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时期,唐玄宗李隆基仓皇出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逼杀杨国忠及杨贵妃,许是杀红了眼,几名殷姓将士连同玄宗皇帝及太子李亨一同诛杀,自此大唐势力群龙无首,天下大变。
几名殷姓将士虽当即死于马嵬驿兵变中玄宗皇帝护卫之手,世间却随即出现了殷氏一族,自称以商都为姓氏,为殷商皇族后裔,自立为政。
仿佛起了个头,各地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零碎势力,竟有几十个之多,皆效仿殷氏说法,以自家为过往某朝国号或与某朝皇室同姓为由,自称皇族后裔,甚至为拼命与“皇族”二字攀上联系,将夹缝里的小国小朝都拉出来鞭尸,生怕自己落后了别人一般,个个都不甘屈于人下,妄想占山为王一步登天,乱世之中,形同玩笑。
安禄山势力同样没有幸免,安禄山死后儿子安庆绪也很快被人刺杀,安氏势力同大唐势力一般,陷入零碎的分裂中,并在互相吞并联盟中,整个大唐旧领土内的各方势力逐渐混杂。
在这个大大小小几十个势力并存的时代,有着最原始的弱肉强食规则,大吞小强并弱再常见不过,何况这几十个势力大多都是在当初的混乱中凑热闹一样兴起,水分太多,真有实力的反倒极少,经过五十多年的优胜劣汰,最终剩下强弱不等的九个国家,瓜分了旧时唐朝的领土。
而在这场五十年混乱中起头的殷氏,最终占据了中原到东边临海的一大块土地,即若是放在当初三国鼎立局面时,魏蜀吴三国几乎都囊括其中的一大片地方,称大殷国,成了九国中最大最强盛的一国。
至此,大唐后期的动乱平息,虽旧时领土四分五裂,到底也成了个相对稳定的局势。
可惜大殷国风光一时,也并不长久。
殷国自高祖殷立称帝以来,历经五帝,后期殷氏皇族治国之能平庸,尤以最后一任皇帝殷沉在位时最为荒淫无道,宠幸妖妃,废政苛税,肆意挥霍大殷的百年基业,殷国迅速衰落。不少邻国甚至边远蛮夷之族不免又如百年前的动乱时期一般躁动,都盯紧了位于富庶之地的殷国,时刻准备从这块肥肉上咬下一块。
殷沉在位后期,由于贪图享乐胆小怕事,不许交战,殷国割地赔款损失了大量土地和金银,并先后嫁出几位公主与强国联姻以安抚各国,求得一时安宁。殷国大将军齐栋数次请求出兵作战,殷沉不允,齐栋无可奈何,殷国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殷国最终落入哪国的囊中时,殷国大将军齐栋率兵而起,以今上无德为由,直逼皇宫,所有人都以为齐栋要逼宫篡位,谁知其打出了为百姓从殷氏宗亲中另择一贤明圣主的旗号,对殷国上下许下了“愿倾栋之所能以安天下”的诺言,得军心,顺民意,势如破竹,很快便攻下了皇宫。
殷沉被迫退位,齐大将军代掌帝权,遍观殷氏宗亲,竟无帝王之才,一时难以抉择。然国不可一日无主,殷沉退位数日后殷国上下慌乱更甚,各国蠢蠢欲动,众人皆请命大将军主持大局。不久,殷沉下旨昭告天下,禅位于大将军齐栋,齐栋顺势在麾下众人的拥戴下登基为帝,天下哗然。
不少人怒斥齐栋打着另择贤主的旗号实则乱臣贼子之心,亦有人称当今天下本就混乱不堪,齐大将军便是这片脆弱国土的救世主,只要能救这个国家,他就是天命的帝王。可无论褒贬,以齐栋的势力,当时的殷国无人能出其右,齐栋掌权之事已成定局。
齐栋称帝后,继续沿用殷国国号,有人提出异议,认为齐栋与殷氏皇族并无宗亲关系,沿用国号不妥,齐栋以“家国未安何以旁顾”之辞驳回,提拔手下林天、秦傲接手原先自己的军权,加强训练军队,任用人才,照拂百姓,反对之声也逐渐平息下来。
齐栋短短三年内便平息外患,虎视眈眈的几个大国虽有所不甘,于边境僵持,却也未敢再轻举妄动。虽因大殷长久以来的衰落,不免在领土和财力上皆损失惨重,但也好歹是在保住了这块国土的基础上结束了大殷末年的这场战乱。
