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古书,完全证实了她对尹若雨的怀疑。
书的前半段,那些手稿装订成册的部分,记载着天火之怒的功法秘籍。
但那秘籍又与她所修习的天火之怒有所区别,最主要区别在于法力的驱动与攻击目标的范围上。
古书中所提天火的修炼,唯一可驱动的动力便是强大深厚的法力,且其攻击目标范围也并未因修炼等级的提高而变化,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修炼等级以及7*7的攻击范围。
也就是说,若照那古书记载来修炼天火之怒,修炼者本身必先具备深厚的法力,否则根本无法催动其功法的形成。同时,她回想到所见黑袍人放出的两次天火,不正是差不多7*7的范围吗?
而她于封魔塔中修炼的天火之怒,随着修炼等级的提高,范围分别为3*3、6*6、9*9,且对每个等级所需法力,是随着攻击范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完善的修炼过程。
且封魔塔中所刻录的功法中特意提到,修炼之人除可用法力施出天火,亦可借助意念或精神力,融会贯通于此功法之内。
若是修炼之人无与等级匹配的法力,或无法借助与之相等的外力而强行修炼此法,则会自损功力或走火入魔。
当看到那部天火之怒的手稿,她想起来,那字迹为何那般熟悉……封魔塔中刻写着的字迹,不正与那手稿上的字迹如出一辙吗?
所以,手稿与塔里刻录的,应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只不过塔里的功法,明显是暗格中这部手稿修改与完善后的成熟版本。
也正是看到暗格中这部天火之怒的功法秘籍,她确定尹若雨就是黑袍人无疑!
只是,这些手稿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又为什么会落到尹若雨手中呢?
单看到古书的前半部,她并没有惊慌。
如今她早已掌握帝灭天的全部功法技能,且她所修炼的天火之怒,是这古书中记载的升级完善版,更何况她早有了破解天火之怒的方法。
让她震惊的是古书的后半部。
后半部记载的,竟然是有关蓝灵仙草的信息,而那其中竟有很多内容是她这个主角都不知道的。
书中详细记录了蓝灵仙草遗落玛法大陆的经过,对于蓝灵仙草可使人获得天神的灵力、可起死人肉白骨等功效也作了详细说明。
另外,书中竟还提到,蓝灵仙草作为天神遗落在玛法大陆的唯一神物,经五千年可开灵智,八千年可幻形。
当她看到这些时,她不得不震惊。
这记录的人竟然知道得如此详细?竟然连她能幻形的秘密都知道?
再往下看,书中除了详细的文字介绍,还画着几幅精致的图。其中两幅图更是让她心惊肉跳。
第一幅,是蓝灵仙草本体的样图。那图中,寥寥几笔画出了一株小草的模样,长长的根茎上四片纤细的叶子,很似竹叶。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自己本体的模样,看着图中的蓝灵仙草,她很难想象这看似纤细小巧的植物,竟然能会蕴藏着世人梦寐以求的天神灵力和与天齐的寿命。
图旁边,还有着几行字的注解:蓝灵仙草通体透蓝,经脉血液均为蓝色,若幻形,其性不改。
“卧槽!写这书的人连这个秘密都知道?难怪当年白羽哥让我千万不能被别人看到我的血液……”
她只觉得背脊有些发凉,再想到这本书尹若雨肯定早已看过不知多少遍,她所谓的秘密,尹若雨早就知道了……想到这里,她发凉的背脊便冒出了冷汗。
随着她不停的翻动,书后另一幅图再次让她全身发冷。
那是一幅玛法大陆的地图。
地图中并没有详细标明各个地名,也许是由于画这幅图时距现在年代已是久远,那时的玛法大陆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和建立。
在那地图中,有十数个令她触目惊心的红色标记,她仔细看过,地图中清溪村所在位置,也被红色做了显著标记。
而在这幅图边上,其文字注解为:蓝灵仙草疑似遗落地。
看到这行注解,她想明白很多。
路云初曾说尹若雨近几年一直行走于玛法大陆各地,为百姓义诊,同时于各地寻找名贵草药,以便为更多百姓医治疑难杂症。
“哪是什么义诊,哪是为了百姓医治疑难杂症?分明就是打着寻药和义诊的幌子,到处寻找蓝灵仙草!”
