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南京礼部尚书的王朝聘,在处理了文震孟遗留下来的各项事务之后,便从崇祯十一年二月开始巡视江南六府一市的教育体系。
说是江南六府一市,但实际上主要还是环太湖地区。自五胡乱华,中原衣冠大族渡江避难以来,吴越之地便开始成为了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环太湖平原优渥的自然条件是其一,中原衣冠大族带来的读书风气是其二。虽说自宋朝开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共识,但是这种尊重读书人的风气,并不全是尊重知识,而是把读书人当做了官员的后备人选。
不过环太湖地区的社会风气又稍稍有些不同,这里的百姓虽然也有着这种功利心,但是他们对于读书这件事还有些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当不上官员,读点书陶冶性情,增广见闻也是好的。
这种崇尚教育的风气,使得这一地区的识字率远远高于了大明其他地区,而民众的思想开放程度也超过了其他地区。
读书是否能够明理这也许要两说,但是读书能够开启民智大致是不会错的了。环太湖地区的人文底蕴,即便是王朝聘也是赞叹不已的。即便是他走在街头巷尾,也偶尔能够听到市井小民说出几句颇有见地的话语。
虽说到了今日,鱼米之乡的名头已经渐渐从环太湖地区转移到了湖广行省,但是江南的这种读书风气,并不是一时一刻可以传入到湖广地区的。
崇祯元年开始的改革政策,唯一一项让江南士绅百姓没有异议的,大约就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改革了。虽说江南地区此前已经存在了大量的私塾和书院,但是这里的百姓并不抵触再增加一种面对平民的学校教育。
而相比之下,内陆士绅对于不以经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倒是抵触的利害。环绕了太湖一圈,王朝聘隐约明白了,皇帝为什么想要将这些私塾和书院也一并纳入到学校体系当中去了。私塾倒也罢了,这些书院现在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失意官僚文人用以发泄不满的场所。
如果再这么纵容下去,这些书院培养出来的书生就成为了反对改革最为坚定的骨干,这显然是不利于大明的未来的。
不过王朝聘虽然不愿与人争斗,却也清楚这些江南书院同气连枝,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江南书院进行改革,显然是有失孟浪的。作为湘湖子弟,他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不如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变革。
有了湘湖子弟的支持,书院改革的过程就顺利的多。且有了几个范例之后,再推行到其他地区,也能打消不少中间人士的顾虑。
确定了光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动摇江南士绅支持的书院之后,王朝聘便于六月前往了湖广,并于七月巡视了长沙岳麓书院。站在这座北宋祥符八年修建的书院面前,看着身边和自己交情匪浅的书院夫子们,王朝聘终于有些理解皇帝为什么会要求他先从这座书院开始着手改革了。
七月的长沙正是天气炎热的时节,但是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山东面山下的书院,因为处于茂盛的森林之中,从湘江吹来的清风穿过森林后,倒是给此地带走了大量的暑气。因此王朝聘走在书院前的林中大道上,却并没有感到多少暑热。
看着面前岳麓书院的大门许久,王朝聘突然笑了笑对着身边前来迎接自己的书院师生们说道:“我出京南下之前,陛下曾经给我出了一个对子。说来惭愧,这一年俗务繁多,我也没能想出什么好的对子。
今日来到书院,我倒是想起了这句上联,所以我想着不如让诸位潇湘子弟来帮我想一想,不知诸位可有兴趣?”
书院的年轻士子们顿时大感兴趣了起来,纷纷向这位老前辈请教了起来,想要知道皇帝究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上联。
站在石阶上的王朝聘转过身来,对着书院师生面带微笑的让众人安静了下来,方才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出的上联只有四个字,惟楚有才。”
石阶下的书院学生们顿时窃窃私语了起来,对于湖南人来说,这句上联可谓是意义深远。而这句话又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因此大家反而不敢轻易出声,以免辜负了皇帝这一句期望。
有些学识不精的学生,还不清楚这四个字的出处,不由四处询问着同窗,于是也有人悄悄的替同窗们解释,这四字的由来。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想要对上这一上联,最佳的自然也要从经传中去寻找,不过我看短时间内也是极难想的出来…”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高声喊道:“可对之,于斯为盛。”
刚刚还在小声讨论的书院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很快就有书院的高材生拍手叫好道:“好一个:于斯为盛。上联取自《左传》,下联则来自《论语》,内容更是…呵呵,是哪位仁兄这么才思敏捷?”
