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姝是在元夕的哭声中醒来了,在刚醒来的时候,董姝还有些茫然,愣了一瞬后,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生产,这会哭的应当是她的女儿。
“相公,是孩子在哭吗?”
董姝刚准备撑着身子起来看看,就听见耳边传来熟悉的回答声,“是元夕在哭。”说着话,许时秋顿了下又开口道:“元夕是我给我们女儿取的乳名,纪念今天的日子。”
董姝听到许时秋的话后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直接开口道:“把元夕抱给我看看。”董姝的话音刚落,许时秋就给一旁的李氏使个眼色,而后她便抱着裹在大红色包裹里的元夕走到了董姝面前。
看到女儿在李氏怀中,董姝愣了一瞬后,这才侧着脸打量孩子。
不知是不是元夕被裹在大红色包裹里的原因,董姝这会只觉得她的脸红红的,好小的人儿,怕是脸还不足自己的手心大。
被董姝盯着的元夕也不知是不是感觉到了娘亲的气息,刚被李氏抱着靠近董姝便瞬间不哭了。
董姝见她突然不哭,略显不解地看向李氏,“元夕怎么了?”
“回夫人的话,刚才三姑娘是饿了,不过她这会还不能吃奶。至于这会,仆也不知晓。”说着话,李氏的脸上也有一丝的不解。
李氏并没有解释的太清楚,可听到她这话的董姝却当即反应过来道:“那什么时候能吃?”说完这话,董姝脸颊红红地瞥了一眼许时秋,见许时秋没有盯着自己看后,这才小声问李氏,“我刚才觉得胸口有点难受,元夕要什么时候才能吃奶?”
李氏显然没想到董姝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虽说许家如今不比当初,可给新出生的三姑娘请两个奶娘的银钱那是肯定有的。
更别提之前许时秋也早就开始准备自家女儿的奶娘。
李氏略有些为难地看了一眼许时秋,而在察觉到李氏看向许时秋后,董姝的脸瞬间红透,“我问的是你,你看相公做什么?”董姝略有些恼怒地说完这话后,想了想又继续道:“你要是不知道,就去问问娘。”
李氏怎么可能不知道,她能被选中来时欢院伺候,就是因为她知道怎么伺候月子和孩子。
就在李氏为难地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时候,许时秋看着董姝开口道:“娘子你可饿?要不先吃点东西,等你吃完饭,正好也让杜大夫看看?”
许时秋会说出这话,也是想着待会通过杜大夫开口,好让董姝放弃给元夕喂养的心思。
可是他没有想到,等董姝吃完一大碗没有什么盐味的鸡汤面后,杜大夫却十分赞成董姝亲自喂养元夕的事情。
“夫人愿意喂养元夕是好事,对她和元夕的身体都好,就是孩子年幼时每顿间隔的时间都很短,夫人怕是会睡不好。”杜大夫是许家如今唯四可以叫元夕名字的人,他看着许时秋说完这话后,见他皱起的眉,想了想又继续道:“要是实在不放心,就选一个奶娘夜间照顾元夕,白日的时候,元夕就放在夫人身边。”
听到杜大夫这话,许时秋总算是同意了他的这个办法。
董姝也知道孩子年幼时爱哭闹,想着大伯母生下堂弟的最初两月,每天夜里堂弟总是哭闹,她就做好了元夕爱哭闹的准备。
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元夕特别好养。
只要定时喂饱她,不时地注意着她,她如果弄脏了尿布,就会撇嘴要哭。可如果有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换好尿布,她就会收起刚才的撇嘴,再次香甜的睡着。
许家上下都没有想到许三姑娘会这么好养活,等到后面照顾她的人摸到规律,大概算出她在吃饱多久后会尿,她连撇嘴都没有撇过。
因着董姝实在正月十五清晨时分生产的,所以不到中午的时候,整个下河村都知道了董姝顺利生下一女的消息。
村上虽然有人在背地里嘀咕董姝没有生出个儿子的话,可大多数人家都还是说的恭喜的话。
后者听到前者的话,还会不屑地冷哼道:“人家许家又不像我们这些人家,就是董姝一连生下三四个女儿,人家也能养得起。再说董姝年纪还小,成亲不过一年就生了个女儿,将来肯定还能生出儿子的。”说完这话,这人还对着刚才说话的人翻个白眼。
之前说话的人看到说出这话的是和董家关系好的人家,自然不敢再开口。
更何况这人刚才说的‘一连生下三四个女儿’的人家,就是他家。
他家可不像许家那么有银子,他家除了第一个女儿,后面的三个都送走了,也不知道现在她们是生还是死。
戴氏在听到董姝生了个女儿的消息后也有些难过,幸好今天董磊就在家,及时劝导了她。
“三公子喜欢女儿,之前姝儿刚有身孕,他就念叨着姝儿怀的是个女儿,这回他是心想事成。”董磊先开口告诉他娘许时秋的态度后,这才继续道:“许家男丁多,大房和二房也就一家一个女儿,姝儿之后肯定是能生出儿子的。”最后这话,自然是告诉他娘,许家大房和二房都有女儿。
戴氏一听董磊这两句后,当即尴尬一笑,而后心疼地想了想自家仅剩的两只老母鸡,望着董磊开口道:“磊儿,过几日该是外家送月子米,我们家就有两只老母鸡,都给姝儿送去?”
