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就是四百美金出去了,咱们只剩下一千九百多美金了;吃饭要钱,付房租要钱,这点钱可用不了多久,要不再等等?”一谈起钱,郭燕又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你瞅瞅这是人住的地方吗?一天到晚连个阳光都见不到,又冷又潮湿的,这要是住的久了,非得得关节炎不可!再说了,混在这儿的都是些什么人?要是那天出点事儿,可就不是钱的事儿了!咱还是早点搬出去吧!”沈隆劝道,“不就是钱么,花了咱再挣。”
“可是……可是……”郭燕陷入纠结之中,她当然想要更好的生活,要不然也不会放弃交响乐团的工作,不远万里跑到美国来了。
“没啥可是的,今个儿咱不去林肯艺术中心了,你收拾收拾换身衣服,咱先去湘院楼吃点油条,喝点豆浆,然后就去找房子!”沈隆一锤定音。
半个小时后,他俩出现在湘院楼里,阿春热情地迎了上来,“王先生,王太太,你们可是好久没过来了,今天想吃点什么?”
“给来点豆浆油条吧,有包子也行,这些天老是啃鸡翅吃汉堡,可是想吃这些的不行。”沈隆带着郭燕到窗边坐下,不一会儿就给送来了一笼包子,两碗豆浆,几根油条,阿春还特意让人给他们送了点咸菜。
“呦,听口音是江浙那边的?”等服务员把早餐送过来,听了他的口音后沈隆问道,他们来得稍微有点晚,现在店里吃早餐的客人都快散了,于是沈隆干脆邀请他坐下聊会儿,这些天接触的都是老外,他也挺想和中国人说几句的。
在征得了阿春的同意后,服务员小李坐了下来,他一报身份来历,倒是把郭燕吓了一跳,人家小李还是学海洋生物的硕士,苦读五年拿到了文凭,却只能在这里端盘子刷碗。
“嗨,我这算啥,老板娘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高材生呢!受不了洋人的气,才改行做了生意,我算是瞅明白了,这美国再好,他也是美国人的,可不是咱们中国人的,咱要想在美国混好,可是不容易。”小李的脸上满是沧桑和感慨。
“那干嘛不回国去?就凭你这美国硕士的学历,到那个学校也得把你供起来啊?”等过个一二十年,你就是这一领域的学阀头目了,要啥没有?
“出去那天,我就发誓,打死也不回去了!你要说在美国混出头了,衣锦还乡回去看看还成,可你瞅我现在的样子,好意思回去么?”小李摊开双手,“我家人还不知道我在美国刷盘子呢,他们都以为我在这边享福,我要是回去了怎么和他们说?”
这也是实情,如今这个年代,谁也无法想象日后的中国会发展地这么快,当初那些远不如他们的同学,留在了中国,许多都乘上了这股子东风,走到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位置;只是眼下,中国和美国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所以小李那怕窝在湘院楼刷盘子,也不愿意回到中国去,因为就算是刷盘子,也比在国内当大学教授赚得多。
“王哥你们算是开了个好头,依我看啊,得先抓紧时间把绿卡拿下来,然后想办法入籍,要是将来能成美国人,那可是光宗耀祖了!”小李反而转过来开始劝他们了。
“嗯,绿卡要拿,要不然很多事情都不好办,不过美国国籍就算了吧,日后我还想回去呢。”沈隆早有打算,对熟知后世发展的他来说,美国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
“起明?”郭燕愣住了,我们费劲千辛万苦才出来,干嘛要回去啊?小李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竟然有到了美国还想回去的?
“我就这么一说而已,绿卡和美国国籍那有那么好拿啊。”沈隆并没有解释,这事儿说起来太麻烦,还是等将来用事实说话吧。
“小李,我觉得啊,你现在就算是刷盘子,也别把以前学的东西放下了,将来总归会有用处的。”这会功夫,沈隆和郭燕也吃完了,他起身离开的时候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只是看小李的样子,似乎并没有听进去。
“Taxi!”从湘院楼出来,沈隆拦了一辆出租车,报上自己想去的地址,“去格林威治村麦克道格街!”
“起明,那是啥地方啊?咱不是出来找房子么?我瞅着湘院楼这条街不就有房子出租?咱们租在这儿不好么?周围都是中国人,平时不愁没人说话,吃饭也方便。”郭燕有些不解,明明有这么好的地方,为啥不在这儿找房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咱既然想在音乐圈混出名堂来,就得去音乐家扎堆的地方;在这儿平时的日子是舒坦了,可对未来发展毫无帮助,甚至还影响咱们学英语,天天都有人和你用中文聊天,那有锻炼的机会啊?”
“这格林威治村是纽约艺术家的集中区域,亨利-詹姆斯、艾伦-坡、尤金、奥尼尔都在这里写下他们的名著;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这些摇滚歌手也在这里住过;演过《教父》的罗伯特-德尼罗和艾尔-帕西诺当年也曾经在这里面的小剧场表演……”沈隆给郭燕普及着格林威治村的来历。
事实上,格林威治村也不缺少中国人的身影,来自京城的艾未未、陈凯歌,来自宝岛的李安,来自魔都的陈丹青、陈逸飞,当然还有来自湘南的谭盾。
谭盾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年之久,他也和沈隆一样靠卖艺为生,也选择了和沈隆一样的道路,用一些东方色彩的音乐来吸引路人。
谭盾还在这里遇到了爱情,他与太太在异国街头相遇,然后一秒钟相爱,两小时后求婚,十小时后就住到了一起。
一路给郭燕说着格林威治村的各种传奇,直到出租车司机的声音将他们打断,“先生,格林威治村到了。”
从车上下来,一个由红砖楼房组成的社区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就是纽约艺术家聚集中心——格林威治村。
“你瞅瞅这是人住的地方吗?一天到晚连个阳光都见不到,又冷又潮湿的,这要是住的久了,非得得关节炎不可!再说了,混在这儿的都是些什么人?要是那天出点事儿,可就不是钱的事儿了!咱还是早点搬出去吧!”沈隆劝道,“不就是钱么,花了咱再挣。”
“可是……可是……”郭燕陷入纠结之中,她当然想要更好的生活,要不然也不会放弃交响乐团的工作,不远万里跑到美国来了。
“没啥可是的,今个儿咱不去林肯艺术中心了,你收拾收拾换身衣服,咱先去湘院楼吃点油条,喝点豆浆,然后就去找房子!”沈隆一锤定音。
半个小时后,他俩出现在湘院楼里,阿春热情地迎了上来,“王先生,王太太,你们可是好久没过来了,今天想吃点什么?”
