天。被民主选拔出的干部折腾得都有些神经质的党中央实在是无法忍受了。就开始修正当时组织工作的总体方针。当然,并不是说完全不讲民主了。布尔什维克一直主张民主集中制度,只不过在此之前是民主大于集中,而现在改成了集中大于民主,也就是在强化中央的指导权力。
连导师大人自己都说:“委派拥有独裁者无限权力的个别人员的这种办法,是同苏维埃政权的根本原则相一致的。”这也就是西方学者说的,列宁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所谓走上独裁道路。
实际上,根本原因还是迫不得已,干部素质差,下面的人老是搞小山头主义,老是跟中央的方针路线唱反调,不强调集中,根本就没办法做事了。
按照列宁的本意,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按照他老人家的想法,赶紧加强干部教育,赶紧的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干部,然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重新恢复到民主集中的正确道路上去。
问题是,导师大人就没等到这一天,1918年遇刺,19年、20年忙着打内战,顾不上这一头,21年忙着搞经济,22年身体就完全垮掉了,然后他老人家也就是彻底的被架空了,民主集中自然是不了了之。
而斯大林是彻底拥护权力集中的,而且他手下一大批心腹都是官册制度的受益者,怎么可能去反对这个制度?于是乎,苏联的干部选拔就开始在错误的道路上开快车了。
什么官僚主义、腐败,完全都无法避免。根据1992年苏联历史档案大规模解密后,苏联契卡—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档案披露出来的绝密材料——1921年共判处贪污贿赂罪6961起;1922年判处贪污贿赂32587件。再往后面的那些年份,自然是更加不用说了,否则捷尔任斯基死之前也不会那么嘶声力竭的强调要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了。
说了这么一大堆,无非是让大家了解一下苏联的干部选拔制度,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一个新成立的联络处,会有那么多人动心。
现在,虽然官册制度很没有正式形成,但是导师大人已经开始整顿干部秩序了。一大批能力有限或者是喜欢跟中央唱反调、同情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以及布哈林集团的骨干分子就被解除了领导岗位。
而这么一大批被调整下来的不合格干部,以及一部分没有获得职位的老革命自然不想就此终老一身,那可都是对权力望眼欲穿,你说他们能不上心吗?
当然,也有不上心的人。比如说某仙人,在得知了要成立国际共产主义通信联络处之后,他对此完全嗤之以鼻。对于前来看望他的斯维尔德洛夫直言不讳的说道:“雅科夫同志,你没有提名我是对的,对这个机构我完全没兴趣!”
是的,虽然斯维尔德洛夫是通过深思熟虑才做出不插足通信联络处的决定。但是在外人看来。小斯这种做法可不算聪明,虽然非正式代表有点鸡肋,如今大批的干部都在找出路,您怎么就眼睁睁的放过了这个机会呢?就算您没兴趣也得为大家谋个出路吧?
尤其是不少人觉得,斯维尔德洛夫作为提案发起者,如果他去抢这个位置,怎么也得给一个正式代表的位置。您完全可以为安德烈同志争取一下嘛!
倒不是某仙人很得人心,而是大家伙都觉得,安德烈同志重伤了,一时半会儿是好不了了,是没办法开展工作的。那么他屁股地下的那几个重要的位置就必须另派得力的人选去顶替吧?
当然,安德烈同志的功绩很大,不能让功臣寒心,那么给他一个体面的二线职务,换取他将那些不太体面的一线职务交出来,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嘛!否则那些重要的工作不是劝耽搁了!