“嗯,开春娘多养几只鸡,妙儿也出嫁了,想必很快也会有身孕。等妙儿怀孕后,娘您一月给妙儿送一只鸡去。”董磊说完这话,看着他娘一脸肉疼的表情,想了想开口道:“年前三公子和我说年后等姝儿生产出月子后,他要去一趟京城。等他去京城后,家里的店铺都交给我看着,我的月例翻倍。”
董磊还是了解他娘的,这话一出,果然刚才还一脸肉疼的戴氏立刻开口道:“那娘这就去喂鸡,这两天喂的好些,也让它们长胖一些。”说完这话,戴氏一咬牙又开口道:“你明日去镇上和妙儿说一声姝儿生产的事情,她之前还和我说要给姝儿准备月子米。正好,你顺便买些精米回来,许家虽然不缺这些,可我们家也不能缺了礼。”
董磊一听他娘的话,就知道原先她是怕没有打算让董妙给董姝月子米。
现在听到他的月例要翻倍,立刻改口不说,更是要让他准备买精米。
“还有鸡蛋,娘您也从村子上收一些,既然送了,那就大大方方开开心心地送。让许家知道我们家是真的把姝儿当成自家亲女儿一样对待。”
“行,娘都明白!”戴氏活了一把年纪,自然明白董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反正不管如何她都要出这一笔银子,还不如大方一些,做的好看些。
因为戴氏心里想着董磊的月例翻倍,所以在给家里的两只老母鸡特地又喂了一顿后,就拿着家里的铜板出了门。
等戴氏张扬地在村子里收了一圈鸡蛋,下河村也都知道了董家要给董姝送月子米的事情。
在下河村,女儿生产,娘子要送月子米。
送什么,根据娘家的情况来。
一般都是鸡蛋和粮食,因为是女儿,鸡蛋要是单数,粮食也都是不超过十斤。
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正月二十二的傍晚,天快黑的时候,嫁到镇上的董妙带着相公租了骡车从镇上回来了。
董妙带回六十九个鸡蛋,六斤精米,六斤白面,六条成年人小臂长的红尾鲤鱼。
“我听大哥说娘准备送九十九个鸡蛋,所以我就买了六十九个。”说着话,董妙还指着精米、白面和红尾鲤鱼道:“这都是我婆婆让我带来的。”董妙今天回娘家,底气非常足。
她前几天听大哥说了董姝生产,刚提出要用月子米回来,婆婆就主动帮忙准备这些东西。
等到前两天,她才从相公那里知道原来是年底的时候,大哥来家里告知他说许家在镇子南面靠近县城的地方有一间店铺租期今年三月到期。
许时秋嫌弃铺子太小,特地让大哥来和婆家说好,准备租给她婆家,让婆家去那里开杂货铺。
虽然这间铺子并不大,只有家里现在这间铺子一大半这么大,可董妙也知道镇子南面有钱的人家多,这一间铺子,肯定也是赚钱的。
毕竟之前婆家找了很多关系,都没有能在镇子南面靠近县城的地方租下一间铺子。
戴氏听到董妙的话后,虽然心疼这些东西,可是想到年前董妙送回来的年礼,也就没有小气地开口。
等后来从董妙嘴里知道许时秋对她婆家的拉拔后,自然是更加没有了要说的话。
“你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太阳刚刚露头的时候,就要到许家门口,可不能起晚了。”戴氏交代了董妙一句后,就去杀了家里最后的一只小公鸡,准备给女儿女婿补补。
因为戴氏明白,只要女婿家发达,以后董妙贴补娘家的日子还多着。
董妙看着她娘难得的这么明白,就知道肯定是大哥的功劳。
与其同时,董妙也明白,她家和董姝的关系已经渐渐缓和,只要这么保持下去,无论是大哥还是她亦或是弟弟,都会改变原本属于他们的一生。
“相公,是孩子在哭吗?”
