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谨之回来吃午饭,看见童妍精神状态不错,心里略微安定了点。
下午,姜翰派了个人过来,给童妍送来了一袋奶粉,一罐麦乳精还有水果。陆谨之把奶粉拆开了,给童妍泡了一杯。童妍的空间里也有点牛奶,数量不多。批发市场有三个便利店,店里有牛奶。之前,童妍喝过一段时间,所以存货不多了。
看童妍愿意喝,陆谨之有点懊恼,之前怎么就没想到给童妍准备一点。他是不喜欢喝牛奶的,觉得有股奶腥味,没想到童妍喜欢喝,早知道这样就该准备一点。
童妍看他懊恼的样子,在一旁开解他:“我不馋这个,你泡了,我才喝的,我空间里也还有一点,最近忙,根本就没想起来。再说休息了两天,我其实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陆谨之走过去,轻轻的抱住童妍:“对不起,早知道这样就不让你跟着过来了。”童妍在他脸上亲了一下:“陆谨之,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不要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再说,要是不跟你过来,我被人拐跑了怎么办?”“你敢!”陆谨之最不喜欢听这个,在童妍的耳垂上狠狠咬了一口,童妍觉得耳朵一疼,气得打了他两下。两人闹了一次,陆谨之心情好了点。
童妍病了一场,村里也有不少人说闲话,什么城里来的姑娘娇贵,什么一点小病就闹着上医院,这样的闲话童妍充耳不闻,现在她心安理得的养病,正好可以逃过夏收。
陆谨之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在地里忙了十多天,人也晒黑了。晚上下工回来,陆谨之在屋里擦洗身子,童妍看见他后背精壮的肌肉,不由赞叹一声:“陆谨之,你干了几天农活,还是有好处的,肌肉都练出来了。”
陆谨之手里的动作一停,迅速抹了把身体,把水往外一泼,转身回了屋子,完成所有动作,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童妍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压在炕上了,陆谨之不容她说话,低头亲了下去,在陆谨之一番熟练的动作之下,童妍已经完全迷糊了。一阵疾风暴雨之后,等童妍再次缓过劲来,陆谨之已经饱餐了一顿。童妍羞恼的的拍了他两下,陆谨之笑眯眯的去做饭了。
忙过了夏收,村里还有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将粮食入库,童妍优秀的计算能力排上了用场,她和村里的会计一起负责统计数量,完成入库工作。第二件事情是石湾村要迎来新的知青。上次安排知青,石湾村没有轮到。这次人数更多,所以石湾村也不能逃避接收知青的任务。
周永海头都大了。来新人,让那些人住在哪里?现在的暂住点只有一间屋子空着,而且那房子还不太结实,是之前老房子改建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村子本来就不富裕,还要有人来和大家分粮食,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怎么做?
周永海想不出办法,在家里头直转圈。方婶子看他那样子,给他出了个主意:“你一个人想不出办法来,问问其他人,那个新来的陆谨之不是挺能耐的吗?和他商量商量。”
吃了晚饭,周永海来找陆谨之,把这烦心事和陆谨之念叨了一番,陆谨之眼珠子转了转,有主意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周永海一说,周永海想了想,一拍大腿:“得,就这么办。”
夏收过后,农活没有这么忙碌了,村里传出了一个消息:陆谨之要在村里盖房子了,需要找人干活,干一天活管两顿饭。
陆谨之对于现在的住房很不满意,屋顶漏雨不说,夏天猪圈味道重,这几天他们一直呼吸着怪异的气味,这也勉强能忍。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夏天到了,各种虫子都出来了,屋子里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它们的身影。童妍对虫子特别不能接受,每次睡觉前,都要把炕仔仔细细的扫一遍,有好几次都被吓的偷偷掉眼泪。陆谨之看在眼里,疼着心里,所以,一心想着要换个地方住。
