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崇祯的反问之后,茅元仪的心里倒是安定了下来。事实上从袁崇焕提出了三师六旅的整军方案后,他心里便隐隐有些不舒服。
现在听到皇帝的驳斥后,他心里的某些想法反倒是清晰了起来,因此当皇帝住口之后,他便迅速的说道:“陛下说的不错,我们从前因为一时失察,从而造就了一个努尔哈赤出来。因为这个奴酋,大明不仅丢失了大半个辽东,还损失了上百万的辽东军民,这便是想要驾驭异族,反而养虎为患的教训啊。
昔日唐玄宗以异族人安禄山为边镇大将,从而使得开元盛世被安史之乱所终结,自己也被软禁在甘露殿内,落得了个郁郁而终。
可见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的确没有说错。依臣看,为了避免使用蒙古人组建骑兵师,对我大明今后不利,还是应当限制蒙古骑士在我大明军中的比例,和军官数量为好。”
崇祯看了看围坐在桌子边上的一圈官员,发觉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茅元仪的这种说法,尤其是周三畏更是连连摇头,只是不敢反驳茅元仪而已。
朱由检突然点着周三畏的名字说道:“周参谋你也谈谈,你对招募异族士兵进入大明军队的问题是怎么看的,我们今天要讨论问题,就应该集思广益,不能不说话啊。”
正低头想着事情的周三畏,被崇祯直接点名后颇有些措手不及,不过他很快便咬着牙说道:“小臣不认同茅参谋的说法,陛下刚刚说的是禁止以蒙古各部成建制的武力组建大明军队,并不是说要在军队中对异族人的数量进行限制。
今日在关外,有后金、蒙古两大势力,这两个势力都以骑兵见长,而我大明武力则一向以驻守堡垒的步兵为主。从燕山之北到阴山东南,靠近长城以外的地区都是以草原为主。没有一只强大的骑兵,我们就遮蔽不了这条长城防线。
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关外的草原,那么从山海关到河套地区的长城足有数千里,蒙古和后金只要愿意,就能在这数千里地方随意找一个地方进行攻击。
我大明边军虽说有数十万,但是分布在这么长的一道防线上,就成了处处不占优势的一道筛子。后金和蒙古只要控制了草原,那么他们想攻则攻,想退则退。而我大明在这数千里防线上,不是疲于奔命,就是只能做亡羊补牢之策。
小臣以为,要想削减边军的数量,从而降低对边防的投入,莫过于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只要我们控制了临近关外的草原,就能在蒙古、后金同大明之间设立一道缓冲区,那么从山海关直到甘肃的长城防线就不必处处严防死守,而是选择几个重点区域进行防范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九边的军费反而可以降下不少。而想要成立一支强大的骑兵,光凭招募北地边民肯定是不足的。
而且同蒙古人混居的北地边民虽然能骑善射,但总是及不上那些生长在马背上的蒙古人。而至于后金女真人,他们以渔猎为生,甚至连妇人在骑术上都超过了我们一些明军,要光靠招募汉人培养骑兵,显然是投入大且收益低。
因此,招募蒙古人建立一支忠诚于大明的军队,乃是势在必行之事。小臣以为,总参谋部现在要解决的,应该是如何打乱,招募蒙古各部骑士进入明军后,他们同各自部落之间的联系。如何让这些蒙古人心向我大明,而不是在军中建立小团体对抗朝廷的军令。
更何况,蒙古人不比我汉人,他们在草原上以游牧为生,又缺乏医药,因此人口增长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程度。
这就是说,我们每招募一个蒙古人,同大明敌对的蒙古部落和后金人便少了一个潜在的兵员。招募这些蒙古人的费用,总是要少于修建堡垒防御他们的费用的。”
有了茅元仪、周三畏开了这个头,其他参谋部成员也开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警惕蒙古人的意见和要求利用蒙古人的想法,刚好占了一个五五分成。
朱由检同孙承宗交换了下眼神后,孙承宗出面结束了这场探讨。他认为现在袁崇焕还带着蒙古右翼各部同察哈尔人在谈判,大明如何对待那些愿意依附自己的蒙古部落,要先看看这场谈判的结果,而不是现在盲目的制定出一个政策。
如果这些右翼蒙古部落愿意接受大明的建议,在关外附近草原选择地方定居,并接受大明的统治权力的,那么自然要优待一些。
而不愿意在靠近大明边境地区定居,也不想接受大明的直接统治,只在名义上服从大明,以换取大明市赏的部落,自然要加以防范。
他还建议先按照周三畏所言,制定出一份如何使用蒙古各部骑士建立骑兵师的细则,之后再进行彻底的讨论。朱由检点头接纳了孙承宗的这个建议,之后便结束了这场会议。
随着会议的结束,参加会议的官员纷纷退出了房间,但是孙承宗却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崇祯见状便也没有起身,他觉得这位孙先生还有话要对他说。
果然当房间内只剩下了他们两人和吕琦之后,孙承宗才侧过身体对着崇祯慎重的说道:“陛下,老臣还有几句话想要同陛下私下说说。”
朱由检双手放在桌上,对着孙承宗微笑的回应道:“孙先生有话便请直说,朕随时愿意听从先生的教诲。”
孙承宗便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老臣觉得这军制改革还是很成问题的,陛下是不是真的考虑清楚了?”
