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望秋听到这话忙道:“这怎么行,这部电影是我们共同完成的,我们怎么能把奖杯都拿走,而你们却一个不留,这肯定不行。”
竹中正雄特别认真地道:“我们的收获比较你们大,我们收获了名气,收获了东瀛观众的关注。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你们却无法获得这些,所以,把奖杯留给你们是应该的。”
佐藤纯弥也道:“你们拿着吧,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再拿的。”
许望秋见佐藤纯弥和竹中正雄这么说,没有再推迟,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奖杯我们就留下了。”他笑着补充道:“如果我们能够在柏林拿到大奖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柏林的奖项存在双黄蛋的可能,所以,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奖。”
许望秋跟佐藤纯弥他们聊了一阵,便回房间为明天的发布会做准备去了。他本来想跟佐藤纯弥说说电影宣言的事,问佐藤纯弥要不要签名,但考虑到这场运动主要是针对中国电影,拉一个东瀛人进来会显得比较奇怪,最终放弃了。
发布会时间是上午十点,不到九点,发布会现场就聚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许望秋通过电影节组委会向媒体发了五十张邀请函,接到邀请的媒体全部到场;齐特隆又在新闻中心帮着大肆宣传了一份,说中国代表团有发布会,要搞一个大新闻;再加上今天上午又没有什么可报道的,很多没有接到邀请的媒体也赶来了。
去年在威尼斯,以许望秋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公开宣布退赛,将威尼斯电影节搞得灰头土脸。记者们对今天的发布会十分好奇,纷纷向齐特隆打听许望秋他们要搞什么大新闻。
齐特隆也不知道到底许望秋他们要搞什么,但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吹牛,作出高深的模样说,暂时保密,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上午十点,许望秋他们带着忐忑与激动走进了发布会现场。他们一进会场,迎接他们的便是强烈的闪光。记者们疯狂按动快门,强烈的闪光此起彼伏,就好像太阳爆炸了似的。
强烈的闪光让张一谋他们内心不由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激动,他们知道在发布会之后,自己的名字和事迹将被无数人传颂,并因此写进中国电影史,甚至是世界电影史。
许望秋心情也有些激动,在过去几年中艺术至上的观念统治了中国电影界,但从今天开始这种形式将被扭转。他深深吸了口气,看着现场记者,用平静地语气道:“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听到这话现场记者都竖起耳朵,目不转睛的盯着许望秋,等着他继续往下讲。
许望秋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严肃地道:“法国新浪潮是一次伟大的电影运动,改写了电影的历史。特吕弗说,电影分为戈达尔之前和戈达尔之后,我认为世界电影也分为新浪潮之前和新浪潮之后。最近几年新浪潮的风吹到了亚洲,并在各地引起了电影现代化的浪潮,我们中国也是如此,开始了电影革新运动、
我们尊敬新浪潮,尊敬新浪潮的前辈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发现新浪潮掀起的这场革命电影存在巨大的缺陷,由于过于追求作者性,导致电影精英化,电影正在成为少数精英的玩物,这也导致普通观众大批逃离电影院。
电影本来就因为电视的冲击,处在危机之中。要是在任由精英主义统治电影圈,主导话语权,那整个电影行业将会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电影行业必须作出改变,而这种改变首先应该是思想和观念的改变。我们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要发表一篇宣言,也可以说是一篇战斗檄文,我们想告诉世界,反对精英主义,电影属于人民。”
此言一出,好似平静的湖水中引爆了一枚深水炸弹,掀起了惊天波澜。现场记者浑身一震,几乎所有人脑子里都冒出一个词语来“奥勃豪森宣言”。
1962年的夏天,26位年轻的德国电影人在奥勃豪森短片电影节上,发表了著名的《奥勃豪森宣言》。《奥勃豪森宣言》宣告了战后德国青年一代导演与旧的、传统的德国电影决裂和以“新德国电影”取而代之的意志和决心,表现了一种敢破敢立的艺术革新精神。在这些青年电影人的推动,轰轰烈烈的德国新电影运动开始展开,危机中的德国电影逐渐走出困境。
谁也没想到21年后,一群来自中国的年轻电影人会在西柏林电影节这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发表类似的宣言,把矛头指向新浪潮,向精英主义宣战,宣称电影属于人民。
现场记者们激动得发抖,都觉得今天这个发布会来对了,许望秋他们这是在向欧洲电影界,向电影界的主流思维宣战,这是真正的大新闻,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新闻了!
