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郡王府和陈家退了亲,很快便再抛出了橄榄枝,要为宇文钦求名门贵女,柔嘉郡主和姜骥在议亲的事情尚无外人知晓,这也是德郡王府急于给宇文钦定亲的原因,若是让人知道了姜家站在祥郡王府一边,想上德郡王府的船的人家难免望而却步。
听说宇文钦在寻觅高门贵女联姻,金童府上的门客都劝他答应姜骥的求亲,德郡王府如此钻营,他们实在不能清高。
“这不是清不清高的问题!如果只是让我礼贤下士,我有什么不能做的?可如今是要我牺牲妹妹的终身幸福换取权臣助力,这绝不行!”
周先生望了眼胥先生,后者只执着茶水轻啜,一副不管事的模样,真是,王爷是请他来做谋士还是做隐士的?
作为王爷的幕僚,周先生难免要忠言逆耳,“这怎么是牺牲郡主的幸福呢?姜世子也是人中翘楚,且郡主又真心仰慕,说不得郡主嫁了他之后幸福美满,您若多加阻挠,说不得郡主还会怨恨于您,便是郡主不嫁姜世子,再嫁旁人又如何能担保他终生待郡主好呢?”
金童皱眉冷脸:“先生不必再说,我绝不松口!”
平心而论,站在一个路人的角度来看,姜骥确实很优秀,若婧儿不是那样的初衷,他会觉着妹妹能嫁个这样的男子还算可以,可他无法接受婧儿为了给他谋权臣助力嫁一个她不喜欢的老男人,若婧儿日后不幸福,他一辈子也无法释怀,他还是希望婧儿能嫁给李玉麟乔卿云那样的才子,举案齐眉琴瑟和鸣,那才是她应该过的日子。
金童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但婧儿的终身大事并不是他能做主的,姜骥诚心求娶,婧儿也真心想嫁,若没有万不得已的原因,做长辈的也不能棒打鸳鸯,两家又不是世仇,也没有利益冲突,相反皇帝和镇国公是互敬互爱的好君臣,能做儿女亲家那是更加美满的事儿,两家的孩子也没什么能让对方长辈挑错的地儿,便是有,也要顾忌对方长辈的面子,难道说你儿子(女儿)哪里哪里不好,不适合和我们家结亲?双方思索了几日,还是将事情定下了。
赐婚圣旨下到镇国公府时,是由镇国公府带领全府男丁在前院摆了香案接旨,王夫人则带着女眷在后院摆了香案对着皇宫的方向磕头,这事儿他们也是瞒着家里人进行的,知道的也只有他们大房几个人,圣旨一下来,其余人都惊了,心道这郡主怎么会嫁到他们家来?大嫂当年极力反对郡主和阿骏结亲,如今倒换了阿骥去娶,可叫她呕坏了吧!
几个妯娌想看王夫人的笑话,接了圣旨后便围着她恭贺,道:“郡主和阿骏以及林家姑娘都是自**好的朋友,日后嫁了过来,可不必担心这叔嫂妯娌矛盾,大嫂好福气!”
可不是好福气嘛,两个儿媳都不是她中意的,而且出身一个比一个高,做派一个比一个气盛,以后大嫂想在她们面前摆婆婆谱可难了,指望她们像平氏一样伺候她,做梦去吧!
王夫人看着这几个不怀好意的妯娌,心下气狠,不过很快就让她找到了出气的机会,郡主要嫁进姜家,皇帝下旨,将镇国公府辟出三分之一的地界来做郡主府。
镇国公府建在在皇宫外围第一圈的地界,围着这一圈的哪家不是顶级权贵,开朝时都挤的满满当当的,如今这些人家都还在传承,府邸也一直不曾空置,婧儿的郡主府一直没建,就是打算等定了亲后挨着夫家府邸建一座,如今镇国公府周边可没有地方再建一座郡主府了,既是姜家要娶郡主,自然得他们出房子,镇国公府占地极大,比王府都不差什么的,辟出一块地方来圈成郡主府理所应当,总不能让婧儿去别处开府,日后和承爵的丈夫分居两府不成?