朱由检脸上的微笑微微一滞,便恢复了正常,平静的说道:“还请先生明言,这军制改革到底哪里不妥?”
“这军制改革若是成功了,这总参谋部的权力就太大了,若是心术不正之人担任了总长的位置,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而这军制改革要是失败了,这10个都督府无疑就相当于10个藩镇,到时陛下放出去的权力,想要收回来就困难了。唐末藩镇之祸,史书上可是历历在目啊。
陛下,老臣以为,实施这个军制改革,成则隐患多多,败则遗祸天下,实在是改不如不改为好。”
孙承宗全盘否定军制改革的态度,让朱由检颇为不满。他正准备反驳时,却抬头看到了孙承宗官帽下露出的两鬓雪白,再无一根黑色,这让他又把到了嘴边的话语给吞了回去。
朱由检叹了口气,对着孙承宗坦诚的说道:“先生刚刚说的这些担忧,的确是事实,朕也没什么可辩解的。
不过先生考虑的是我朱家的天下,而我所想的却是大明的天下。若朕想要的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这天下自然是越虚弱越安全。
我记得有本书上曾经这么说过,一个君主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那么让臣民生存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中,天下是最为稳当的。因为他们还没到饿死的境地,所以不会起来造反;而他们要努力工作才能填饱肚子,所以又无暇批评君王的作为。
因此当天下臣民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君王就能轻松的统治下去,而不必担忧有什么人会惦记着自己的江山。孙先生是希望朕做这样的君王吗?”
孙承宗下意识的否定道:“不,当然不是,这根本就是把百姓当做了猪羊来养了么。这种歪门邪道,岂能作为陛下的治国之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朕和先生的看法一致。身为大明天子,朕总要为大明百姓做点什么,才对得起天下臣民的供奉啊。
大明百姓想要什么,朕以为很简单,不过是安居乐业四个字。如何安居乐业,当先要让天下得享太平。
如今我大明外有强敌,内有叛军,各地还有土贼流匪。今日之事,若是大明军事不强,则百姓无法安居,百姓不能安居,又怎么能够乐业呢?
把大明分为10个都督府,由地方都督府清剿境内的土贼流匪,维护社会治安,总比不熟悉地方的朝廷瞎指挥强吧?
而各都督府设立直接听命于朝廷的野战部队,也已经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的危险。
因此军制改革最最有危险性的,还是总参谋部落在野心家的手中,从而危及我朱家的江山社稷罢了。
孙先生,之前朕在大校场公祭阵亡将士时,曾经说过:我太祖高皇帝本淮右布衣,因为受命于民,驱逐胡虏,解民于倒悬,所以才承受了天命。
若天命已不在我朱家,则再坏不过也是回去当布衣罢了。但是如果不行军制改革,而弱天下百姓,让外敌侵入中原,则朕今后在地下要如何面对太祖高皇帝?”
