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西川众人都看过来,李庭芝才察觉到自己有些冒失唐突,赶紧的走几步,向长孙弘拱手抱歉的道:“大人恕罪,李某听大人讲运河妙用,一时神往,情不自禁的拍手称好,冒犯了大人,还请原谅则个。”
长孙弘哪里在意这个,他笑呵呵的看着李庭芝,心道日后贾似道的第一谋臣,居然向我道歉,这不是天助我也吗?贾似道啊贾似道,原本还想跟你交流一二,希望能在滑向深渊之前把你拉上来,你却把老子的好心当做驴肝肺,一门心思要找我的麻烦,那就不要怪我了。
他立刻踏前一步,跟李庭芝的距离更近一些,口中大笑道:“本官荣州团练使长孙弘,微末小官,当不得大人的称谓,倒是李大人乃孟大人身边高参,能听得我的一番谬论,却是勿要取笑才是。”
“哪里哪里。”李庭芝也是年轻,被长孙弘吹捧两句就高兴起来,他本是爱才的人,刚才听长孙弘高谈阔论就已经心生好感,有本事的人都惺惺相惜,如此一来对长孙弘的印象就更好了。
于是客套两句,他忍不住问:“听说长孙大人乃是蛮帅,世居西南,也不曾上京做过官,为何对南方的运河也这么熟悉?”
“我的确从未来过南方,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从军卫国,当然要熟读兵书,知晓天文地理。运河是我朝立国之本,理当熟悉。”长孙弘微笑道:“我虽是汉人,但出身蛮境,幼时贫寒,无钱读书,靠着给富家子做工来听窗习字,长期下来,也懂得这些道理的。”
“哦?”李庭芝对长孙弘的印象,顿时又好上了几分。
宋朝虽然印刷术已经非常发达,印装书很普及,长孙弘目前的金主瑞福祥就是靠造纸发家的大商铺,不过书虽然多了,但识字的人却仍然偏少。
这当然跟教育普及程度有很大关系,穷人家吃穿尚且不够,哪里还有余钱送子弟入私斋去念书?
李庭芝家境也不好,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寒门子弟,努力起来比寻常人更好刻苦几分,靠着自己的毅力终于成才,进士及第当了孟珙的参议,此刻闻听长孙弘也是穷苦人家出来的,那份同病相怜的感情,立刻将两人间的关系再次的拉拢了一些。
“原来长孙大人是汉家人,当理得汉家事,对大宋山川,了如指掌是应当的。”李庭芝又问:“大人久居西川,我辅佐孟大人久镇京湖,两地一衣带水,前两年北虏南下,我还随孟大人到过恭州,对四川地形,有所了解,不过毕竟不是本地人,一些具体的地方,就不甚了了,于王夔大人提出的山城锁川的方略,有所不解,不知大人了解吗?”
长孙弘差点笑出来了,心想你算是问对人了。
谈别的,可能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还说不过你,但论起山城锁川,那我就不输给这时代的任何人了。因为这方略就是我教给王夔的。
“当然了解,太了解了。”长孙弘扬起下巴,作高深莫测状,又带着一点点故意的谦逊,虽然明眼人一看就是谦虚是假、求夸奖是真:“这条方略,正是我献给王大人的。”
“啊?果真?”李庭芝大吃一惊,倒退了一步,上上下下的打量:“是长孙大人提出来的?”