镇国公府算得上人丁兴旺,但嫡长房目前人丁并不多,姜骥丧妻有一儿一女,姜骏还未娶妻,镇国公还一个庶女,已经出嫁了,其他几房倒是人丁不少,王夫人虽不爽郡主嫁进来要占他们家一大块地方,但能趁机将那几房吃白饭的分出去,也算了了心头一桩大事。
镇国公召开了家庭会议,便是提这事儿,“郡主要嫁进来,咱们家得辟出一片地方来做郡主府,所以,住不下这么多人了,母亲离世前已将她的体己分了,如今只还剩府上的一些产业,祖产是不能动的,其余产业我占五成,剩下的你们几房平分,工部的人”过几日便要来了,你们快些收拾,有屋子的搬去你们自个儿的屋子里,没屋子的我帮你们找。”
镇国公不善言辞,说不来如何温情款款的话,这话乍一听语气冰冷不容置喙,但其实对兄弟们都不薄,他不是吝惜钱财的人,旁的人家分家都是嫡长房占七成,其余兄弟占三成,镇国公只占五成,算是大方了,且姜家如今除祖产外的产业多是来自他南征北战掠取的财富,或是圣上赏赐,其他几房没做什么贡献,镇国公愿意分一半给他们,已经是极其大方了。
原本他只打算占三成,给几个没什么本事养家糊口的兄弟多留些钱财,只要他们不肆意挥霍,够他们丰衣足食过一辈子了,但王氏说他们家马上要娶郡主,不知要出多少聘礼,林家的嫁妆也不会少,且万一郡主日后生了儿子和定南分庭抗礼,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届时姜骥都靠不住,他们做祖父母的不得多留些东西给定南么?这样一番劝,镇国公才改了主意,只分了五成家产出去,就这样王氏还肉痛呢,那几房吃了这么多年白饭,老国公和老太太死前都把体己分了,如今这姜家的东西还有他们什么份儿?这些可都是她的丈夫儿子用血汗换来的,凭什么便宜他们!
王氏觉得他们出多了,那几房却觉得他们得少了,只是不敢当着长兄长嫂的面吵,但镇国公两个亲弟弟事后都来找过他,大意就是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怎么和那几个庶房分一样的东西?镇国公也深知这两个弟弟的尿性,另给他们准备了一笔安家银子,让他们不要到处喧哗,免得坏了兄弟和气,也怕王氏知道了又要嘀咕。
他自以为做的隐蔽,实则掌管中馈的王氏怎会不知,暗骂那两房厚脸皮,国公爷就爱养着这几个不成器的弟弟,将他们惯坏了,日后分出去了有什么破事还不是要寻来国公府,竟是要一辈子给他们擦屁股不成?
()
听说宇文钦在寻觅高门贵女联姻,金童府上的门客都劝他答应姜骥的求亲,德郡王府如此钻营,他们实在不能清高。
“这不是清不清高的问题!如果只是让我礼贤下士,我有什么不能做的?可如今是要我牺牲妹妹的终身幸福换取权臣助力,这绝不行!”
周先生望了眼胥先生,后者只执着茶水轻啜,一副不管事的模样,真是,王爷是请他来做谋士还是做隐士的?
作为王爷的幕僚,周先生难免要忠言逆耳,“这怎么是牺牲郡主的幸福呢?姜世子也是人中翘楚,且郡主又真心仰慕,说不得郡主嫁了他之后幸福美满,您若多加阻挠,说不得郡主还会怨恨于您,便是郡主不嫁姜世子,再嫁旁人又如何能担保他终生待郡主好呢?”
金童皱眉冷脸:“先生不必再说,我绝不松口!”
平心而论,站在一个路人的角度来看,姜骥确实很优秀,若婧儿不是那样的初衷,他会觉着妹妹能嫁个这样的男子还算可以,可他无法接受婧儿为了给他谋权臣助力嫁一个她不喜欢的老男人,若婧儿日后不幸福,他一辈子也无法释怀,他还是希望婧儿能嫁给李玉麟乔卿云那样的才子,举案齐眉琴瑟和鸣,那才是她应该过的日子。
金童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但婧儿的终身大事并不是他能做主的,姜骥诚心求娶,婧儿也真心想嫁,若没有万不得已的原因,做长辈的也不能棒打鸳鸯,两家又不是世仇,也没有利益冲突,相反皇帝和镇国公是互敬互爱的好君臣,能做儿女亲家那是更加美满的事儿,两家的孩子也没什么能让对方长辈挑错的地儿,便是有,也要顾忌对方长辈的面子,难道说你儿子(女儿)哪里哪里不好,不适合和我们家结亲?双方思索了几日,还是将事情定下了。
赐婚圣旨下到镇国公府时,是由镇国公府带领全府男丁在前院摆了香案接旨,王夫人则带着女眷在后院摆了香案对着皇宫的方向磕头,这事儿他们也是瞒着家里人进行的,知道的也只有他们大房几个人,圣旨一下来,其余人都惊了,心道这郡主怎么会嫁到他们家来?大嫂当年极力反对郡主和阿骏结亲,如今倒换了阿骥去娶,可叫她呕坏了吧!
