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善在和崇祯交谈的时候,还不时的向后张望了几眼,他打量的是崇祯身后的几名侍卫,在这些侍卫身后跟随的简易马车上,正丢着两大数小的几头野猪。
虽然这里已经算是京城的郊野,算是燕山山脉的一部分。但是毕竟靠近京畿地区,人烟也算稠密,因此此处的山林中并没有较大的猛兽。他们这些日子狩猎到的较大猎物,也就是獐、鹿之类的了。
不过这里的山林虽然没有虎、熊等猛兽,但是也还是存在着野狼和野猪,这两样让附近百姓深感头疼的野兽。山林中的野狼自然没有草原上的狼群让人感到恐惧,但是燕山的野猪就非同小可了,成年的野猪体形大约在400斤上下,体长约15-2米,公野猪的犬齿平均长6厘米,其中3厘米露出嘴外,就如同象牙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且野猪很少单独出现,一旦出现就是一群,以一头公野猪带2-3头母野猪和几只幼崽行动。这么浩浩荡荡的一家子在山林中游荡,就算是老猎手也不敢贸然发起攻击,因为攻击一只便会引来一群野猪的攻击。
获得年岁久远的野猪体重甚至可以达到七、八百斤,背上会长出一溜白毛来,看到这种老野猪,山民们更是视为山神一般的存在,不敢对之有所伤害。这样的老野猪不仅智慧极高,且常年在松树上蹭的身体,更是如同裹了一层铠甲一般刀枪难入。
一旦激怒了它,却又没有杀死它,那么附近的田地和村民就会成为它的报复对象。因此在山民看来,这种野猪比老虎、黑熊还要难以应付。但是在这个马车上,正躺着一头六百多斤的老野猪,和两头2、3百斤的母野猪,还有3头体形较小的野猪,显然是一家子都被端下来了。
吴克善正打量着这些野猪的时候,崇祯正向众人说道:“…都说蒙古人骑射的功夫了得,朕此前还是有些半信半疑的,这马背上这么颠簸,如何能够瞄准射击呢?不过今日朕倒是开了眼界了,各位首领的身手还真是矫健无比啊,当然最出色的还是吴克善台吉,一箭便射杀了一只孤狼…”
看着其他蒙古首领的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吴克善赶紧谦逊的说道:“皇上过奖了,我们蒙古人从小和马匹为伍,还没有走路就已经学会了骑马,马背上的这点技艺自然较为熟悉了。
但是今日行猎之中,要论出色无匹,还是要论皇上身边的这几位侍卫啊。外臣还是生平仅见,有人可以在平地上这么轻易的杀死这样大的野猪,就算是后金的那几位巴图鲁也不过如此了。”
“吴克善台吉说的不错,这三位侍卫不仅武勇过人,还对陛下忠心无比,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边上的几位蒙古首领也纷纷附和的说道。
朱由检回头看了看身后一老两少三名侍卫,不由笑了笑对他们说道:“石敬岩、吴修龄、王延善,你们三人替朕挡住了这群野猪的冲击,也算是有功之臣。你们可有什么想要完成的愿望吗?只要合乎于律法,朕便应允了你们。”
年轻的吴殳看着师父石电,眼怀热切但并不敢出声回应,石电则注视着身边的王延善,想要看看这位河北诸生会怎么回答。
王延善毫无胆怯的对着皇帝说道:“为陛下效力乃是学生应尽的职责,学生并不敢邀功请赏。更何况,独立杀死大野猪的乃是石敬岩,学生不过是从旁协助罢了,算不得什么功劳,学生不敢受赏。”
听到王延善这么,石电也有抱拳对着崇祯行礼后回道:“能得到圣人诏书,让小臣上京为国效力,小臣已经欣喜若狂,杀死区区一头野猪,实在算不得什么功劳。小臣也不敢领受陛下的赏赐。”
朱由检看了看三人,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们都要推辞,那么今日朕就不先赏赐你们了。待你们将刺刀拼杀术总结研究出来,朕再一起赏赐好了。”