内忧外患皆平息,当务之急自然是要改国号,使齐家成为这天下名正言顺的主人,总不能始终顶着一个旧朝他族的名头。要在随时被敌国吞并的威胁下重整一盘散沙的殷国绝非易事,因此齐栋这般素来踏实的人也不免有些飘飘然,自认功德盖世,再没有比自己的姓氏更高贵的字眼,便以齐为国号,称大齐国;又以“圣德初开”之意,作年号为开德;依旧于旧唐及旧殷的都城长安定都,又几番兴起为图吉利修改了境内诸多地名如“昌盛”云云,虽是俗套了些,但齐栋一介武夫,已是穷尽文才了。
这边齐栋在大大小小事务上将整个旧殷换新齐大动干戈后宣布大齐二十年内修生养息,那边安顿殷氏皇族的行宫不慎走水,宫内死伤无数,从殷沉到后妃皇裔无一幸免,齐栋下令以君王礼厚葬殷沉,称殷后主。
彼时大齐境内与旧殷皇族有关联之人,大多为远亲淡薄血脉及各姓外戚,而血脉较正统的皇室子弟,大部分因各种原因死去,少数投诚了新主,也混得了一官半职,还有殷后主殷沉在位时和亲诸国的几个女儿,这几位公主如今剩下的却是只有宋国的贵妃和晏国的皇后,其他的也在旧殷颠覆前后因各种原因故去。
这其中的所谓“各种原因”,耐人寻味。
齐栋的帝位十分不稳,自然采取了非常手段,虽然这样做几乎等于坐实了乱臣贼子之名,但在帝位面前,这些闲言碎语哪里还重要,而旁人想在当时齐栋顺风顺水的局势下提出异议也自然无果。
从今往后,这片土地便正式改姓了齐。仅存在了不到两百年的大殷王朝在这乱世里昙花一现,繁华落幕,衰陨至此。
因劳累过度,齐栋自大齐定国之年起身体便每况愈下,开德四年,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二岁,史称齐高祖。
齐栋原本属意的继承人是大儿子齐舸,无奈齐舸后期恃宠生骄,行为僭越放肆,惹怒了齐栋,齐栋临终之前废去了齐舸的太子之位,改立小儿子齐端。齐栋逝后,太子齐端即位,恰逢当年雨水充沛,收成甚好,国库充盈,新帝认为是祥瑞之兆,天降福泽,便定年号为天泽。
天泽十五年,大齐经过近二十年的修生养息,已呈显而易见的繁荣之态,皇帝齐端于元月新春辞旧迎新之际,取“光明炽盛”之意的“晟”字,改年号为元晟。
如今,正是元晟十年。
有朝堂,自然有江湖。有庄严繁华的帝都长安,也有山高皇帝远的江南之地。这江湖中人也有不同,有无束缚恣意逍遥的游侠,也有的有家有派,更有甚者像江南平州的惊鸿山庄一般,入驻商界,家大业大。
平州靠近江南中心地带,金陵之北,广陵之西,原先也不叫平州,在齐高祖当初修改地名时被列入了修改名单内,这便改叫了平州,比它相邻的金陵与广陵占地要小些,简单明了地按方位命名划分了东南西北四郡,各郡管辖内逐级往下为零碎的大大小小县乡村。
惊鸿山庄位于东郡郊外,财大气粗地占了大片土地。
惊鸿山庄那位孤儿出身武功高深莫测的庄主陆远山究竟师承何处何人,一直是江湖中人好奇万分的问题,可惜陆庄主自己三缄其口,老一辈的江湖人虽心下有几分猜测,却因此种猜测触及了许多年前的江湖秘闻,便也讳莫如深。不管怎么说,陆远山和他的惊鸿山庄,在江湖上是很叫得上名号的。
这位不苟言笑的陆庄主年轻时却是也浪漫过一回的,否则也不会有如今的庄主夫人和他们的独子陆锋。当年的陆远山还不是陆庄主,只是个无家无派但已名声大噪的游侠,在江湖上摸爬滚打自然少不了打杀受伤,凑巧有那么一次,陆远山遇着了恬静美丽的医女白惠搭救,二人一见钟情,不多久修成正果,红颜配豪侠,多年来始终是江湖上老一辈人回味新一辈人羡慕的佳话。娶妻之后的陆远山便想着带娇妻安定下来,靠着多年来混迹江湖的名声和积蓄在江南平州的郊区买了块地,建惊鸿山庄,广收门徒,教习弟子,兼做生意,多年来不断扩大产业,已成平州的一门大富户。陆远山自己没有师父,至少在明面上没有师父,便尊妻子的师父乔梧为师,为这位老医者在镇上开了间以山庄命名的惊鸿药铺,如今是乔梧年轻的三弟子沈翎在打理。
