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垣没有立刻回答刑部尚书薛贞的问题,作为曾经魏忠贤的心腹,在魏忠贤下台之后,他虽然立即撇开了自己同魏忠贤的关系,但是并没有积极的向崇祯靠拢。
因为他并不觉得刚刚登基的崇祯能独立掌控朝政,因此想先看看朝廷的风向再说,他这一犹豫便错过了机会,只能看着李夔龙成为了新皇的新贵了。
3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让楊維垣看清朝廷的风向了,也稍稍了解了这位少年天子治国的方式。
虽然看起来崇祯推行的内阁改制,损害了皇帝自己手中的权力,但是却也让皇帝从文官集团的斗争目标中解脱出去了。
但皇帝把权力交出来一部分之后,朝廷中官员们就开始蠢蠢欲动,想要成为皇帝让渡出来的这部分权力的掌控者。
如此一来,居于权力争夺圈之外的皇帝,反而成为了地位超然的权力分配者。在楊維垣看来,事实上崇祯给出去的权力又重新回到了他手上。
他相信,朝中有不少人并非看不清这个事实,只不过没有谁能拒绝权力的诱惑而已。
协助皇帝治理国家,帮助主君成为圣君;和从皇帝手中获得权力,实现自己的施政理想,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大多数士大夫接受的教育是为了前者,而有理想的士大夫们心里想着的却往往是后者。
而对于崇祯用人的喜好,楊維垣觉得他也已经足够了解了,就是皇帝所看重的,不是文名高著的词臣,也不是什么声望卓著的名士,而是真正能做事的人。
在这种状况下,楊維垣知道,要想进入皇帝的视野,首先就必须要证明他是一个有用的人。
这件案子无疑是一个机会,正因为如此,楊維垣显得格外的慎重。
他从没考虑过这件案子按照律法应该怎么判,而是一直在想崇祯究竟希望这件案子怎么判。
对于薛贞的提问,他只是稍稍沉默了会,便开口对着身边的姚士恒问道:“姚御史你怎么看?”
姚士恒有些发愣,他一直在想,为什么皇帝会让他参与三法司的会审。毕竟按照规则,他还不够资格参与三法司会审这么隆重的政治活动。
这件案子的详情昨天就送到了他手中,但是姚士恒却有些不知所措的茫然。
作为御史的弹劾工作,同参与三法司的断案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前者并不需要担负什么责任,因此姚士恒心里不会有什么负担。
但是对于后者,他的心里就感觉有了几许负担。虽然他知道,以他的品阶,就算是参与了三法司会审,也只是一个泥塑菩萨,应该没人把他的意见当一回事。
不过姚士恒却依然以为,自己如果参加了会审,就负担起了对案卷中这些人的责任。
听到楊維垣的询问,姚士恒猛然清醒了过来,他正想着自己是否也应该符合大理寺卿的意见。
不过当他的视线掠过跪在下方的董卫贤身上时,又对这个人的遭遇起了几分同情之心。
短短一年之内连续失去了儿子和妻子,家业、女儿也被人夺走了,如果换成是自己恐怕早就悬梁自尽了吧。
现在按照潘士良的意见,不仅要把女儿重新送回翠红楼,而董卫贤本人也要被处死,这还真是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而在这案子里,事实上董卫贤并没有犯下任何罪过,他只是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借了一点钱而已。
“下官以为…”姚士恒看着低头跪在苇席上的董卫贤,口中始终发不出附和潘士良的话语。
姚士恒平日最大的消遣就是看一些话本,他平生最为敬佩人物,一个是北宋的包文正,另一个是本朝的海刚峰。
往日里,他常常在夫人沈蓉面前推崇这两人,不过熟悉他绵软性子的沈蓉,却讥笑他。
“君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君与两位贤令平日行事可谓南辕北辙,观君之慕二贤,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
往日姚士恒对夫人这尖酸刻薄的评价简直是深恶痛绝,但是现在这段话却莫名的出现在了他的脑子里。
姚士恒顿时大感羞愧,原来夫人对他的评价还真不是讥讽,就如同现在,明明他打心眼里认为这董卫贤罪不至死,但是他却缺乏勇气为此而同阳武侯进行抗争。
今日的天气虽然无风,但是阳武侯薛濂却感觉自己的脸都快冻僵了,他现在的心中依旧充满了怨气。