这个年月的人还就是那么实际。尤其是干部任用大调整的时候,各方面的头头脑脑为了谋一个出路,是无所不用其极,而这也就决定了,当这些人获得一个职位之后。肯定是不乐意交出来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能上不能下,下去了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斯维尔德洛夫之所以不提名某仙人,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某人虽然在中央委员会里没有字号,但是所掌控的几个职务,可是一点儿都不小,不光不小,还非常关键。不管是特科还是契卡都非常的重要,能在这两个关键部门里拥有不小的势力,那绝对是一大臂助。
斯维尔德洛夫当然不会干自断臂膀的蠢事,如果真的提名了某仙人,那么下面的人绝对要歪嘴,那么某人必然要交出部分职务。拿鸡肋去换实权职务,小斯没有那么蠢。
所以他干脆的不吭声,不过他对外可以不吭声,对内还是要对某仙人有一个交代的,以某仙人的功劳完全配得上提名,而他却没有提,小斯担心某人心里会有什么想法和意见,这就跑去做解释工作了。
李晓峰会有意见吗?肯定不会有,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不管是什么通信联络处还是共产国际,那确实都是鸡肋和傀儡,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都当过共产国际的头头,他们利用好了这份影响力,干倒了斯大林吗?
斯大林只是动了动小指头,就收拾了这两个蠢货,可见共产国际是多么的虚有其表了。李晓峰得长清楚,这个机构那就是苏联老大哥指挥、干涉和支配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工具而已。历史上这个机构错误比正确多,负面作用强过正面作用,而且一旦核心领导认为这个机构存在不符合俄国的利益了,那随时就可以解散。
历史上的共产国际不就是43年解散的,不就是斯大林觉得这个机构有些碍眼,妨碍他跟英美盟国的之间的关系,对他争取美国的援助有负面影响,于是一句话就让它完蛋了。让李晓峰去这么一狗屁机构上班,他还觉得丢人呢!
“粮食安全的运抵彼得格勒了吗?”李晓峰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实际上他更想问的是,中央什么时候兑现承诺。把矿场划给他。
斯维尔德洛夫微微一笑,刚才他还有点担心某人是心口不一,只是嘴上说对通信联络处没兴趣,不过当某人急吼吼的问粮食问题,他就知道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红鹰团已经抵达了维堡市。开始保护北方贸易公司的仓库和码头,第一批粮食正源源不断的运往彼得格勒,”说到这里,连斯维尔德洛夫都忍不住高兴了起来。
随着这一批粮食及时的运抵彼得格勒,初步缓解了缺粮的局面,尤其是普通群众。一直连最低口粮配额都领不全的他们,猛然之间能吃饱了,你说能不高兴。而只要他们高兴了,任何危及都不可能存在。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粮食能一直这么稳定的供应下去。如果这只是昙花一现,那么迟早还会出问题。
所以在短暂的高兴之后,斯维尔德洛夫很严肃的问道:“安德烈,进口粮食的渠道能一直维持下去吗?”
实话实说,哪怕之前斯维尔德洛夫在政治局上打了包票,但他心里还是没底的,所以。现在某人醒了,他一定要问个明白。
李晓峰也知道斯维尔德洛夫在担心什么,不过这样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有他这个仙人有聚宝盆在,进口粮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反正英国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又不能封锁他这个仙人,怕什么?
“我只能这么说,”李晓峰也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比较正经,“我们现在进口粮食的渠道是非常保险的,半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李晓峰为什么只保证半年呢?这也是有原因的,粮食都是埃里克森在南美主要的几个产粮国家采购的。比如说阿根廷、巴西和秘鲁。购买的粮食,名义上是储存了起来,并没有运出国境。暂时应该不会引起美国和英国的注意。
但是,英国人和美国佬也不傻啊,他们在俄国是有情报机关的。哪怕大部分都被某仙人摧毁了,但是反应一点俄国的现状还是没有问题的。想必,英国人和美国人很快就会注意到,缺粮的俄国忽然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必然要追查粮食是哪来的。
虽然李晓峰已经吩咐埃里克森做了一些掩饰,但是只要美国人和英国人认真去查,那就一定能发现问题。虽然他们依然不能卡死运输渠道。但是他们可以从源头上下手,可以给这几国政府施加压力,让埃里克森买不到粮食。
按照李晓峰的估计,英国人和美国人从察觉不对到查明真相,恐怕只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暂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超过了,那就很难说了。
所以,李晓峰必须让政治局早做一点准备,尽量的抢时间多进口一点粮食,如果在半年之内能囤积足够多的粮食,那么就能将1918年和1919年对付过去。
“加大进口?”斯维尔德洛夫有些为难了,实话实说,他也愿意尽量多的进口粮食,问题是,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为什么?进口粮食又不是免费的,中央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作为一个曾经的粮食出口大国,俄国的外汇大部分都是出口粮食换回来的。而现在,这些外汇大部分都被一战消耗得干干净净,而国内的烂摊子又到处要花钱。没有钱,谈什么大量进口粮食?
