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的启示
提起宋太祖赵匡胤,人们马上会想到两个故事,一个是“黄袍加身”,另一个是“杯酒释兵权”。两个故事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没有前者,就不会有后者。
这里重点谈一谈后者——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
“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宋太祖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此番任免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从此也不再授人。石守信虽然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却已没有任何实权……
历史学家纷纷赞美宋太祖赵匡胤干得漂亮,兵不血刃,解除了功臣们的军权。这比刘邦和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大杀功臣确实高明多了。拿今天的眼光看,也应该给赵匡胤点赞。
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内忧是解决了,可外患并没有解决。赵匡胤重文轻武,从他开始,宋的武力越来越弱,对外作战,很少有胜利的时候。无论是对西夏,还是对辽,更不用说对金了,最后酿成了靖康之耻。
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穷兵黩武自然不好,但没有一定的武备是绝对不行的。尤其是对外战争中,武备一天也不能松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该打就得打,靠进贡,早晚有一天国将不国。
到了宋朝第三代皇帝赵恒,更是重文轻武到了极至,他写过一首《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广大的知识分子,除了读圣贤书不干别的了,“棒子炖肉”是早早晚晚的事。
提起宋太祖赵匡胤,人们马上会想到两个故事,一个是“黄袍加身”,另一个是“杯酒释兵权”。两个故事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没有前者,就不会有后者。
这里重点谈一谈后者——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
“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宋太祖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此番任免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从此也不再授人。石守信虽然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却已没有任何实权……
历史学家纷纷赞美宋太祖赵匡胤干得漂亮,兵不血刃,解除了功臣们的军权。这比刘邦和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大杀功臣确实高明多了。拿今天的眼光看,也应该给赵匡胤点赞。
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内忧是解决了,可外患并没有解决。赵匡胤重文轻武,从他开始,宋的武力越来越弱,对外作战,很少有胜利的时候。无论是对西夏,还是对辽,更不用说对金了,最后酿成了靖康之耻。
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穷兵黩武自然不好,但没有一定的武备是绝对不行的。尤其是对外战争中,武备一天也不能松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该打就得打,靠进贡,早晚有一天国将不国。
到了宋朝第三代皇帝赵恒,更是重文轻武到了极至,他写过一首《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广大的知识分子,除了读圣贤书不干别的了,“棒子炖肉”是早早晚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