再他看来,这不过是家奴和几名穷军汉之间的纠葛,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要坐在这里陪审。
身为大明勋贵的一员,薛濂认为自己对皇帝忠心耿耿,从没有过不敬的念头,这难道还不足够吗。
而这几名穷军汉借钱还不了,还胆大包天,敢在京城之内劫人,这种行为简直是耸人听闻的罪过。像这样的案子,就应该判七人斩立决,以威慑那些试图在京城内犯罪的不法之徒。
牵扯在这样一桩案子里,自觉颜面无光的阳武侯,自然是想要尽快了解此案,结束被人围观的尴尬场面。
潘士良只处死首恶的提议,虽然还达不到他心里的预期,但是能让他尽快离开的话,他也打算就此息事宁人了。
但是姚士恒犹豫不决的神态,终于让他把不满稍稍宣泄了一些出来。
虽说大明中期之后,勋贵就矮了文官一截,但那是文官集团不允许勋贵插手国家政事,并非是把勋贵如同武官一样视为奴仆。
大明的勋贵们虽然失去了对国家政事的干涉权力,但是在地位上依然还是高于文官集团的。
依靠儒家的礼仪道德规范治理大明的文官们,在某种程度上是默认了勋贵的特权地位的,就如同他们也同样承认了皇族在地方上的特权。
正因为如此,不是中枢重臣或是文官集团中的后起之秀,当陷入了同勋贵的私人恩怨之中时,是不会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支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文官集团向皇帝表白,自己并没有强大到危害皇权的程度上。
而大明的皇帝,一向都有意无意的纵容这些勋贵,有些时候单纯是想要恶心文官们。但更多的时候,则是皇帝不想让勋贵彻底的成为文官官僚体系的附属。
薛濂虽然不能向刑部尚书薛贞发泄不满,但是对于姚士恒他的顾虑就没这么大了,好歹他总算还记得姚士恒有一个御史的身份,因此并没有破口大骂。
“姚御史,如此清楚明白的案子有什么难断的,为何如此迟迟不决。都像你这样耽误时间,这案子究竟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难不成姚御史一心想要同本侯为难不成?”
薛濂语带威胁的话语,并没有让姚士恒软弱下去,相反看着跪在下方若无其事的赵鸿升,他感到了满心的厌恶,突然想要放纵自己一次。
“侯爷的话有些过了吧,如果不是侯爷纵奴为恶在先,又怎么会弄出今天这样的事来。
下官以为,董卫贤的行为国法难容,但是其情可悯。既然董双喜并未逃走,董卫贤等人应当依律照减一等,流放戍边也就差不多了。”
“姚士恒,你…”阳武侯顿时脸色通红的站了起来,指着姚士恒便想要破口大骂。
“阳武侯注意你的举止,这里是公堂之上,你想被本官弹劾吗?”刑部尚书薛贞顿时沉下脸呵斥道。
薛濂憋着一肚子火,终于还是不敢无视薛贞的话,缓缓的坐了回去。
右副都御史楊維垣看着阳武侯的神情,不由微微一笑的说道:“姚御史的意见,也就是本官的想法。”
薛濂一脸诧异的看着楊維垣,他同楊維垣之间虽然不算是什么朋友,但是两人之间也算是相熟的关系。
他可从来没听说这位副都御史,是一个喜欢主持正义的正直之辈。别说现在这案子的证据有利于自己,就是不利于自己,这位副都御史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卖自己一个人情。
他现在居然为了区区几名微不足道的穷军汉,同自己为难,这可不是为官之道。
薛贞只是意外的看了一眼楊維垣,他心里思量着,“难不成,陛下令内阁讨论的军属、烈属保护法令的事,他也收到风声了,看来内阁议事也并不是那么保密啊。”
薛贞清了清喉咙,便下了决定说道:“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董犯7人虽然罪行确凿,但是毕竟没有犯下大恶。
姚御史说的还是不错的,本官以为,不如把主犯三人发往云南,其余从犯发往九边…”
对于三法司的这个判决,阳武侯自然是大为不满。董卫贤及吴家兄弟脸色木然,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们身后的几名军士脸上则是喜怒参半。
围观的军士和百姓们,则为董卫贤等人没有判处死刑而欢呼一片。也许在他们心中,和一位侯爷对上,这个判决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特别是赶来旁听的京城百姓,原本他们对于兵变的军士们痛恨异常,但是听了董卫贤的故事之后,他们也为之心中恻然,站到了同情军士的一方。