在下方学生们的叫好中,王朝聘已经找到了刚刚对出上联的士子,正是自己在书院读书的二儿子王参之。看着刚刚情不自禁的高喊出来,现在却又试图藏在人群中躲闪自己的二儿子,王朝聘心中也不由苦笑了一声。
正如刚刚人群中有人议论的一样,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确对着工整。但是现在的岳麓书院却实在配不上这八个字,万历以来岳麓书院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学术上也成为了东南书院的陪衬,和当初王阳明在此地讲学时的人才鼎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副对联现在传出去,估计只会被那些江南士人引为笑谈吧。王朝聘自然不会将这副对联变成岳麓书院的笑柄,也不可能让儿子来跳这个火坑,因此他很快便开口说道:“说的好,长沙乃楚国故地,楚地历来多人才,屈原、伍子胥、范蠡、李斯…张江陵等,那个不是我楚人?
如今正是我大明皇帝励精图治,吐故纳新之际,也是我大明开拓四海,展望世界之时。在这样一个时代,正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奋发向上,一展才干的机会。
楚才号天下久矣,楚地龙摅鹏奋,何可数量。唯学制缺失,不能风云际会,可乎?吾等楚人当为后辈子弟破除藩篱,使之楚才代代而出,方才不算辜负了陛下的期待啊…”
有王朝聘这样的书院前辈作为代表,湖南士绅自然不会拒绝皇帝给予的好意。从前叫湖广行省时,湖广的精华地带也主要在长江附近,也就是湖北士绅在省内更有权势一些。而湖广士绅同江南士绅相比,又居于一个从属地位。
现在他们有机会振兴岳麓书院,让湖南的教育事业得到朝廷的资源扶持,自然也就立刻转变了立场,大多变成了朝廷教育改革事业的支持者。到了十一年秋,岳麓书院就挂上了两块牌子,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和湖南大学。
随着书院的改制,本就在岳麓书院中较受学生们欢迎的实学,立刻压倒了其他学术,成为了湖南大学的主流学术。以经世致用为主的湖湘学派,再次革新了自我,同程朱理学完全分道扬镳了。
虽说湖湘学派和京城流行的新学还有着诸多分歧,但是这种根植于中国传统儒学的思想学派,却是最乐于吸收新学提出的科学理论,从而壮大自己的新儒学。同保守守旧的理学家们,完全不可同日而言。
而新学这种同传统格格不入的学说相比,从儒学内部成长起来的实学虽然让理学家们感到厌恶,但是却更容易为年轻士人们所接受。这些年轻士人读了十多年的经书,现在让他们全然抛弃,再去研究新学的学问,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反倒是主张经世致用的实学,还能让他们过去的心血不用白费。因此在湖南大学成立之后,实学很快就传播到了两湖地区。京畿的新学,两湖的实学,正从内外两方向着传统的儒学发动的进攻,瓦解着稳固了2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对社会的统治权力。
这种思想上的革新,也同样在瓦解着士绅地主在下层百姓面前的特权。为朝廷推动进一步的社会变革,打下了思想基础。
国内思想界的暗潮涌动,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茫然不觉的。特别是跟着福王世子出访朝鲜、日本的沐天波,此刻更是为自己的婚事烦恼着。
作为永镇云南的黔国公府世子,沐天波最希望的便是成年后能够返回自己的封地去,继承黔国公府的一切权柄。在云南他就是为所欲为的土皇帝,但是在京城,压在他头上的藩王大臣们就太多了。
但是好不容易借助沐启元死因不明,才将黔国公府搬迁来北京的皇帝,压根就没打算让这位黔国公府的世子再回去割据云南。甚至连他的婚事都进行了干涉,这让沐天波颇为不满,但是在皇帝面前他却不敢有任何抱怨。
和他父亲在云南为所欲为的环境下长大不同,沐天波在京城可是受到了严厉的管教。他十二岁就被崇祯丢进了海军军官学校寄宿学习,在皇帝的严令下,这所招收了大量勋贵子弟的学校完全不理会这些勋贵子弟的身份,给予了他们相当严厉的教训。
以沐天波的身份,哪怕他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也不必考虑在海军任职,毕竟他还有一大块封地去继承。但是随着皇帝在云南实施的举措,让他意识到这块封地大约是没什么指望了。
沐天波到底也是在海军军官学校接受了七、八年教育的精英,当他踏上日本国土,听说了福王世子给他传达的相亲命令之后。他便意识到,他如果不打算加入海军任职的话,估计就要被皇帝甩到日本当上门小白脸了。恩,在军校中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勋贵子弟了解了许多市井中的故事。
当他还在思考着,究竟是在日本当小白脸强,还是跑去海军接受一份任命,和那些散发着恶臭的水手们为伍强时。日本女天皇身边前来迎接他的宫廷女官装扮,迅速替他下了决定。
哪怕是散发着恶臭的水手,也比这些剃光了眉毛,把牙齿涂黑的所谓**强。走在这些女官的身后,看着悠长而昏暗的廊道,沐天波总有一种向后逃跑的冲动。
