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日,沈阳北门外站着一堆后金国的贝勒贝子和八旗亲贵,大家都翘首向北面的官道望去,等待着三贝勒莽古尔泰的归来。
在黄台吉连连写信示好安抚,再加上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德格类和妹夫琐诺木等人的劝说下,莽古尔泰终于放弃了起兵反对黄台吉的念头,接受了沈阳汗庭发出的命令,将手上的军队交给了德格类,自己独自返回了沈阳城。
黄台吉接到了莽古尔泰的回信后,总算是松了口气,并将莽古尔泰的回信晓谕了朝中的大小亲贵,安定了沈阳城内的人心。今天他还亲自带着沈阳城内的文武大臣出城迎接莽古尔泰的归来,就是想要让沈阳内的百姓们知道,虽然阿敏犯罪伏法,但是剩下的三大贝勒之间并没有什么裂痕,依旧团结的很呢。
当太阳快要升到中天的时候,有眼尖的八旗亲贵看着远处飞起的尘土,立刻小声的告诉左右同伴道:“来了,来了,三贝勒的车队已经到了,大家都准备着吧…”
很快一列马队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一个高大魁梧的壮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了马队最前方。原本马队的速度只是不疾不徐,但是看到了这么多八旗亲贵等候在城外后,莽古尔泰马上脱离了队伍,只带着三五个随从跑了上来。
坐在送别亭内等候的黄台吉,看到莽古尔泰脱离大队人马独自上前之后,也立刻起身走出了亭子,准备迎接自己这个兄长。
莽古尔泰远远的看到黄台吉、代善等人之后,就立刻滚鞍落马,快步向着黄台吉、代善走来。堪堪走到黄台吉面前时,莽古尔泰便屈身想要向黄台吉见礼,不过黄台吉却迅速上前扶住了他,同他行了一个抱见礼。
黄台吉在莽古尔泰耳边亲切的说道:“五哥何必如此见外,我们兄弟之间就不必行什么君臣之礼了。五哥这次能够回来,就足以证明你对后金国的忠诚,想来天上的父汗也会为之心慰的。我后金国小而民贫,若是内部再搞什么分裂,又如何能够继续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下去呢?”
虽然黄台吉的态度很是亲切,但是莽古尔泰却觉得自己抱着的是一条毒蛇,从黄台吉口中蹦出的每一个字,他都不愿相信。因此在旁边的众人看来,主动上前的大汗对自己的兄长热情不已,但是身为兄长的莽古尔泰却身体僵硬,显然还对大汗存有什么偏见。
围观的不少八旗亲贵觉得莽古尔泰似乎有些小心眼了,而大多数人看到两人行的是抱见礼后,倒是放下了这些日子来的提心吊胆,显然笼罩在沈阳上空的内战阴云,现在终于开始消失了。
不提这些八旗亲贵心里有什么想法,黄台吉今日在众人面前已经做足了一个亲切恭顺的弟弟形象。莽古尔泰的演技显然不及自己这个大汗弟弟,因此在众人眼中到是显得有些不知进退了。
和代善、黄台吉骑马并行进入沈阳的莽古尔泰低头想着心事,并没有在意街道两侧对他们顶礼膜拜的沈阳百姓,他自然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马头已经和中间的黄台吉坐骑并列了,而另一边的代善却始终落后了黄台吉一个马头的位置。
马上的黄台吉虽然依旧笑容满面的同两位兄长聊着过去的趣事,但是眼中却没有什么笑意,显然他对于自己如此委曲求全,莽古尔泰却还摆出如此傲慢的姿态,是心怀不悦的。
不过莽古尔泰过于专注于自己的思索,完全没有感觉到这些细节上的失礼,自然也就错过了同黄台吉真正交心的机会。当然,就算莽古尔泰注意到了这些小节,也未必能够遵守那些汉人制定出来的繁琐规矩。
和那些小字辈的贝勒们不同,莽古尔泰可是跟随着父汗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开创后金的功劳上,他比黄台吉可大多了。他又不是代善,亲眼见过父汗是怎么对付弟弟、长子褚英和开国五大臣等政治上的对手的。
一直在努尔哈赤羽翼下长大的莽古尔泰,还不懂得什么叫做挫折,也不知道政治斗争的真正残酷。所以虽然他承认了黄台吉是接任大汗之位的最好选择,但是内心却从没有把黄台吉这个大汗当成父汗一样来敬畏。
在他心里,黄台吉继承汗位不过是一个临时性的举措,是他和代善之间一时难以决出胜负,方才让这个势力单薄的弟弟登上了汗位。只要他能够建立更大的功勋,让后金国的上下认识到,只有他莽古尔泰才是最像那个英明神武的天命汗的儿子,黄台吉坐上去的汗位终究会回到他的手中来。
但是谁能够想到,他们三位大贝勒会看走眼,当黄台吉继承了汗位之后,马上就从一位默默无闻的贝勒,变成了现在后金国内为众人所赝服的天聪汗呢?比起他屡屡击破蒙古诸部的功绩,黄台吉继承汗位之后,便迫使朝鲜王国同后金结盟,又让那个自比成吉思汗的林丹汗丢下老巢往西面逃走,简直唾手就白捡了两份功劳,名望生生压过了他们三位大贝勒。
