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笑啊!我说的是真的。”齐二妹看着她笑着重重地点头道,想了想又道,“其实你说的我也知道,村里的男人打老婆的也有。不过那都是令人不齿的懒汉。好男人也多的是!你家林老师很好的。”
“呵呵……”花半枝闻言笑了笑道,拍拍手道,“好了,摇篮做好了,回去的时候让大丫头她们抬回家。”说着站起来道,“时间差不多了,我去上学了。”垂眸看向齐二妹道,“让光明陪你们,我走了。”看着站起来的齐二妹道,“齐姐,你干什么?”
“我坐到孩子们那边去。”齐二妹指了指走廊,孩子们坐的地方。
“我来拿椅子。”花半枝看着她说道,说着拎起竹椅道。
花半枝将齐二妹送到了走廊下,在水龙头下,洗洗手,背上布兜就上课去了。
*
花半枝又等了些日子拿到了新下来的高粱杆,星期天搬着竹椅坐在走廊下,打算纳盖帘子。
做盖帘子其实很简单,所需要的工具一是锥子、二是细麻绳子、三是一把镰刀就可以了。没有镰刀,花半枝用菜刀代替。
“我来凑热闹了。”齐二妹被三丫搀扶着走过来道。
“齐阿姨坐。”周光明将高靠背椅子递给她道。
“真乖。”齐二妹坐了下来,“大丫把东西给我。”
大丫将小竹桌子搬到齐二妹身边,将高粱杆放在了上面。
“齐姐,你可以吗?”花半枝担心地看着她说道。
“纳个盖帘子手到擒来,只是有了而已,别大惊小怪的。”齐二妹看着她轻松地笑道,“我在家也没少做这个。”紧接着有些怀念地说道,“在家的时候玉米秸秆在秋收后就留着自家烧火做饭和烧炕取暖了,而高粱杆的用处可大了,最上面细的部分可做盖帘子,下面部分可做成帘子,盖房子时铺在檩子上,做房薄了。”
花半枝看着大小有些统一的高粱杆笑着说道,“看来给咱高粱杆的许摊主很懂嘛!你看给得都是细末梢的地方,黄白色的,有的还带点紫色的斑点,看着十分鲜艳,瞅着可顺眼了。”
两人边说边动手,都是老手,闭着眼睛都能做好了。
纳盖帘子,用高粱秸秆的细稍部,十字交叉用线绳编织成一体的农家厨房常用炊具。
将高粱秸秆细稍粗细选好,用水润湿,把秸秆放在盆子上面方便于穿针走线,用针线正面、反面交替穿插将上下两层十字交叉的高粱秸干连成整体。
盖帘子不能做成单层的,必须得是双层的,因为单层的上面放东西端起来直劣歪,保持不了平衡,用双层的之后,盖帘子上面放东西端起来不扭歪,平平整整的。
60余根高粱杆中间窜起来之后,上下还得再用麻绳窜起来,针码不能太大,太大了麻绳会漏出来的,显着难看。
这样两片盖帘子分别制作好以后,上下横一个、竖一个摞在一起,再用细麻绳上下固定好,为了让盖帘子结实一点,不瓢和不翘棱,得多找一些固定点。
盖帘子的雏形做好之后,在盖帘子中间那根高粱杆的中间部分订上一个小洋钉,拉一根细绳,一边固定在洋钉上,另一边绳上拴上一个铅笔,以洋钉为中心画圆,这样一个圆形的盖帘子模样就出来了。
最后,用镰刀顺着圆圈的铅笔印记去削。上下的两面盖帘子要削成倒角,再把两面盖帘子的相接触的地方用镰刀稍微削一下,以免高粱杆尖尖地划手。
编制完成后,按照需要的直径尺寸,用一根秸秆量好半径用针插在盖帘圆心,另一头贴着菜刀随着半径秸秆切成圆形。
大约能有半个小时左右,一个盖帘子就会做好了,就可以使用了。
“花花看架势就是高手啊!”齐二妹看着她做好的盖帘子惊讶地说道,“看看不翘棱,特别地圆,上面根本就看不到细麻绳的针码痕迹,尤其是这菜刀削的地方浑圆,不扎手。”