说是江南六府一市,但实际上主要还是环太湖地区。自五胡乱华,中原衣冠大族渡江避难以来,吴越之地便开始成为了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环太湖平原优渥的自然条件是其一,中原衣冠大族带来的读书风气是其二。虽说自宋朝开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共识,但是这种尊重读书人的风气,并不全是尊重知识,而是把读书人当做了官员的后备人选。
不过环太湖地区的社会风气又稍稍有些不同,这里的百姓虽然也有着这种功利心,但是他们对于读书这件事还有些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当不上官员,读点书陶冶性情,增广见闻也是好的。
这种崇尚教育的风气,使得这一地区的识字率远远高于了大明其他地区,而民众的思想开放程度也超过了其他地区。
读书是否能够明理这也许要两说,但是读书能够开启民智大致是不会错的了。环太湖地区的人文底蕴,即便是王朝聘也是赞叹不已的。即便是他走在街头巷尾,也偶尔能够听到市井小民说出几句颇有见地的话语。
虽说到了今日,鱼米之乡的名头已经渐渐从环太湖地区转移到了湖广行省,但是江南的这种读书风气,并不是一时一刻可以传入到湖广地区的。
崇祯元年开始的改革政策,唯一一项让江南士绅百姓没有异议的,大约就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改革了。虽说江南地区此前已经存在了大量的私塾和书院,但是这里的百姓并不抵触再增加一种面对平民的学校教育。
而相比之下,内陆士绅对于不以经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倒是抵触的利害。环绕了太湖一圈,王朝聘隐约明白了,皇帝为什么想要将这些私塾和书院也一并纳入到学校体系当中去了。私塾倒也罢了,这些书院现在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失意官僚文人用以发泄不满的场所。
如果再这么纵容下去,这些书院培养出来的书生就成为了反对改革最为坚定的骨干,这显然是不利于大明的未来的。
不过王朝聘虽然不愿与人争斗,却也清楚这些江南书院同气连枝,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江南书院进行改革,显然是有失孟浪的。作为湘湖子弟,他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不如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变革。
有了湘湖子弟的支持,书院改革的过程就顺利的多。且有了几个范例之后,再推行到其他地区,也能打消不少中间人士的顾虑。
确定了光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动摇江南士绅支持的书院之后,王朝聘便于六月前往了湖广,并于七月巡视了长沙岳麓书院。站在这座北宋祥符八年修建的书院面前,看着身边和自己交情匪浅的书院夫子们,王朝聘终于有些理解皇帝为什么会要求他先从这座书院开始着手改革了。
七月的长沙正是天气炎热的时节,但是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山东面山下的书院,因为处于茂盛的森林之中,从湘江吹来的清风穿过森林后,倒是给此地带走了大量的暑气。因此王朝聘走在书院前的林中大道上,却并没有感到多少暑热。
看着面前岳麓书院的大门许久,王朝聘突然笑了笑对着身边前来迎接自己的书院师生们说道:“我出京南下之前,陛下曾经给我出了一个对子。说来惭愧,这一年俗务繁多,我也没能想出什么好的对子。
今日来到书院,我倒是想起了这句上联,所以我想着不如让诸位潇湘子弟来帮我想一想,不知诸位可有兴趣?”
书院的年轻士子们顿时大感兴趣了起来,纷纷向这位老前辈请教了起来,想要知道皇帝究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上联。
站在石阶上的王朝聘转过身来,对着书院师生面带微笑的让众人安静了下来,方才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出的上联只有四个字,惟楚有才。”
石阶下的书院学生们顿时窃窃私语了起来,对于湖南人来说,这句上联可谓是意义深远。而这句话又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因此大家反而不敢轻易出声,以免辜负了皇帝这一句期望。
有些学识不精的学生,还不清楚这四个字的出处,不由四处询问着同窗,于是也有人悄悄的替同窗们解释,这四字的由来。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想要对上这一上联,最佳的自然也要从经传中去寻找,不过我看短时间内也是极难想的出来…”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高声喊道:“可对之,于斯为盛。”
刚刚还在小声讨论的书院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很快就有书院的高材生拍手叫好道:“好一个:于斯为盛。上联取自《左传》,下联则来自《论语》,内容更是…呵呵,是哪位仁兄这么才思敏捷?”
