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傻B了
“殿下还有什么吩咐,若是没有,属下这就准备出航了……对了,属下刚才对王德威王兄有些误会,对其多有不敬并且差点将他害死,属下内心十分抱歉。只是属下这就要出发,想要和他道歉怕是来不及了,还请殿下向他转达属下的歉意。”刘仁轨的速度是最快的,此时他已经跑到了皇帝号上,大笑道:“臣愿意为大唐粉身碎骨,想来殿下也不会吝啬这么一条船吧?还有下面的诸位同仁,你们愿意追随我,我刘仁轨在此谢过了,还请诸位快快上船,我们这就准备出发了。”
“哦……”
“都给我停下来。”
李贞怒了,指着刘仁轨道:“刘仁轨你给我下来,你出海不就是去找红薯吗?我告诉你,红薯已经被王德威送来了,你们去还有什么用啊?”
“殿下,你的好意属下心领了,但是寻找红薯的任务,属下当仁不让……”说了一半,刘仁轨忽然就卡主了。
不光是他,那些正准备上船或者正在脱衣服的热血青年们也都愣住了。
有人因为正在大喊大叫,正好张开着嘴巴,却因为李贞的话吓了一跳,将原本就张的很大的嘴巴变得更大,然后他们的下巴就脱臼了;
有人正在奔跑,因为李贞的话顿时就停下了,但是因为势能没有消除,整个人都扑倒在地上;
有的衣服脱了一半,就是因为这一发呆,大脑停止运动,但是身体的下意识反应还在,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他们被衣服绊倒失去平衡,重重的摔在地上……
……
然而不管是哪种反应,码头上却是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出声,所有人只是愣愣的看着李贞发呆,同时在心中慢慢的反应李贞的话的意思。
良久之后,刘仁轨才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艰难的问道:“殿下……此言……何意?”
“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李贞没好气道:“我说你们能不能不要这么一腔热血啊?话都没有听本宫说完……你们以为本宫为什么要介绍这个红薯?就是因为王德威他们救回来的那批人就是来自美洲的印第安人,而他口中的那个味道非常好的红色食物,很有可能就是红薯啊。”
“哈?”
“所以我说你们能不能听人把话说完啊?话都没有听明白,就擅自做出决定,现在傻逼了吧?”看着众人狼狈的样子,李贞很想笑,但是作为上位者,嘲笑下属又是大忌,只能将笑意憋在心里,不但不能笑,而且他此时还要表现出生气的样子……
可是这样就苦了李贞了——这也就导致他此时的表情非常奇怪,面容扭曲,鼻子时不时的皱一下,嘴角还不停的抽搐……知道内情的倒也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癫痫了呢。
“那为何……”刘仁轨又追问。
“为何本宫没有直接说明是吧?”李贞打断了刘仁轨的话,代替他问出了这个问题。
然后又自顾自答道:“因为本宫是在为王德威洗冤啊,你看看你刚才的样子,恨不得将王大叔直接打入十八层地狱——人家好像没有得罪你吧?不但没有得罪,反而还为大唐立下了大功,而且到最后,这些船都是要归你管的,可以说王大叔对你不但没有仇怨,反而是有大大的恩惠的,你倒好直接就要要人死。”
“属下……”刘仁轨脸上露出一丝歉疚,的确就像李贞说的那样,王德威对他可没有什么仇,反倒还对他有恩惠,但是他就因为一句王大叔,就彻底恨上了人家——说起来他也是多管闲事,李贞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关他什么事儿啊?
别说是叫人大叔了,就算是叫大爷,那也有李世民以及宗正管着呢,碍着刘仁轨什么了?
结果他倒好,直接就忘记了王德威对他的好,一口气就想要弄死人家,这管的未免也太宽了吧?
此时被李贞提出来,刘仁轨很是愧疚,想要说些抱歉的话,却被李贞再次打断。
“别属下了,听我说。”李贞没好气道:“所以说在得知红薯之后,我当然要给你们一个个详细的解释一下红薯到底是什么东西了,免得你们还以为本宫是在偏袒王大叔呢。
结果你们倒好,解释倒是解释清楚了,但是你们的反应物未免也太大了一点吧?你们难道就没有想想,美洲大陆上的高产作物那么多,本宫为何单独只说起一个红薯呢?”
“……”所有人都很尴尬,他们刚才的反应的确有点太大了。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那可是红薯啊,号称一亩地可以种出数十石的红薯啊,唐代一石大概在五十公斤左右,一亩地就算只生产五十石,这就是两千五百斤啊。
这样的产量放在古代,谁能受得了?
是个人都得疯啊。
要知道,唐朝的粮食产量有多少?
《新唐书·食货志》载:“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亩,……垦田三千八百五十余顷,岁收粟二十万石。”由此材料计算,屯田者共耕田1 950顷,合亩产为1.025石。
《通鉴》说:“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亩产约1石。
《新唐书·崔弘礼传》说,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于秦渠下辟荒田二百顷,岁收粟二万斛”。平均亩产也是1 石。
所以唐朝的粮食亩产量大概也就是五十公斤左右——五十公斤粮食能干什么?
一家就算有十亩地,一年也就五百公斤粮食,一千斤而已,勉强够一个五口之家糊口罢了,如果人数再多,那就真的要饿死人了。
何况在古代,拥有十亩地的家庭有多少?
