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敛财有方的侯君集
只可惜,侯君集只会贪,可惜却不会隐瞒——何况,这么大的事情,他也隐瞒不了。
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这可将李世民气坏了,好嘛,打了一场大胜仗,你这个主将捞到的东西比我这个皇帝都要多,你这是没有将朕防砸眼里啊。于是得胜的大军还没有回到长安,李世民就已经写好了训斥的圣旨,后来得到魏征的劝诫,为了避免打击士气,这才没有发布,否则侯君集的脸可就要丢尽了。
不过训斥的圣旨没有发,但是对于侯君集的灭国之功,李世民依旧还是选择了冷处理,圣旨上将他夸的是天花乱坠,但也只是口头上称赞看一番,实际上的赏赐一点没有,别说是升官加爵了,就连像样的丝绸金银都没有个,甚至还在私下里李世民训斥了他一顿,将他贪墨的财富全部收了回来,侯君集因此对李世民有了怨言。
如果换做历史上,这件事或许就会成为日后侯君集反叛的诱因。还好这是在一个穿越者纠正的世界,李贞没有给李承乾造反的机会,侯君集自然也就不会因为造反被杀了。
被李世民训斥了一顿,再加上因为吐谷浑的事情,接下来好几年李世民都没有让他单独领兵的机会,这也就导致侯君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非常的老实,让李世民误以为他已经悔改,于是这一次李贞攻略南洋,缺少一个镇守大将,李世民就将侯君集重新派了出来。
当时正是李承乾被罢黜的时候,侯君集之前是太子党,李承乾被罢黜,他为了自己的前程,来到南洋之后,立刻就向李贞表达了善意,并且在后来人日子里表现的相当优秀,可以说是兢兢业业。
因此在观察了侯君集一段时间之后,李世民和李贞都认可了侯君集,并且非常放心的将镇守南洋的任务交给了他。
然而李世民还有李贞都忘了有个词语叫做——死性不改……
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有李世民看着,再加上侯君集有心向李贞示好,所以非常老实,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然而他这股兢兢业业只是持续了不到三个月,就又固态复萌。
南洋看起来荒芜,各国国库也都被唐军搜刮完毕,但是民间的藏宝同样不少,各种资源更是无数,这就给了侯君集这个南洋名义上最强掌权者敛财的机会。
要知道南洋同样是有很多珍贵的资源的,各种各样的矿产也就罢了,更多的是在中原都难得一见的珍惜木材,可谓遍地都是。
话说自从开辟了南洋之后,中原各大城市市场上就经常会出现各种珍惜木材,每每出现必然会遭受哄抢——在珍惜木材市场上,是永远也不会出现买方市场的,更不用担心太多木材出现导致价格下降,因为那些富豪贵人们都巴不得自己家从房子到陵墓都是用珍惜木材做成的,也好让自己住的舒服,死的也安心,出现珍贵木材只会抢购,可不会压价。
只可惜在南洋没有被大唐打下来之前,珍惜木材更多的都是被贵族们所垄断,他们用这些木材修建自己的宫廷和墓穴,自己都还不够用呢,怎么可能会流落到市场上去?就算偶尔有一点点流落出来,也都迅速被抢走,稍微反应慢一点店,连根树皮都捞不到。
如今就算是南洋被大唐征服,大量珍惜木材被开采出来,但是面对国内这么大一片市场,想要满足这里,短时间内根本就做不到,何况珍惜木材一般生长时间缓慢,一旦南洋够年份的珍惜木材被开采完毕,那么珍惜木材在国内的价格将会再迎来一次暴涨。
侯君集作为南洋权利最高的镇守大将,想要在木材上面赚点钱,简直不要太容易了——要知道朝廷为了保护南洋的生态,避免乱砍滥伐情况的出现,朝廷可是下达了命令的,只有专门在朝廷开具有木材开采凭证(也就是木引)的商人才能进行木材贸易,才能在南洋开采木材,而且数量上还有限制。
而这无疑就给了侯君集钻孔子的机会。
在南洋,有两种人可以开采木材,第一种就是有凭证的商人,另一种就是军队——要知道木头在古代,也是一种战略物资啊,从安营扎寨到滚木鹿角再到冲车投石机等攻城器械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木头来制作的。