“我国还是有很多资源的,完全可以先拿一部分来换取粮食嘛!”李晓峰赶紧说道。
不过斯维尔德洛夫却依然眉头紧锁,这个口子他真心不敢随便开,上一次的五千吨粮食换矿场,在中央就引起过非议,如果不是粮食危机迫在眉睫,中央委员会就不可能同意。而现在,要想进口更多的粮食,那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中央委员会还不闹翻天啊!
李晓峰看出了斯维尔德洛夫的犹豫,立刻说道:“这个事儿有什么好犹豫的,拿一部分矿场换取我们所必须的资源,就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只要粮食问题解决了,必然可以稳固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声望。这也是间接的保卫革命的果实,有什么不好!”
小斯依然很犹豫:“但是跟资产阶级做交易,这多少有点……”
李晓峰急了,从病床上支起身体,大声说道:“不做交易哪来的粮食?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危机爆发就是正确的?退一步说,这对我们没有任何损害嘛,难道资产阶级还能把我们的矿场搬回他们家里?他们还能带着我们的矿场跑路?”
斯维尔德洛夫有些哑口无言,虽然他觉得某仙人说的有道理,但是有道理和能不能这么去做,那完全就是两回事了。他仔细的琢磨了一段,良久才说道:“你的意见是很有建设性的,但是不宜操之过急,我们的一部分同志思想是比较教条话的,而且大部分群众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容我向列宁同志反应,先内部讨论,如果政治局能够通过,再做中央委员会的工作吧!”
ps:首先感谢qgaoqi821216同志的支持,其次祝您以及其他一直支持本书的所有读者阖家欢乐、新春愉快!
201 新建议
201 新建议
201 新建议
天兵在1917 作者:马口铁
201 新建议
国际共产主义通信联络处的建立,引发了无限的遐想,党内脑子比较活、政治嗅觉比较灵敏的那一部分人,似乎是意识到了点什么。不断的有人打听这个单位的具体职能,动作更快一点的,已经开始四处奔走托关系,准备在这个部门谋一个职务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工作还是比较混乱的,首先是因为党组织极大的发展,吸收了一大批新党员,这一批人中间绝大部分都是新近觉醒的工人群众,理论水平是比较低的,短时间之内要想把他们变成合格的布尔什维克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一批人也有优点,那就是充满了干劲,那真是只要组织一声令下就前赴后继悍不畏死。不过,老话也说了,欲速则不达,积极性太高了,也是干不好工作的。反正基层党组织普遍充满了浮躁的情绪,恨不得一口气就建设好共产主义。
这是基层的问题,而中层和高层问题更大,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部分政治投机份子,以及一部分政治野心家也立刻改头换面,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的队伍,他们给党组织带来的破坏比基层浮躁情绪要大得多。
这批人擅长钻营、擅长溜须拍马,简直是无孔不入。而如今的布尔什维克的干部任用原则又很僵化,类似于苏联后来的官册制度,也就是所谓的“登记—监督任命官员名册”,说白了,只有进入到这个名册中的人才能当官。而且一旦成功当官,其权力几乎是毫无限制的。
历史上的1923年11月12日,苏联中央组织局专门通过了一个决议。其中有两个任命官员的名册,第一号名册由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直接提名和任命,收录了3500个最重要的职位,第2号名册由部门提名,预先通知中央委员会等级分配后同意这些提名。再由部门任命,这里确定了1500个职位。
这一项制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权力太大又缺乏监督机制,产生问题也就是不可避免了。不过这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问题,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官册制度的诞生,也是有历史背景的。
