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知县吴继善(注一)从队伍末尾出列,小步快跑上前跪倒。他和华阳知县沉云祚、王府良医正李谅徳是参会官员中品级最低的几位。由他率先发言必是上官安排,因为目前的疫区正好属于他的成都县。

    “下官成都知县吴继善拜见世子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吴继善的开场白有点惊艳的感觉。按照惯例,皇帝才能万岁,朱平槿的爹是千岁,而朱平槿最多只能是九百九十九岁。魏忠贤自封九千岁,只比皇帝少活一千岁,于是死得很惨。朱平槿很想把吴继善擅自加上的那一岁减掉,又觉得不能当众伤了吴继善的面子,于是玩笑道:“吴知县可是本世子的父母官,本世子可当不起父母官的大礼!还请吴父母起来说话。”

    朱平槿向吴继善开个小小的玩笑,是向在场官员显示他们之间良好和谐的关系。曹三保素来与吴继善交好,他们相互间的称呼是“老吴”和“保公”。上次朱平槿陪同王妃出游,这个成都县忙前忙后,就差亲自鸣锣开道了。查处王四忠的房产,成都县也是积极配合,所以朱平槿对他的印象极好。

    “那下官便僭越了!”吴继善麻溜地从地砖上爬起来。一张肥得起褶子的胖脸上,满是谄媚的笑容。

    “下官上午得了廖大人的亲自差遣,除将瘟病患者及家属遣回家中拘禁,还将附近几条街区一并封了。下官随后便带了衙门小吏和县内名医,遍访成都县在城内各处,查出其余瘟病患者三人。这三人中有两人便在封锁区内。他们是一对新婚的小夫妻,刚从保宁府过来投亲,与那大头瘟患者家同在一条小巷里,相隔只有一户。还有疑似瘟病患者一人,乃是街上出没的一名乞丐。下官得知消息后,立即禀报上官,并派人查找,目前尚未寻得。或许此人四处乞讨,已经出城去了,也未可知。下官还访得,那大头瘟患者家中,前日已死亡一人,死者乃是患者之妾。他们家中以为小妾得了恶疾,当天就请人抬出城去埋了。”

    乞丐出城?如此之重的病症如何出城?难道你不知道丐帮也是有地盘划分的吗?难道不会就在你成都县一街之隔的华阳县吗?朱平槿没有揭破吴继善的小心思,迫不及待追问道:“瘟病之症如何?”

    “下官令医家问诊过。医家道,其症状多是寒战、发热、头痛、乏力,腮帮腹沟处肿大;或是发热、胸痛、咳嗽、血痰。那埋掉的小妾,死前皮肤黑紫,嘴角流出黑血,死状极为可怖!”

    良医正李谅德不失时机站出来说话:“世子所言那个鼠疫的症状,正与这些人吻合!尤其是世子推断的那个出血症状,与死者之状全无二致!以下官看,这些人当是鼠疫不假!”

    李谅德原是京师太医院的御医,是大明职业医生中的佼楚。在大明的医生中,能当官的极少,当到正八品的更少。京师太医院的院使、院判也不过是正五、正六品而已。《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原来就是楚王府的良医,后来当上了王府的奉祀正,这才升到了正八品。为什么他的官是奉祀正,而不是他的本行良医正呢?就是因为他没有当过御医,不具备任职资格,所以只好搞了个曲线提拔。

    是故李谅德在朝会开场白中开宗明义宣布此次的瘟疫乃是鼠疫,大家都毫不犹豫地以为这是专家的权威意见。于是各位都认真听着,准备回家后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自己和家人被传染。结果李谅德方才一番话,大家才明白,原来这鼠疫的判断并非专家意见,而是世子本人的意见!难道世子是从他未来老丈人处得知?大家不得而知,只好面面相觑。

    开局就陷入被动,朱平槿暗骂了一句你娘的,帮领导顶顶缸你要死啊!他见下面的人开始交头接耳,晓得这事不说清楚,下面的事情就甭想推。

    “此瘟病名曰鼠疫,又名黑死病,百姓俗称大头瘟、烂头瘟!致病之因,乃是一种极毒极小的病菌!病菌先长于鼠类身上,然后经鼠类吃食喝水,将病菌传于粮食和井水,再传于人。亦有经鼠类身上的跳蚤叮咬,传之于人的。此瘟病有极强的传染性,人与人也要相传!传染之途径乃是口水、衣物、炊具、床铺、桌子、板凳!总之,只要人与人接触,都可能传染!就算没有接触,说话时的口水喷到别人,也可能传染!人染了毒,不一定马上发病,有一天到半个月的潜伏期。但一旦发病,三四日内便要死亡!”

    听世子在上面侃侃而谈,刘之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立即站起来向世子询问,这瘟病如何预防,又如何医治?他是陕西凤翔府人,出仕后一直在京师当官。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都是疫情的高发区。今年三月底他出京之时,京师的疫情就非常严重。一路上的真定、保定两府,路上整村整庄死绝,宛如鬼城一般的景象随处可见。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官员,他也多次请教各处名医,甚至是太医院的御医,如何才能防止疫情,减少死亡?可那些名医御医的回答与他一样无奈,无非这四样:治病、埋尸、恤灾、祈神。又问是什么病,方子是什么?那些医生基本上众口一词:

    医圣张仲景说,这是伤寒。

    为何世子所言,与医圣张仲景说的完全不同呢?刘之勃觉得,这是一个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自己一定要弄清楚。谨言慎行的自我告诫,渐渐被他自己抛之脑后。

    “……这极毒的病菌感染了人的腺体,便是腺鼠疫;感染了人的肺部,便是肺鼠疫;感染了人的血液,便是败血之症。感染的地方不同,症状自然有些不同。感染了腺体的,腮部腺体肿大,这便是大头瘟;感染了肺部的,便是咳嗽、血痰;感染了血液的,便是败血之症。血色乌黑,皮肤颜色也就变暗变黑!”

