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一百二十九章反对
“嘶!”
李世民一连下了数道圣旨,尤其是最后一道,更是让所有人震惊。
天策上将,这可是李世民登基之前的独有称号,是李世民为击败窦建德之后,为大唐统一了北方,立下了泼天大功,秦王的封号已经不足以表彰他的功劳,李渊这才册封他为天策上将的,位列三公与十二卫将军之上,论地位仅次于皇帝和太子。是大唐的第三号人物,绝对的两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只是这个天策上将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已经被废掉了,已经有好多年没有用了,如今竟然被李世民重新恢复,并且颁给了李贞……不过以李贞的功劳来的话,当这个天策上将,的确也够格了,众人倒也没什么可说的。
问题是这道圣旨的后半部分……
如果说天策上将的名号只是让众人惊讶的话,那后面半段就真的让人震惊了——程处亮,尉迟宝庆,李震,李德奖,裴行俭,王方翼,罗哲,……这些人的名字每一个背后都代表着一股力量。
程处亮背后有卢国公程咬金以及河东裴氏(他母亲是河东裴氏女)。
尉迟宝庆就更不要说,尉迟恭的次子,他哥哥尉迟宝林是登州舰队都督,是如今的军方新秀。
李震他爹是李绩,英国公,军方仅次于李靖的大佬(后来他儿子李敬业为了保唐,还造了武则天的反,不过被自己人杀了)。
李德奖或许没有人听过,但他爹大家应该都知道——卫国公李靖,大唐军神,李德奖正是他的第二个儿子。
裴行俭的河东裴氏更狠,可谓是人才济济,号称将相接伍,公侯一门,比什么七宗五姓可牛逼多了只是人家懂得低调,不张扬(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裴氏的信息,光是宰相就出了五十多个)。
王方翼背后有太原王氏,历史上唐高宗的第一任皇后就是王方翼的堂姐,可惜被武则天做了彘人。
也就罗哲的名号不怎么出名,但他爹叫罗士信,受封郯国公(恨天无把恨地无环,不过这是演义里的,但历史上的确也罗士信,也是一个猛人)……
光是这个名字就够了……
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余人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个都背景不凡。这么多世家子弟,虽然可能不一定都是人中龙凤,但每一个背后都有一大股势力这却是真的。
如今李世民将这么多有背景的人安放在李贞的天策上将府里,用以不言而喻,那就是准备将这些人背后的势力全都绑上李贞的战车,短方面来说是为李贞保驾护航——因为这些人和李贞绑在一起,那就等于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贞发达,他们自然会跟着发达,如果李贞中途夭折,那这些人也会跟着倒霉,也就是说从今往后,至少这些人背后家族会竭尽全力的辅佐李贞——至少不会和他作对。
这还是从近处来说,如果将目光放的更长远一点的话……
皇上这是准备将李贞当做储君培养啊……
不,这么说并不准确,应该说自从李承乾被废以后,李贞就已经是公认的铁定的下一任储君了,只是大家并没有将其放在明面上说而已。
不过从今天过后,李贞的储君之位基本上已经确定,皇上或许没有明说,但李贞的地位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李世民的确认。之所以没有立即册封太子,纯粹是因为李贞远在南洋,如果他现在就在长安,只怕在李承乾被废之后,就应该被立为太子了。
得到这个消息,和李贞亲近的自然是高兴不已,但和李贞有矛盾或者不希望他当太子的则是心思复杂难测。
“皇上,此举是不是有点冒昧了,天策上将在诸王中仅次于太子,贸然赐下是否……”虞世南(按照历史规矩,此公这时候应该已经挂了,不过谁叫李贞穿越了呢,他那小翅膀一忽闪,历史就改变了老多,就让他再多活几年吧)就属于不希望李贞当太子的人之一,不是因为李贞做的不好,实际上在李世民所有儿子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李贞还要英明的了。
