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可能?
朕听说王浪军曾说什么道人,于狄家桥利用竹竿制造粉末迷雾,兴风作浪,夺取了国舅爷的前往狄家提亲的彩礼。
当时难以分辨真伪。
此时细心推敲,不难猜出那是王浪军的托词,一切都是王浪军制造出的事端。
如今又在渭水上重演。
你能说两者之间没有联系吗?
行了,你先别急着解释什么,先想想一下,这两件事都是王浪军所为,他图什么?”
李世民一边摆手制止魏征插言,一边据理提出症结。
这一问题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
眼下,他虽然没有班师回朝,但是没有拦阻他回归长安,派遣密探传递长安城内的宫斗战况没难度。
相反,他掌握着宫斗战况的进程。
只是无法决定班师回朝的结果,加上宫斗主谋没有浮出水面,不急于回归。
这源于他真的害怕了。
第一,他怕这一切都是王浪军的谋划,回归长安只是自取其辱,身败名裂的下场。
只因斗不过先天。
虽然先天高手没有斩杀千军,万军之力,但是先天高手施以斩首行动,没人挡得住。
因此,他在顾忌屡次针对王浪军一家人,结下死仇的情况下,真心忌惮王浪军的报复。
第二,他知道李渊率领暗影军参与宫斗,回去之后很尴尬。
毕竟要面对父皇,上演父子仇杀戏码,于情于理,于天下舆论都是一大笑话。
世人会怎么看待这场宫斗?
估计下意识的会想到,这是他逼父弑兄的报应。
不但引发父皇怀恨,借机重登大宝,而且导致太子皇子篡位,何其可笑?
这让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第三,暗中谋朝篡位之人没有露面,不是回归逆转朝局,铲除异己的最佳时机。
第四,他想把皇位还给父皇,一心偏安一隅参悟天书,问鼎长生之道。
毕竟他召唤忠于他的将士画地为王,没人可以威胁到他的生命。
除非王浪军出手,安逸一方不是问题。
而这是最好的结果。
只是他不确定王浪军的动机,以及能不能参悟天书,怀疑天书被王浪军掉包了。
正因如此,他不相信王浪军,认为王浪军既然制造出狄家桥截取彩礼,谋害国舅爷一事,又屡次出现在谋朝篡位事件当中,结合昨夜的遇袭与狄家桥事件相仿,不得不怀疑王浪军心怀叵测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王浪军在朝中没有人脉,或是势力帮衬他成事,亦或是王浪军隐藏了势力人脉,就像是长安城内出现神秘军队一样,或许就是王浪军的暗棋,所以他怀疑王浪军在逐步篡位。
通过逐步削弱他这位皇帝的尊威。
连带剪出他的心腹,像蚕食桑叶一样,逐步削弱他的实力与威信。
这从屡次谋朝篡位事件,以及无量山一行损伤惨重之中证明一切。
相反,在这一前提下,王浪军达到了目的,再以先天之资强势崛起,指点江山,让所有人畏惧他,拥护他登顶。
这是何等谋略,想想都不寒而栗。
好可怕。
正因如此,他在忌惮王浪军的同时,反身抵达陇伊村示好王家人,在王家人强势反击的前提下,他越发觉着王浪军图谋他的江山。
是以,他称病与查探水道拖延时间,坐等时机的同时,亦在防范王浪军的保安队的行踪。
担心保安队尾随杀来,收拾宫斗残局,做渔翁。
总之,他顾虑重重,拿不定主意,故而追问魏征求证一下。
魏征傻眼了,心说,这下麻烦了。
饶是他聪明绝顶,也摸不准王浪军的动机。
毕竟王浪军被皇上壁上死仇对立面,换谁来都会展开报复行动。
除非没有报复的智慧与实力,隐忍不发。
而王浪军强势崛起,结合皇上分析王浪军的动机不纯,让他对王浪军产生质疑。
人心是自私的。
那个男儿不想称王称霸?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是个男人都想的事,王浪军也能免俗吗?
假设王浪军图谋不轨,一直以来都在逐步削弱皇上,谋朝篡位,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这种心机智谋逆天了,堪称恐怖。
第二,事态恶化到这一步,若是王浪军的谋划,就会以先天之资指点江山,诱拐皇上班师回朝,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揭发皇上手中的天书是假的,以真天书,天之子的身份登顶,谁敢不服?