以前说过,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之前,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也就是数万人,而且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几乎所有的党员都是经过层层考验和选拔的精英。
但是到了1918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数量几乎是爆炸性的在增长。相当多数的新党员素质是不合格的,但是为了革命为了壮大力量,也只能让他们先加入进来。不过这些新加入的党员中的绝大部分不管是能力、品质都不适合领导工作。
而随着苏维埃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又需要有自己人去接管权力,于是乎问题就出现了。被群众选举出来的那一批新的党员干部,虽然群众基础不错。但是能力实在不足,根本就不足以完全阻止赋予他们的任务。所以,也只能挑选出一批有能力的人去干实事,这就是官册制度诞生的原因。
应该说这也是迫不得已的,连列宁自己一开始在讲组织干部任用原则的时候,也是优先强调民主的,但是民主选拔干部的最大问题就是——声望高不等于能力强,受拥戴不等于真的了解布尔斯维克的革命路线。
而且这批民主干部因为是被拥戴出来的,对拥戴自己的基层群众十分关心,几乎是对他们言听计从。群众说往左那就往左。说往右那就往右。
问题是,局部的利益有时候不一定跟全局的利益是一致的,每每基层为了维护自己的小集团利益,就会跟大集体和中央的路线南辕北辙,至少也是冲突不断。
所以到了1918年的春天。被民主选拔出的干部折腾得都有些神经质的党中央实在是无法忍受了。就开始修正当时组织工作的总体方针。当然,并不是说完全不讲民主了。布尔什维克一直主张民主集中制度,只不过在此之前是民主大于集中,而现在改成了集中大于民主,也就是在强化中央的指导权力。
连导师大人自己都说:“委派拥有独裁者无限权力的个别人员的这种办法,是同苏维埃政权的根本原则相一致的。”这也就是西方学者说的,列宁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所谓走上独裁道路。
实际上,根本原因还是迫不得已,干部素质差,下面的人老是搞小山头主义,老是跟中央的方针路线唱反调,不强调集中,根本就没办法做事了。
按照列宁的本意,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按照他老人家的想法,赶紧加强干部教育,赶紧的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干部,然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重新恢复到民主集中的正确道路上去。
问题是,导师大人就没等到这一天,1918年遇刺,19年、20年忙着打内战,顾不上这一头,21年忙着搞经济,22年身体就完全垮掉了,然后他老人家也就是彻底的被架空了,民主集中自然是不了了之。
而斯大林是彻底拥护权力集中的,而且他手下一大批心腹都是官册制度的受益者,怎么可能去反对这个制度?于是乎,苏联的干部选拔就开始在错误的道路上开快车了。
什么官僚主义、腐败,完全都无法避免。根据1992年苏联历史档案大规模解密后,苏联契卡—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档案披露出来的绝密材料——1921年共判处贪污贿赂罪6961起;1922年判处贪污贿赂32587件。再往后面的那些年份,自然是更加不用说了,否则捷尔任斯基死之前也不会那么嘶声力竭的强调要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了。
说了这么一大堆,无非是让大家了解一下苏联的干部选拔制度,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一个新成立的联络处,会有那么多人动心。
现在,虽然官册制度很没有正式形成,但是导师大人已经开始整顿干部秩序了。一大批能力有限或者是喜欢跟中央唱反调、同情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以及布哈林集团的骨干分子就被解除了领导岗位。
而这么一大批被调整下来的不合格干部,以及一部分没有获得职位的老革命自然不想就此终老一身,那可都是对权力望眼欲穿,你说他们能不上心吗?