“给来点豆浆油条吧,有包子也行,这些天老是啃鸡翅吃汉堡,可是想吃这些的不行。”沈隆带着郭燕到窗边坐下,不一会儿就给送来了一笼包子,两碗豆浆,几根油条,阿春还特意让人给他们送了点咸菜。
“呦,听口音是江浙那边的?”等服务员把早餐送过来,听了他的口音后沈隆问道,他们来得稍微有点晚,现在店里吃早餐的客人都快散了,于是沈隆干脆邀请他坐下聊会儿,这些天接触的都是老外,他也挺想和中国人说几句的。
在征得了阿春的同意后,服务员小李坐了下来,他一报身份来历,倒是把郭燕吓了一跳,人家小李还是学海洋生物的硕士,苦读五年拿到了文凭,却只能在这里端盘子刷碗。
“嗨,我这算啥,老板娘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高材生呢!受不了洋人的气,才改行做了生意,我算是瞅明白了,这美国再好,他也是美国人的,可不是咱们中国人的,咱要想在美国混好,可是不容易。”小李的脸上满是沧桑和感慨。
“那干嘛不回国去?就凭你这美国硕士的学历,到那个学校也得把你供起来啊?”等过个一二十年,你就是这一领域的学阀头目了,要啥没有?
“出去那天,我就发誓,打死也不回去了!你要说在美国混出头了,衣锦还乡回去看看还成,可你瞅我现在的样子,好意思回去么?”小李摊开双手,“我家人还不知道我在美国刷盘子呢,他们都以为我在这边享福,我要是回去了怎么和他们说?”
这也是实情,如今这个年代,谁也无法想象日后的中国会发展地这么快,当初那些远不如他们的同学,留在了中国,许多都乘上了这股子东风,走到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位置;只是眼下,中国和美国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所以小李那怕窝在湘院楼刷盘子,也不愿意回到中国去,因为就算是刷盘子,也比在国内当大学教授赚得多。
“王哥你们算是开了个好头,依我看啊,得先抓紧时间把绿卡拿下来,然后想办法入籍,要是将来能成美国人,那可是光宗耀祖了!”小李反而转过来开始劝他们了。
“嗯,绿卡要拿,要不然很多事情都不好办,不过美国国籍就算了吧,日后我还想回去呢。”沈隆早有打算,对熟知后世发展的他来说,美国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
“起明?”郭燕愣住了,我们费劲千辛万苦才出来,干嘛要回去啊?小李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竟然有到了美国还想回去的?
“我就这么一说而已,绿卡和美国国籍那有那么好拿啊。”沈隆并没有解释,这事儿说起来太麻烦,还是等将来用事实说话吧。
“小李,我觉得啊,你现在就算是刷盘子,也别把以前学的东西放下了,将来总归会有用处的。”这会功夫,沈隆和郭燕也吃完了,他起身离开的时候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只是看小李的样子,似乎并没有听进去。
“Taxi!”从湘院楼出来,沈隆拦了一辆出租车,报上自己想去的地址,“去格林威治村麦克道格街!”
“起明,那是啥地方啊?咱不是出来找房子么?我瞅着湘院楼这条街不就有房子出租?咱们租在这儿不好么?周围都是中国人,平时不愁没人说话,吃饭也方便。”郭燕有些不解,明明有这么好的地方,为啥不在这儿找房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咱既然想在音乐圈混出名堂来,就得去音乐家扎堆的地方;在这儿平时的日子是舒坦了,可对未来发展毫无帮助,甚至还影响咱们学英语,天天都有人和你用中文聊天,那有锻炼的机会啊?”
“这格林威治村是纽约艺术家的集中区域,亨利-詹姆斯、艾伦-坡、尤金、奥尼尔都在这里写下他们的名著;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这些摇滚歌手也在这里住过;演过《教父》的罗伯特-德尼罗和艾尔-帕西诺当年也曾经在这里面的小剧场表演……”沈隆给郭燕普及着格林威治村的来历。
事实上,格林威治村也不缺少中国人的身影,来自京城的艾未未、陈凯歌,来自宝岛的李安,来自魔都的陈丹青、陈逸飞,当然还有来自湘南的谭盾。
谭盾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年之久,他也和沈隆一样靠卖艺为生,也选择了和沈隆一样的道路,用一些东方色彩的音乐来吸引路人。
谭盾还在这里遇到了爱情,他与太太在异国街头相遇,然后一秒钟相爱,两小时后求婚,十小时后就住到了一起。
一路给郭燕说着格林威治村的各种传奇,直到出租车司机的声音将他们打断,“先生,格林威治村到了。”
从车上下来,一个由红砖楼房组成的社区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就是纽约艺术家聚集中心——格林威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