因为他并不觉得刚刚登基的崇祯能独立掌控朝政,因此想先看看朝廷的风向再说,他这一犹豫便错过了机会,只能看着李夔龙成为了新皇的新贵了。
3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让楊維垣看清朝廷的风向了,也稍稍了解了这位少年天子治国的方式。
虽然看起来崇祯推行的内阁改制,损害了皇帝自己手中的权力,但是却也让皇帝从文官集团的斗争目标中解脱出去了。
但皇帝把权力交出来一部分之后,朝廷中官员们就开始蠢蠢欲动,想要成为皇帝让渡出来的这部分权力的掌控者。
如此一来,居于权力争夺圈之外的皇帝,反而成为了地位超然的权力分配者。在楊維垣看来,事实上崇祯给出去的权力又重新回到了他手上。
他相信,朝中有不少人并非看不清这个事实,只不过没有谁能拒绝权力的诱惑而已。
协助皇帝治理国家,帮助主君成为圣君;和从皇帝手中获得权力,实现自己的施政理想,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大多数士大夫接受的教育是为了前者,而有理想的士大夫们心里想着的却往往是后者。
而对于崇祯用人的喜好,楊維垣觉得他也已经足够了解了,就是皇帝所看重的,不是文名高著的词臣,也不是什么声望卓著的名士,而是真正能做事的人。
在这种状况下,楊維垣知道,要想进入皇帝的视野,首先就必须要证明他是一个有用的人。
这件案子无疑是一个机会,正因为如此,楊維垣显得格外的慎重。
他从没考虑过这件案子按照律法应该怎么判,而是一直在想崇祯究竟希望这件案子怎么判。
对于薛贞的提问,他只是稍稍沉默了会,便开口对着身边的姚士恒问道:“姚御史你怎么看?”
姚士恒有些发愣,他一直在想,为什么皇帝会让他参与三法司的会审。毕竟按照规则,他还不够资格参与三法司会审这么隆重的政治活动。
这件案子的详情昨天就送到了他手中,但是姚士恒却有些不知所措的茫然。
作为御史的弹劾工作,同参与三法司的断案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前者并不需要担负什么责任,因此姚士恒心里不会有什么负担。
但是对于后者,他的心里就感觉有了几许负担。虽然他知道,以他的品阶,就算是参与了三法司会审,也只是一个泥塑菩萨,应该没人把他的意见当一回事。
不过姚士恒却依然以为,自己如果参加了会审,就负担起了对案卷中这些人的责任。
听到楊維垣的询问,姚士恒猛然清醒了过来,他正想着自己是否也应该符合大理寺卿的意见。
不过当他的视线掠过跪在下方的董卫贤身上时,又对这个人的遭遇起了几分同情之心。
短短一年之内连续失去了儿子和妻子,家业、女儿也被人夺走了,如果换成是自己恐怕早就悬梁自尽了吧。
现在按照潘士良的意见,不仅要把女儿重新送回翠红楼,而董卫贤本人也要被处死,这还真是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而在这案子里,事实上董卫贤并没有犯下任何罪过,他只是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借了一点钱而已。
“下官以为…”姚士恒看着低头跪在苇席上的董卫贤,口中始终发不出附和潘士良的话语。
姚士恒平日最大的消遣就是看一些话本,他平生最为敬佩人物,一个是北宋的包文正,另一个是本朝的海刚峰。
往日里,他常常在夫人沈蓉面前推崇这两人,不过熟悉他绵软性子的沈蓉,却讥笑他。
“君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君与两位贤令平日行事可谓南辕北辙,观君之慕二贤,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
往日姚士恒对夫人这尖酸刻薄的评价简直是深恶痛绝,但是现在这段话却莫名的出现在了他的脑子里。
姚士恒顿时大感羞愧,原来夫人对他的评价还真不是讥讽,就如同现在,明明他打心眼里认为这董卫贤罪不至死,但是他却缺乏勇气为此而同阳武侯进行抗争。
今日的天气虽然无风,但是阳武侯薛濂却感觉自己的脸都快冻僵了,他现在的心中依旧充满了怨气。
再他看来,这不过是家奴和几名穷军汉之间的纠葛,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要坐在这里陪审。