装逼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不然李庭芝这样的猛人怎么会佩服自己呢?心生佩服,再露两手,就会变成折服,折服之后,再说收服,那就简单多了。
孟珙上京之后,就会被朝廷打压,一代名将悲愤下挂印辞职,几个月后就郁郁而终,离世前把李庭芝推荐给了贾似道,从此李庭芝跟着贾似道,走上了南宋的末路,这是长孙弘不允许的。
南宋不缺将才,缺的是称职的相才,一百多年里有无数次机会翻盘,都被掌舵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把一手好牌生生的打成了死局,可惜了下面数不尽的忠臣良将死的不明不白。
李庭芝要收到自己手里,这是很明确的。
长孙弘仰望天空,目露忧郁,淡然的说道:“山城锁川,乃不得已而为之。唯有将四川建成一座打不烂、攻不下的堡垒,长江京湖才会稳如泰山。四川在,则京湖稳,一旦两淮有变,至少西面还有个去处,不至于一败涂地。这方略是我辗转四川各地,历时多年才得出的法子,其中多少心血,多少神伤,一言难尽。”
“原来如此,大人真是高瞻远瞩。”李庭芝目光中流彩四溢,看着长孙弘又惊讶又叹服,自问自己是不可能想出这样的战略的。
“但是大人为什么要锁川自保呢?当年吴阶吴大人镇守川北时,靠的是五州三关,以陇西秦川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又能得到养马之地,比起自锁川中,要好很多啊。”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出剑阁。”长孙弘摇摇头,面色暗淡下来:“北虏与金人不同,他们更加强大,若论骑兵,这世上三百年内都找不出跟他们匹敌的对手。我们步卒居多,在八百里秦川上跟他们对冲,败得只能是我们。”
李庭芝皱眉:“但是吴阶当年,靠的也是步卒……”
“是,吴阶当年,靠的也是步卒,但他手头还是有骑兵的,并非全是步卒。”长孙弘断然道:“而且吴阶是纵深防御大师,他并非一味死守一城一地,而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战场迎敌入瓮。和尚原之战,他以三万破十万金兵,就是明证。”
“步卒战骑兵,必须避开开阔平原,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吴阶守川,依仗的也是秦岭大散关一线的高山深涧,否则跟金国骑兵硬拼,十个吴阶也没了。如果我们趁着蒙古人北退,出剑阁攻河洛,去守西北黄河之间广袤的平原,日后北虏反扑,那我们必将陷入守不住、跑不掉的尴尬境地,而蒙古人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的围点打援,一点点的磨去我们抵抗的斗志。”
李庭芝认真的听着,仔细的琢磨,他心窍通透,一点就明,这些话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一细想就全明白了。
“那……若要出川,大人的意思是再无希望了?”他迟疑的问道,心有不甘,毕竟出秦岭攻关中,是困在四川的唯一出路,锁川是死局,只是为了保住四川的权益之计。
“希望是有的,不过要等。”长孙弘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满怀信心:“有时候战争的胜利,靠的不是刀和剑,战争是政治的流血方式,换一个方式思考,就能得到不同的答案。”
(本章完)
长孙弘哪里在意这个,他笑呵呵的看着李庭芝,心道日后贾似道的第一谋臣,居然向我道歉,这不是天助我也吗?贾似道啊贾似道,原本还想跟你交流一二,希望能在滑向深渊之前把你拉上来,你却把老子的好心当做驴肝肺,一门心思要找我的麻烦,那就不要怪我了。
他立刻踏前一步,跟李庭芝的距离更近一些,口中大笑道:“本官荣州团练使长孙弘,微末小官,当不得大人的称谓,倒是李大人乃孟大人身边高参,能听得我的一番谬论,却是勿要取笑才是。”
“哪里哪里。”李庭芝也是年轻,被长孙弘吹捧两句就高兴起来,他本是爱才的人,刚才听长孙弘高谈阔论就已经心生好感,有本事的人都惺惺相惜,如此一来对长孙弘的印象就更好了。
于是客套两句,他忍不住问:“听说长孙大人乃是蛮帅,世居西南,也不曾上京做过官,为何对南方的运河也这么熟悉?”
“我的确从未来过南方,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从军卫国,当然要熟读兵书,知晓天文地理。运河是我朝立国之本,理当熟悉。”长孙弘微笑道:“我虽是汉人,但出身蛮境,幼时贫寒,无钱读书,靠着给富家子做工来听窗习字,长期下来,也懂得这些道理的。”
“哦?”李庭芝对长孙弘的印象,顿时又好上了几分。
宋朝虽然印刷术已经非常发达,印装书很普及,长孙弘目前的金主瑞福祥就是靠造纸发家的大商铺,不过书虽然多了,但识字的人却仍然偏少。
这当然跟教育普及程度有很大关系,穷人家吃穿尚且不够,哪里还有余钱送子弟入私斋去念书?