这样做不但可以报仇雪恨,打皇上的脸,宣扬皇上多行不义的丑事,昭告天下收买人心,而且反衬出王浪军的高贵身份,正义,实力,碾压不服,天命所归。
在这种形势下,估计没有人反抗。
试问谁会忤逆天道,得罪先天高手?
若是事态演变到这一步,满朝文武绝对会顺应潮流,拥护王浪军上位,贪图天书传承,长生之道。
因为王浪军已达先天境界,打破了古往今来的修道限制,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无论是势力碾压,还是私利作祟,没有人挡得住长生诱惑,以及对上先天高手存心作死。
平心而论,魏征一念至此,不禁在心中呐喊:厉害了我的哥,俏郎君啊!
你这是要逆天啊?
硬是把皇上逼到这一步,古往今来没谁了。
这是挖坑,连环坑,逐步地让皇上入坑,促成你的绝世风姿与帝位,老牛逼了。
吓不死个人咋地?
就连本相也……魏征越想越怕,但面对皇上的审视表面如常的说道:“皇上圣明,思虑万全。
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王浪军心怀叵测。
以及勾结宫中奸细谋朝篡位之人未能浮出水面,迫使皇上怀疑王浪军的动机,实属正常。
但王浪军如实不改初心,对李唐江山没有异心,又当如何?
还望皇上圣裁?”
“哦,魏爱卿也是这般见解,看来与朕想到一处,那就再等等看吧。”
李世民见他不改死谏的秉性,不露声色的回了一句,遂转向长安方向,心说,这个时候朕还能相信谁?
在朝在位执掌天下,表面上高高在上,暗地里还不是被朝臣阳奉阴违吗?
孤家寡人不外于是。
而如今,朕被王浪军逼到绝境,距离身败名裂的时间不远了,一败涂地事小,变成遗臭万年,朝臣的替死鬼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真的如此吗?
朕好悔,悔不当初没有斩杀王浪军这个庶子,祸患……
“报,南岸传来消息,宫斗战况逆变……”
(本章完)
朕听说王浪军曾说什么道人,于狄家桥利用竹竿制造粉末迷雾,兴风作浪,夺取了国舅爷的前往狄家提亲的彩礼。
当时难以分辨真伪。
此时细心推敲,不难猜出那是王浪军的托词,一切都是王浪军制造出的事端。
如今又在渭水上重演。
你能说两者之间没有联系吗?
行了,你先别急着解释什么,先想想一下,这两件事都是王浪军所为,他图什么?”
李世民一边摆手制止魏征插言,一边据理提出症结。
这一问题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
眼下,他虽然没有班师回朝,但是没有拦阻他回归长安,派遣密探传递长安城内的宫斗战况没难度。
相反,他掌握着宫斗战况的进程。
只是无法决定班师回朝的结果,加上宫斗主谋没有浮出水面,不急于回归。
这源于他真的害怕了。
第一,他怕这一切都是王浪军的谋划,回归长安只是自取其辱,身败名裂的下场。
只因斗不过先天。
虽然先天高手没有斩杀千军,万军之力,但是先天高手施以斩首行动,没人挡得住。
因此,他在顾忌屡次针对王浪军一家人,结下死仇的情况下,真心忌惮王浪军的报复。
第二,他知道李渊率领暗影军参与宫斗,回去之后很尴尬。
毕竟要面对父皇,上演父子仇杀戏码,于情于理,于天下舆论都是一大笑话。
世人会怎么看待这场宫斗?
估计下意识的会想到,这是他逼父弑兄的报应。
不但引发父皇怀恨,借机重登大宝,而且导致太子皇子篡位,何其可笑?