秦洵生活在这山清水秀的江南平州,长在家大业大的惊鸿山庄里,如今已然十六岁。
几名殷姓将士虽当即死于马嵬驿兵变中玄宗皇帝护卫之手,世间却随即出现了殷氏一族,自称以商都为姓氏,为殷商皇族后裔,自立为政。
仿佛起了个头,各地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零碎势力,竟有几十个之多,皆效仿殷氏说法,以自家为过往某朝国号或与某朝皇室同姓为由,自称皇族后裔,甚至为拼命与“皇族”二字攀上联系,将夹缝里的小国小朝都拉出来鞭尸,生怕自己落后了别人一般,个个都不甘屈于人下,妄想占山为王一步登天,乱世之中,形同玩笑。
安禄山势力同样没有幸免,安禄山死后儿子安庆绪也很快被人刺杀,安氏势力同大唐势力一般,陷入零碎的分裂中,并在互相吞并联盟中,整个大唐旧领土内的各方势力逐渐混杂。
在这个大大小小几十个势力并存的时代,有着最原始的弱肉强食规则,大吞小强并弱再常见不过,何况这几十个势力大多都是在当初的混乱中凑热闹一样兴起,水分太多,真有实力的反倒极少,经过五十多年的优胜劣汰,最终剩下强弱不等的九个国家,瓜分了旧时唐朝的领土。
而在这场五十年混乱中起头的殷氏,最终占据了中原到东边临海的一大块土地,即若是放在当初三国鼎立局面时,魏蜀吴三国几乎都囊括其中的一大片地方,称大殷国,成了九国中最大最强盛的一国。
至此,大唐后期的动乱平息,虽旧时领土四分五裂,到底也成了个相对稳定的局势。
可惜大殷国风光一时,也并不长久。
殷国自高祖殷立称帝以来,历经五帝,后期殷氏皇族治国之能平庸,尤以最后一任皇帝殷沉在位时最为荒淫无道,宠幸妖妃,废政苛税,肆意挥霍大殷的百年基业,殷国迅速衰落。不少邻国甚至边远蛮夷之族不免又如百年前的动乱时期一般躁动,都盯紧了位于富庶之地的殷国,时刻准备从这块肥肉上咬下一块。
殷沉在位后期,由于贪图享乐胆小怕事,不许交战,殷国割地赔款损失了大量土地和金银,并先后嫁出几位公主与强国联姻以安抚各国,求得一时安宁。殷国大将军齐栋数次请求出兵作战,殷沉不允,齐栋无可奈何,殷国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殷国最终落入哪国的囊中时,殷国大将军齐栋率兵而起,以今上无德为由,直逼皇宫,所有人都以为齐栋要逼宫篡位,谁知其打出了为百姓从殷氏宗亲中另择一贤明圣主的旗号,对殷国上下许下了“愿倾栋之所能以安天下”的诺言,得军心,顺民意,势如破竹,很快便攻下了皇宫。
殷沉被迫退位,齐大将军代掌帝权,遍观殷氏宗亲,竟无帝王之才,一时难以抉择。然国不可一日无主,殷沉退位数日后殷国上下慌乱更甚,各国蠢蠢欲动,众人皆请命大将军主持大局。不久,殷沉下旨昭告天下,禅位于大将军齐栋,齐栋顺势在麾下众人的拥戴下登基为帝,天下哗然。
不少人怒斥齐栋打着另择贤主的旗号实则乱臣贼子之心,亦有人称当今天下本就混乱不堪,齐大将军便是这片脆弱国土的救世主,只要能救这个国家,他就是天命的帝王。可无论褒贬,以齐栋的势力,当时的殷国无人能出其右,齐栋掌权之事已成定局。
齐栋称帝后,继续沿用殷国国号,有人提出异议,认为齐栋与殷氏皇族并无宗亲关系,沿用国号不妥,齐栋以“家国未安何以旁顾”之辞驳回,提拔手下林天、秦傲接手原先自己的军权,加强训练军队,任用人才,照拂百姓,反对之声也逐渐平息下来。
齐栋短短三年内便平息外患,虎视眈眈的几个大国虽有所不甘,于边境僵持,却也未敢再轻举妄动。虽因大殷长久以来的衰落,不免在领土和财力上皆损失惨重,但也好歹是在保住了这块国土的基础上结束了大殷末年的这场战乱。