当然,也有不上心的人。比如说某仙人,在得知了要成立国际共产主义通信联络处之后,他对此完全嗤之以鼻。对于前来看望他的斯维尔德洛夫直言不讳的说道:“雅科夫同志,你没有提名我是对的,对这个机构我完全没兴趣!”
是的,虽然斯维尔德洛夫是通过深思熟虑才做出不插足通信联络处的决定。但是在外人看来。小斯这种做法可不算聪明,虽然非正式代表有点鸡肋,如今大批的干部都在找出路,您怎么就眼睁睁的放过了这个机会呢?就算您没兴趣也得为大家谋个出路吧?
尤其是不少人觉得,斯维尔德洛夫作为提案发起者,如果他去抢这个位置,怎么也得给一个正式代表的位置。您完全可以为安德烈同志争取一下嘛!
倒不是某仙人很得人心,而是大家伙都觉得,安德烈同志重伤了,一时半会儿是好不了了,是没办法开展工作的。那么他屁股地下的那几个重要的位置就必须另派得力的人选去顶替吧?
当然,安德烈同志的功绩很大,不能让功臣寒心,那么给他一个体面的二线职务,换取他将那些不太体面的一线职务交出来,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嘛!否则那些重要的工作不是劝耽搁了!
这个年月的人还就是那么实际。尤其是干部任用大调整的时候,各方面的头头脑脑为了谋一个出路,是无所不用其极,而这也就决定了,当这些人获得一个职位之后。肯定是不乐意交出来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能上不能下,下去了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斯维尔德洛夫之所以不提名某仙人,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某人虽然在中央委员会里没有字号,但是所掌控的几个职务,可是一点儿都不小,不光不小,还非常关键。不管是特科还是契卡都非常的重要,能在这两个关键部门里拥有不小的势力,那绝对是一大臂助。
斯维尔德洛夫当然不会干自断臂膀的蠢事,如果真的提名了某仙人,那么下面的人绝对要歪嘴,那么某人必然要交出部分职务。拿鸡肋去换实权职务,小斯没有那么蠢。
所以他干脆的不吭声,不过他对外可以不吭声,对内还是要对某仙人有一个交代的,以某仙人的功劳完全配得上提名,而他却没有提,小斯担心某人心里会有什么想法和意见,这就跑去做解释工作了。
李晓峰会有意见吗?肯定不会有,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不管是什么通信联络处还是共产国际,那确实都是鸡肋和傀儡,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都当过共产国际的头头,他们利用好了这份影响力,干倒了斯大林吗?
斯大林只是动了动小指头,就收拾了这两个蠢货,可见共产国际是多么的虚有其表了。李晓峰得长清楚,这个机构那就是苏联老大哥指挥、干涉和支配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工具而已。历史上这个机构错误比正确多,负面作用强过正面作用,而且一旦核心领导认为这个机构存在不符合俄国的利益了,那随时就可以解散。
历史上的共产国际不就是43年解散的,不就是斯大林觉得这个机构有些碍眼,妨碍他跟英美盟国的之间的关系,对他争取美国的援助有负面影响,于是一句话就让它完蛋了。让李晓峰去这么一狗屁机构上班,他还觉得丢人呢!
“粮食安全的运抵彼得格勒了吗?”李晓峰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实际上他更想问的是,中央什么时候兑现承诺。把矿场划给他。
斯维尔德洛夫微微一笑,刚才他还有点担心某人是心口不一,只是嘴上说对通信联络处没兴趣,不过当某人急吼吼的问粮食问题,他就知道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红鹰团已经抵达了维堡市。开始保护北方贸易公司的仓库和码头,第一批粮食正源源不断的运往彼得格勒,”说到这里,连斯维尔德洛夫都忍不住高兴了起来。
随着这一批粮食及时的运抵彼得格勒,初步缓解了缺粮的局面,尤其是普通群众。一直连最低口粮配额都领不全的他们,猛然之间能吃饱了,你说能不高兴。而只要他们高兴了,任何危及都不可能存在。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粮食能一直这么稳定的供应下去。如果这只是昙花一现,那么迟早还会出问题。
所以在短暂的高兴之后,斯维尔德洛夫很严肃的问道:“安德烈,进口粮食的渠道能一直维持下去吗?”