在下方学生们的叫好中,王朝聘已经找到了刚刚对出上联的士子,正是自己在书院读书的二儿子王参之。看着刚刚情不自禁的高喊出来,现在却又试图藏在人群中躲闪自己的二儿子,王朝聘心中也不由苦笑了一声。
正如刚刚人群中有人议论的一样,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确对着工整。但是现在的岳麓书院却实在配不上这八个字,万历以来岳麓书院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学术上也成为了东南书院的陪衬,和当初王阳明在此地讲学时的人才鼎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副对联现在传出去,估计只会被那些江南士人引为笑谈吧。王朝聘自然不会将这副对联变成岳麓书院的笑柄,也不可能让儿子来跳这个火坑,因此他很快便开口说道:“说的好,长沙乃楚国故地,楚地历来多人才,屈原、伍子胥、范蠡、李斯…张江陵等,那个不是我楚人?
如今正是我大明皇帝励精图治,吐故纳新之际,也是我大明开拓四海,展望世界之时。在这样一个时代,正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奋发向上,一展才干的机会。
楚才号天下久矣,楚地龙摅鹏奋,何可数量。唯学制缺失,不能风云际会,可乎?吾等楚人当为后辈子弟破除藩篱,使之楚才代代而出,方才不算辜负了陛下的期待啊…”
有王朝聘这样的书院前辈作为代表,湖南士绅自然不会拒绝皇帝给予的好意。从前叫湖广行省时,湖广的精华地带也主要在长江附近,也就是湖北士绅在省内更有权势一些。而湖广士绅同江南士绅相比,又居于一个从属地位。
现在他们有机会振兴岳麓书院,让湖南的教育事业得到朝廷的资源扶持,自然也就立刻转变了立场,大多变成了朝廷教育改革事业的支持者。到了十一年秋,岳麓书院就挂上了两块牌子,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和湖南大学。
随着书院的改制,本就在岳麓书院中较受学生们欢迎的实学,立刻压倒了其他学术,成为了湖南大学的主流学术。以经世致用为主的湖湘学派,再次革新了自我,同程朱理学完全分道扬镳了。
虽说湖湘学派和京城流行的新学还有着诸多分歧,但是这种根植于中国传统儒学的思想学派,却是最乐于吸收新学提出的科学理论,从而壮大自己的新儒学。同保守守旧的理学家们,完全不可同日而言。
而新学这种同传统格格不入的学说相比,从儒学内部成长起来的实学虽然让理学家们感到厌恶,但是却更容易为年轻士人们所接受。这些年轻士人读了十多年的经书,现在让他们全然抛弃,再去研究新学的学问,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反倒是主张经世致用的实学,还能让他们过去的心血不用白费。因此在湖南大学成立之后,实学很快就传播到了两湖地区。京畿的新学,两湖的实学,正从内外两方向着传统的儒学发动的进攻,瓦解着稳固了2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对社会的统治权力。
这种思想上的革新,也同样在瓦解着士绅地主在下层百姓面前的特权。为朝廷推动进一步的社会变革,打下了思想基础。
国内思想界的暗潮涌动,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茫然不觉的。特别是跟着福王世子出访朝鲜、日本的沐天波,此刻更是为自己的婚事烦恼着。
作为永镇云南的黔国公府世子,沐天波最希望的便是成年后能够返回自己的封地去,继承黔国公府的一切权柄。在云南他就是为所欲为的土皇帝,但是在京城,压在他头上的藩王大臣们就太多了。
但是好不容易借助沐启元死因不明,才将黔国公府搬迁来北京的皇帝,压根就没打算让这位黔国公府的世子再回去割据云南。甚至连他的婚事都进行了干涉,这让沐天波颇为不满,但是在皇帝面前他却不敢有任何抱怨。
和他父亲在云南为所欲为的环境下长大不同,沐天波在京城可是受到了严厉的管教。他十二岁就被崇祯丢进了海军军官学校寄宿学习,在皇帝的严令下,这所招收了大量勋贵子弟的学校完全不理会这些勋贵子弟的身份,给予了他们相当严厉的教训。
以沐天波的身份,哪怕他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也不必考虑在海军任职,毕竟他还有一大块封地去继承。但是随着皇帝在云南实施的举措,让他意识到这块封地大约是没什么指望了。
沐天波到底也是在海军军官学校接受了七、八年教育的精英,当他踏上日本国土,听说了福王世子给他传达的相亲命令之后。他便意识到,他如果不打算加入海军任职的话,估计就要被皇帝甩到日本当上门小白脸了。恩,在军校中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勋贵子弟了解了许多市井中的故事。
当他还在思考着,究竟是在日本当小白脸强,还是跑去海军接受一份任命,和那些散发着恶臭的水手们为伍强时。日本女天皇身边前来迎接他的宫廷女官装扮,迅速替他下了决定。
哪怕是散发着恶臭的水手,也比这些剃光了眉毛,把牙齿涂黑的所谓**强。走在这些女官的身后,看着悠长而昏暗的廊道,沐天波总有一种向后逃跑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