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轮子出现之后,就不断的改变着世界,从最开始的陶轮,车轮,一直到汉末,一个十常侍为了讨好灵帝,制出了第一台戏水的水车。

    汉末的十常侍是卑劣的,可他制出的水车确是伟大的。

    水车的出现,不但可以汲取低处的水浇灌田地,还在魏晋时期衍生出了水磨、水碓这些加工粮食的水力器械。

    而水磨的出现,让难以下咽的麦饭,能轻易的变成面粉,从穷苦人家的救命粮,变成了富贵人家口中的美食。

    这也直接改变了华夏北方的饮食习惯,要知道在汉朝时期,华夏还是以栗米为主食,直到水磨出现后,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才让人们接受了面食为主食。

    此次关中旱灾,杨文华自然也修建了许多水车磨房出来。

    自从下雨之后,这些磨房就在日夜不停的磨着面粉,以供应留下来的民夫的吃食。

    其中分给三妹磨辣椒的磨房,就在水库下面不远的位置。

    不过杨文华带着三妹去的地方,却不是磨房,而是到了杨大所在的作坊区。

    一大片作坊建立在水库边上的山下,其中山边的陶瓷和砖瓦作坊,不断的冒出浓烟,近处的铁器和木工作坊,不断传出各种嘈杂的声响。

    这里是一个大工业园。

    杨文华对于这里,采取的和杨果的养殖一样的态度,基本上是不设防的,只要是大唐的人,给点黄金就可以随意的进去观看。

    对于杨文华来说,本来里面也没有什么高端的东西,与其费尽心思的防范,最后依然被别人打探到,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赚点钱来的实在。

    杨大的办公区,位于工业园门口的地方,询问一下门口的看门大爷后,杨文华带着三妹找到了杨大。

    杨文华把要求向杨大解说了一番之后,杨大点了点头,表示没什么问题,都是很轻易就能弄出来的东西。

    杨大把事情吩咐下去之后,向杨文华汇报道:“兄长,如今各个作坊都有不小的进项,我们是不是把规模扩大一些。”

    杨文华笑了笑无所谓的说道:“你看着办吧,这些作坊以后就给你了,挣的钱你自己留着吧。”

    利益才是一个人的动力所在,杨大既然心心念念的想着这些作坊,如今管理的也不错,杨文华干脆直接给他算了。

    “那就谢谢兄长了。”

    杨大也没推辞,长时间的相处下来,他自然也知道杨文华既然说给他了,对这些东西自然就不是很看重。

    “如今造纸作坊,已经按兄长的吩咐造出了几种纸张出来,兄长觉得定价多少钱出售比较合适呢?”

    这下杨文华倒来了点兴趣,主要是每次从外面带餐巾纸进来使用,心里实在是有些不爽。

    “你这里有样品吗?给我看看再说。”

    “有的。”

    杨大点了点头,拿出一叠黄色的纸张出来,三妹抢先伸手接过去摸了摸,不屑的说道:“有点硬,又不白,没有家里的好。”

    杨文华试了一下纸张的硬度,感觉还能接受,于是对三妹说道:“你知道啥,就这种原浆纸才好呐。”

    “你说好你用,反正我不要这种。”

    不用这种,就用竹片吧你,不过杨文华没说出来,不然小姑娘还不知道怎么闹呢。

    放下原浆黄纸,杨文华又拿起另外两种白纸看了看,薄的一种白纸可以作为书写使用,而厚的那种,杨文华打算做为印刷使用的。

    在心里面衡量了一下,杨文华对杨大说道:“把这种薄白纸与黄纸一起,裁剪成尺长半尺宽,以两个铜板一张推入市场看看吧。”

    “这个价格好不好有些高了?白纸还好说,黄纸也卖两个铜板,只怕并不易出售啊。”

    平常一斤米也就一两个铜板,而杨文华打算一张纸就卖一斤米的价钱,所以杨大才有此一问。

    不好卖就对了,能用的起黄纸的都是有钱人,杨文华这是故意的。

    “先试试吧,而今大唐并无这么好的纸张,如果价钱太低,可能会对其他的造纸作坊造成太大的冲击,等以后再随行就市就是了。”

    “也好。”

    杨大点了点头,同意了下来,接着又问道:“那这种厚白纸,兄长又打算作何处理呢?”

    “你看着办吧,早先我本是打算用作印刷书籍之用的。”

    听见杨文华打算印刷书籍,杨大有些诧异的问道:“书籍,那可所费甚大啊,且朝廷会允许吗?”

    唐朝对于书籍印刷管理的极严,并不允许民间私自印刷,而且雕版印刷一本书籍,所花费的钱粮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印点简字、拼音、数字加减乘除、论语、弟子规之类的启蒙读物,应该问题不大,至于花费嘛,为兄自有妙招,可大大降低费用。”

    想到杨文华的本事,杨大顿时起了心思,“既如此,还请兄长教我。”

    “活字滚筒印刷。”

    把一个个字先做好,再嵌入滚筒上面,上下两个滚筒卡死,中间塞进白纸,滚一圈直接就是一本书出来了。

    只要把墨水与滚筒的速度调节好,一个滚筒一天印个万米长的白纸,也是轻轻松的事情。

    当然,其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情。

    比如墨水必须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菜油,这样才好让纸张与滚筒分离。

    印好的纸张因为有菜油,又必须要烘干,才不会脱墨,不然你想等菜油自然干掉,可能等个几天也干不了。

    至于滚筒、陶字这些的制作,还有墨汁的浓度,怎样保证又能很好的印制,又能很快的烘干,这些就需要杨大慢慢的去实验了。

    杨文华一边解说细节,杨大一边认真的记了下来。

    杨大记录完后,虽然还没有经过验证,不过也感觉此事应该不难实现。

    “兄长放心,小弟一定尽快制出滚筒活字,让兄长的学问早日传播出去。”

    杨文华笑了笑道:“也不是就简字、拼音、数字是学问,农牧、作坊里面的事情,也可以印刷传播出去嘛。”

章节目录

我在唐初有家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阿步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步布并收藏我在唐初有家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