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砖风被刹住,卖煤成了冷活。只好转行,干什么呢?一度陷入了困境。

    后来我反复考查市场,认为老百姓都解决了温饱问题,国家也免去了上交公余粮,但是随着科学种田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高,所收粮食大囤尖,小囤溜的,群众的粮食一存就是数年,每年都得翻晒,累的腰酸背痛,甚至成了陈化粮。

    就是找不到销路,虽然是有粮店收粮,但群众对粮店已失去信任。因过去交粮都吃过亏,上过当,而且粮库要求太严,不好卖粮,况且使款更难,有时卖了粮,甚至几个月也使不上款,因国家不再给粮店拨款,成了自负盈亏的单位,所以只有调出去粮食换回款,才能给群众结帐,所以群众不愿和粮店再打交道。。

    认准时机,说干就干,清理了煤厂,买了油布,收起了粮食。

    小麦收割结束,一些出外打工的年青人,因家中无人,怕粮食被人偷盗,晒干后就整车整车的拉来出售。

    一时间收粮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三轮车,架子车排成一片,即使当时不发钱,他们也不怕,愿意和我打交道,有的到秋收回来再来结帐。

    一时间,四面八方的农民都来卖粮,很快收得粮食堆积如山,占满了整个场地。

    当时也没有想到小麦那么好收,没刹住车,小麦收了一百多万斤。

    看着堆积如山的小麦,可发了愁。

    平时也没收过小麦,和收麦、调麦的大户也没有来往关系,小麦成了我了的心病。

    为了把小麦推销出去,我开始跑粮库。

    起初,我找到了本乡粮店主任孙明远,让他帮忙把一百多万斤小麦卖掉。

    孙明远和我关系很不错,过去上交公余粮时经常打交道。为人也很义气,平时也乐于助人。我们之间也曾有特殊交往。

    那是在我还担任大队秘书之时,发生的事情。

    一次,是我村社员赵某交粮时,因过磅员的失误,开错了票,把1200斤小麦,开成了210斤,因当时交粮排队拥挤,赵某匆匆倒了小麦才去换票,可到结票窗口,换了票才发现票据错了,问换票会计,会计说没错呀,这是你的过磅单。

    社员赵某看看过磅单,发现是过磅单出了错误,当即去找过磅员说理,过磅员已没了印象,当时人也太多了,从赵某开始倒粮结算再返回,再找到过磅员,已过一个多小时,过磅员都已过了十几磅。

    二人发生争执,停止了收粮过磅,问题反应到孙主任办公室,孙主任出来压茬,站在过磅员一边。

    让看管粮库的地痞出面把人轰走,并还说赵某无理取闹。

    赵某不服,明明是过磅员的错误,不但孙主任不给纠正,反而还让人轰他,当时不服,不肯离开,结果被看库人打了一顿。

    这下可激怒了我村交粮的很多群众,站出来给赵某帮腔说话,因他们有同时一起来的,也有知道赵某拉的粮食有多重的。一时间围困了孙主任的办公室,污秽之言,不绝于耳,让孙主任非常难看,下不了台。

    事情经过派出所所长,出面解决,赵某拿出倒过粮食的布袋,让所长鉴定,所长又问访了同村一些交粮群众,确认,确实是过磅员的失误。

    于是派人找我出面解决。是我的出面帮忙,孙主任才得以收场,避免了一次粮店动乱。

    事后,孙主任还请了我吃饭,一场交粮风波才得以平息。

    看到孙主任面带为难之色,问起情况,孙主任说:不是我不帮你,是我帮不了你老弟。

    现在国家政策变了,粮店实行了自负盈亏,很多职工都已被解雇,粮店即使把你的小麦收了,估计你可能会白忙活一场,粮店赚钱,你就赚不到钱啦,这是利益的冲突,你想想吧?

    听了孙主任的一席话,我如雷轰顶,全身像泼了一盘凉水,从头寒到脚后跟。

    辞别了孙主任,只好另找门路。

    于是,我就跑遍了周边县市,到处推销自己的小麦,简直就像着了迷。

    通过近半个月的跑市场,找销路,搞的我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一次在县城遇到了我高中同学刘忠,闲谈中我说出了收麦滞销情况,见我愁容满面,他却哈哈大笑。

    原来他在县液糖厂搞采购工作,经常在外采购玉米,对各地玉米行情非常了解,顺便也掌握了一小麦信息。

    他说:禹州市遍是煤矿,小麦匮乏,最近正在为煤矿工人吃饭发愁,急需小麦。而且价格偏高,因山多路险,不好运输,故才小麦紧缺。让我试试可不可行。

    老同学的提议,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和刘忠一起吃过饭,他又给我写了找人地址和荐言,二人告别,各回各家。

    第二天,我早早乘上去禹州市的客车,到了他给我的地址浅井镇,在那里找到了他的朋友谢华。

    谢华30多岁,是个当地收粮大户,和刘忠有很好的关系,每年所收玉米,都是刘忠给其包销。

    念其和刘忠的关系,谢华对我热情接待,并带我去了浅井粮库和花石粮库及周边矿井,和他们签订了小麦收购合同。

    因我是外地人,唯恐把小麦拉到禹州情况有变,谢华拍着胸脯当场表示,让我只管拉,出了事他扛着!

    回到家中,因不放心,决定先拉两车试试再看。

    在县粮食局又找到毛师傅的车队,让他先找两辆车拉麦,毛师傅听后大喜,随找了两辆车开始拉货。

    当时收麦是露天存放,也没有麻袋,只好在毛师傅的帮助下,从粮食局借了一千条麻袋作周转。(交麦时包换包)

    第一批小麦送到,在谢华的帮助下,非常顺利的拿到了现金。

    第二次,又加了两辆车,在我的押车下,又去了禹州浅井,通过抽样检验,又入了粮库,换得现款……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把小麦销售完毕。

章节目录

风雨六十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敬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敬献并收藏风雨六十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