最让莽古尔泰不耻的是,为了不把功劳分给其他人,黄台吉硬是把这些功劳说成是上天对于后金的赏赐,是后金国上应天命,才能有这样的胜利。刚刚从山林里走出不久的女真人,本就乐于相信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就像他们真的相信努尔哈赤是天命汗一般,于是有不少人真把黄台吉当成了上天赐予后金的真命天子了。
如果不是去年在明国关内受挫,莽古尔泰都要怀疑,后金现在实施的四大贝勒共治制度,还能不能延续下去了。
对于后金国的汗位,莽古尔泰其实到真没到念念不忘的地步。他想要得到这个汗位,一是觉得这是父汗留给他的东西,虽然父汗死去的时候没有留下遗嘱,但莽古尔泰认为父汗此前曾经向他承诺过,因此这个汗位就应该是他的东西。
为了后金国,他可以不要这个汗位,但不代表别人可以从他手中夺走他的东西,还表现的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让他感觉自己的名誉受到了侮辱。
其次,莽古尔泰最为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父汗,因此他渴望成为像父汗一样的女真人的英雄。而获得女真人认可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像他父亲一样,成为后金国的大汗。
不过随着黄台吉登基后颁发的一系列措施,他的声望开始鹊起,汗位也越来越稳固。莽古尔泰也意识到,他离汗位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远,这让他有些沮丧,为了维护父汗建立的这个国度,他原本还是打算接受现实的。
可当黄台吉向阿敏动手之后,莽古尔泰才发现,他或许可以接受黄台吉在汗位上越来越稳固的现实,可黄台吉未必能够容忍他们三位大贝勒和他继续平起平坐下去。
听到阿敏被圈禁在自己府内的消息后,领兵在外的莽古尔泰自然不想步阿敏的后辙,因此就有了些无视沈阳命令的举动。
不过在战场上勇猛果决的莽古尔泰,在政治上却显得有些犹豫畏缩,他没有在消息传来之前立即起兵,反而想要等待镶蓝旗会不会有什么动作,再进行下一步行动。这就给了黄台吉安抚收编镶蓝旗将领的时间,在莽古尔泰犹豫不决的期间,镶蓝旗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已经被黄台吉一一排除了。
特别是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出面安抚了镶蓝旗,使得镶蓝旗上下很快就接受了黄台吉对镶蓝旗内部的调整。除了一些跟随爱尔礼逃亡的阿敏嫡系,其他人都默认了济尔哈朗对于镶蓝旗的指挥权。
可莽古尔泰期待的沈阳内乱并没有出现,反倒是他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正蓝旗上下对他的效忠之心,虽然比镶蓝旗对阿敏要强。但是八旗的家眷都在沈阳城内外,正蓝旗的家眷也不例外。
如果黄台吉选择起兵攻打他,也许正蓝旗的官兵还能出于义愤进行抵抗,而那些非正蓝旗的满蒙部队也会被裹挟进战争之中。但现在黄台吉却选择了劝说的手段,这就让他麾下的将士们士气大衰了。
女真人在战争中固然野蛮,将敌人的性命不当做一回事,但对于自己的家庭和族人却是另一个态度了。既然大汗想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莽古尔泰手下的将士也就没什么作战的意愿了。他们不愿意去进攻自己家人和亲族所居住的沈阳,因为不管胜负,都有可能让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手下将士的厌战情绪,加上同母弟德格类和妹夫琐诺木到来后的劝说,终于让莽古尔泰选择了同黄台吉妥协。得到了黄台吉的亲笔承诺后,莽古尔泰回到了沈阳。
不过看着黄台吉如此大张旗鼓的模样,莽古尔泰心中隐隐意识到,以阿敏为开端的事件,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担忧,自己究竟能不能挨过这场风波,不要落得和阿敏一个下场。
到了城中的汗宫之后,黄台吉回头打发了身后队伍中的大部分人离去,只是邀请代善、莽古尔泰及一批年青的贝勒进入大政殿议事。
莽古尔泰顿时有些警惕了起来,他刚回沈阳不久,还处在两眼一抹黑的状态,这个状况下议事,他都不知道能议出点什么来。
“汗王,臣刚回来,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上,今天的会议臣就不参加了吧?真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件,不妨等明日再议?”