她心中冷笑,最讨厌这种打着行侠仗义旗号,却背地里做偷鸡摸狗的小人行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初尹若雨会那么有针对性地攻击清溪村。
只怕当年路云初和叶子晴从清溪村回来后,无意中告知了尹若雨清溪村存在以及进入方法,结合古书地图中的标注,当时的她才会不惜花了半月时间破阵进村。
结果尹若雨在村里并没有找到蓝灵仙草,这才恼怒地放火烧村。
可想而知,她在地图中的其它标注地找寻无果后,定也会做下如此滔天恶行。
想到这一切,宝珠恨得牙关紧咬,真恨不得立刻找到尹若雨,再用风火雷电各虐她一百零八遍!
……
她本想拿回或毁掉那本古书。但在离开书房之前,她还是将那本书整理好,按原样重新放进了暗格,并小心地将暗格关上。
古书中记载的内容,尹若雨应早就熟记于心。此刻她若是毁掉或拿走这本书,一旦被尹若雨发现,那只会打草惊蛇。
直到隐身移形回到路云初的小院,她心头的震惊,以及知道真相后所产生的更深、更迫切的恨,都一直盘踞在心头久久无法消散。
对于那本古书,她还有另一发现。
功法手稿部分,与封魔塔内记录是同一人,而蓝灵仙草那部分的字迹,却比之前的字迹多了一份劲道少了一份柔和,多了一份执着少了一份洒脱。
也就是说,古书的前后两部分,明显不是同一个人的手笔。
那么,又是谁将这两部分内容装订成册并保存下来的呢?
她猜测应是这两种笔迹中的其中一人,甚至她倾向断定为第二种笔迹的人,或是除此之外的第三人,做了这一切。
书的前半段,那些手稿装订成册的部分,记载着天火之怒的功法秘籍。
但那秘籍又与她所修习的天火之怒有所区别,最主要区别在于法力的驱动与攻击目标的范围上。
古书中所提天火的修炼,唯一可驱动的动力便是强大深厚的法力,且其攻击目标范围也并未因修炼等级的提高而变化,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修炼等级以及7*7的攻击范围。
也就是说,若照那古书记载来修炼天火之怒,修炼者本身必先具备深厚的法力,否则根本无法催动其功法的形成。同时,她回想到所见黑袍人放出的两次天火,不正是差不多7*7的范围吗?
而她于封魔塔中修炼的天火之怒,随着修炼等级的提高,范围分别为3*3、6*6、9*9,且对每个等级所需法力,是随着攻击范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完善的修炼过程。
且封魔塔中所刻录的功法中特意提到,修炼之人除可用法力施出天火,亦可借助意念或精神力,融会贯通于此功法之内。
若是修炼之人无与等级匹配的法力,或无法借助与之相等的外力而强行修炼此法,则会自损功力或走火入魔。
当看到那部天火之怒的手稿,她想起来,那字迹为何那般熟悉……封魔塔中刻写着的字迹,不正与那手稿上的字迹如出一辙吗?
所以,手稿与塔里刻录的,应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只不过塔里的功法,明显是暗格中这部手稿修改与完善后的成熟版本。
也正是看到暗格中这部天火之怒的功法秘籍,她确定尹若雨就是黑袍人无疑!
只是,这些手稿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又为什么会落到尹若雨手中呢?