李庭芝家境也不好,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寒门子弟,努力起来比寻常人更好刻苦几分,靠着自己的毅力终于成才,进士及第当了孟珙的参议,此刻闻听长孙弘也是穷苦人家出来的,那份同病相怜的感情,立刻将两人间的关系再次的拉拢了一些。
“原来长孙大人是汉家人,当理得汉家事,对大宋山川,了如指掌是应当的。”李庭芝又问:“大人久居西川,我辅佐孟大人久镇京湖,两地一衣带水,前两年北虏南下,我还随孟大人到过恭州,对四川地形,有所了解,不过毕竟不是本地人,一些具体的地方,就不甚了了,于王夔大人提出的山城锁川的方略,有所不解,不知大人了解吗?”
长孙弘差点笑出来了,心想你算是问对人了。
谈别的,可能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还说不过你,但论起山城锁川,那我就不输给这时代的任何人了。因为这方略就是我教给王夔的。
“当然了解,太了解了。”长孙弘扬起下巴,作高深莫测状,又带着一点点故意的谦逊,虽然明眼人一看就是谦虚是假、求夸奖是真:“这条方略,正是我献给王大人的。”
“啊?果真?”李庭芝大吃一惊,倒退了一步,上上下下的打量:“是长孙大人提出来的?”
装逼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不然李庭芝这样的猛人怎么会佩服自己呢?心生佩服,再露两手,就会变成折服,折服之后,再说收服,那就简单多了。
孟珙上京之后,就会被朝廷打压,一代名将悲愤下挂印辞职,几个月后就郁郁而终,离世前把李庭芝推荐给了贾似道,从此李庭芝跟着贾似道,走上了南宋的末路,这是长孙弘不允许的。
南宋不缺将才,缺的是称职的相才,一百多年里有无数次机会翻盘,都被掌舵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把一手好牌生生的打成了死局,可惜了下面数不尽的忠臣良将死的不明不白。
李庭芝要收到自己手里,这是很明确的。
长孙弘仰望天空,目露忧郁,淡然的说道:“山城锁川,乃不得已而为之。唯有将四川建成一座打不烂、攻不下的堡垒,长江京湖才会稳如泰山。四川在,则京湖稳,一旦两淮有变,至少西面还有个去处,不至于一败涂地。这方略是我辗转四川各地,历时多年才得出的法子,其中多少心血,多少神伤,一言难尽。”
“原来如此,大人真是高瞻远瞩。”李庭芝目光中流彩四溢,看着长孙弘又惊讶又叹服,自问自己是不可能想出这样的战略的。
“但是大人为什么要锁川自保呢?当年吴阶吴大人镇守川北时,靠的是五州三关,以陇西秦川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又能得到养马之地,比起自锁川中,要好很多啊。”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出剑阁。”长孙弘摇摇头,面色暗淡下来:“北虏与金人不同,他们更加强大,若论骑兵,这世上三百年内都找不出跟他们匹敌的对手。我们步卒居多,在八百里秦川上跟他们对冲,败得只能是我们。”
李庭芝皱眉:“但是吴阶当年,靠的也是步卒……”
“是,吴阶当年,靠的也是步卒,但他手头还是有骑兵的,并非全是步卒。”长孙弘断然道:“而且吴阶是纵深防御大师,他并非一味死守一城一地,而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战场迎敌入瓮。和尚原之战,他以三万破十万金兵,就是明证。”
“步卒战骑兵,必须避开开阔平原,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吴阶守川,依仗的也是秦岭大散关一线的高山深涧,否则跟金国骑兵硬拼,十个吴阶也没了。如果我们趁着蒙古人北退,出剑阁攻河洛,去守西北黄河之间广袤的平原,日后北虏反扑,那我们必将陷入守不住、跑不掉的尴尬境地,而蒙古人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的围点打援,一点点的磨去我们抵抗的斗志。”
李庭芝认真的听着,仔细的琢磨,他心窍通透,一点就明,这些话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一细想就全明白了。
“那……若要出川,大人的意思是再无希望了?”他迟疑的问道,心有不甘,毕竟出秦岭攻关中,是困在四川的唯一出路,锁川是死局,只是为了保住四川的权益之计。
“希望是有的,不过要等。”长孙弘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满怀信心:“有时候战争的胜利,靠的不是刀和剑,战争是政治的流血方式,换一个方式思考,就能得到不同的答案。”
(本章完)