这就给了侯君集机会——我用紫檀木木头制作辕门,这没问题吧?我用黑酸木头枝搭建箭楼,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吧?我用金丝楠木木头做营房,很合理……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的嘛。
等那些大商人们来了之后,侯君集再将营寨拆毁,滚木冲车全都卖掉——南洋气候潮湿,营寨不耐用,刚刚搭建好还没有用几天就全都朽烂了,成了彻头彻尾的豆腐渣工程,我总不能让我的将士们就住在这样的烂营房中吧?我总不能让我的将士们用烂木头做成的攻城器械去打仗吧?那不是在拿我的将士们的生命开玩笑吗?现在有大商人愿意出高价买走我这堆烂木头,我当然要卖了,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实在是太合理了,就算是魏征这老匹夫来了,本将也有话可说。
除了珍惜资源之外,侯君集的另一项大收入就是奴隶贸易了。
虽然名义上奴隶贸易是归于隶圉司掌控的,实际上隶圉司的确有买卖奴隶、调节奴隶市场秩序的权利和责任,但是捕捉奴隶可不归隶圉司管啊。
隶圉司虽然也的确有自己的捕奴队,但是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摆设,人数并不是很多,而且随着大唐建设的越来越快,奴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大量的民间捕奴队以及军队俘虏的战俘奴隶涌入市场,于是隶圉司的捕奴队就从专业的捕奴队,变成了收购奴隶的一个组织——再加上朝廷也不愿意让王亭初一个太监掌控太大的军权,因此很快捕奴队这个编制从隶圉司彻底消失,成了奴隶看护队,从自由自在的奴隶捕捉者,变成了奴隶押送者(或者说是保护者),身份地位来了一个彻底的大变样。
(本章完)
只可惜,侯君集只会贪,可惜却不会隐瞒——何况,这么大的事情,他也隐瞒不了。
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这可将李世民气坏了,好嘛,打了一场大胜仗,你这个主将捞到的东西比我这个皇帝都要多,你这是没有将朕防砸眼里啊。于是得胜的大军还没有回到长安,李世民就已经写好了训斥的圣旨,后来得到魏征的劝诫,为了避免打击士气,这才没有发布,否则侯君集的脸可就要丢尽了。
不过训斥的圣旨没有发,但是对于侯君集的灭国之功,李世民依旧还是选择了冷处理,圣旨上将他夸的是天花乱坠,但也只是口头上称赞看一番,实际上的赏赐一点没有,别说是升官加爵了,就连像样的丝绸金银都没有个,甚至还在私下里李世民训斥了他一顿,将他贪墨的财富全部收了回来,侯君集因此对李世民有了怨言。
如果换做历史上,这件事或许就会成为日后侯君集反叛的诱因。还好这是在一个穿越者纠正的世界,李贞没有给李承乾造反的机会,侯君集自然也就不会因为造反被杀了。
被李世民训斥了一顿,再加上因为吐谷浑的事情,接下来好几年李世民都没有让他单独领兵的机会,这也就导致侯君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非常的老实,让李世民误以为他已经悔改,于是这一次李贞攻略南洋,缺少一个镇守大将,李世民就将侯君集重新派了出来。
当时正是李承乾被罢黜的时候,侯君集之前是太子党,李承乾被罢黜,他为了自己的前程,来到南洋之后,立刻就向李贞表达了善意,并且在后来人日子里表现的相当优秀,可以说是兢兢业业。
因此在观察了侯君集一段时间之后,李世民和李贞都认可了侯君集,并且非常放心的将镇守南洋的任务交给了他。
然而李世民还有李贞都忘了有个词语叫做——死性不改……
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有李世民看着,再加上侯君集有心向李贞示好,所以非常老实,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然而他这股兢兢业业只是持续了不到三个月,就又固态复萌。