朱由检作大义炳然状,顿时让孙承宗一时无话可说,他迟疑了半天,终于软弱无力的说道:“陛下还是不要时时把太祖高皇帝的《谕中原檄》挂在嘴边了,这话传出去,未免对太祖高皇帝有所不恭,恐怕会惹来非议。”
朱由检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一直都觉得,朱元璋说自己是淮右布衣这句话,比我爸是李刚要霸气了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他才不在乎,那些大明朝的宗室藩王,听到他天天把淮右布衣挂在嘴边,心里有多大的阴影。
现在听到皇帝的驳斥后,他心里的某些想法反倒是清晰了起来,因此当皇帝住口之后,他便迅速的说道:“陛下说的不错,我们从前因为一时失察,从而造就了一个努尔哈赤出来。因为这个奴酋,大明不仅丢失了大半个辽东,还损失了上百万的辽东军民,这便是想要驾驭异族,反而养虎为患的教训啊。
昔日唐玄宗以异族人安禄山为边镇大将,从而使得开元盛世被安史之乱所终结,自己也被软禁在甘露殿内,落得了个郁郁而终。
可见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的确没有说错。依臣看,为了避免使用蒙古人组建骑兵师,对我大明今后不利,还是应当限制蒙古骑士在我大明军中的比例,和军官数量为好。”
崇祯看了看围坐在桌子边上的一圈官员,发觉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茅元仪的这种说法,尤其是周三畏更是连连摇头,只是不敢反驳茅元仪而已。
朱由检突然点着周三畏的名字说道:“周参谋你也谈谈,你对招募异族士兵进入大明军队的问题是怎么看的,我们今天要讨论问题,就应该集思广益,不能不说话啊。”
正低头想着事情的周三畏,被崇祯直接点名后颇有些措手不及,不过他很快便咬着牙说道:“小臣不认同茅参谋的说法,陛下刚刚说的是禁止以蒙古各部成建制的武力组建大明军队,并不是说要在军队中对异族人的数量进行限制。
今日在关外,有后金、蒙古两大势力,这两个势力都以骑兵见长,而我大明武力则一向以驻守堡垒的步兵为主。从燕山之北到阴山东南,靠近长城以外的地区都是以草原为主。没有一只强大的骑兵,我们就遮蔽不了这条长城防线。
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关外的草原,那么从山海关到河套地区的长城足有数千里,蒙古和后金只要愿意,就能在这数千里地方随意找一个地方进行攻击。
我大明边军虽说有数十万,但是分布在这么长的一道防线上,就成了处处不占优势的一道筛子。后金和蒙古只要控制了草原,那么他们想攻则攻,想退则退。而我大明在这数千里防线上,不是疲于奔命,就是只能做亡羊补牢之策。
小臣以为,要想削减边军的数量,从而降低对边防的投入,莫过于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只要我们控制了临近关外的草原,就能在蒙古、后金同大明之间设立一道缓冲区,那么从山海关直到甘肃的长城防线就不必处处严防死守,而是选择几个重点区域进行防范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九边的军费反而可以降下不少。而想要成立一支强大的骑兵,光凭招募北地边民肯定是不足的。
而且同蒙古人混居的北地边民虽然能骑善射,但总是及不上那些生长在马背上的蒙古人。而至于后金女真人,他们以渔猎为生,甚至连妇人在骑术上都超过了我们一些明军,要光靠招募汉人培养骑兵,显然是投入大且收益低。
因此,招募蒙古人建立一支忠诚于大明的军队,乃是势在必行之事。小臣以为,总参谋部现在要解决的,应该是如何打乱,招募蒙古各部骑士进入明军后,他们同各自部落之间的联系。如何让这些蒙古人心向我大明,而不是在军中建立小团体对抗朝廷的军令。
更何况,蒙古人不比我汉人,他们在草原上以游牧为生,又缺乏医药,因此人口增长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程度。
这就是说,我们每招募一个蒙古人,同大明敌对的蒙古部落和后金人便少了一个潜在的兵员。招募这些蒙古人的费用,总是要少于修建堡垒防御他们的费用的。”
有了茅元仪、周三畏开了这个头,其他参谋部成员也开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警惕蒙古人的意见和要求利用蒙古人的想法,刚好占了一个五五分成。
朱由检同孙承宗交换了下眼神后,孙承宗出面结束了这场探讨。他认为现在袁崇焕还带着蒙古右翼各部同察哈尔人在谈判,大明如何对待那些愿意依附自己的蒙古部落,要先看看这场谈判的结果,而不是现在盲目的制定出一个政策。
如果这些右翼蒙古部落愿意接受大明的建议,在关外附近草原选择地方定居,并接受大明的统治权力的,那么自然要优待一些。
而不愿意在靠近大明边境地区定居,也不想接受大明的直接统治,只在名义上服从大明,以换取大明市赏的部落,自然要加以防范。
他还建议先按照周三畏所言,制定出一份如何使用蒙古各部骑士建立骑兵师的细则,之后再进行彻底的讨论。朱由检点头接纳了孙承宗的这个建议,之后便结束了这场会议。
随着会议的结束,参加会议的官员纷纷退出了房间,但是孙承宗却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崇祯见状便也没有起身,他觉得这位孙先生还有话要对他说。
果然当房间内只剩下了他们两人和吕琦之后,孙承宗才侧过身体对着崇祯慎重的说道:“陛下,老臣还有几句话想要同陛下私下说说。”
朱由检双手放在桌上,对着孙承宗微笑的回应道:“孙先生有话便请直说,朕随时愿意听从先生的教诲。”
孙承宗便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老臣觉得这军制改革还是很成问题的,陛下是不是真的考虑清楚了?”