内忧外患皆平息,当务之急自然是要改国号,使齐家成为这天下名正言顺的主人,总不能始终顶着一个旧朝他族的名头。要在随时被敌国吞并的威胁下重整一盘散沙的殷国绝非易事,因此齐栋这般素来踏实的人也不免有些飘飘然,自认功德盖世,再没有比自己的姓氏更高贵的字眼,便以齐为国号,称大齐国;又以“圣德初开”之意,作年号为开德;依旧于旧唐及旧殷的都城长安定都,又几番兴起为图吉利修改了境内诸多地名如“昌盛”云云,虽是俗套了些,但齐栋一介武夫,已是穷尽文才了。
这边齐栋在大大小小事务上将整个旧殷换新齐大动干戈后宣布大齐二十年内修生养息,那边安顿殷氏皇族的行宫不慎走水,宫内死伤无数,从殷沉到后妃皇裔无一幸免,齐栋下令以君王礼厚葬殷沉,称殷后主。
彼时大齐境内与旧殷皇族有关联之人,大多为远亲淡薄血脉及各姓外戚,而血脉较正统的皇室子弟,大部分因各种原因死去,少数投诚了新主,也混得了一官半职,还有殷后主殷沉在位时和亲诸国的几个女儿,这几位公主如今剩下的却是只有宋国的贵妃和晏国的皇后,其他的也在旧殷颠覆前后因各种原因故去。
这其中的所谓“各种原因”,耐人寻味。
齐栋的帝位十分不稳,自然采取了非常手段,虽然这样做几乎等于坐实了乱臣贼子之名,但在帝位面前,这些闲言碎语哪里还重要,而旁人想在当时齐栋顺风顺水的局势下提出异议也自然无果。
从今往后,这片土地便正式改姓了齐。仅存在了不到两百年的大殷王朝在这乱世里昙花一现,繁华落幕,衰陨至此。
因劳累过度,齐栋自大齐定国之年起身体便每况愈下,开德四年,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二岁,史称齐高祖。
齐栋原本属意的继承人是大儿子齐舸,无奈齐舸后期恃宠生骄,行为僭越放肆,惹怒了齐栋,齐栋临终之前废去了齐舸的太子之位,改立小儿子齐端。齐栋逝后,太子齐端即位,恰逢当年雨水充沛,收成甚好,国库充盈,新帝认为是祥瑞之兆,天降福泽,便定年号为天泽。
天泽十五年,大齐经过近二十年的修生养息,已呈显而易见的繁荣之态,皇帝齐端于元月新春辞旧迎新之际,取“光明炽盛”之意的“晟”字,改年号为元晟。
如今,正是元晟十年。
有朝堂,自然有江湖。有庄严繁华的帝都长安,也有山高皇帝远的江南之地。这江湖中人也有不同,有无束缚恣意逍遥的游侠,也有的有家有派,更有甚者像江南平州的惊鸿山庄一般,入驻商界,家大业大。
平州靠近江南中心地带,金陵之北,广陵之西,原先也不叫平州,在齐高祖当初修改地名时被列入了修改名单内,这便改叫了平州,比它相邻的金陵与广陵占地要小些,简单明了地按方位命名划分了东南西北四郡,各郡管辖内逐级往下为零碎的大大小小县乡村。
惊鸿山庄位于东郡郊外,财大气粗地占了大片土地。
惊鸿山庄那位孤儿出身武功高深莫测的庄主陆远山究竟师承何处何人,一直是江湖中人好奇万分的问题,可惜陆庄主自己三缄其口,老一辈的江湖人虽心下有几分猜测,却因此种猜测触及了许多年前的江湖秘闻,便也讳莫如深。不管怎么说,陆远山和他的惊鸿山庄,在江湖上是很叫得上名号的。
这位不苟言笑的陆庄主年轻时却是也浪漫过一回的,否则也不会有如今的庄主夫人和他们的独子陆锋。当年的陆远山还不是陆庄主,只是个无家无派但已名声大噪的游侠,在江湖上摸爬滚打自然少不了打杀受伤,凑巧有那么一次,陆远山遇着了恬静美丽的医女白惠搭救,二人一见钟情,不多久修成正果,红颜配豪侠,多年来始终是江湖上老一辈人回味新一辈人羡慕的佳话。娶妻之后的陆远山便想着带娇妻安定下来,靠着多年来混迹江湖的名声和积蓄在江南平州的郊区买了块地,建惊鸿山庄,广收门徒,教习弟子,兼做生意,多年来不断扩大产业,已成平州的一门大富户。陆远山自己没有师父,至少在明面上没有师父,便尊妻子的师父乔梧为师,为这位老医者在镇上开了间以山庄命名的惊鸿药铺,如今是乔梧年轻的三弟子沈翎在打理。
秦洵生活在这山清水秀的江南平州,长在家大业大的惊鸿山庄里,如今已然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