石电等三人顿时齐齐应了一声,朱由检便转身继续和身边的蒙古首领说笑着,往老营行去了。石敬岩、吴修龄、王延善三人,还有从各地召集来的20多位知名武者,上京的目的便是为了研究刺刀拼杀之术。
去年同后金的作战中,火枪虽然发挥了不小的威力,但是装上了刺刀的火枪使用起来,同原先的明军长枪便是两回事。在作战中,这些装上了刺刀的火枪并没有发挥出多少作用,再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中,很快便给对方的骑兵所驱散了。
因为这些失败的经验,导致了总参谋的官员和军中将士认为,往火枪上装刺刀是一种没有作用的行为。士兵们完全不能掌握用装了刺刀的火枪进行肉搏的技巧,除非他们对面的敌人在逃跑当中。
为了减少支出,总参谋部最后向皇帝建议,还是放弃往火枪上装刺刀,继续给火枪部队配备长枪兵进行保护。朱由检自然不能认同这种开倒车的的建议,再详细的调查了火枪兵在战斗中遇到的问题之后,朱由检便发觉不过是要解决三个问题而已。
第一便是,加强对于刺刀规格和卡口质量的检查,确保每一把刺刀都能牢固的装到每个士兵手中的火枪上去;
第二便是,培养下级士官对于肉搏战的指挥,让他们知道应当在什么情况下上刺刀,什么情况下进行肉搏战;
第三便是,研究出一套简洁规范化的刺刀搏杀术和小组配合刺杀术,以保证这些士兵在肉搏战中,可以自如的使用自己的武器作战。
常熟人石电和河北诸生王延善,是招集而来的武者中,对于枪术最有研究的人才。这次出来,朱由检便顺便将他们一起带了出京,想要看看他们在实战中的表现,从今日的打猎结果来看,朱由检对于三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慕春时节,嗅着草木花香,看着姹紫嫣红的原野,在徐徐清风中骑马走在野外,对于朱由检来说,的确是一次难得的野外旅行。虽然陪伴在他身边的不是知己好友,也不是暧昧美女,但朱由检依然觉得心情意外的舒畅。
不过这种悠闲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当他带着队伍回到了老营时,发觉一名锦衣百户正守在了门口等待着他。朱由检同左右吩咐了几句,让这些首领和随从们先回去营帐内洗漱一下,然后一起在大帐聚集会宴。
遣走了外人之后,朱由检便下了马,将坐骑交给了身后的吴殳,让他照料下自己的马匹,这才带着等候的锦衣卫向营中走去。
果不其然,这位锦衣百户正是从京中赶来送信给崇祯的信使。打开了他携带来的信件,匆匆看了一遍之后,朱由检才卷好信纸,对着他询问道:“京城对于陕西传来的消息,真的闹得很厉害吗?”
“是的陛下,京中的三位王爷和几位勋戚都在喊冤。他们说韩王、秦王合谋造反一事,必然有小人作祟。这两位王爷虽然平日行为不太检点,但是手上无兵,又同陕西当地的官府、军队向来不睦,两位王爷究竟要拿什么造反?
内阁的几位阁老虽然没有赞成这个意见,但张阁老和不少南方出身的官员私下交谈时表示,就算两位藩王真的谋反了,杨鹤、崔呈秀也应当先禀报了朝廷再说。哪里能够先斩后奏,将两位藩王和宗室统统拿下的道理,这不合法度。
此外,崔、杨几位大人的奏章中建议,废除韩王的封国,移庆藩出陕西,对秦藩进行减封,并转移一部分宗室出陕西。许多京城官员也是议论纷纷,认为是不是惩罚太重,牵连太广。
另外对于这些宗藩出陕西的提议,更是遭到了不少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其他各省并无余地可以接纳这些宗藩。有人建议朝廷还是先清查两藩谋逆案,若是真的属实,也还是在原地看管为好,不必迁移到他省,徒劳朝廷的人力和财力…”
朱由检听完了之后,停下了脚步思考了一会,才问道:“那么黄首辅对于这件案子可有什么说法么?”