董姝刚准备撑着身子起来看看,就听见耳边传来熟悉的回答声,“是元夕在哭。”说着话,许时秋顿了下又开口道:“元夕是我给我们女儿取的乳名,纪念今天的日子。”
董姝听到许时秋的话后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直接开口道:“把元夕抱给我看看。”董姝的话音刚落,许时秋就给一旁的李氏使个眼色,而后她便抱着裹在大红色包裹里的元夕走到了董姝面前。
看到女儿在李氏怀中,董姝愣了一瞬后,这才侧着脸打量孩子。
不知是不是元夕被裹在大红色包裹里的原因,董姝这会只觉得她的脸红红的,好小的人儿,怕是脸还不足自己的手心大。
被董姝盯着的元夕也不知是不是感觉到了娘亲的气息,刚被李氏抱着靠近董姝便瞬间不哭了。
董姝见她突然不哭,略显不解地看向李氏,“元夕怎么了?”
“回夫人的话,刚才三姑娘是饿了,不过她这会还不能吃奶。至于这会,仆也不知晓。”说着话,李氏的脸上也有一丝的不解。
李氏并没有解释的太清楚,可听到她这话的董姝却当即反应过来道:“那什么时候能吃?”说完这话,董姝脸颊红红地瞥了一眼许时秋,见许时秋没有盯着自己看后,这才小声问李氏,“我刚才觉得胸口有点难受,元夕要什么时候才能吃奶?”
李氏显然没想到董姝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虽说许家如今不比当初,可给新出生的三姑娘请两个奶娘的银钱那是肯定有的。
更别提之前许时秋也早就开始准备自家女儿的奶娘。
李氏略有些为难地看了一眼许时秋,而在察觉到李氏看向许时秋后,董姝的脸瞬间红透,“我问的是你,你看相公做什么?”董姝略有些恼怒地说完这话后,想了想又继续道:“你要是不知道,就去问问娘。”
李氏怎么可能不知道,她能被选中来时欢院伺候,就是因为她知道怎么伺候月子和孩子。
就在李氏为难地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时候,许时秋看着董姝开口道:“娘子你可饿?要不先吃点东西,等你吃完饭,正好也让杜大夫看看?”
许时秋会说出这话,也是想着待会通过杜大夫开口,好让董姝放弃给元夕喂养的心思。
可是他没有想到,等董姝吃完一大碗没有什么盐味的鸡汤面后,杜大夫却十分赞成董姝亲自喂养元夕的事情。
“夫人愿意喂养元夕是好事,对她和元夕的身体都好,就是孩子年幼时每顿间隔的时间都很短,夫人怕是会睡不好。”杜大夫是许家如今唯四可以叫元夕名字的人,他看着许时秋说完这话后,见他皱起的眉,想了想又继续道:“要是实在不放心,就选一个奶娘夜间照顾元夕,白日的时候,元夕就放在夫人身边。”
听到杜大夫这话,许时秋总算是同意了他的这个办法。
董姝也知道孩子年幼时爱哭闹,想着大伯母生下堂弟的最初两月,每天夜里堂弟总是哭闹,她就做好了元夕爱哭闹的准备。
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元夕特别好养。
只要定时喂饱她,不时地注意着她,她如果弄脏了尿布,就会撇嘴要哭。可如果有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换好尿布,她就会收起刚才的撇嘴,再次香甜的睡着。
许家上下都没有想到许三姑娘会这么好养活,等到后面照顾她的人摸到规律,大概算出她在吃饱多久后会尿,她连撇嘴都没有撇过。
因着董姝实在正月十五清晨时分生产的,所以不到中午的时候,整个下河村都知道了董姝顺利生下一女的消息。
村上虽然有人在背地里嘀咕董姝没有生出个儿子的话,可大多数人家都还是说的恭喜的话。
后者听到前者的话,还会不屑地冷哼道:“人家许家又不像我们这些人家,就是董姝一连生下三四个女儿,人家也能养得起。再说董姝年纪还小,成亲不过一年就生了个女儿,将来肯定还能生出儿子的。”说完这话,这人还对着刚才说话的人翻个白眼。
之前说话的人看到说出这话的是和董家关系好的人家,自然不敢再开口。
更何况这人刚才说的‘一连生下三四个女儿’的人家,就是他家。
他家可不像许家那么有银子,他家除了第一个女儿,后面的三个都送走了,也不知道现在她们是生还是死。
戴氏在听到董姝生了个女儿的消息后也有些难过,幸好今天董磊就在家,及时劝导了她。
“三公子喜欢女儿,之前姝儿刚有身孕,他就念叨着姝儿怀的是个女儿,这回他是心想事成。”董磊先开口告诉他娘许时秋的态度后,这才继续道:“许家男丁多,大房和二房也就一家一个女儿,姝儿之后肯定是能生出儿子的。”最后这话,自然是告诉他娘,许家大房和二房都有女儿。
戴氏一听董磊这两句后,当即尴尬一笑,而后心疼地想了想自家仅剩的两只老母鸡,望着董磊开口道:“磊儿,过几日该是外家送月子米,我们家就有两只老母鸡,都给姝儿送去?”