几个妯娌想看王夫人的笑话,接了圣旨后便围着她恭贺,道:“郡主和阿骏以及林家姑娘都是自**好的朋友,日后嫁了过来,可不必担心这叔嫂妯娌矛盾,大嫂好福气!”
可不是好福气嘛,两个儿媳都不是她中意的,而且出身一个比一个高,做派一个比一个气盛,以后大嫂想在她们面前摆婆婆谱可难了,指望她们像平氏一样伺候她,做梦去吧!
王夫人看着这几个不怀好意的妯娌,心下气狠,不过很快就让她找到了出气的机会,郡主要嫁进姜家,皇帝下旨,将镇国公府辟出三分之一的地界来做郡主府。
镇国公府建在在皇宫外围第一圈的地界,围着这一圈的哪家不是顶级权贵,开朝时都挤的满满当当的,如今这些人家都还在传承,府邸也一直不曾空置,婧儿的郡主府一直没建,就是打算等定了亲后挨着夫家府邸建一座,如今镇国公府周边可没有地方再建一座郡主府了,既是姜家要娶郡主,自然得他们出房子,镇国公府占地极大,比王府都不差什么的,辟出一块地方来圈成郡主府理所应当,总不能让婧儿去别处开府,日后和承爵的丈夫分居两府不成?
镇国公府算得上人丁兴旺,但嫡长房目前人丁并不多,姜骥丧妻有一儿一女,姜骏还未娶妻,镇国公还一个庶女,已经出嫁了,其他几房倒是人丁不少,王夫人虽不爽郡主嫁进来要占他们家一大块地方,但能趁机将那几房吃白饭的分出去,也算了了心头一桩大事。
镇国公召开了家庭会议,便是提这事儿,“郡主要嫁进来,咱们家得辟出一片地方来做郡主府,所以,住不下这么多人了,母亲离世前已将她的体己分了,如今只还剩府上的一些产业,祖产是不能动的,其余产业我占五成,剩下的你们几房平分,工部的人”过几日便要来了,你们快些收拾,有屋子的搬去你们自个儿的屋子里,没屋子的我帮你们找。”
镇国公不善言辞,说不来如何温情款款的话,这话乍一听语气冰冷不容置喙,但其实对兄弟们都不薄,他不是吝惜钱财的人,旁的人家分家都是嫡长房占七成,其余兄弟占三成,镇国公只占五成,算是大方了,且姜家如今除祖产外的产业多是来自他南征北战掠取的财富,或是圣上赏赐,其他几房没做什么贡献,镇国公愿意分一半给他们,已经是极其大方了。
原本他只打算占三成,给几个没什么本事养家糊口的兄弟多留些钱财,只要他们不肆意挥霍,够他们丰衣足食过一辈子了,但王氏说他们家马上要娶郡主,不知要出多少聘礼,林家的嫁妆也不会少,且万一郡主日后生了儿子和定南分庭抗礼,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届时姜骥都靠不住,他们做祖父母的不得多留些东西给定南么?这样一番劝,镇国公才改了主意,只分了五成家产出去,就这样王氏还肉痛呢,那几房吃了这么多年白饭,老国公和老太太死前都把体己分了,如今这姜家的东西还有他们什么份儿?这些可都是她的丈夫儿子用血汗换来的,凭什么便宜他们!
王氏觉得他们出多了,那几房却觉得他们得少了,只是不敢当着长兄长嫂的面吵,但镇国公两个亲弟弟事后都来找过他,大意就是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怎么和那几个庶房分一样的东西?镇国公也深知这两个弟弟的尿性,另给他们准备了一笔安家银子,让他们不要到处喧哗,免得坏了兄弟和气,也怕王氏知道了又要嘀咕。
他自以为做的隐蔽,实则掌管中馈的王氏怎会不知,暗骂那两房厚脸皮,国公爷就爱养着这几个不成器的弟弟,将他们惯坏了,日后分出去了有什么破事还不是要寻来国公府,竟是要一辈子给他们擦屁股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