    朱平槿继续向在座的宗室和大臣普及他的鼠疫论,控瘟防疫的会开成了集体学习的会。程翔凤的鹅毛笔在纸上记得沙沙作响,众郡王和大臣眼睛瞪得溜圆,半个字都不想漏过。

    “……鼠疫的致病原因,鼠疫的传染途径,本世子已经讲述完毕。不知各位大人有何良策,让我蜀地子民逃过一劫?”朱平槿向在座诸位发问道。

    “本官以为,有四策可以控制瘟疫!”一位年轻官员从队尾站出来。见朱平槿发愣,曹三保连忙小声提醒,这是华阳县上任不久的进士知县沉云祚。

    “沉大人快讲!”朱平槿微笑着鼓励道。

    “治病、埋尸、恤灾、祈神!”沉大人正气凛然。

    嗯!世子微笑点头,对沉云祚的四策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不知沉大人所辖之华阳县,城内各处可有瘟病患者否?”

    “这,下官还未得到上官明示。”

    “喔?沉大人还有他策否?”朱平槿不仅显得十分理解,而且还显得十分谦虚。

    “此四策者,皆历朝控制瘟疫之良策。如正德年间……”

    “各位大人还有良策否?”朱平槿轻声打断了沉云祚在瘟疫防控史上的发挥,他低头盯住文官前排的廖大亨和刘之勃。

    廖大亨回头瞟了一眼刘之勃,见他抿着嘴唇,好像没有发言的意思,于是慢吞吞地站起来奏道:

    “世子方才讲了这鼠疫之病因机理,实在令下官等茅塞顿开。下官进士出身,曾以为自己学富五车。方才下官乃知,下官之学有如小河之遇东海,唯耻笑于大方之家!下官以为,应速将世子关于鼠疫之论,立刻刊刻印发,张贴全城。不,四川各县各里均应张贴。好让百姓们都知道,这小小老鼠,便是致病之源!也要让百姓们都知道,他们活了命,全奈上天恩德与世子才学!”

    廖大亨上来就肉麻吹捧朱平槿一番,让朱平槿多少有点心虚,同时也有点警惕:这老狐狸不是想借此捞钱吧?

    “廖公过誉了!本世子年幼,哪里懂得如此之多?不过是母妃正好找了位神医当亲家!”朱平槿无奈解释道。

    世子的玩笑让下面板凳上的郡王大臣们笑成一片。是啊,没有这位老丈人,世子如何能得知小得看不见的病菌?

    廖大亨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以免显得自己不太合群:

    “沉大人刚才所言治病、埋尸、恤灾、祈神四策,确实可行。只是下官以为,这还远远不够!华阳县身为省府首县,责任重大!县里有无瘟病患者,华阳县要立即察访,马上报来!救病如救火,这时节还需什么上官明示?那个染病的乞丐是否就在华阳县,一定要弄清楚!成都县此次做得很好,但也不可松懈,务必做到每日一查,每户一查!每天傍晚之前,定要把清查结果报到巡抚衙门来!”

    廖大亨对下属的语气十分严厉。沉云祚在朱平槿眼里是朝廷命官,在廖大亨眼里不过是名七品芝麻官。沉云祚脸色通红,与吴继善一起答了是,便退回了行列。

    “百姓自发出城避瘟,也是可行之策。目前天气枯热,城内人多拥挤,老鼠乱窜,正是鼠传人、人传人之绝佳场所。百姓出得城去,减少了城中人口,也躲避了老鼠和跳蚤,正符合世子所说这防疫之法。只是要等成都县、华阳县清查完毕之后,方可放他们出城。不然染病之人出城,不是将瘟疫带到城外了吗?所以下官以为,自即日起,关闭城门三日,待成都、华阳两县清查完毕之后,方可开城。开城后半月之内,成都府只许出,不许进!”

    廖大亨说完。朱平槿故意停顿片刻,好观察下面的反应。听见廖大亨说关城三日,几个郡王欲言又止,其他官员则缄默不语。

    既然无人说话,朱平槿立即拍了板:“廖公所言极是!”

    “此外,下官还有几件大伤脑筋之事,想请世子示下。”廖大亨道。

    戏肉来了!朱平槿振作精神,准备认真应对。不就是出点钱吗?为了保命,几万两银子老子还出得起!

    注一:关于成都知县吴继善,史书存在截然相反的记载。有史书绘声绘色记载,他一手捧大印,一手牵小妾,向张献忠屈膝投降;有史书记载,他慷慨赴死,阖家三十六口同日死难。关于华阳知县沉云祚的记载则大体一致,都是慷慨不屈死,被射成了刺猬。

    吴继善,字志衍,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吴伟业(吴梅村)的族兄。澄清两点:吴继善不是吴伟业的胞兄;吴继善在历史上也没有当过成都知府。响木猜测,当是有人见史书中记载的成都令,就误以为他是成都知府。这些人不知道成都府的城区分成两半,西一半为成都县,东一半为华阳县。县为令,郡为守,这是古文常识。

章节目录

崇祯十三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响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响木并收藏崇祯十三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