陆谨之在村子里找了地方,离现在的暂住地不远,那里有个屋子已经废弃了,陆谨之觉得可以拆了之后,重新建造。打听了一下,这个地方原先是周婶子家的祖屋,后来周婶子重新盖了房子,祖屋就不住人了。
童妍和周婶子说了这件事,周婶子痛快的答应了,还热心的要来帮忙。在周队长的组织下,来了十个壮劳力,其中有周队长的儿子和周婶子的儿子。陆谨之在姜翰的帮助下,弄到了一点红砖,不过量不大,只够盖一间屋子的。
童妍和刘姐负责给那些人做饭,童妍也不小气。除了拿出了当时发放给他们的补助粮,再加上姜翰友情赞助了点粮食,估计够吃了。蔬菜和肉都从空间里拿,保证每餐三菜一汤的标准供应。
童妍告诉刘姐菜单的时候,刘姐被惊的咋舌。酱爆猪肝、咸菜肉末、炒蔬菜外加大骨头汤。刘姐劝童妍,不用这么好的伙食,沾点肉末就是好菜了,且有一个菜一个汤就行。
童妍自有考量,虽然来了石湾村的日子不短了,但是她们并没有真正的融入这个村子,就像自己上回生病,都是靠姜翰帮的忙,可是姜翰毕竟离得远,自己和陆谨之还需要在这里呆很长的时间,只有和村里人搞好关系,融进村子里,才能得到村里人的庇护。
童妍坚持按照这个标准供应,刘姐也不好说什么。当初找人干活的时候,许多人不愿意来,毕竟影响自己赚公分,看到第一天的菜,那些人就后悔了。来干活的人可乐开了花,二合面的馒头管饱,胃口好的吃三、四个,加上实实在在的肉菜,吃的那个舒服呀。刚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吃,童妍和刘姐一个劲的劝,大家看见童妍诚心诚意,也就不客气了,最后连盘子都用馒头刮一遍,连点油花都没浪费。
村里人也算实在,吃的好,干活就更卖力了。除此之外,也给童妍和陆谨之留下了好口碑。之后他们俩有事,一喊就有人来帮忙。
此时,工地上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童妍趁做饭的空隙还煮了绿豆汤,给大家解暑。周婶子的儿子叫周铁柱,在村里混的不错,一群人以他为头领,自己老娘和童妍关系不错,又特意嘱咐过他,他自然要出力。招呼大家过来歇一歇,端着绿豆汤,夸赞童妍心肠好。其他人有的吃,自然也说上几句好话,童妍和大家说笑了一会,彼此之间也算熟悉了。
第二天,童妍发现了一件事。中午吃饭的时候,那些来干活的人,拿了馒头都不急着吃,没一会,来了几个小孩,那些男人们就把馒头给了孩子,还会夹一筷子肉菜塞进孩子嘴里,小孩子吃的香,大人看着也高兴。孩子们拿出玉米饼子之类的粗粮递给大人,那些人就吃自己家的干粮。
刘姐告诉童妍,二合面的馒头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大家舍不得,所以就拿回去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吃。
那些干活的人也发现童妍正看着他们,大家有点尴尬,童妍只是和大家笑笑,转身回了屋子,又拿了些糖块出来,招呼那些孩子们过来,小孩子们有点害羞,不肯上前,童妍把手里的糖果给他们展示了一下,那些孩子立刻围拢了过来。童妍给那些孩子们一人分了两颗糖,喜得那些小娃娃笑得见眉不见眼。之后童妍就让那些来干活的人打了饭菜以后回家去吃,这样省的让孩子们跑一趟。
童妍的这番作为,让她在村里的名声更好了,背后说童妍娇气的人少了许多,都是夸她是个实在人。
尤其是之后几天的伙食都没有降低标准,这让干活的人心里都很舒坦。因为以往有人家请人干活时,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伙食是最好的,中间几天就要打折扣了。童妍自然不会这么干,空间里的肉用的并不多,尤其是动物内脏的部分。童妍定下的菜谱就以这些为主,炒个腰花,溜个肥肠,既不打眼,味道也不错。
让童妍欣慰的是,吃了几天饭,那些人来干活的时候给童妍带点家里种的蔬菜,也不说话,直接放在了厨房里。刘姐给童妍解释:大家觉得挺不好意思的,看见你家连个菜园子也没有,就拿点家里的菜来,补贴你一点。
陆谨之知道后,正儿八经的和那些人道了谢,倒让他们闹了个大红脸。
氛围融洽,干活自然麻利,一群小孩子还会过来帮忙,大点的孩子挑个水,送点柴火;小一点的孩子洗个菜,端个碗,忙完了之后,每人都能混点小零嘴。童妍和那群小孩子嘻嘻哈哈,玩玩闹闹,倒也不觉得累。
刘姐将这一切看着眼里,沉思了一番,晚上收工的时候和童妍商量了一件事。村子里有户人家,家里一老一少,生活的特别困难,老的身子不好,只能在家干点家务,小的那个刚刚满十岁,挣的是孩子的公分,只有成年人的一半,靠着村里的一点救济粮过日子。那个孩子来找刘姐,想说个情,过来做点杂活,给一个馒头就行。