他之所以不希望李贞当太子,纯粹是因为李贞的所作所为不合他心意——或者说是与他所代表的派系利益不合。
虞世南是标准的儒家弟子,而儒家讲究的是仁孝,孝义方面李贞做的不错,但在仁恕方面却……
要知道,李贞的威名就是靠着打仗打出来的,他名下的兵工厂每年还要制造不少的枪炮武器……每年死在这些武器上的人可都不在少数。
如果说李贞噬杀一点也就罢了,那些千古圣君每一个都是从血与火中杀出来的,何况儒家也不是墨家那种圣母仁,对于战争虽然看不贯,但只要不过分,儒家也不会说什么。
问题是李贞是道家弟子(镇元大仙已经被道教列为祖神之一,地位仅次于三清,李贞得了他的传承,自然被列为道家弟子),又不修儒术,反而喜好百工之术,擅弄奇技淫巧(一直很疑惑,儒家为什么那么不喜欢百工?难道他们就不穿衣服不住房子吗?),更过分的是他竟然自己开了问田书苑,自己培养人才……
这等于是断了儒家弟子的前途啊……
不管怎么看,李贞登临帝位后,都不可能会重用儒家,这让儒家之人十分看不惯。
和他有一同想法在朝中还有不少,于志宁、孔颖达、颜籀(颜师古,颜回的后人,他爹叫颜之推)等等都是如此。尤其是孔颖达,作为当今曲阜孔氏的代表人物,同时作为李贞的老师(十年间,李贞跟随多位大贤学习过,孔颖达就是其中之一),竟然教出来一个排斥儒家的皇帝来,他愧对列祖列宗啊,以后去了地下,怎么去见老祖宗?
“臣附议,臣也觉得此事大有不妥。”第二个站出来的是萧瑀,这老家伙站出来倒是没人表示诧异。
因为萧瑀本身就和李贞有仇,原来的登州舰队都督可是他的儿子萧锐,可是萧锐在登州舰队待了那么多年,寸功未立也就罢了,更是因为御下不严,导致军中军火走私频繁,后来更是擅自带兵进入城中,被李贞拿住了把柄,一纸奏折给参了下去,现在还闲赋在家呢——如果李贞再当上皇帝,估计以后想要起复只怕就更难了。
本来应该在这里分卷的,可惜那几天家里断网,只能使用手机上传,手机分卷好麻烦的说,暂时就不分了,等李贞攻打林邑的时候再说吧。
另外得谢谢“癫狂先森?”大大的赏赐,奔三跪谢。
(本章完)
“嘶!”
李世民一连下了数道圣旨,尤其是最后一道,更是让所有人震惊。
天策上将,这可是李世民登基之前的独有称号,是李世民为击败窦建德之后,为大唐统一了北方,立下了泼天大功,秦王的封号已经不足以表彰他的功劳,李渊这才册封他为天策上将的,位列三公与十二卫将军之上,论地位仅次于皇帝和太子。是大唐的第三号人物,绝对的两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只是这个天策上将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已经被废掉了,已经有好多年没有用了,如今竟然被李世民重新恢复,并且颁给了李贞……不过以李贞的功劳来的话,当这个天策上将,的确也够格了,众人倒也没什么可说的。
问题是这道圣旨的后半部分……
如果说天策上将的名号只是让众人惊讶的话,那后面半段就真的让人震惊了——程处亮,尉迟宝庆,李震,李德奖,裴行俭,王方翼,罗哲,……这些人的名字每一个背后都代表着一股力量。
程处亮背后有卢国公程咬金以及河东裴氏(他母亲是河东裴氏女)。
尉迟宝庆就更不要说,尉迟恭的次子,他哥哥尉迟宝林是登州舰队都督,是如今的军方新秀。
李震他爹是李绩,英国公,军方仅次于李靖的大佬(后来他儿子李敬业为了保唐,还造了武则天的反,不过被自己人杀了)。
李德奖或许没有人听过,但他爹大家应该都知道——卫国公李靖,大唐军神,李德奖正是他的第二个儿子。
裴行俭的河东裴氏更狠,可谓是人才济济,号称将相接伍,公侯一门,比什么七宗五姓可牛逼多了只是人家懂得低调,不张扬(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裴氏的信息,光是宰相就出了五十多个)。
王方翼背后有太原王氏,历史上唐高宗的第一任皇后就是王方翼的堂姐,可惜被武则天做了彘人。
也就罗哲的名号不怎么出名,但他爹叫罗士信,受封郯国公(恨天无把恨地无环,不过这是演义里的,但历史上的确也罗士信,也是一个猛人)……
光是这个名字就够了……