实话实说,哪怕之前斯维尔德洛夫在政治局上打了包票,但他心里还是没底的,所以。现在某人醒了,他一定要问个明白。
李晓峰也知道斯维尔德洛夫在担心什么,不过这样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有他这个仙人有聚宝盆在,进口粮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反正英国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又不能封锁他这个仙人,怕什么?
“我只能这么说,”李晓峰也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比较正经,“我们现在进口粮食的渠道是非常保险的,半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李晓峰为什么只保证半年呢?这也是有原因的,粮食都是埃里克森在南美主要的几个产粮国家采购的。比如说阿根廷、巴西和秘鲁。购买的粮食,名义上是储存了起来,并没有运出国境。暂时应该不会引起美国和英国的注意。
但是,英国人和美国佬也不傻啊,他们在俄国是有情报机关的。哪怕大部分都被某仙人摧毁了,但是反应一点俄国的现状还是没有问题的。想必,英国人和美国人很快就会注意到,缺粮的俄国忽然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必然要追查粮食是哪来的。
虽然李晓峰已经吩咐埃里克森做了一些掩饰,但是只要美国人和英国人认真去查,那就一定能发现问题。虽然他们依然不能卡死运输渠道。但是他们可以从源头上下手,可以给这几国政府施加压力,让埃里克森买不到粮食。
按照李晓峰的估计,英国人和美国人从察觉不对到查明真相,恐怕只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暂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超过了,那就很难说了。
所以,李晓峰必须让政治局早做一点准备,尽量的抢时间多进口一点粮食,如果在半年之内能囤积足够多的粮食,那么就能将1918年和1919年对付过去。
“加大进口?”斯维尔德洛夫有些为难了,实话实说,他也愿意尽量多的进口粮食,问题是,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为什么?进口粮食又不是免费的,中央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作为一个曾经的粮食出口大国,俄国的外汇大部分都是出口粮食换回来的。而现在,这些外汇大部分都被一战消耗得干干净净,而国内的烂摊子又到处要花钱。没有钱,谈什么大量进口粮食?
“我国还是有很多资源的,完全可以先拿一部分来换取粮食嘛!”李晓峰赶紧说道。
不过斯维尔德洛夫却依然眉头紧锁,这个口子他真心不敢随便开,上一次的五千吨粮食换矿场,在中央就引起过非议,如果不是粮食危机迫在眉睫,中央委员会就不可能同意。而现在,要想进口更多的粮食,那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中央委员会还不闹翻天啊!
李晓峰看出了斯维尔德洛夫的犹豫,立刻说道:“这个事儿有什么好犹豫的,拿一部分矿场换取我们所必须的资源,就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只要粮食问题解决了,必然可以稳固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声望。这也是间接的保卫革命的果实,有什么不好!”
小斯依然很犹豫:“但是跟资产阶级做交易,这多少有点……”
李晓峰急了,从病床上支起身体,大声说道:“不做交易哪来的粮食?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危机爆发就是正确的?退一步说,这对我们没有任何损害嘛,难道资产阶级还能把我们的矿场搬回他们家里?他们还能带着我们的矿场跑路?”
斯维尔德洛夫有些哑口无言,虽然他觉得某仙人说的有道理,但是有道理和能不能这么去做,那完全就是两回事了。他仔细的琢磨了一段,良久才说道:“你的意见是很有建设性的,但是不宜操之过急,我们的一部分同志思想是比较教条话的,而且大部分群众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容我向列宁同志反应,先内部讨论,如果政治局能够通过,再做中央委员会的工作吧!”
ps:首先感谢qgaoqi821216同志的支持,其次祝您以及其他一直支持本书的所有读者阖家欢乐、新春愉快!
201 新建议
201 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