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纵横号下水
天知道李贞来到这个时代后,在得知唐朝是没有辣椒的时候,是有多么的绝望。上一世他无辣不欢,这一世却只能用大蒜、百合来增辣……好绝望的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贞之所以来到岭南,发展造船业,开启大航海时代,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找到美洲,得到辣椒——不要以为这个理由很扯淡,也不要小看了一个吃货的怨念。虽然比起大妈的思食症发作的时候,可以毁灭世界来说可能要大大不如,但为了一道美食,征服世界还真不是说着玩的,尤其是在他拥有这个能力的情况下。
“殿下?殿下?”郑寅涛看到李贞沉醉在幻想之中,甚至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生怕李贞出丑的他连忙叫醒李贞:“殿下,时辰快要到了,您该主持纵海号的下水仪式了。”
纵海号就是“纵海级”这一三级战列舰的首舰,两层炮甲板,火炮81门,定员720人,标准排水量1428吨,满载排水量1562吨,底部设有隔水仓,除非船体断成两截,否则即便被命中要害,船体短时间内也不会沉没。纵海级设计合理,性能优越,即便放在19世纪的英吉利皇家海军中,也不算是落伍,是李贞未来征服大海的最重要战斗力。
按照李贞的规划,在越船开工的‘纵海级’一共有十二艘,首舰为纵海号,只要纵海号的海试没有问题,剩下的十一艘战舰将会在未来两年内逐渐开工,三到五年内应该都可以交付给越州舰队。除了纵海级的战列舰之外,越州造船厂还将承担一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为将来能够制造一级战列舰做好准备。
“哦对,是该下水了。”李贞醒悟过来,有些心虚的摸了摸嘴角,发现没有湿润的感觉,立马就松了一口气,递给郑寅涛一个赞许的眼神,要不是郑寅涛及时提醒,李贞保证,最多再有一小会儿,他的口水绝对会流出来,到时候可就要出大丑了。
随着五牲五谷等祭品被推入海中,沉没的众人眼前,岸上众人顿时欢呼起来,战舰的入海前的仪式正式完成,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随着李贞的一声令下,纵海号被力士们缓缓推入海中。
“噗通!”
“哗啦。”
“哗啦。”
纵海号被顺利推入海中,在海中快速沉浮了几下,便稳稳的停在了海面上,期间船只没有发出一点异响,可见纵海号的结构相当紧密,性能相当可靠。
下水之后,接下来就是海试了,看着逐渐远去的纵海号,李贞更加兴奋,激动的郑寅涛道:“不错不错,本王为你记大功一个,如果将来我们真的能征服大海,郑寅涛你就是最大的功臣,本王会亲自奏请父皇,为你封爵。”
“多谢殿下,属下一定尽心竭力,为殿下的大航海事业奋斗终生。”郑寅涛立刻猛拍马屁——尽管李贞不吃这一套。
“行了,就这样吧,把图纸打包几份,分别送到登州、闽州(就是福州,这时候就叫闽州,福州是在开元年间才开始叫的)以及泉州去,让他们也开工吧。”李贞吩咐道。
“是,属下命。”郑寅涛有些郁闷道:“只是便宜了那三个混蛋了。”
“别抱怨了,我已经承诺给你封爵了,那三个人可没有这个待遇,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李贞笑骂道。
越船的制造能力是相当不错的,三五年内可以制造完成十二艘战舰,这速度已经很厉害了。但是李贞可不会满足自己的舰队中只有十二艘战舰,在他的规划中,未来的大唐舰队,至少得有一百艘以上的三级战列舰以及十艘以上的一级战列舰,这么多船,光是一个越船是肯定吃不下的,必须有别的船厂为它分担责任。
李贞在大唐建立的造船厂不少,但最重要的只有四处,登州造船厂、闽州造船厂、泉州造船厂以及越州造船厂。
原本苏州和杭州也是两大出海口,也是很适合建造大型船厂的,但这两处地方是世家的地盘,上上下下大小官员都是世家在掌控。如果自己真的敢将船厂建在那里,只怕用不了多久,怕他们就能将船厂渗透一个底朝天。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建成的船厂,徒为别人做了嫁衣也就罢了,怕就怕在他们同样利用造船厂和自己抢生意——自己为自己培养敌人,这种事情李贞可做不来,所以,李贞也只能放弃这两处地方,等待以后有机会了再说。
目前他也只有四个大型造船厂,其中越船是规模最大的,光是工人就有好几千,从小船到大船,从民船到战舰,都有单独制造的能力,又有单独的设计部门,可以说是最为完善的一处船厂。
除了越船,紧接下来就是登州造船厂,这是李贞位于北方唯一的一处大型造船厂,也是李贞建立的第一个造船厂。刚开始的时候,登州造船厂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培训工人,为越船以及其他船厂输血,因此登州造船厂的工人培训能力非常厉害,而且还有相当强大的船舶设计能力。只可惜,优秀的工匠都被李贞派到越船以及其他船厂去了,再加上规模也不如越船,因此只能排在越船之下。
至于闽船和泉船,这两家船厂论及规模丝毫不下于越船和登船,但因为只拥有制造能力而没有研究能力,因此要排在最末尾了。
不过正因为只专注于制造,因此这两家论制造能力,甚至还在越船和登船之上。在李贞的计划里,在未来五年内,越船要造十二艘的纵海级、而登船则是十艘,泉船和闽船至少要制造十五艘以上,另外再加上李贞布局全国的那些小船厂生产的配件……
五年后,大唐舰队至少要有六十艘以上的三级战列舰以及两艘以上的一级战列舰。
五年后,整个大海上,遮天蔽日都将是大唐的舰队在纵横,在大唐的威严下,别的小国只能躲在旁边瑟瑟发抖。