“熟能生巧。”花半枝笑了笑道,“齐姐的手艺也不差。”
“揣着他,到底不能随心所欲,做的有些慢。”齐二妹不好意思地说道。
“做那么快干什么?”花半枝看着她笑吟吟地说道,“做好了又没有事可干了。这聊天,手里不拿个东西,感觉都不对。”
“对对!”齐二妹闻言会心一笑道,跟她聊天特别舒服,这啥话到她嘴里就跟抹了蜜似的。
“娘,给我。”周光明接过来前后看看,“娘做的真漂亮,细琢磨一下就像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是嘛!”花半枝笑了笑道,“可能是高粱杆自身的带紫色的图案布置很漂亮。”加上她有意为之,当然就好看了。
“齐姐,马上开学了,孩子们的学校找好了吗?”花半枝拿着高粱杆重新开始道。
“这个她爸应该会说好了吧!”齐二妹想了想道,“回头一准给联系好学校了,到时候孩子去就好了。”
“你这心真够大的。”花半枝闻言哭笑不得地说道,在她看来天大的事情,在人家看来是自己大惊小怪,小事一桩。
“不是心大,你让我,这事我也办不成啊!谁也不认识。”齐二妹非常坦白的地说道,“现在我跟光明学的粤语,也只有在吃的方面没问题。”
花半枝抿嘴偷笑,真是充分暴露的吃货的属性。
“去我们学校好了,咱们家属院的孩子都在那儿。离这里也近,走路十多分钟,还不用过马路。”周光明立马说道。
“那不用说,大丫她爸找的学校肯定是那儿了。”齐二妹嘿嘿一笑道,她太了解自家男人了。
“光明,那学校好不好。”大丫看着他好奇地问道。
周光明将手里的盖帘子放在走廊上的栏杆上,坐在栏杆上看着她们说道,“学校可好了,比咱们在京城的小学好多了。房子就跟在这里的房子差不多,非常的漂亮。”
“老师呢?老师会不会也讲我们听不懂的话,那样上课我们可跟不上。”二丫担心地说道。
“呵呵……”花半枝闻言笑了笑道,拍拍手道,“好了,摇篮做好了,回去的时候让大丫头她们抬回家。”说着站起来道,“时间差不多了,我去上学了。”垂眸看向齐二妹道,“让光明陪你们,我走了。”看着站起来的齐二妹道,“齐姐,你干什么?”
“我坐到孩子们那边去。”齐二妹指了指走廊,孩子们坐的地方。
“我来拿椅子。”花半枝看着她说道,说着拎起竹椅道。
花半枝将齐二妹送到了走廊下,在水龙头下,洗洗手,背上布兜就上课去了。
*
花半枝又等了些日子拿到了新下来的高粱杆,星期天搬着竹椅坐在走廊下,打算纳盖帘子。
做盖帘子其实很简单,所需要的工具一是锥子、二是细麻绳子、三是一把镰刀就可以了。没有镰刀,花半枝用菜刀代替。
“我来凑热闹了。”齐二妹被三丫搀扶着走过来道。
“齐阿姨坐。”周光明将高靠背椅子递给她道。
“真乖。”齐二妹坐了下来,“大丫把东西给我。”
大丫将小竹桌子搬到齐二妹身边,将高粱杆放在了上面。
“齐姐,你可以吗?”花半枝担心地看着她说道。
“纳个盖帘子手到擒来,只是有了而已,别大惊小怪的。”齐二妹看着她轻松地笑道,“我在家也没少做这个。”紧接着有些怀念地说道,“在家的时候玉米秸秆在秋收后就留着自家烧火做饭和烧炕取暖了,而高粱杆的用处可大了,最上面细的部分可做盖帘子,下面部分可做成帘子,盖房子时铺在檩子上,做房薄了。”
花半枝看着大小有些统一的高粱杆笑着说道,“看来给咱高粱杆的许摊主很懂嘛!你看给得都是细末梢的地方,黄白色的,有的还带点紫色的斑点,看着十分鲜艳,瞅着可顺眼了。”
两人边说边动手,都是老手,闭着眼睛都能做好了。