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余人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个都背景不凡。这么多世家子弟,虽然可能不一定都是人中龙凤,但每一个背后都有一大股势力这却是真的。
如今李世民将这么多有背景的人安放在李贞的天策上将府里,用以不言而喻,那就是准备将这些人背后的势力全都绑上李贞的战车,短方面来说是为李贞保驾护航——因为这些人和李贞绑在一起,那就等于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贞发达,他们自然会跟着发达,如果李贞中途夭折,那这些人也会跟着倒霉,也就是说从今往后,至少这些人背后家族会竭尽全力的辅佐李贞——至少不会和他作对。
这还是从近处来说,如果将目光放的更长远一点的话……
皇上这是准备将李贞当做储君培养啊……
不,这么说并不准确,应该说自从李承乾被废以后,李贞就已经是公认的铁定的下一任储君了,只是大家并没有将其放在明面上说而已。
不过从今天过后,李贞的储君之位基本上已经确定,皇上或许没有明说,但李贞的地位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李世民的确认。之所以没有立即册封太子,纯粹是因为李贞远在南洋,如果他现在就在长安,只怕在李承乾被废之后,就应该被立为太子了。
得到这个消息,和李贞亲近的自然是高兴不已,但和李贞有矛盾或者不希望他当太子的则是心思复杂难测。
“皇上,此举是不是有点冒昧了,天策上将在诸王中仅次于太子,贸然赐下是否……”虞世南(按照历史规矩,此公这时候应该已经挂了,不过谁叫李贞穿越了呢,他那小翅膀一忽闪,历史就改变了老多,就让他再多活几年吧)就属于不希望李贞当太子的人之一,不是因为李贞做的不好,实际上在李世民所有儿子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李贞还要英明的了。
他之所以不希望李贞当太子,纯粹是因为李贞的所作所为不合他心意——或者说是与他所代表的派系利益不合。
虞世南是标准的儒家弟子,而儒家讲究的是仁孝,孝义方面李贞做的不错,但在仁恕方面却……
要知道,李贞的威名就是靠着打仗打出来的,他名下的兵工厂每年还要制造不少的枪炮武器……每年死在这些武器上的人可都不在少数。
如果说李贞噬杀一点也就罢了,那些千古圣君每一个都是从血与火中杀出来的,何况儒家也不是墨家那种圣母仁,对于战争虽然看不贯,但只要不过分,儒家也不会说什么。
问题是李贞是道家弟子(镇元大仙已经被道教列为祖神之一,地位仅次于三清,李贞得了他的传承,自然被列为道家弟子),又不修儒术,反而喜好百工之术,擅弄奇技淫巧(一直很疑惑,儒家为什么那么不喜欢百工?难道他们就不穿衣服不住房子吗?),更过分的是他竟然自己开了问田书苑,自己培养人才……
这等于是断了儒家弟子的前途啊……
不管怎么看,李贞登临帝位后,都不可能会重用儒家,这让儒家之人十分看不惯。
和他有一同想法在朝中还有不少,于志宁、孔颖达、颜籀(颜师古,颜回的后人,他爹叫颜之推)等等都是如此。尤其是孔颖达,作为当今曲阜孔氏的代表人物,同时作为李贞的老师(十年间,李贞跟随多位大贤学习过,孔颖达就是其中之一),竟然教出来一个排斥儒家的皇帝来,他愧对列祖列宗啊,以后去了地下,怎么去见老祖宗?
“臣附议,臣也觉得此事大有不妥。”第二个站出来的是萧瑀,这老家伙站出来倒是没人表示诧异。
因为萧瑀本身就和李贞有仇,原来的登州舰队都督可是他的儿子萧锐,可是萧锐在登州舰队待了那么多年,寸功未立也就罢了,更是因为御下不严,导致军中军火走私频繁,后来更是擅自带兵进入城中,被李贞拿住了把柄,一纸奏折给参了下去,现在还闲赋在家呢——如果李贞再当上皇帝,估计以后想要起复只怕就更难了。
本来应该在这里分卷的,可惜那几天家里断网,只能使用手机上传,手机分卷好麻烦的说,暂时就不分了,等李贞攻打林邑的时候再说吧。
另外得谢谢“癫狂先森?”大大的赏赐,奔三跪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