下午,姜翰派了个人过来,给童妍送来了一袋奶粉,一罐麦乳精还有水果。陆谨之把奶粉拆开了,给童妍泡了一杯。童妍的空间里也有点牛奶,数量不多。批发市场有三个便利店,店里有牛奶。之前,童妍喝过一段时间,所以存货不多了。
看童妍愿意喝,陆谨之有点懊恼,之前怎么就没想到给童妍准备一点。他是不喜欢喝牛奶的,觉得有股奶腥味,没想到童妍喜欢喝,早知道这样就该准备一点。
童妍看他懊恼的样子,在一旁开解他:“我不馋这个,你泡了,我才喝的,我空间里也还有一点,最近忙,根本就没想起来。再说休息了两天,我其实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陆谨之走过去,轻轻的抱住童妍:“对不起,早知道这样就不让你跟着过来了。”童妍在他脸上亲了一下:“陆谨之,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不要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再说,要是不跟你过来,我被人拐跑了怎么办?”“你敢!”陆谨之最不喜欢听这个,在童妍的耳垂上狠狠咬了一口,童妍觉得耳朵一疼,气得打了他两下。两人闹了一次,陆谨之心情好了点。
童妍病了一场,村里也有不少人说闲话,什么城里来的姑娘娇贵,什么一点小病就闹着上医院,这样的闲话童妍充耳不闻,现在她心安理得的养病,正好可以逃过夏收。
陆谨之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在地里忙了十多天,人也晒黑了。晚上下工回来,陆谨之在屋里擦洗身子,童妍看见他后背精壮的肌肉,不由赞叹一声:“陆谨之,你干了几天农活,还是有好处的,肌肉都练出来了。”
陆谨之手里的动作一停,迅速抹了把身体,把水往外一泼,转身回了屋子,完成所有动作,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童妍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压在炕上了,陆谨之不容她说话,低头亲了下去,在陆谨之一番熟练的动作之下,童妍已经完全迷糊了。一阵疾风暴雨之后,等童妍再次缓过劲来,陆谨之已经饱餐了一顿。童妍羞恼的的拍了他两下,陆谨之笑眯眯的去做饭了。
忙过了夏收,村里还有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将粮食入库,童妍优秀的计算能力排上了用场,她和村里的会计一起负责统计数量,完成入库工作。第二件事情是石湾村要迎来新的知青。上次安排知青,石湾村没有轮到。这次人数更多,所以石湾村也不能逃避接收知青的任务。
周永海头都大了。来新人,让那些人住在哪里?现在的暂住点只有一间屋子空着,而且那房子还不太结实,是之前老房子改建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村子本来就不富裕,还要有人来和大家分粮食,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怎么做?
周永海想不出办法,在家里头直转圈。方婶子看他那样子,给他出了个主意:“你一个人想不出办法来,问问其他人,那个新来的陆谨之不是挺能耐的吗?和他商量商量。”
吃了晚饭,周永海来找陆谨之,把这烦心事和陆谨之念叨了一番,陆谨之眼珠子转了转,有主意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周永海一说,周永海想了想,一拍大腿:“得,就这么办。”
夏收过后,农活没有这么忙碌了,村里传出了一个消息:陆谨之要在村里盖房子了,需要找人干活,干一天活管两顿饭。
陆谨之对于现在的住房很不满意,屋顶漏雨不说,夏天猪圈味道重,这几天他们一直呼吸着怪异的气味,这也勉强能忍。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夏天到了,各种虫子都出来了,屋子里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它们的身影。童妍对虫子特别不能接受,每次睡觉前,都要把炕仔仔细细的扫一遍,有好几次都被吓的偷偷掉眼泪。陆谨之看在眼里,疼着心里,所以,一心想着要换个地方住。
陆谨之在村子里找了地方,离现在的暂住地不远,那里有个屋子已经废弃了,陆谨之觉得可以拆了之后,重新建造。打听了一下,这个地方原先是周婶子家的祖屋,后来周婶子重新盖了房子,祖屋就不住人了。