许望秋看了看双眼唰唰放光的记者们,拿起稿纸,朗声念道:“在1983年的春天,在西柏林电影节,我们思考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发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精英主义通知了电影圈;我们还发现不只是中国如此,很多国家都是如此。我们认为精英主义主导电影圈对电影产业来说是有害的,会将电影产业推向非常危险的境地……”
记者们静静倾听着许望秋他们的宣言,发现许望秋他们的宣言跟《奥勃豪森宣言》是完全相反的。发表《奥勃豪森宣言》的26位青年电影人的代表亚历山大克鲁格是法兰克福大学毕业的,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的学生,所以,《奥勃豪森宣言》具有明显的精英主义倾向。他们在《奥勃豪森宣言》中宣称:“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我们要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一种以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
《奥勃豪森宣言》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很深,是反商业的,是精英主义的;而许望秋他们的理念则主要自来《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伯明翰学派,他们反对精英主义,主张艺术应该为人民服务,电影属于人民。
在场记者很多都是精英主义者,看不起商业电影,认为商业电影跟艺术无关。他们不认同许望秋他们的观点和理念,但他们依然被眼前许望秋他们身上喷涌而出的激情深深打动。在这些年轻人身上,他们看到希望和梦想,看到了不畏强权的抗争精神。
从50年代后期,从法国掀起电影新浪潮以来,精英主义便统治了电影界。在欧洲电影界,你如果敢否定作者电影,敢说商业电影有艺术性,往往会被认为没有品位,缺乏艺术修养。许望秋他们竟然敢跳出来,将矛头指向新浪潮和精英主义,无疑是在向欧洲电影的主流思想宣战。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份勇气都是值得尊敬的。
电影从诞生到现在不到一百年,而在这一百年里,发生过无数次电影运动,出现过无数像许望秋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向传统宣战,向主流宣战。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德国新电影,都是如如此。
正是这一次次的电影运动,正是这一次次抗争和改变,电影才成为今天的电影。
很多记者都在想一个问题,《奥勃豪森宣言》宣告了一场电影革新运动从此在西德诞生,也成为西德电影的转折点,让低谷中的西德电影重振旗鼓,逐渐恢复荣光。那许望秋他们呢?他们是否真的能掀起一场革命,让中国电影从此走上国际舞台呢?
记者们心中的答案是肯定的,能。他们并不是盲目相信许望秋他们,而宣言给了他们信心。许望秋他们的宣言跟《奥勃豪森宣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奥勃豪森宣言》非常短,是概念性的,他们只是提出了原则,但具体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并没有说。而许望秋他们有明确的操作理念,明确指出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也就是说,许望秋他们不但有明确的理念,而且想清楚了要怎么做,从这一点来说,他们比发表《奥勃豪森宣言》的亚历山大克鲁格等人要强。而且许望秋已经展现了他惊人的才华,并得到了特吕弗等大师的认可。不出意外,他们将改变中国,带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许望秋他们的宣言很长,中文有几千字,翻译成英文就更长。记者们平常很讨厌长篇大论,但此次此刻,现场记者都非常安静,都认认真真的倾听着。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见证一段历史,而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荣。
时间像一匹马,滴滴答答地向前奔跑着。二十多分钟后,宣言终于走向了尾声。
许望秋拿着稿子,不急不徐地念道:“除了上述电影理念,我们在此表达我们的决心。我们相信艺术不是少数人的玩物,我们相信电影属于人民;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在此签下我们的名字,不仅在这个宣言上和其他有相同理念的人站在一起,也将在未来继续拍摄“人民电影”。我们在1983年的春天,在西柏林电影节,在新旧电影的转折点上,发表这份宣言,我们也希望跟我们有相同理念的朋友一起奋斗。”
许望秋顿了顿,开始念署名者的名字:“署名人:许望秋、张一谋、吴知柳、刘林、赵禁、夏钢、顾常卫、谢小晶、张华勋、刘衡、冯晓宁、张建亚。”
对在场记者来说,这些名字除了许望秋外,其他基本上都是陌生的,但许望秋每念一个名字,他们就在心里默默念一遍这个名字,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这些年轻电影人的勇气和抗争精神的支持。