纳盖帘子,用高粱秸秆的细稍部,十字交叉用线绳编织成一体的农家厨房常用炊具。
将高粱秸秆细稍粗细选好,用水润湿,把秸秆放在盆子上面方便于穿针走线,用针线正面、反面交替穿插将上下两层十字交叉的高粱秸干连成整体。
盖帘子不能做成单层的,必须得是双层的,因为单层的上面放东西端起来直劣歪,保持不了平衡,用双层的之后,盖帘子上面放东西端起来不扭歪,平平整整的。
60余根高粱杆中间窜起来之后,上下还得再用麻绳窜起来,针码不能太大,太大了麻绳会漏出来的,显着难看。
这样两片盖帘子分别制作好以后,上下横一个、竖一个摞在一起,再用细麻绳上下固定好,为了让盖帘子结实一点,不瓢和不翘棱,得多找一些固定点。
盖帘子的雏形做好之后,在盖帘子中间那根高粱杆的中间部分订上一个小洋钉,拉一根细绳,一边固定在洋钉上,另一边绳上拴上一个铅笔,以洋钉为中心画圆,这样一个圆形的盖帘子模样就出来了。
最后,用镰刀顺着圆圈的铅笔印记去削。上下的两面盖帘子要削成倒角,再把两面盖帘子的相接触的地方用镰刀稍微削一下,以免高粱杆尖尖地划手。
编制完成后,按照需要的直径尺寸,用一根秸秆量好半径用针插在盖帘圆心,另一头贴着菜刀随着半径秸秆切成圆形。
大约能有半个小时左右,一个盖帘子就会做好了,就可以使用了。
“花花看架势就是高手啊!”齐二妹看着她做好的盖帘子惊讶地说道,“看看不翘棱,特别地圆,上面根本就看不到细麻绳的针码痕迹,尤其是这菜刀削的地方浑圆,不扎手。”
“熟能生巧。”花半枝笑了笑道,“齐姐的手艺也不差。”
“揣着他,到底不能随心所欲,做的有些慢。”齐二妹不好意思地说道。
“做那么快干什么?”花半枝看着她笑吟吟地说道,“做好了又没有事可干了。这聊天,手里不拿个东西,感觉都不对。”
“对对!”齐二妹闻言会心一笑道,跟她聊天特别舒服,这啥话到她嘴里就跟抹了蜜似的。
“娘,给我。”周光明接过来前后看看,“娘做的真漂亮,细琢磨一下就像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是嘛!”花半枝笑了笑道,“可能是高粱杆自身的带紫色的图案布置很漂亮。”加上她有意为之,当然就好看了。
“齐姐,马上开学了,孩子们的学校找好了吗?”花半枝拿着高粱杆重新开始道。
“这个她爸应该会说好了吧!”齐二妹想了想道,“回头一准给联系好学校了,到时候孩子去就好了。”
“你这心真够大的。”花半枝闻言哭笑不得地说道,在她看来天大的事情,在人家看来是自己大惊小怪,小事一桩。
“不是心大,你让我,这事我也办不成啊!谁也不认识。”齐二妹非常坦白的地说道,“现在我跟光明学的粤语,也只有在吃的方面没问题。”
花半枝抿嘴偷笑,真是充分暴露的吃货的属性。
“去我们学校好了,咱们家属院的孩子都在那儿。离这里也近,走路十多分钟,还不用过马路。”周光明立马说道。
“那不用说,大丫她爸找的学校肯定是那儿了。”齐二妹嘿嘿一笑道,她太了解自家男人了。
“光明,那学校好不好。”大丫看着他好奇地问道。
周光明将手里的盖帘子放在走廊上的栏杆上,坐在栏杆上看着她们说道,“学校可好了,比咱们在京城的小学好多了。房子就跟在这里的房子差不多,非常的漂亮。”
“老师呢?老师会不会也讲我们听不懂的话,那样上课我们可跟不上。”二丫担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