在黄台吉连连写信示好安抚,再加上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德格类和妹夫琐诺木等人的劝说下,莽古尔泰终于放弃了起兵反对黄台吉的念头,接受了沈阳汗庭发出的命令,将手上的军队交给了德格类,自己独自返回了沈阳城。
黄台吉接到了莽古尔泰的回信后,总算是松了口气,并将莽古尔泰的回信晓谕了朝中的大小亲贵,安定了沈阳城内的人心。今天他还亲自带着沈阳城内的文武大臣出城迎接莽古尔泰的归来,就是想要让沈阳内的百姓们知道,虽然阿敏犯罪伏法,但是剩下的三大贝勒之间并没有什么裂痕,依旧团结的很呢。
当太阳快要升到中天的时候,有眼尖的八旗亲贵看着远处飞起的尘土,立刻小声的告诉左右同伴道:“来了,来了,三贝勒的车队已经到了,大家都准备着吧…”
很快一列马队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一个高大魁梧的壮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了马队最前方。原本马队的速度只是不疾不徐,但是看到了这么多八旗亲贵等候在城外后,莽古尔泰马上脱离了队伍,只带着三五个随从跑了上来。
坐在送别亭内等候的黄台吉,看到莽古尔泰脱离大队人马独自上前之后,也立刻起身走出了亭子,准备迎接自己这个兄长。
莽古尔泰远远的看到黄台吉、代善等人之后,就立刻滚鞍落马,快步向着黄台吉、代善走来。堪堪走到黄台吉面前时,莽古尔泰便屈身想要向黄台吉见礼,不过黄台吉却迅速上前扶住了他,同他行了一个抱见礼。
黄台吉在莽古尔泰耳边亲切的说道:“五哥何必如此见外,我们兄弟之间就不必行什么君臣之礼了。五哥这次能够回来,就足以证明你对后金国的忠诚,想来天上的父汗也会为之心慰的。我后金国小而民贫,若是内部再搞什么分裂,又如何能够继续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下去呢?”
虽然黄台吉的态度很是亲切,但是莽古尔泰却觉得自己抱着的是一条毒蛇,从黄台吉口中蹦出的每一个字,他都不愿相信。因此在旁边的众人看来,主动上前的大汗对自己的兄长热情不已,但是身为兄长的莽古尔泰却身体僵硬,显然还对大汗存有什么偏见。
围观的不少八旗亲贵觉得莽古尔泰似乎有些小心眼了,而大多数人看到两人行的是抱见礼后,倒是放下了这些日子来的提心吊胆,显然笼罩在沈阳上空的内战阴云,现在终于开始消失了。
不提这些八旗亲贵心里有什么想法,黄台吉今日在众人面前已经做足了一个亲切恭顺的弟弟形象。莽古尔泰的演技显然不及自己这个大汗弟弟,因此在众人眼中到是显得有些不知进退了。
和代善、黄台吉骑马并行进入沈阳的莽古尔泰低头想着心事,并没有在意街道两侧对他们顶礼膜拜的沈阳百姓,他自然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马头已经和中间的黄台吉坐骑并列了,而另一边的代善却始终落后了黄台吉一个马头的位置。
马上的黄台吉虽然依旧笑容满面的同两位兄长聊着过去的趣事,但是眼中却没有什么笑意,显然他对于自己如此委曲求全,莽古尔泰却还摆出如此傲慢的姿态,是心怀不悦的。
不过莽古尔泰过于专注于自己的思索,完全没有感觉到这些细节上的失礼,自然也就错过了同黄台吉真正交心的机会。当然,就算莽古尔泰注意到了这些小节,也未必能够遵守那些汉人制定出来的繁琐规矩。
和那些小字辈的贝勒们不同,莽古尔泰可是跟随着父汗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开创后金的功劳上,他比黄台吉可大多了。他又不是代善,亲眼见过父汗是怎么对付弟弟、长子褚英和开国五大臣等政治上的对手的。
一直在努尔哈赤羽翼下长大的莽古尔泰,还不懂得什么叫做挫折,也不知道政治斗争的真正残酷。所以虽然他承认了黄台吉是接任大汗之位的最好选择,但是内心却从没有把黄台吉这个大汗当成父汗一样来敬畏。
在他心里,黄台吉继承汗位不过是一个临时性的举措,是他和代善之间一时难以决出胜负,方才让这个势力单薄的弟弟登上了汗位。只要他能够建立更大的功勋,让后金国的上下认识到,只有他莽古尔泰才是最像那个英明神武的天命汗的儿子,黄台吉坐上去的汗位终究会回到他的手中来。
但是谁能够想到,他们三位大贝勒会看走眼,当黄台吉继承了汗位之后,马上就从一位默默无闻的贝勒,变成了现在后金国内为众人所赝服的天聪汗呢?比起他屡屡击破蒙古诸部的功绩,黄台吉继承汗位之后,便迫使朝鲜王国同后金结盟,又让那个自比成吉思汗的林丹汗丢下老巢往西面逃走,简直唾手就白捡了两份功劳,名望生生压过了他们三位大贝勒。