童妍和周婶子说了这件事,周婶子痛快的答应了,还热心的要来帮忙。在周队长的组织下,来了十个壮劳力,其中有周队长的儿子和周婶子的儿子。陆谨之在姜翰的帮助下,弄到了一点红砖,不过量不大,只够盖一间屋子的。
童妍和刘姐负责给那些人做饭,童妍也不小气。除了拿出了当时发放给他们的补助粮,再加上姜翰友情赞助了点粮食,估计够吃了。蔬菜和肉都从空间里拿,保证每餐三菜一汤的标准供应。
童妍告诉刘姐菜单的时候,刘姐被惊的咋舌。酱爆猪肝、咸菜肉末、炒蔬菜外加大骨头汤。刘姐劝童妍,不用这么好的伙食,沾点肉末就是好菜了,且有一个菜一个汤就行。
童妍自有考量,虽然来了石湾村的日子不短了,但是她们并没有真正的融入这个村子,就像自己上回生病,都是靠姜翰帮的忙,可是姜翰毕竟离得远,自己和陆谨之还需要在这里呆很长的时间,只有和村里人搞好关系,融进村子里,才能得到村里人的庇护。
童妍坚持按照这个标准供应,刘姐也不好说什么。当初找人干活的时候,许多人不愿意来,毕竟影响自己赚公分,看到第一天的菜,那些人就后悔了。来干活的人可乐开了花,二合面的馒头管饱,胃口好的吃三、四个,加上实实在在的肉菜,吃的那个舒服呀。刚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吃,童妍和刘姐一个劲的劝,大家看见童妍诚心诚意,也就不客气了,最后连盘子都用馒头刮一遍,连点油花都没浪费。
村里人也算实在,吃的好,干活就更卖力了。除此之外,也给童妍和陆谨之留下了好口碑。之后他们俩有事,一喊就有人来帮忙。
此时,工地上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童妍趁做饭的空隙还煮了绿豆汤,给大家解暑。周婶子的儿子叫周铁柱,在村里混的不错,一群人以他为头领,自己老娘和童妍关系不错,又特意嘱咐过他,他自然要出力。招呼大家过来歇一歇,端着绿豆汤,夸赞童妍心肠好。其他人有的吃,自然也说上几句好话,童妍和大家说笑了一会,彼此之间也算熟悉了。
第二天,童妍发现了一件事。中午吃饭的时候,那些来干活的人,拿了馒头都不急着吃,没一会,来了几个小孩,那些男人们就把馒头给了孩子,还会夹一筷子肉菜塞进孩子嘴里,小孩子吃的香,大人看着也高兴。孩子们拿出玉米饼子之类的粗粮递给大人,那些人就吃自己家的干粮。
刘姐告诉童妍,二合面的馒头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大家舍不得,所以就拿回去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吃。
那些干活的人也发现童妍正看着他们,大家有点尴尬,童妍只是和大家笑笑,转身回了屋子,又拿了些糖块出来,招呼那些孩子们过来,小孩子们有点害羞,不肯上前,童妍把手里的糖果给他们展示了一下,那些孩子立刻围拢了过来。童妍给那些孩子们一人分了两颗糖,喜得那些小娃娃笑得见眉不见眼。之后童妍就让那些来干活的人打了饭菜以后回家去吃,这样省的让孩子们跑一趟。
童妍的这番作为,让她在村里的名声更好了,背后说童妍娇气的人少了许多,都是夸她是个实在人。
尤其是之后几天的伙食都没有降低标准,这让干活的人心里都很舒坦。因为以往有人家请人干活时,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伙食是最好的,中间几天就要打折扣了。童妍自然不会这么干,空间里的肉用的并不多,尤其是动物内脏的部分。童妍定下的菜谱就以这些为主,炒个腰花,溜个肥肠,既不打眼,味道也不错。
让童妍欣慰的是,吃了几天饭,那些人来干活的时候给童妍带点家里种的蔬菜,也不说话,直接放在了厨房里。刘姐给童妍解释:大家觉得挺不好意思的,看见你家连个菜园子也没有,就拿点家里的菜来,补贴你一点。
陆谨之知道后,正儿八经的和那些人道了谢,倒让他们闹了个大红脸。
氛围融洽,干活自然麻利,一群小孩子还会过来帮忙,大点的孩子挑个水,送点柴火;小一点的孩子洗个菜,端个碗,忙完了之后,每人都能混点小零嘴。童妍和那群小孩子嘻嘻哈哈,玩玩闹闹,倒也不觉得累。
刘姐将这一切看着眼里,沉思了一番,晚上收工的时候和童妍商量了一件事。村子里有户人家,家里一老一少,生活的特别困难,老的身子不好,只能在家干点家务,小的那个刚刚满十岁,挣的是孩子的公分,只有成年人的一半,靠着村里的一点救济粮过日子。那个孩子来找刘姐,想说个情,过来做点杂活,给一个馒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