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远明没事的时候也到这个店里坐一坐,看看路过的红男绿女,想象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事情。
下午空闲的时候,相邻的几家店铺都会约上一起打打扑克。玩儿法还是斗地主。一个独凳子做桌子,每个人坐个塑料小凳就开整。一块钱的输赢大家打得也认认真真。
旁边五金店的中年男子一副瘾子拖起,长期没事儿就喊:来哦,组织起哦!
隔壁卖衣服的是一个小妹儿,生意寡淡,她也无精打采。打牌就打牌!
所以,每天都能够组织起牌局,还有一个卖运动装的两姐妹,还有打字复印店的。有时候还需要接下,轮着来。
秦莎莎是不打牌的,虽然看得懂,却很少打。就算打,她希望于远明在旁边给她当参谋,心里才有底气。
其实于远明挺不喜欢这样的,要么自己打,要么让别人打,别人打,你去指指点点的很不好。
很多时候,于远明就在那里看看书,或隔壁复印店上上网。也看报纸,最多的是看《岭南闲谈》《新世纪经济报道》;说来很怪,当初在万家的时候看《新世纪经济报道》,觉得完全是一份邪恶的报纸,一个邪恶的媒体。记者倒懂不懂,专门诋毁保险行业。后来,投连事件爆发,回过头看,才发现人家是有先见之明。
再仔细看,才发现居然是当时最好的财经类媒体。于是,每期都买,越看越来劲!
特别是里面的金融板块,特别是金融板块里的保险专栏。
每一期都有保险行业的各种深度报道,关于公司,关于高管,关于资产,关于保监会或者保监局的什么新闻。也包括国家其他部门对于保险行业的一些相关性文件,政策。还有一些论坛,讲座,专题什么的。于远明都看得津津有味,每个字都要看完。仿佛里面有什么密码,这一点和于父看《江南晚报》关注退休工资上调的心情是一样的。
在《新世纪经济报道》里面,有个叫春苗的记者给于远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苗”,多么富有生机的名字!
想象中肯定是一个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充满朝气的女子。
于远明眼前仿佛看到一个戴着棒球帽,扎着马尾辫,穿着一套果绿色运动服,高挑而匀称的女子正一步步走过来。眼睛大而圆,脸庞健康,透着红晕,绽放光彩。
每一次看她写的保险方面的报道,想象她在灯下奋笔疾书,神情专注而投入。个别字眼还需要斟酌,她咬着嘴唇,调皮的样儿非常可爱。
除此以外,这份报纸还有很多关于经济,金融,政府产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有些读起来顺畅,有些读不懂,里面的名词都不明白。什么QDII,什么货币基金,什么私募,什么路演,什么IPO,这些词语,或字母,英文缩写,都需要去网上查询才得知。还好有个搜索的网站叫百度,什么都知道。
于远明专心看报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则信息。《新世纪经济报道》即将在江南省举办读者座谈会。报上刊登了表格,于远明一下子兴奋了。拿回家就开始填写,然后寄到公布的地址去。
实话实说,在江南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江南晚报》,其他几位就是《江南晨报》《江南商报》《江南时报》等日报。作为党政机关第一重要的机关报《江南日报》在市面上很少,都是发行到各单位,各机关,各企业办公室。真正花钱订阅或者购买阅读的很少。
在《江南时报》来江南的时候,还引发了一阵风波。
江南这个地方,虽然大家自诩开放,其实还是很封闭的。最开始的《江南日报》顺应时代发展,整出一个《晚报》。后来又整出一个《晨报》,算是花开两朵,各自芬芳。没想到一群小年轻,做了一个《江南商报》,以股市报道为突破口,一下子就拉去了大量的优质读者。那个年代炒股的都是有钱人,关注经济走势,关注上市公司消息,肯定也关注社会的其他方面,所以《江南商报》一下子就火了!
可惜的是《江南商报》出事了。
而且事情很大,捂都捂不住!
一般媒体找新闻,是通过几个端口:公安局(派出所),兼职爆料人,医院;这些地方或人员会把一些重大新闻或鸡毛蒜皮都报上来,记者稍微了解一下,有图有文就登上来了。国际国内的新闻还不是抄一遍,没有独家没有深度没有特别报道。
唯独这次《江南商报》犯了一个错误,采用了网上未经核实的消息。
一般消息就算是失实,打不了来个致歉声明就了事。可是这次的事情非同一般,这个消息涉及到宗教,政治及安定团结等敏感因素。算是犯了大错,所以,《江南商报》的头儿,一个非常能干的宣传口干部就被一撸到底了。
《商报》就此元气大伤,《江南日报》顺势就把《商报》纳入集团当中。从此,整个江南省,就只有一个《江南日报》集团了。
什么消息,都是出自他家。什么广告,也是他家独占鳌头。
而且,随着发展,他家又发展了几家都市轻阅读的报刊。什么女性的呀,什么情感类的呀,什么健康类的呀,把消费,广告,娱乐,新闻,联合成一个整体了。年轻人追捧新的生活方式,广告主精准投放有的放矢,有美图,有各种新鲜热辣的活法,一时之间还是很流行。
就在此时,一家外地传媒集团觊觎江南市场很久后终于发力,《江南时报》横空出世!
其实从内容上说,都差不多。第一是,国际国内大事,大家都一样。你也不可能有其他更多的解读。第二,文体,娱乐,民生,经济各版块也不会有太大的花样。第三,鸡毛蒜皮的各种新闻,都是茶余饭后人们的消食,无聊的谈资,还有什么可以超越的呢?