最让莽古尔泰不耻的是,为了不把功劳分给其他人,黄台吉硬是把这些功劳说成是上天对于后金的赏赐,是后金国上应天命,才能有这样的胜利。刚刚从山林里走出不久的女真人,本就乐于相信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就像他们真的相信努尔哈赤是天命汗一般,于是有不少人真把黄台吉当成了上天赐予后金的真命天子了。
如果不是去年在明国关内受挫,莽古尔泰都要怀疑,后金现在实施的四大贝勒共治制度,还能不能延续下去了。
对于后金国的汗位,莽古尔泰其实到真没到念念不忘的地步。他想要得到这个汗位,一是觉得这是父汗留给他的东西,虽然父汗死去的时候没有留下遗嘱,但莽古尔泰认为父汗此前曾经向他承诺过,因此这个汗位就应该是他的东西。
为了后金国,他可以不要这个汗位,但不代表别人可以从他手中夺走他的东西,还表现的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让他感觉自己的名誉受到了侮辱。
其次,莽古尔泰最为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父汗,因此他渴望成为像父汗一样的女真人的英雄。而获得女真人认可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像他父亲一样,成为后金国的大汗。
不过随着黄台吉登基后颁发的一系列措施,他的声望开始鹊起,汗位也越来越稳固。莽古尔泰也意识到,他离汗位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远,这让他有些沮丧,为了维护父汗建立的这个国度,他原本还是打算接受现实的。
可当黄台吉向阿敏动手之后,莽古尔泰才发现,他或许可以接受黄台吉在汗位上越来越稳固的现实,可黄台吉未必能够容忍他们三位大贝勒和他继续平起平坐下去。
听到阿敏被圈禁在自己府内的消息后,领兵在外的莽古尔泰自然不想步阿敏的后辙,因此就有了些无视沈阳命令的举动。
不过在战场上勇猛果决的莽古尔泰,在政治上却显得有些犹豫畏缩,他没有在消息传来之前立即起兵,反而想要等待镶蓝旗会不会有什么动作,再进行下一步行动。这就给了黄台吉安抚收编镶蓝旗将领的时间,在莽古尔泰犹豫不决的期间,镶蓝旗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已经被黄台吉一一排除了。
特别是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出面安抚了镶蓝旗,使得镶蓝旗上下很快就接受了黄台吉对镶蓝旗内部的调整。除了一些跟随爱尔礼逃亡的阿敏嫡系,其他人都默认了济尔哈朗对于镶蓝旗的指挥权。
可莽古尔泰期待的沈阳内乱并没有出现,反倒是他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正蓝旗上下对他的效忠之心,虽然比镶蓝旗对阿敏要强。但是八旗的家眷都在沈阳城内外,正蓝旗的家眷也不例外。
如果黄台吉选择起兵攻打他,也许正蓝旗的官兵还能出于义愤进行抵抗,而那些非正蓝旗的满蒙部队也会被裹挟进战争之中。但现在黄台吉却选择了劝说的手段,这就让他麾下的将士们士气大衰了。
女真人在战争中固然野蛮,将敌人的性命不当做一回事,但对于自己的家庭和族人却是另一个态度了。既然大汗想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莽古尔泰手下的将士也就没什么作战的意愿了。他们不愿意去进攻自己家人和亲族所居住的沈阳,因为不管胜负,都有可能让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手下将士的厌战情绪,加上同母弟德格类和妹夫琐诺木到来后的劝说,终于让莽古尔泰选择了同黄台吉妥协。得到了黄台吉的亲笔承诺后,莽古尔泰回到了沈阳。
不过看着黄台吉如此大张旗鼓的模样,莽古尔泰心中隐隐意识到,以阿敏为开端的事件,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担忧,自己究竟能不能挨过这场风波,不要落得和阿敏一个下场。
到了城中的汗宫之后,黄台吉回头打发了身后队伍中的大部分人离去,只是邀请代善、莽古尔泰及一批年青的贝勒进入大政殿议事。
莽古尔泰顿时有些警惕了起来,他刚回沈阳不久,还处在两眼一抹黑的状态,这个状况下议事,他都不知道能议出点什么来。
“汗王,臣刚回来,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上,今天的会议臣就不参加了吧?真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件,不妨等明日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