“嗯,开春娘多养几只鸡,妙儿也出嫁了,想必很快也会有身孕。等妙儿怀孕后,娘您一月给妙儿送一只鸡去。”董磊说完这话,看着他娘一脸肉疼的表情,想了想开口道:“年前三公子和我说年后等姝儿生产出月子后,他要去一趟京城。等他去京城后,家里的店铺都交给我看着,我的月例翻倍。”
董磊还是了解他娘的,这话一出,果然刚才还一脸肉疼的戴氏立刻开口道:“那娘这就去喂鸡,这两天喂的好些,也让它们长胖一些。”说完这话,戴氏一咬牙又开口道:“你明日去镇上和妙儿说一声姝儿生产的事情,她之前还和我说要给姝儿准备月子米。正好,你顺便买些精米回来,许家虽然不缺这些,可我们家也不能缺了礼。”
董磊一听他娘的话,就知道原先她是怕没有打算让董妙给董姝月子米。
现在听到他的月例要翻倍,立刻改口不说,更是要让他准备买精米。
“还有鸡蛋,娘您也从村子上收一些,既然送了,那就大大方方开开心心地送。让许家知道我们家是真的把姝儿当成自家亲女儿一样对待。”
“行,娘都明白!”戴氏活了一把年纪,自然明白董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反正不管如何她都要出这一笔银子,还不如大方一些,做的好看些。
因为戴氏心里想着董磊的月例翻倍,所以在给家里的两只老母鸡特地又喂了一顿后,就拿着家里的铜板出了门。
等戴氏张扬地在村子里收了一圈鸡蛋,下河村也都知道了董家要给董姝送月子米的事情。
在下河村,女儿生产,娘子要送月子米。
送什么,根据娘家的情况来。
一般都是鸡蛋和粮食,因为是女儿,鸡蛋要是单数,粮食也都是不超过十斤。
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正月二十二的傍晚,天快黑的时候,嫁到镇上的董妙带着相公租了骡车从镇上回来了。
董妙带回六十九个鸡蛋,六斤精米,六斤白面,六条成年人小臂长的红尾鲤鱼。
“我听大哥说娘准备送九十九个鸡蛋,所以我就买了六十九个。”说着话,董妙还指着精米、白面和红尾鲤鱼道:“这都是我婆婆让我带来的。”董妙今天回娘家,底气非常足。
她前几天听大哥说了董姝生产,刚提出要用月子米回来,婆婆就主动帮忙准备这些东西。
等到前两天,她才从相公那里知道原来是年底的时候,大哥来家里告知他说许家在镇子南面靠近县城的地方有一间店铺租期今年三月到期。
许时秋嫌弃铺子太小,特地让大哥来和婆家说好,准备租给她婆家,让婆家去那里开杂货铺。
虽然这间铺子并不大,只有家里现在这间铺子一大半这么大,可董妙也知道镇子南面有钱的人家多,这一间铺子,肯定也是赚钱的。
毕竟之前婆家找了很多关系,都没有能在镇子南面靠近县城的地方租下一间铺子。
戴氏听到董妙的话后,虽然心疼这些东西,可是想到年前董妙送回来的年礼,也就没有小气地开口。
等后来从董妙嘴里知道许时秋对她婆家的拉拔后,自然是更加没有了要说的话。
“你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太阳刚刚露头的时候,就要到许家门口,可不能起晚了。”戴氏交代了董妙一句后,就去杀了家里最后的一只小公鸡,准备给女儿女婿补补。
因为戴氏明白,只要女婿家发达,以后董妙贴补娘家的日子还多着。
董妙看着她娘难得的这么明白,就知道肯定是大哥的功劳。
与其同时,董妙也明白,她家和董姝的关系已经渐渐缓和,只要这么保持下去,无论是大哥还是她亦或是弟弟,都会改变原本属于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