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娘子 作者:竹西

    分卷阅读183

    以及,京里某位在宜嘉夫人这里托管了一批财物的贵人……

    第八十一章·花间集

    又是一年三月三。

    城外的风筝飞满天时, 那西凤大街上的一间店铺外, 漫天飞舞的则是鞭炮炸响过后的红纸屑。

    等纸屑散尽, 路边捂着耳朵看热闹的行人这才看清这间店的名字——只见那黑漆油亮的门头店招上, 以金漆写着三个古朴的篆字:花间集。

    有些读书人见了, 便笑道:“这不是前朝诗集之名吗?难道这是一家书店?”

    又有认出落款的, 则纷纷议论道:“是宜嘉夫人提的字呢。”

    待众人看到店门处迎宾的,一律都是花样年纪的女伙计时, 大家这才知道, 原来这是一家新开张的脂粉铺子。

    大唐百姓自来爱看个热闹, 何况门口招徕生意的女侍们都热情地招呼着——便是不买, 也当是捧个人场了。

    而进到店中, 叫众人感觉惊奇的是, 这店里迎门处,竟是没有其他店铺中隔开客人的宽大柜台, 甚至那柜台只小小一角, 缩在墙角里,看着像是单为结账而存在的一般。

    不大的店堂里,却是沿墙设着一圈货架。其他脂粉铺子里轻易不会让客人碰的各色胭脂水粉,竟就这么大敞着盖子, 公然陈列在四周的架子上。倒是空着的店堂里,四处散置着一些桌椅茶几, 以供人坐下慢慢挑选那些香膏胭脂。

    见有客人进来,那原本垂手立于架子旁的女侍们便会凑上前来低声询问需求。如果客人同意,她们还会打开那些看着就极精致的小瓷瓶小瓷盒, 挖出其中的油膏香脂给客人试用。

    这原也没什么惊奇之处,直到有人发现墙边的架子上,放着两种不同的笔状物。

    有识货的,顿时便惊呼了起来,“这不是隔壁玉笔阁所出的墨笔吗?!”

    这玉笔阁,是紧临着花间集隔壁的一间专营各色毛笔的铺子。其店中新出的一款笔,却是大唐从没有过的,竟是不用墨汁就能写出字来。虽然写出来的字没有毛笔写出来的那般锋回路转,可因携带方便,很是轰动了一时。甚至去年岁供时,宜嘉夫人直接将此物作为贡品献进宫去,因此得了宫中好一笔赏赐。

    “这不是墨笔,”一个笑起来脸颊上有一对小酒窝的女侍上前给客人做着介绍,又拿了那笔下来,笑道:“这是眉笔,画眉专用的。”

    有娘子听到,立时便感了兴趣,问道:“这个怎么用?”

    女侍笑道:“我们店里有展示,不过是在楼上。娘子若是有意,不妨上楼一看。楼上也可以免费替娘子试妆。”却是又歉意地对那陪同娘子的郎君道:“只是,楼上不好接待郎君……”

    这边说着话时,那边又有人对架子上一个仅手指长短的银色物件感了兴趣。

    “这是何物?”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小娘子歪头打量着那东西。

    那专管着这边架子的女侍此时正跟别的客人介绍着,一时没注意到这少女的问话。倒是一个正从楼上下来的娘子听见了,便笑眯眯地插嘴道:“这是唇彩。我才刚买了一个,很是方便呢。听说跟那眉笔一样,是这家店子里独有之物。”

    说着,她拿出自己刚买的那唇彩,拧开那银管的盖子,露出银管里装着的朱红色膏体,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唇,笑道:“你看,就是这个颜色的。我正想着,要不要再挑些其他颜色呢。”

    便有人好奇问道:“这个怎么用?”

    却是不等那边的女侍过来介绍,那客人便自己演示了起来。只见她反手拧开银管的下部,从银管中间取出一个极精巧的小刷子,沾着那朱红色的膏体,在唇上比划道:“就是这样。这可比之前用口红纸,或用那些口脂方便多了,也不会污了手指。”

    “哦……”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赞叹之声,“这玩意儿倒是方便。不知道是谁的巧心思,竟想到这样的好主意。”

    说话间,好几个人的手同时伸向货架上那几管展示着不同颜色的银管唇彩。

    一旁,另一个客人接话道:“这家店子里有巧心思的东西还多着呢。瞧我买的,这叫化妆刷。看看这个,是胭脂刷。大吧!以后要抹胭脂,只一笔就成了,不用再像以前用毛笔那样,来来回回地抹,还得担心抹得浓淡不匀。”

    顿时便有人拉过一个女侍问道:“这什么……化妆刷,在哪里?哪一套出来我看看。”

    女侍笑着应了。

    可到底还是客人多,伙计少,却是转眼就叫这些女伙计们忙得有些顾头不顾尾了。也亏得客人中有不少热心肠的,知道了这些新奇宝贝的用法后,竟主动担当起了讲解员,给后来的人讲解着这些新鲜玩意儿的用法。

    女人家原就爱个新奇,且还热衷于充着个师长替人答疑解惑,虽然其实她们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于是,一时间,这新开张的店铺里面几乎人满为患,以至于那胖胖的女掌柜不得不向那些还想要往店里挤的人们行礼道福,只等有客人从店里出来,才肯再放人进店里去。

    那从店里出来的人中,十个里头倒有七八个手里果然拿着花间集那特有的、印着百花图案的小纸袋子,显然是真花了钱的。有一个没花钱的,出了门后,冲着门外那些看西洋景的人们撇嘴呲牙地道:“不就是比旁人家的口脂多配了一把刷子嘛,那价钱竟就翻了五倍还有余,这家店也忒黑了!”

    那人话音未落,忽然就被人一脚揣在屁股上。只听一个公鸭似的嗓门在他身后喝骂道:“哪个放屁呢!这是只多一把刷子的事吗?!便是只多一把刷子,这么简单的主意,怎的没见你想到?!”

    说话之人原是同一条街上另一家脂粉铺子雇来找麻烦的帮闲,他当着掌柜的面说那话,原就是等着店家出手的,如今终于如了愿,哪肯罢休,卷着衣袖便骂骂咧咧地想要上前。可等他扭过头来,看清那半大小子的面容后,却是吓得“哧溜”一下就钻进人群里不见了踪影。

    人群里有认出这少年的,便全都规规矩矩地向着那少年行礼问安;不认识的,悄悄一打听,这才知道,这竟是王府里那一向以顽劣出名的二十六郎君。再想着刚才那人骂的话,一个个顿时便知道那人为什么溜得那么快了——仁丰里某户人家因骂了小郎被全家流配的事,虽然过去已经快一年了,此事的余威可犹在呢!

    而若说那王府的二十六郎君是以顽劣闻名,那么自那首“餐花兮饮露”的长诗走红大江南北后,二十七郎君那堪比仙人般的“美姿仪”,也因着这首诗不胫

    分卷阅读183

    -

章节目录

梳头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竹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竹西并收藏梳头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