记者们相信这些名字将如同奥伯豪森电影节上年轻的德国电影人一样,会因为这份宣言被世界电影史所铭记,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光芒。
念完署名者的名字,许望秋向现场记者鞠了一躬:“生命不止,电影不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朋友捧场。”
竹中正雄特别认真地道:“我们的收获比较你们大,我们收获了名气,收获了东瀛观众的关注。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你们却无法获得这些,所以,把奖杯留给你们是应该的。”
佐藤纯弥也道:“你们拿着吧,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再拿的。”
许望秋见佐藤纯弥和竹中正雄这么说,没有再推迟,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奖杯我们就留下了。”他笑着补充道:“如果我们能够在柏林拿到大奖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柏林的奖项存在双黄蛋的可能,所以,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奖。”
许望秋跟佐藤纯弥他们聊了一阵,便回房间为明天的发布会做准备去了。他本来想跟佐藤纯弥说说电影宣言的事,问佐藤纯弥要不要签名,但考虑到这场运动主要是针对中国电影,拉一个东瀛人进来会显得比较奇怪,最终放弃了。
发布会时间是上午十点,不到九点,发布会现场就聚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许望秋通过电影节组委会向媒体发了五十张邀请函,接到邀请的媒体全部到场;齐特隆又在新闻中心帮着大肆宣传了一份,说中国代表团有发布会,要搞一个大新闻;再加上今天上午又没有什么可报道的,很多没有接到邀请的媒体也赶来了。
去年在威尼斯,以许望秋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公开宣布退赛,将威尼斯电影节搞得灰头土脸。记者们对今天的发布会十分好奇,纷纷向齐特隆打听许望秋他们要搞什么大新闻。
齐特隆也不知道到底许望秋他们要搞什么,但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吹牛,作出高深的模样说,暂时保密,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上午十点,许望秋他们带着忐忑与激动走进了发布会现场。他们一进会场,迎接他们的便是强烈的闪光。记者们疯狂按动快门,强烈的闪光此起彼伏,就好像太阳爆炸了似的。
强烈的闪光让张一谋他们内心不由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激动,他们知道在发布会之后,自己的名字和事迹将被无数人传颂,并因此写进中国电影史,甚至是世界电影史。
许望秋心情也有些激动,在过去几年中艺术至上的观念统治了中国电影界,但从今天开始这种形式将被扭转。他深深吸了口气,看着现场记者,用平静地语气道:“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听到这话现场记者都竖起耳朵,目不转睛的盯着许望秋,等着他继续往下讲。
许望秋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严肃地道:“法国新浪潮是一次伟大的电影运动,改写了电影的历史。特吕弗说,电影分为戈达尔之前和戈达尔之后,我认为世界电影也分为新浪潮之前和新浪潮之后。最近几年新浪潮的风吹到了亚洲,并在各地引起了电影现代化的浪潮,我们中国也是如此,开始了电影革新运动、
我们尊敬新浪潮,尊敬新浪潮的前辈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发现新浪潮掀起的这场革命电影存在巨大的缺陷,由于过于追求作者性,导致电影精英化,电影正在成为少数精英的玩物,这也导致普通观众大批逃离电影院。
电影本来就因为电视的冲击,处在危机之中。要是在任由精英主义统治电影圈,主导话语权,那整个电影行业将会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电影行业必须作出改变,而这种改变首先应该是思想和观念的改变。我们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要发表一篇宣言,也可以说是一篇战斗檄文,我们想告诉世界,反对精英主义,电影属于人民。”
此言一出,好似平静的湖水中引爆了一枚深水炸弹,掀起了惊天波澜。现场记者浑身一震,几乎所有人脑子里都冒出一个词语来“奥勃豪森宣言”。
1962年的夏天,26位年轻的德国电影人在奥勃豪森短片电影节上,发表了著名的《奥勃豪森宣言》。《奥勃豪森宣言》宣告了战后德国青年一代导演与旧的、传统的德国电影决裂和以“新德国电影”取而代之的意志和决心,表现了一种敢破敢立的艺术革新精神。在这些青年电影人的推动,轰轰烈烈的德国新电影运动开始展开,危机中的德国电影逐渐走出困境。
谁也没想到21年后,一群来自中国的年轻电影人会在西柏林电影节这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发表类似的宣言,把矛头指向新浪潮,向精英主义宣战,宣称电影属于人民。
现场记者们激动得发抖,都觉得今天这个发布会来对了,许望秋他们这是在向欧洲电影界,向电影界的主流思维宣战,这是真正的大新闻,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新闻了!