单看到古书的前半部,她并没有惊慌。
如今她早已掌握帝灭天的全部功法技能,且她所修炼的天火之怒,是这古书中记载的升级完善版,更何况她早有了破解天火之怒的方法。
让她震惊的是古书的后半部。
后半部记载的,竟然是有关蓝灵仙草的信息,而那其中竟有很多内容是她这个主角都不知道的。
书中详细记录了蓝灵仙草遗落玛法大陆的经过,对于蓝灵仙草可使人获得天神的灵力、可起死人肉白骨等功效也作了详细说明。
另外,书中竟还提到,蓝灵仙草作为天神遗落在玛法大陆的唯一神物,经五千年可开灵智,八千年可幻形。
当她看到这些时,她不得不震惊。
这记录的人竟然知道得如此详细?竟然连她能幻形的秘密都知道?
再往下看,书中除了详细的文字介绍,还画着几幅精致的图。其中两幅图更是让她心惊肉跳。
第一幅,是蓝灵仙草本体的样图。那图中,寥寥几笔画出了一株小草的模样,长长的根茎上四片纤细的叶子,很似竹叶。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自己本体的模样,看着图中的蓝灵仙草,她很难想象这看似纤细小巧的植物,竟然能会蕴藏着世人梦寐以求的天神灵力和与天齐的寿命。
图旁边,还有着几行字的注解:蓝灵仙草通体透蓝,经脉血液均为蓝色,若幻形,其性不改。
“卧槽!写这书的人连这个秘密都知道?难怪当年白羽哥让我千万不能被别人看到我的血液……”
她只觉得背脊有些发凉,再想到这本书尹若雨肯定早已看过不知多少遍,她所谓的秘密,尹若雨早就知道了……想到这里,她发凉的背脊便冒出了冷汗。
随着她不停的翻动,书后另一幅图再次让她全身发冷。
那是一幅玛法大陆的地图。
地图中并没有详细标明各个地名,也许是由于画这幅图时距现在年代已是久远,那时的玛法大陆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和建立。
在那地图中,有十数个令她触目惊心的红色标记,她仔细看过,地图中清溪村所在位置,也被红色做了显著标记。
而在这幅图边上,其文字注解为:蓝灵仙草疑似遗落地。
看到这行注解,她想明白很多。
路云初曾说尹若雨近几年一直行走于玛法大陆各地,为百姓义诊,同时于各地寻找名贵草药,以便为更多百姓医治疑难杂症。
“哪是什么义诊,哪是为了百姓医治疑难杂症?分明就是打着寻药和义诊的幌子,到处寻找蓝灵仙草!”
她心中冷笑,最讨厌这种打着行侠仗义旗号,却背地里做偷鸡摸狗的小人行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初尹若雨会那么有针对性地攻击清溪村。
只怕当年路云初和叶子晴从清溪村回来后,无意中告知了尹若雨清溪村存在以及进入方法,结合古书地图中的标注,当时的她才会不惜花了半月时间破阵进村。
结果尹若雨在村里并没有找到蓝灵仙草,这才恼怒地放火烧村。
可想而知,她在地图中的其它标注地找寻无果后,定也会做下如此滔天恶行。
想到这一切,宝珠恨得牙关紧咬,真恨不得立刻找到尹若雨,再用风火雷电各虐她一百零八遍!
……
她本想拿回或毁掉那本古书。但在离开书房之前,她还是将那本书整理好,按原样重新放进了暗格,并小心地将暗格关上。
古书中记载的内容,尹若雨应早就熟记于心。此刻她若是毁掉或拿走这本书,一旦被尹若雨发现,那只会打草惊蛇。
直到隐身移形回到路云初的小院,她心头的震惊,以及知道真相后所产生的更深、更迫切的恨,都一直盘踞在心头久久无法消散。
对于那本古书,她还有另一发现。
功法手稿部分,与封魔塔内记录是同一人,而蓝灵仙草那部分的字迹,却比之前的字迹多了一份劲道少了一份柔和,多了一份执着少了一份洒脱。
也就是说,古书的前后两部分,明显不是同一个人的手笔。
那么,又是谁将这两部分内容装订成册并保存下来的呢?
她猜测应是这两种笔迹中的其中一人,甚至她倾向断定为第二种笔迹的人,或是除此之外的第三人,做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