朱由检脸上的微笑微微一滞,便恢复了正常,平静的说道:“还请先生明言,这军制改革到底哪里不妥?”
“这军制改革若是成功了,这总参谋部的权力就太大了,若是心术不正之人担任了总长的位置,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而这军制改革要是失败了,这10个都督府无疑就相当于10个藩镇,到时陛下放出去的权力,想要收回来就困难了。唐末藩镇之祸,史书上可是历历在目啊。
陛下,老臣以为,实施这个军制改革,成则隐患多多,败则遗祸天下,实在是改不如不改为好。”
孙承宗全盘否定军制改革的态度,让朱由检颇为不满。他正准备反驳时,却抬头看到了孙承宗官帽下露出的两鬓雪白,再无一根黑色,这让他又把到了嘴边的话语给吞了回去。
朱由检叹了口气,对着孙承宗坦诚的说道:“先生刚刚说的这些担忧,的确是事实,朕也没什么可辩解的。
不过先生考虑的是我朱家的天下,而我所想的却是大明的天下。若朕想要的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这天下自然是越虚弱越安全。
我记得有本书上曾经这么说过,一个君主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那么让臣民生存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中,天下是最为稳当的。因为他们还没到饿死的境地,所以不会起来造反;而他们要努力工作才能填饱肚子,所以又无暇批评君王的作为。
因此当天下臣民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君王就能轻松的统治下去,而不必担忧有什么人会惦记着自己的江山。孙先生是希望朕做这样的君王吗?”
孙承宗下意识的否定道:“不,当然不是,这根本就是把百姓当做了猪羊来养了么。这种歪门邪道,岂能作为陛下的治国之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朕和先生的看法一致。身为大明天子,朕总要为大明百姓做点什么,才对得起天下臣民的供奉啊。
大明百姓想要什么,朕以为很简单,不过是安居乐业四个字。如何安居乐业,当先要让天下得享太平。
如今我大明外有强敌,内有叛军,各地还有土贼流匪。今日之事,若是大明军事不强,则百姓无法安居,百姓不能安居,又怎么能够乐业呢?
把大明分为10个都督府,由地方都督府清剿境内的土贼流匪,维护社会治安,总比不熟悉地方的朝廷瞎指挥强吧?
而各都督府设立直接听命于朝廷的野战部队,也已经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的危险。
因此军制改革最最有危险性的,还是总参谋部落在野心家的手中,从而危及我朱家的江山社稷罢了。
孙先生,之前朕在大校场公祭阵亡将士时,曾经说过:我太祖高皇帝本淮右布衣,因为受命于民,驱逐胡虏,解民于倒悬,所以才承受了天命。
若天命已不在我朱家,则再坏不过也是回去当布衣罢了。但是如果不行军制改革,而弱天下百姓,让外敌侵入中原,则朕今后在地下要如何面对太祖高皇帝?”
朱由检作大义炳然状,顿时让孙承宗一时无话可说,他迟疑了半天,终于软弱无力的说道:“陛下还是不要时时把太祖高皇帝的《谕中原檄》挂在嘴边了,这话传出去,未免对太祖高皇帝有所不恭,恐怕会惹来非议。”
朱由检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一直都觉得,朱元璋说自己是淮右布衣这句话,比我爸是李刚要霸气了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他才不在乎,那些大明朝的宗室藩王,听到他天天把淮右布衣挂在嘴边,心里有多大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