许望秋看了看双眼唰唰放光的记者们,拿起稿纸,朗声念道:“在1983年的春天,在西柏林电影节,我们思考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发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精英主义通知了电影圈;我们还发现不只是中国如此,很多国家都是如此。我们认为精英主义主导电影圈对电影产业来说是有害的,会将电影产业推向非常危险的境地……”
记者们静静倾听着许望秋他们的宣言,发现许望秋他们的宣言跟《奥勃豪森宣言》是完全相反的。发表《奥勃豪森宣言》的26位青年电影人的代表亚历山大克鲁格是法兰克福大学毕业的,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的学生,所以,《奥勃豪森宣言》具有明显的精英主义倾向。他们在《奥勃豪森宣言》中宣称:“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我们要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一种以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
《奥勃豪森宣言》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很深,是反商业的,是精英主义的;而许望秋他们的理念则主要自来《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伯明翰学派,他们反对精英主义,主张艺术应该为人民服务,电影属于人民。
在场记者很多都是精英主义者,看不起商业电影,认为商业电影跟艺术无关。他们不认同许望秋他们的观点和理念,但他们依然被眼前许望秋他们身上喷涌而出的激情深深打动。在这些年轻人身上,他们看到希望和梦想,看到了不畏强权的抗争精神。
从50年代后期,从法国掀起电影新浪潮以来,精英主义便统治了电影界。在欧洲电影界,你如果敢否定作者电影,敢说商业电影有艺术性,往往会被认为没有品位,缺乏艺术修养。许望秋他们竟然敢跳出来,将矛头指向新浪潮和精英主义,无疑是在向欧洲电影的主流思想宣战。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份勇气都是值得尊敬的。
电影从诞生到现在不到一百年,而在这一百年里,发生过无数次电影运动,出现过无数像许望秋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向传统宣战,向主流宣战。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德国新电影,都是如如此。
正是这一次次的电影运动,正是这一次次抗争和改变,电影才成为今天的电影。
很多记者都在想一个问题,《奥勃豪森宣言》宣告了一场电影革新运动从此在西德诞生,也成为西德电影的转折点,让低谷中的西德电影重振旗鼓,逐渐恢复荣光。那许望秋他们呢?他们是否真的能掀起一场革命,让中国电影从此走上国际舞台呢?
记者们心中的答案是肯定的,能。他们并不是盲目相信许望秋他们,而宣言给了他们信心。许望秋他们的宣言跟《奥勃豪森宣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奥勃豪森宣言》非常短,是概念性的,他们只是提出了原则,但具体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并没有说。而许望秋他们有明确的操作理念,明确指出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也就是说,许望秋他们不但有明确的理念,而且想清楚了要怎么做,从这一点来说,他们比发表《奥勃豪森宣言》的亚历山大克鲁格等人要强。而且许望秋已经展现了他惊人的才华,并得到了特吕弗等大师的认可。不出意外,他们将改变中国,带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许望秋他们的宣言很长,中文有几千字,翻译成英文就更长。记者们平常很讨厌长篇大论,但此次此刻,现场记者都非常安静,都认认真真的倾听着。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见证一段历史,而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荣。
时间像一匹马,滴滴答答地向前奔跑着。二十多分钟后,宣言终于走向了尾声。
许望秋拿着稿子,不急不徐地念道:“除了上述电影理念,我们在此表达我们的决心。我们相信艺术不是少数人的玩物,我们相信电影属于人民;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在此签下我们的名字,不仅在这个宣言上和其他有相同理念的人站在一起,也将在未来继续拍摄“人民电影”。我们在1983年的春天,在西柏林电影节,在新旧电影的转折点上,发表这份宣言,我们也希望跟我们有相同理念的朋友一起奋斗。”
许望秋顿了顿,开始念署名者的名字:“署名人:许望秋、张一谋、吴知柳、刘林、赵禁、夏钢、顾常卫、谢小晶、张华勋、刘衡、冯晓宁、张建亚。”
对在场记者来说,这些名字除了许望秋外,其他基本上都是陌生的,但许望秋每念一个名字,他们就在心里默默念一遍这个名字,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这些年轻电影人的勇气和抗争精神的支持。
记者们相信这些名字将如同奥伯豪森电影节上年轻的德国电影人一样,会因为这份宣言被世界电影史所铭记,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光芒。
念完署名者的名字,许望秋向现场记者鞠了一躬:“生命不止,电影不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朋友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