身为大明勋贵的一员,薛濂认为自己对皇帝忠心耿耿,从没有过不敬的念头,这难道还不足够吗。
而这几名穷军汉借钱还不了,还胆大包天,敢在京城之内劫人,这种行为简直是耸人听闻的罪过。像这样的案子,就应该判七人斩立决,以威慑那些试图在京城内犯罪的不法之徒。
牵扯在这样一桩案子里,自觉颜面无光的阳武侯,自然是想要尽快了解此案,结束被人围观的尴尬场面。
潘士良只处死首恶的提议,虽然还达不到他心里的预期,但是能让他尽快离开的话,他也打算就此息事宁人了。
但是姚士恒犹豫不决的神态,终于让他把不满稍稍宣泄了一些出来。
虽说大明中期之后,勋贵就矮了文官一截,但那是文官集团不允许勋贵插手国家政事,并非是把勋贵如同武官一样视为奴仆。
大明的勋贵们虽然失去了对国家政事的干涉权力,但是在地位上依然还是高于文官集团的。
依靠儒家的礼仪道德规范治理大明的文官们,在某种程度上是默认了勋贵的特权地位的,就如同他们也同样承认了皇族在地方上的特权。
正因为如此,不是中枢重臣或是文官集团中的后起之秀,当陷入了同勋贵的私人恩怨之中时,是不会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支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文官集团向皇帝表白,自己并没有强大到危害皇权的程度上。
而大明的皇帝,一向都有意无意的纵容这些勋贵,有些时候单纯是想要恶心文官们。但更多的时候,则是皇帝不想让勋贵彻底的成为文官官僚体系的附属。
薛濂虽然不能向刑部尚书薛贞发泄不满,但是对于姚士恒他的顾虑就没这么大了,好歹他总算还记得姚士恒有一个御史的身份,因此并没有破口大骂。
“姚御史,如此清楚明白的案子有什么难断的,为何如此迟迟不决。都像你这样耽误时间,这案子究竟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难不成姚御史一心想要同本侯为难不成?”
薛濂语带威胁的话语,并没有让姚士恒软弱下去,相反看着跪在下方若无其事的赵鸿升,他感到了满心的厌恶,突然想要放纵自己一次。
“侯爷的话有些过了吧,如果不是侯爷纵奴为恶在先,又怎么会弄出今天这样的事来。
下官以为,董卫贤的行为国法难容,但是其情可悯。既然董双喜并未逃走,董卫贤等人应当依律照减一等,流放戍边也就差不多了。”
“姚士恒,你…”阳武侯顿时脸色通红的站了起来,指着姚士恒便想要破口大骂。
“阳武侯注意你的举止,这里是公堂之上,你想被本官弹劾吗?”刑部尚书薛贞顿时沉下脸呵斥道。
薛濂憋着一肚子火,终于还是不敢无视薛贞的话,缓缓的坐了回去。
右副都御史楊維垣看着阳武侯的神情,不由微微一笑的说道:“姚御史的意见,也就是本官的想法。”
薛濂一脸诧异的看着楊維垣,他同楊維垣之间虽然不算是什么朋友,但是两人之间也算是相熟的关系。
他可从来没听说这位副都御史,是一个喜欢主持正义的正直之辈。别说现在这案子的证据有利于自己,就是不利于自己,这位副都御史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卖自己一个人情。
他现在居然为了区区几名微不足道的穷军汉,同自己为难,这可不是为官之道。
薛贞只是意外的看了一眼楊維垣,他心里思量着,“难不成,陛下令内阁讨论的军属、烈属保护法令的事,他也收到风声了,看来内阁议事也并不是那么保密啊。”
薛贞清了清喉咙,便下了决定说道:“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董犯7人虽然罪行确凿,但是毕竟没有犯下大恶。
姚御史说的还是不错的,本官以为,不如把主犯三人发往云南,其余从犯发往九边…”
对于三法司的这个判决,阳武侯自然是大为不满。董卫贤及吴家兄弟脸色木然,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们身后的几名军士脸上则是喜怒参半。
围观的军士和百姓们,则为董卫贤等人没有判处死刑而欢呼一片。也许在他们心中,和一位侯爷对上,这个判决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特别是赶来旁听的京城百姓,原本他们对于兵变的军士们痛恨异常,但是听了董卫贤的故事之后,他们也为之心中恻然,站到了同情军士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