这让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第三,暗中谋朝篡位之人没有露面,不是回归逆转朝局,铲除异己的最佳时机。
第四,他想把皇位还给父皇,一心偏安一隅参悟天书,问鼎长生之道。
毕竟他召唤忠于他的将士画地为王,没人可以威胁到他的生命。
除非王浪军出手,安逸一方不是问题。
而这是最好的结果。
只是他不确定王浪军的动机,以及能不能参悟天书,怀疑天书被王浪军掉包了。
正因如此,他不相信王浪军,认为王浪军既然制造出狄家桥截取彩礼,谋害国舅爷一事,又屡次出现在谋朝篡位事件当中,结合昨夜的遇袭与狄家桥事件相仿,不得不怀疑王浪军心怀叵测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王浪军在朝中没有人脉,或是势力帮衬他成事,亦或是王浪军隐藏了势力人脉,就像是长安城内出现神秘军队一样,或许就是王浪军的暗棋,所以他怀疑王浪军在逐步篡位。
通过逐步削弱他这位皇帝的尊威。
连带剪出他的心腹,像蚕食桑叶一样,逐步削弱他的实力与威信。
这从屡次谋朝篡位事件,以及无量山一行损伤惨重之中证明一切。
相反,在这一前提下,王浪军达到了目的,再以先天之资强势崛起,指点江山,让所有人畏惧他,拥护他登顶。
这是何等谋略,想想都不寒而栗。
好可怕。
正因如此,他在忌惮王浪军的同时,反身抵达陇伊村示好王家人,在王家人强势反击的前提下,他越发觉着王浪军图谋他的江山。
是以,他称病与查探水道拖延时间,坐等时机的同时,亦在防范王浪军的保安队的行踪。
担心保安队尾随杀来,收拾宫斗残局,做渔翁。
总之,他顾虑重重,拿不定主意,故而追问魏征求证一下。
魏征傻眼了,心说,这下麻烦了。
饶是他聪明绝顶,也摸不准王浪军的动机。
毕竟王浪军被皇上壁上死仇对立面,换谁来都会展开报复行动。
除非没有报复的智慧与实力,隐忍不发。
而王浪军强势崛起,结合皇上分析王浪军的动机不纯,让他对王浪军产生质疑。
人心是自私的。
那个男儿不想称王称霸?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是个男人都想的事,王浪军也能免俗吗?
假设王浪军图谋不轨,一直以来都在逐步削弱皇上,谋朝篡位,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这种心机智谋逆天了,堪称恐怖。
第二,事态恶化到这一步,若是王浪军的谋划,就会以先天之资指点江山,诱拐皇上班师回朝,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揭发皇上手中的天书是假的,以真天书,天之子的身份登顶,谁敢不服?
这样做不但可以报仇雪恨,打皇上的脸,宣扬皇上多行不义的丑事,昭告天下收买人心,而且反衬出王浪军的高贵身份,正义,实力,碾压不服,天命所归。
在这种形势下,估计没有人反抗。
试问谁会忤逆天道,得罪先天高手?
若是事态演变到这一步,满朝文武绝对会顺应潮流,拥护王浪军上位,贪图天书传承,长生之道。
因为王浪军已达先天境界,打破了古往今来的修道限制,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无论是势力碾压,还是私利作祟,没有人挡得住长生诱惑,以及对上先天高手存心作死。
平心而论,魏征一念至此,不禁在心中呐喊:厉害了我的哥,俏郎君啊!
你这是要逆天啊?
硬是把皇上逼到这一步,古往今来没谁了。
这是挖坑,连环坑,逐步地让皇上入坑,促成你的绝世风姿与帝位,老牛逼了。
吓不死个人咋地?
就连本相也……魏征越想越怕,但面对皇上的审视表面如常的说道:“皇上圣明,思虑万全。
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王浪军心怀叵测。
以及勾结宫中奸细谋朝篡位之人未能浮出水面,迫使皇上怀疑王浪军的动机,实属正常。
但王浪军如实不改初心,对李唐江山没有异心,又当如何?
还望皇上圣裁?”
“哦,魏爱卿也是这般见解,看来与朕想到一处,那就再等等看吧。”
李世民见他不改死谏的秉性,不露声色的回了一句,遂转向长安方向,心说,这个时候朕还能相信谁?
在朝在位执掌天下,表面上高高在上,暗地里还不是被朝臣阳奉阴违吗?
孤家寡人不外于是。
而如今,朕被王浪军逼到绝境,距离身败名裂的时间不远了,一败涂地事小,变成遗臭万年,朝臣的替死鬼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真的如此吗?
朕好悔,悔不当初没有斩杀王浪军这个庶子,祸患……
“报,南岸传来消息,宫斗战况逆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