南洋看起来荒芜,各国国库也都被唐军搜刮完毕,但是民间的藏宝同样不少,各种资源更是无数,这就给了侯君集这个南洋名义上最强掌权者敛财的机会。
要知道南洋同样是有很多珍贵的资源的,各种各样的矿产也就罢了,更多的是在中原都难得一见的珍惜木材,可谓遍地都是。
话说自从开辟了南洋之后,中原各大城市市场上就经常会出现各种珍惜木材,每每出现必然会遭受哄抢——在珍惜木材市场上,是永远也不会出现买方市场的,更不用担心太多木材出现导致价格下降,因为那些富豪贵人们都巴不得自己家从房子到陵墓都是用珍惜木材做成的,也好让自己住的舒服,死的也安心,出现珍贵木材只会抢购,可不会压价。
只可惜在南洋没有被大唐打下来之前,珍惜木材更多的都是被贵族们所垄断,他们用这些木材修建自己的宫廷和墓穴,自己都还不够用呢,怎么可能会流落到市场上去?就算偶尔有一点点流落出来,也都迅速被抢走,稍微反应慢一点店,连根树皮都捞不到。
如今就算是南洋被大唐征服,大量珍惜木材被开采出来,但是面对国内这么大一片市场,想要满足这里,短时间内根本就做不到,何况珍惜木材一般生长时间缓慢,一旦南洋够年份的珍惜木材被开采完毕,那么珍惜木材在国内的价格将会再迎来一次暴涨。
侯君集作为南洋权利最高的镇守大将,想要在木材上面赚点钱,简直不要太容易了——要知道朝廷为了保护南洋的生态,避免乱砍滥伐情况的出现,朝廷可是下达了命令的,只有专门在朝廷开具有木材开采凭证(也就是木引)的商人才能进行木材贸易,才能在南洋开采木材,而且数量上还有限制。
而这无疑就给了侯君集钻孔子的机会。
在南洋,有两种人可以开采木材,第一种就是有凭证的商人,另一种就是军队——要知道木头在古代,也是一种战略物资啊,从安营扎寨到滚木鹿角再到冲车投石机等攻城器械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木头来制作的。
这就给了侯君集机会——我用紫檀木木头制作辕门,这没问题吧?我用黑酸木头枝搭建箭楼,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吧?我用金丝楠木木头做营房,很合理……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的嘛。
等那些大商人们来了之后,侯君集再将营寨拆毁,滚木冲车全都卖掉——南洋气候潮湿,营寨不耐用,刚刚搭建好还没有用几天就全都朽烂了,成了彻头彻尾的豆腐渣工程,我总不能让我的将士们就住在这样的烂营房中吧?我总不能让我的将士们用烂木头做成的攻城器械去打仗吧?那不是在拿我的将士们的生命开玩笑吗?现在有大商人愿意出高价买走我这堆烂木头,我当然要卖了,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实在是太合理了,就算是魏征这老匹夫来了,本将也有话可说。
除了珍惜资源之外,侯君集的另一项大收入就是奴隶贸易了。
虽然名义上奴隶贸易是归于隶圉司掌控的,实际上隶圉司的确有买卖奴隶、调节奴隶市场秩序的权利和责任,但是捕捉奴隶可不归隶圉司管啊。
隶圉司虽然也的确有自己的捕奴队,但是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摆设,人数并不是很多,而且随着大唐建设的越来越快,奴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大量的民间捕奴队以及军队俘虏的战俘奴隶涌入市场,于是隶圉司的捕奴队就从专业的捕奴队,变成了收购奴隶的一个组织——再加上朝廷也不愿意让王亭初一个太监掌控太大的军权,因此很快捕奴队这个编制从隶圉司彻底消失,成了奴隶看护队,从自由自在的奴隶捕捉者,变成了奴隶押送者(或者说是保护者),身份地位来了一个彻底的大变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