《江南时报》重点打造的不是内容,而是发行。
下午空闲的时候,相邻的几家店铺都会约上一起打打扑克。玩儿法还是斗地主。一个独凳子做桌子,每个人坐个塑料小凳就开整。一块钱的输赢大家打得也认认真真。
旁边五金店的中年男子一副瘾子拖起,长期没事儿就喊:来哦,组织起哦!
隔壁卖衣服的是一个小妹儿,生意寡淡,她也无精打采。打牌就打牌!
所以,每天都能够组织起牌局,还有一个卖运动装的两姐妹,还有打字复印店的。有时候还需要接下,轮着来。
秦莎莎是不打牌的,虽然看得懂,却很少打。就算打,她希望于远明在旁边给她当参谋,心里才有底气。
其实于远明挺不喜欢这样的,要么自己打,要么让别人打,别人打,你去指指点点的很不好。
很多时候,于远明就在那里看看书,或隔壁复印店上上网。也看报纸,最多的是看《岭南闲谈》《新世纪经济报道》;说来很怪,当初在万家的时候看《新世纪经济报道》,觉得完全是一份邪恶的报纸,一个邪恶的媒体。记者倒懂不懂,专门诋毁保险行业。后来,投连事件爆发,回过头看,才发现人家是有先见之明。
再仔细看,才发现居然是当时最好的财经类媒体。于是,每期都买,越看越来劲!
特别是里面的金融板块,特别是金融板块里的保险专栏。
每一期都有保险行业的各种深度报道,关于公司,关于高管,关于资产,关于保监会或者保监局的什么新闻。也包括国家其他部门对于保险行业的一些相关性文件,政策。还有一些论坛,讲座,专题什么的。于远明都看得津津有味,每个字都要看完。仿佛里面有什么密码,这一点和于父看《江南晚报》关注退休工资上调的心情是一样的。
在《新世纪经济报道》里面,有个叫春苗的记者给于远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苗”,多么富有生机的名字!
想象中肯定是一个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充满朝气的女子。
于远明眼前仿佛看到一个戴着棒球帽,扎着马尾辫,穿着一套果绿色运动服,高挑而匀称的女子正一步步走过来。眼睛大而圆,脸庞健康,透着红晕,绽放光彩。
每一次看她写的保险方面的报道,想象她在灯下奋笔疾书,神情专注而投入。个别字眼还需要斟酌,她咬着嘴唇,调皮的样儿非常可爱。
除此以外,这份报纸还有很多关于经济,金融,政府产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有些读起来顺畅,有些读不懂,里面的名词都不明白。什么QDII,什么货币基金,什么私募,什么路演,什么IPO,这些词语,或字母,英文缩写,都需要去网上查询才得知。还好有个搜索的网站叫百度,什么都知道。
于远明专心看报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则信息。《新世纪经济报道》即将在江南省举办读者座谈会。报上刊登了表格,于远明一下子兴奋了。拿回家就开始填写,然后寄到公布的地址去。
实话实说,在江南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江南晚报》,其他几位就是《江南晨报》《江南商报》《江南时报》等日报。作为党政机关第一重要的机关报《江南日报》在市面上很少,都是发行到各单位,各机关,各企业办公室。真正花钱订阅或者购买阅读的很少。
在《江南时报》来江南的时候,还引发了一阵风波。
江南这个地方,虽然大家自诩开放,其实还是很封闭的。最开始的《江南日报》顺应时代发展,整出一个《晚报》。后来又整出一个《晨报》,算是花开两朵,各自芬芳。没想到一群小年轻,做了一个《江南商报》,以股市报道为突破口,一下子就拉去了大量的优质读者。那个年代炒股的都是有钱人,关注经济走势,关注上市公司消息,肯定也关注社会的其他方面,所以《江南商报》一下子就火了!
可惜的是《江南商报》出事了。
而且事情很大,捂都捂不住!
一般媒体找新闻,是通过几个端口:公安局(派出所),兼职爆料人,医院;这些地方或人员会把一些重大新闻或鸡毛蒜皮都报上来,记者稍微了解一下,有图有文就登上来了。国际国内的新闻还不是抄一遍,没有独家没有深度没有特别报道。
唯独这次《江南商报》犯了一个错误,采用了网上未经核实的消息。
一般消息就算是失实,打不了来个致歉声明就了事。可是这次的事情非同一般,这个消息涉及到宗教,政治及安定团结等敏感因素。算是犯了大错,所以,《江南商报》的头儿,一个非常能干的宣传口干部就被一撸到底了。
《商报》就此元气大伤,《江南日报》顺势就把《商报》纳入集团当中。从此,整个江南省,就只有一个《江南日报》集团了。
什么消息,都是出自他家。什么广告,也是他家独占鳌头。
而且,随着发展,他家又发展了几家都市轻阅读的报刊。什么女性的呀,什么情感类的呀,什么健康类的呀,把消费,广告,娱乐,新闻,联合成一个整体了。年轻人追捧新的生活方式,广告主精准投放有的放矢,有美图,有各种新鲜热辣的活法,一时之间还是很流行。
就在此时,一家外地传媒集团觊觎江南市场很久后终于发力,《江南时报》横空出世!
其实从内容上说,都差不多。第一是,国际国内大事,大家都一样。你也不可能有其他更多的解读。第二,文体,娱乐,民生,经济各版块也不会有太大的花样。第三,鸡毛蒜皮的各种新闻,都是茶余饭后人们的消食,无聊的谈资,还有什么可以超越的呢?
《江南时报》重点打造的不是内容,而是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