“首辅大人倒是没提及,只是要卑职尽快将信件送到陛下手中,催促陛下尽快回京主持大局,免得京中舆论大起,到时陛下就更难以决断了。”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朕已经明白了,你先下去找个地方进食休息去吧,有事朕会派人来叫你的。”
当这位锦衣百户退下之后,朱由检看了看四周的环境,便再次向着营中央的大帐走去了。在大帐的门口,朱由检遇到了海兰珠等人。
看到皇帝归来,海兰珠便吩咐侍女将准备好的温水和毛巾端到了他面前。短短几日功夫,这位科尔沁部的公主,已经记住了崇祯日常生活上的习惯。
朱由检用不怎么柔软的毛巾狠狠的擦了脸和手之后,便放下毛巾对着海兰珠说道:“趁着各部首领还没到,我们找个地方说说话吧。你既然已经到了大明,朕总是要给你和科尔沁部一个交代的。”
海兰珠顿时有些意外的看了崇祯一眼,便面色如常的回道:“那就请皇上去后帐坐一坐,我为陛下先泡一壶茶解解渴,也好听皇上的吩咐…”
虽然这里已经算是京城的郊野,算是燕山山脉的一部分。但是毕竟靠近京畿地区,人烟也算稠密,因此此处的山林中并没有较大的猛兽。他们这些日子狩猎到的较大猎物,也就是獐、鹿之类的了。
不过这里的山林虽然没有虎、熊等猛兽,但是也还是存在着野狼和野猪,这两样让附近百姓深感头疼的野兽。山林中的野狼自然没有草原上的狼群让人感到恐惧,但是燕山的野猪就非同小可了,成年的野猪体形大约在400斤上下,体长约15-2米,公野猪的犬齿平均长6厘米,其中3厘米露出嘴外,就如同象牙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且野猪很少单独出现,一旦出现就是一群,以一头公野猪带2-3头母野猪和几只幼崽行动。这么浩浩荡荡的一家子在山林中游荡,就算是老猎手也不敢贸然发起攻击,因为攻击一只便会引来一群野猪的攻击。
获得年岁久远的野猪体重甚至可以达到七、八百斤,背上会长出一溜白毛来,看到这种老野猪,山民们更是视为山神一般的存在,不敢对之有所伤害。这样的老野猪不仅智慧极高,且常年在松树上蹭的身体,更是如同裹了一层铠甲一般刀枪难入。
一旦激怒了它,却又没有杀死它,那么附近的田地和村民就会成为它的报复对象。因此在山民看来,这种野猪比老虎、黑熊还要难以应付。但是在这个马车上,正躺着一头六百多斤的老野猪,和两头2、3百斤的母野猪,还有3头体形较小的野猪,显然是一家子都被端下来了。
吴克善正打量着这些野猪的时候,崇祯正向众人说道:“…都说蒙古人骑射的功夫了得,朕此前还是有些半信半疑的,这马背上这么颠簸,如何能够瞄准射击呢?不过今日朕倒是开了眼界了,各位首领的身手还真是矫健无比啊,当然最出色的还是吴克善台吉,一箭便射杀了一只孤狼…”
看着其他蒙古首领的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吴克善赶紧谦逊的说道:“皇上过奖了,我们蒙古人从小和马匹为伍,还没有走路就已经学会了骑马,马背上的这点技艺自然较为熟悉了。
但是今日行猎之中,要论出色无匹,还是要论皇上身边的这几位侍卫啊。外臣还是生平仅见,有人可以在平地上这么轻易的杀死这样大的野猪,就算是后金的那几位巴图鲁也不过如此了。”
“吴克善台吉说的不错,这三位侍卫不仅武勇过人,还对陛下忠心无比,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边上的几位蒙古首领也纷纷附和的说道。
朱由检回头看了看身后一老两少三名侍卫,不由笑了笑对他们说道:“石敬岩、吴修龄、王延善,你们三人替朕挡住了这群野猪的冲击,也算是有功之臣。你们可有什么想要完成的愿望吗?只要合乎于律法,朕便应允了你们。”
年轻的吴殳看着师父石电,眼怀热切但并不敢出声回应,石电则注视着身边的王延善,想要看看这位河北诸生会怎么回答。
王延善毫无胆怯的对着皇帝说道:“为陛下效力乃是学生应尽的职责,学生并不敢邀功请赏。更何况,独立杀死大野猪的乃是石敬岩,学生不过是从旁协助罢了,算不得什么功劳,学生不敢受赏。”
听到王延善这么,石电也有抱拳对着崇祯行礼后回道:“能得到圣人诏书,让小臣上京为国效力,小臣已经欣喜若狂,杀死区区一头野猪,实在算不得什么功劳。小臣也不敢领受陛下的赏赐。”
朱由检看了看三人,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们都要推辞,那么今日朕就不先赏赐你们了。待你们将刺刀拼杀术总结研究出来,朕再一起赏赐好了。”
石电等三人顿时齐齐应了一声,朱由检便转身继续和身边的蒙古首领说笑着,往老营行去了。石敬岩、吴修龄、王延善三人,还有从各地召集来的20多位知名武者,上京的目的便是为了研究刺刀拼杀之术。