(本章完)
天知道李贞来到这个时代后,在得知唐朝是没有辣椒的时候,是有多么的绝望。上一世他无辣不欢,这一世却只能用大蒜、百合来增辣……好绝望的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贞之所以来到岭南,发展造船业,开启大航海时代,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找到美洲,得到辣椒——不要以为这个理由很扯淡,也不要小看了一个吃货的怨念。虽然比起大妈的思食症发作的时候,可以毁灭世界来说可能要大大不如,但为了一道美食,征服世界还真不是说着玩的,尤其是在他拥有这个能力的情况下。
“殿下?殿下?”郑寅涛看到李贞沉醉在幻想之中,甚至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生怕李贞出丑的他连忙叫醒李贞:“殿下,时辰快要到了,您该主持纵海号的下水仪式了。”
纵海号就是“纵海级”这一三级战列舰的首舰,两层炮甲板,火炮81门,定员720人,标准排水量1428吨,满载排水量1562吨,底部设有隔水仓,除非船体断成两截,否则即便被命中要害,船体短时间内也不会沉没。纵海级设计合理,性能优越,即便放在19世纪的英吉利皇家海军中,也不算是落伍,是李贞未来征服大海的最重要战斗力。
按照李贞的规划,在越船开工的‘纵海级’一共有十二艘,首舰为纵海号,只要纵海号的海试没有问题,剩下的十一艘战舰将会在未来两年内逐渐开工,三到五年内应该都可以交付给越州舰队。除了纵海级的战列舰之外,越州造船厂还将承担一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为将来能够制造一级战列舰做好准备。
“哦对,是该下水了。”李贞醒悟过来,有些心虚的摸了摸嘴角,发现没有湿润的感觉,立马就松了一口气,递给郑寅涛一个赞许的眼神,要不是郑寅涛及时提醒,李贞保证,最多再有一小会儿,他的口水绝对会流出来,到时候可就要出大丑了。
随着五牲五谷等祭品被推入海中,沉没的众人眼前,岸上众人顿时欢呼起来,战舰的入海前的仪式正式完成,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随着李贞的一声令下,纵海号被力士们缓缓推入海中。
“噗通!”
“哗啦。”
“哗啦。”
纵海号被顺利推入海中,在海中快速沉浮了几下,便稳稳的停在了海面上,期间船只没有发出一点异响,可见纵海号的结构相当紧密,性能相当可靠。
下水之后,接下来就是海试了,看着逐渐远去的纵海号,李贞更加兴奋,激动的郑寅涛道:“不错不错,本王为你记大功一个,如果将来我们真的能征服大海,郑寅涛你就是最大的功臣,本王会亲自奏请父皇,为你封爵。”
“多谢殿下,属下一定尽心竭力,为殿下的大航海事业奋斗终生。”郑寅涛立刻猛拍马屁——尽管李贞不吃这一套。
“行了,就这样吧,把图纸打包几份,分别送到登州、闽州(就是福州,这时候就叫闽州,福州是在开元年间才开始叫的)以及泉州去,让他们也开工吧。”李贞吩咐道。
“是,属下命。”郑寅涛有些郁闷道:“只是便宜了那三个混蛋了。”
“别抱怨了,我已经承诺给你封爵了,那三个人可没有这个待遇,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李贞笑骂道。
越船的制造能力是相当不错的,三五年内可以制造完成十二艘战舰,这速度已经很厉害了。但是李贞可不会满足自己的舰队中只有十二艘战舰,在他的规划中,未来的大唐舰队,至少得有一百艘以上的三级战列舰以及十艘以上的一级战列舰,这么多船,光是一个越船是肯定吃不下的,必须有别的船厂为它分担责任。
李贞在大唐建立的造船厂不少,但最重要的只有四处,登州造船厂、闽州造船厂、泉州造船厂以及越州造船厂。
原本苏州和杭州也是两大出海口,也是很适合建造大型船厂的,但这两处地方是世家的地盘,上上下下大小官员都是世家在掌控。如果自己真的敢将船厂建在那里,只怕用不了多久,怕他们就能将船厂渗透一个底朝天。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建成的船厂,徒为别人做了嫁衣也就罢了,怕就怕在他们同样利用造船厂和自己抢生意——自己为自己培养敌人,这种事情李贞可做不来,所以,李贞也只能放弃这两处地方,等待以后有机会了再说。
目前他也只有四个大型造船厂,其中越船是规模最大的,光是工人就有好几千,从小船到大船,从民船到战舰,都有单独制造的能力,又有单独的设计部门,可以说是最为完善的一处船厂。
除了越船,紧接下来就是登州造船厂,这是李贞位于北方唯一的一处大型造船厂,也是李贞建立的第一个造船厂。刚开始的时候,登州造船厂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培训工人,为越船以及其他船厂输血,因此登州造船厂的工人培训能力非常厉害,而且还有相当强大的船舶设计能力。只可惜,优秀的工匠都被李贞派到越船以及其他船厂去了,再加上规模也不如越船,因此只能排在越船之下。
至于闽船和泉船,这两家船厂论及规模丝毫不下于越船和登船,但因为只拥有制造能力而没有研究能力,因此要排在最末尾了。
不过正因为只专注于制造,因此这两家论制造能力,甚至还在越船和登船之上。在李贞的计划里,在未来五年内,越船要造十二艘的纵海级、而登船则是十艘,泉船和闽船至少要制造十五艘以上,另外再加上李贞布局全国的那些小船厂生产的配件……
五年后,大唐舰队至少要有六十艘以上的三级战列舰以及两艘以上的一级战列舰。
五年后,整个大海上,遮天蔽日都将是大唐的舰队在纵横,在大唐的威严下,别的小国只能躲在旁边瑟瑟发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