所以在人均土地占有率低下的年代,一种高产作物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而如今李贞提出来的红薯,无疑就是这样的作物,甚至比他们预期中的还要好的多,由不得他们不疯狂。
(本章完)
“殿下还有什么吩咐,若是没有,属下这就准备出航了……对了,属下刚才对王德威王兄有些误会,对其多有不敬并且差点将他害死,属下内心十分抱歉。只是属下这就要出发,想要和他道歉怕是来不及了,还请殿下向他转达属下的歉意。”刘仁轨的速度是最快的,此时他已经跑到了皇帝号上,大笑道:“臣愿意为大唐粉身碎骨,想来殿下也不会吝啬这么一条船吧?还有下面的诸位同仁,你们愿意追随我,我刘仁轨在此谢过了,还请诸位快快上船,我们这就准备出发了。”
“哦……”
“都给我停下来。”
李贞怒了,指着刘仁轨道:“刘仁轨你给我下来,你出海不就是去找红薯吗?我告诉你,红薯已经被王德威送来了,你们去还有什么用啊?”
“殿下,你的好意属下心领了,但是寻找红薯的任务,属下当仁不让……”说了一半,刘仁轨忽然就卡主了。
不光是他,那些正准备上船或者正在脱衣服的热血青年们也都愣住了。
有人因为正在大喊大叫,正好张开着嘴巴,却因为李贞的话吓了一跳,将原本就张的很大的嘴巴变得更大,然后他们的下巴就脱臼了;
有人正在奔跑,因为李贞的话顿时就停下了,但是因为势能没有消除,整个人都扑倒在地上;
有的衣服脱了一半,就是因为这一发呆,大脑停止运动,但是身体的下意识反应还在,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他们被衣服绊倒失去平衡,重重的摔在地上……
……
然而不管是哪种反应,码头上却是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出声,所有人只是愣愣的看着李贞发呆,同时在心中慢慢的反应李贞的话的意思。
良久之后,刘仁轨才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艰难的问道:“殿下……此言……何意?”
“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李贞没好气道:“我说你们能不能不要这么一腔热血啊?话都没有听本宫说完……你们以为本宫为什么要介绍这个红薯?就是因为王德威他们救回来的那批人就是来自美洲的印第安人,而他口中的那个味道非常好的红色食物,很有可能就是红薯啊。”
“哈?”
“所以我说你们能不能听人把话说完啊?话都没有听明白,就擅自做出决定,现在傻逼了吧?”看着众人狼狈的样子,李贞很想笑,但是作为上位者,嘲笑下属又是大忌,只能将笑意憋在心里,不但不能笑,而且他此时还要表现出生气的样子……
可是这样就苦了李贞了——这也就导致他此时的表情非常奇怪,面容扭曲,鼻子时不时的皱一下,嘴角还不停的抽搐……知道内情的倒也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癫痫了呢。
“那为何……”刘仁轨又追问。
“为何本宫没有直接说明是吧?”李贞打断了刘仁轨的话,代替他问出了这个问题。
然后又自顾自答道:“因为本宫是在为王德威洗冤啊,你看看你刚才的样子,恨不得将王大叔直接打入十八层地狱——人家好像没有得罪你吧?不但没有得罪,反而还为大唐立下了大功,而且到最后,这些船都是要归你管的,可以说王大叔对你不但没有仇怨,反而是有大大的恩惠的,你倒好直接就要要人死。”
“属下……”刘仁轨脸上露出一丝歉疚,的确就像李贞说的那样,王德威对他可没有什么仇,反倒还对他有恩惠,但是他就因为一句王大叔,就彻底恨上了人家——说起来他也是多管闲事,李贞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关他什么事儿啊?
别说是叫人大叔了,就算是叫大爷,那也有李世民以及宗正管着呢,碍着刘仁轨什么了?
结果他倒好,直接就忘记了王德威对他的好,一口气就想要弄死人家,这管的未免也太宽了吧?
此时被李贞提出来,刘仁轨很是愧疚,想要说些抱歉的话,却被李贞再次打断。
“别属下了,听我说。”李贞没好气道:“所以说在得知红薯之后,我当然要给你们一个个详细的解释一下红薯到底是什么东西了,免得你们还以为本宫是在偏袒王大叔呢。
结果你们倒好,解释倒是解释清楚了,但是你们的反应物未免也太大了一点吧?你们难道就没有想想,美洲大陆上的高产作物那么多,本宫为何单独只说起一个红薯呢?”
“……”所有人都很尴尬,他们刚才的反应的确有点太大了。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那可是红薯啊,号称一亩地可以种出数十石的红薯啊,唐代一石大概在五十公斤左右,一亩地就算只生产五十石,这就是两千五百斤啊。
这样的产量放在古代,谁能受得了?
是个人都得疯啊。
要知道,唐朝的粮食产量有多少?
《新唐书·食货志》载:“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亩,……垦田三千八百五十余顷,岁收粟二十万石。”由此材料计算,屯田者共耕田1 950顷,合亩产为1.025石。
《通鉴》说:“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亩产约1石。
《新唐书·崔弘礼传》说,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于秦渠下辟荒田二百顷,岁收粟二万斛”。平均亩产也是1 石。
所以唐朝的粮食亩产量大概也就是五十公斤左右——五十公斤粮食能干什么?
一家就算有十亩地,一年也就五百公斤粮食,一千斤而已,勉强够一个五口之家糊口罢了,如果人数再多,那就真的要饿死人了。
何况在古代,拥有十亩地的家庭有多少?
所以在人均土地占有率低下的年代,一种高产作物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而如今李贞提出来的红薯,无疑就是这样的作物,甚至比他们预期中的还要好的多,由不得他们不疯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