去年同后金的作战中,火枪虽然发挥了不小的威力,但是装上了刺刀的火枪使用起来,同原先的明军长枪便是两回事。在作战中,这些装上了刺刀的火枪并没有发挥出多少作用,再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中,很快便给对方的骑兵所驱散了。
因为这些失败的经验,导致了总参谋的官员和军中将士认为,往火枪上装刺刀是一种没有作用的行为。士兵们完全不能掌握用装了刺刀的火枪进行肉搏的技巧,除非他们对面的敌人在逃跑当中。
为了减少支出,总参谋部最后向皇帝建议,还是放弃往火枪上装刺刀,继续给火枪部队配备长枪兵进行保护。朱由检自然不能认同这种开倒车的的建议,再详细的调查了火枪兵在战斗中遇到的问题之后,朱由检便发觉不过是要解决三个问题而已。
第一便是,加强对于刺刀规格和卡口质量的检查,确保每一把刺刀都能牢固的装到每个士兵手中的火枪上去;
第二便是,培养下级士官对于肉搏战的指挥,让他们知道应当在什么情况下上刺刀,什么情况下进行肉搏战;
第三便是,研究出一套简洁规范化的刺刀搏杀术和小组配合刺杀术,以保证这些士兵在肉搏战中,可以自如的使用自己的武器作战。
常熟人石电和河北诸生王延善,是招集而来的武者中,对于枪术最有研究的人才。这次出来,朱由检便顺便将他们一起带了出京,想要看看他们在实战中的表现,从今日的打猎结果来看,朱由检对于三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慕春时节,嗅着草木花香,看着姹紫嫣红的原野,在徐徐清风中骑马走在野外,对于朱由检来说,的确是一次难得的野外旅行。虽然陪伴在他身边的不是知己好友,也不是暧昧美女,但朱由检依然觉得心情意外的舒畅。
不过这种悠闲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当他带着队伍回到了老营时,发觉一名锦衣百户正守在了门口等待着他。朱由检同左右吩咐了几句,让这些首领和随从们先回去营帐内洗漱一下,然后一起在大帐聚集会宴。
遣走了外人之后,朱由检便下了马,将坐骑交给了身后的吴殳,让他照料下自己的马匹,这才带着等候的锦衣卫向营中走去。
果不其然,这位锦衣百户正是从京中赶来送信给崇祯的信使。打开了他携带来的信件,匆匆看了一遍之后,朱由检才卷好信纸,对着他询问道:“京城对于陕西传来的消息,真的闹得很厉害吗?”
“是的陛下,京中的三位王爷和几位勋戚都在喊冤。他们说韩王、秦王合谋造反一事,必然有小人作祟。这两位王爷虽然平日行为不太检点,但是手上无兵,又同陕西当地的官府、军队向来不睦,两位王爷究竟要拿什么造反?
内阁的几位阁老虽然没有赞成这个意见,但张阁老和不少南方出身的官员私下交谈时表示,就算两位藩王真的谋反了,杨鹤、崔呈秀也应当先禀报了朝廷再说。哪里能够先斩后奏,将两位藩王和宗室统统拿下的道理,这不合法度。
此外,崔、杨几位大人的奏章中建议,废除韩王的封国,移庆藩出陕西,对秦藩进行减封,并转移一部分宗室出陕西。许多京城官员也是议论纷纷,认为是不是惩罚太重,牵连太广。
另外对于这些宗藩出陕西的提议,更是遭到了不少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其他各省并无余地可以接纳这些宗藩。有人建议朝廷还是先清查两藩谋逆案,若是真的属实,也还是在原地看管为好,不必迁移到他省,徒劳朝廷的人力和财力…”
朱由检听完了之后,停下了脚步思考了一会,才问道:“那么黄首辅对于这件案子可有什么说法么?”
“首辅大人倒是没提及,只是要卑职尽快将信件送到陛下手中,催促陛下尽快回京主持大局,免得京中舆论大起,到时陛下就更难以决断了。”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朕已经明白了,你先下去找个地方进食休息去吧,有事朕会派人来叫你的。”
当这位锦衣百户退下之后,朱由检看了看四周的环境,便再次向着营中央的大帐走去了。在大帐的门口,朱由检遇到了海兰珠等人。
看到皇帝归来,海兰珠便吩咐侍女将准备好的温水和毛巾端到了他面前。短短几日功夫,这位科尔沁部的公主,已经记住了崇祯日常生活上的习惯。
朱由检用不怎么柔软的毛巾狠狠的擦了脸和手之后,便放下毛巾对着海兰珠说道:“趁着各部首领还没到,我们找个地方说说话吧。你既然已经到了大明,朕总是要给你和科尔沁部一个交代的。”
海兰珠顿时有些意外的看了崇祯一眼,便面色如常的回道:“那就请皇上去后帐坐一坐,我为陛下先泡一壶茶解解渴,也好听皇上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